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祭祀祖先与祠堂在宗族生活中双重目的

2023-12-2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34
转发:0
评论:0
祭祀祖先不仅是对祖先的纪念和敬仰,也是宗族凝聚力的源泉。祠堂作为宗族活动的中心,通过祭祀活动将族人聚集在一起,强化宗族等级秩序,维护社会秩序。同时,祠堂还主持其他活动,如家谱编纂、宗族伦理教育等,以巩固宗族组织。

祭祀祖先与祠堂在宗族生活中双重目的

在中国家族社会中,最重要的神灵是祖先。祭祀祖先就是为了缅怀祖先并祈求祖先的保佑。祭祀祖先实际上是利用了宗族成员对父祖的自然情感,依靠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和宗法伦理道德,最终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原始信仰适应了中国家族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特点所产生的文化心理需要,因而祭祖成为家族社会中各个成员的重要职能之一。

 

在宗祠的所有活动中,祭祀是最为重要的活动,是宗族其他活动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人们认为,忽视对祖宗的祭祀会招致水旱天灾的恶果。

 

因此,祭祀活动要经常进行。祠堂祭祖能够以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形成宗族内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就起到维系家族和稳定地方生活的作用

 

祭祀祖先与祠堂在宗族生活中双重目的

无论是大家巨贾或是寒门小族,在对待祭祖这件事情上,都毫不含糊,十分郑重。徽州宗族普遍建有宗祠、支祠,有的还建有家祠。

 

《新安黄氏大宗谱》卷二《溪西叙伦堂记》记载说:“今夫家必有庙,庙必有主,榆祀蒸尝,时必有祭。”建造祠堂是为了“妥先灵而隆享祀”

 

顾炎武讲到祭祖功用,说:“古之君子,虑宗人之涣而无统,于是岁合子姓于祠而教之孝;奠爵献俎,毕而俊食,以教之礼。

 

”可知祠堂祭祖,是宗族实行孝道,也是教育族人懂得礼法以实践孝道,从而成为一种教育形式。

 

宗族祠堂祭祖的目的是什么呢?

 

1、祠堂祭祖的首要目的是尊祖。尊祖即表示对祖先的纪念,“报本返始,以伸考思”。“返本追远之意,油然而生”。

 

歙县《潭渡孝里黄氏族谱》卷六《潭渡黄氏享她专福记》记载说:“报本之礼,祠祀为大,为了寝庙以安之立之,拓主以依陈之,豆以奉之佐之,钟鼓以飨之。登降拜跪,罔敢不虔;春雨秋霜,无有或怠。一世营之,百世守之,可云报也。”

 

“当祭之日,子孙莫不咸至,临祭之时,宗子宣读祖训,祭毕相与共燕于一堂,则宗党之间,岁必再聚,虽顽梗不忘祖先,虽疏远知敦族谊,而观庙中之制度,可以昭法守,聆祖宗之垂训,可以油然起仁孝之思,然动惩创之志,实于是有厚望焉。.....·仁孝也,诚敬也兼而有之矣,是可嘉也!”祭祖的目的首先是尊祖。

 

2、祠堂祭祖另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收族。清初经学家万斯同在《学礼置疑·宗法》中说:“统族人以奉祀也,祭已德之祖,而收见在之族。

 

”收族,是在尊祖的基础上实现的,既然要祭祖,那么祖先的子孙都要参加祭祖活动,表示要在祖宗的亡灵之下将族人聚拢一起,所谓“因以交祖宗之神,亦以联同气之谊也”。宗族通过祭祀祖先,团结了现在的族人,用当时的语言表达是起到了“收族”的作用。

 

宋代以后,人们从祖先崇拜的观念发展出“一本”思想,以为众人都是一个老祖宗的后裔,要联结在一起就必须尊祖,要上追先世,直到始祖。

 

落实到祭祀上,就是不仅要祭奠五服以内近祖,更要祠祀远祖、始祖,于是重一本、尊始祖就成了族人精神寄托和团结的旗帜。

 

开展祭始祖活动,一家一户显然不能进行,需要有个团体来组织,这就是在“尊祖”与“收族”之间要有个中间环节来实现两方面的联系。

 

西人迈克尔·米特罗尔和雷音哈德·西德尔在《欧洲家庭史》一书中认为祖先崇拜通常在培养家系观念中起决定性作用。”

 

“通过祖先崇拜,家系将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联系在一个共同体中。”确实如此.祭祖将死人、活人联系在一起,使死人后裔一活着的人们组成宗族群体。

 

3、祭祀是祠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巩固宗族组织的手段。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卷二《祭田议》记载说:“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祭也者,非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先王萃合人心,总摄众志,既立之庙,又定之祭。”收族不仅仅是通过祭祖产生共同意识,而且要建立起宗族的秩序,因祭祖是“长幼毕集,亲疏秩然”。

 

同治江西《安远县志·风俗》载,该地祭祖,“子孙皆集,尊卑长幼,秩叙不紊”。即按照同祖先血缘的远近亲疏关系,决定祭祖队伍的顺序,是一次宗族尊卑贵贱等级制的演习。

 

通过祭祖把族人收到这种宗族等级制中,以加强对族人的管理,使族人束缚于“天然首长”的领导下,维护社会秩序。祠堂在祭祀外的活动还很多:主持家谱的编纂;有条件时建立祀产、义塾、义庄,进行族内互助;进行宗族伦理教育;处置族内纠纷解决不了的送官究治;代表宗族处理涉外事务。

 

在这些活动内容中,祭祀是经常、反复进行的,必不可少,又因祭祖成为凝聚族人的基本要素,也是其他活动得以开展的先决条件所以说是祠堂活动最主要的内容。祠堂也只有进行祭祖活动,把族人团聚在一起,巩固宗族组织,使它具有坚强稳定性,长期保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小谱说堂号】宗族祠堂与祠堂文化(中)
祠堂的主要功能1、祠堂是祖宗神灵聚居的地方,供设着祖先的神主,祭祀先祖就是祠堂最主要的功能。每逢春秋祭祀,全族聚会,齐集桐堂,由族长或宗子主持,作礼设祭。清明扫墓,先到祠堂,祭神主,然后分别至各房各家的墓地祭扫。通过祠堂祭祀,使族人常瞻仰先祖仪容,唤起家族团结。依靠血缘关系的纽带,形成和维系宗族制度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支持,维护和巩固族权地位,即通过敬宗以收族。祭祀主要在春冬两季进行,春祭“清明”,称“清明会”;冬祭“冬至”,称“冬至会’。祭祀过程中,一族的男子备好牲礼等祭祀用品,欢聚宴饮。有势力的族人还可以搭台唱戏,以供全族欢乐。这种祭祀活动,在崇奉祖先的同时,也达到了后代入祖归宗的目的,确立了每一个人在宗法社会里的血缘归属。古人认为祭祀乃“国之大事”,列为五礼之首。祭祀务在孝敬,以尽报本之诚,十分讲究祭祀气氛的庄重肃穆。古代人们认为,祖先的灵魂经过祭祀仪式后可以附于神主牌位之上。所谓神主就...
· 在生活中设计,在设计中生活
理论方面的笔记很多,还是记在笔记本里吧,又到一年开头,整理一下这一年来的不足与进步。首先感慨一下这份工作,这是每一年的固定程序,发自内心的奉承一番~~能作为一个设计人员是很幸福的,这是为数不少的一项兴趣和工作结合的职业之一。因为设计所包含的层面多、知识面域广,所接触的要学习的自然也更多,虽然有压力,但这是一个令自己的脑袋常常保持转动的方法,只有不断思考的头脑才能常年轻,时时保持轻松的血液。其次是工作的方向和定位。我所认为的景观设计,是以多种学识为框架的综合性职业,它灵活,自由,而又有具体规范,一想起这个问题就觉得复杂。需要长时间研究与累积。这个,略。总结一下这一年的设计生活。经过了去年上半年,长长的大海捞针式的投标项目工作,我的头脑累积了大量过往云烟般的案例,似有还无,工作强度巨大,被荒废的不仅是运转迟钝的大脑,也是满脸痘痘的代价。好在这种强度也让我收获到如何紧凑安排时间,以及操作方面熟练...
· 祠堂与宗族文化
传统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种愿景,那就是:求家族之长存。于是有了家族制度。祠堂,正是家族制度的外化表现形式。几千年来,中国的家族制度一直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这种生活理想,田园情怀,返璞归真的态度,以趋福避祸的方式,诠释着中国人清淡的幸福。事实上,从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角度,“家族之长存”对于推动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传统中国人对于宗祠的感情,朴素、淳厚,无可扼制,无法割裂。无疑,宗祠是传统中国人心中血缘崇拜的圣殿,是灵魂皈依所在。是宗族血脉所系,也是宗族盛衰的标志。兴旺的家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宗族,祠堂残颓,香火断绝。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穿越漫长的时空隧道,使后人保持着与祖先心灵的沟通。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祠堂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读懂了祠堂,也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而且,“或有水盗,则先救...
· 祭祀祖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习俗,它不仅承载着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祭祀祖先究竟有何价值和意义呢?今天,祭拜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一、寻根问祖祭祀祖先,首先是寻根问祖的过程。通过祭祀,我们能够追溯家族的历史,了解祖先的奋斗与贡献,增强家族成员对自己根源的认知,培养对家族文化的认同感。二、缅怀先人祭祀是对先人的缅怀,是对家族历史的尊重。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表达对先人的感激之情,缅怀他们的功德,让家族成员铭记前辈的智慧与努力,激励后人传承家族精神。三、家族团结祭祀活动常常成为家族成员相聚的契机。在共同参与祭祀的过程中,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促进了家族的团结与和睦,增强了家族的凝聚力。四、教化后人祭祖活动还承载着重要的教化后人的意义。通过讲述祖先的事迹,弘扬家族美德,教育子孙后代遵循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理想、有目...
· 祠堂与族谱的宗族教化功能
祠堂与族谱的宗族教化功能华东师范大学张惠芬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宗法制的社会,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明清时代,在封建统治者的极力提倡下,各宗族通过建祠修谱、置设义庄、开办族塾等活动,将尊祖敬宗和封建的三纲五常结合起来,使得宗族在充分发挥其诸多社会功能的同时,起到了极大的教化作用。儒家是最早认识到家族关系、家族稳定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的传统文化倡导者。《尚书尧典》云:“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敦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曾子作《大学》引孔子言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代初年起即竭力提倡儒家文化,对宗族祠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