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祠堂的起源:原始的祭祖行为

2023-12-1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463
转发:0
评论:0
既然原始社会的人们朦胧地认为人去世后,灵魂就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存在,过着和人世间同样的生活,因此,古人最原始的祭祖行为主要是在墓地进行,所谓埋葬藏其形,祭祀事其神,出现了人死后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随葬的做法。

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智人时代”人们在墓地的祭祀行为,经历了随葬品由比较简单到稍为丰满的发展过程最早的族墓是氏族墓地,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它是氏族社会血缘关系的体现。据旧石器时代晚期山顶洞人文化记载所反映的情况,可以推测当时已有氏族组织的萌芽,并且有了比较原始的祭祖观念

 

当时氏族社会存在着按性别、年龄的不稳定的简单分工。男子多从事狩猎、捕鱼以及防御猛兽等活动;妇女多从事采集果实、看守住所、缝制衣服、养老抚幼等工作;老人和儿童则从事辅助劳动。

 

山顶洞人住的穴洞,长约 12 米,宽约9米,面积约 100 平方米,可容十几人到几十人。洞内有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口处,是他们的公共生活区;下室在洞的深处,是他们的公共墓地。墓里埋葬着一个青年妇女、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男子。

 

他们的尸体上撒着赤铁矿的粉粒,随葬的有燃石器和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希望死者死后也能享用。“从死者身上撒布赤铁的粉粒和随葬物品来看,当时人类已经有了灵魂观念。

 

近代一些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的氏族部落,往往认为红色代表鲜血,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生处;而且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肉体到另一个世界去,过着和人世间同样的生活。这就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

 

中国祠堂的起源:原始的祭祖行为

山顶洞人尸体旁撒有赤铁矿的粉粒。

 

位于河北省迁西县罗屯镇西寨村东的西寨遗址,距今约 6000 年,为冀东地区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1988-1994 年对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遗址文化厚层达3 米,面积约9 万平方米,出土完整器物 5000 余件。除发现古人房址、器物堆积群等遗迹外,还发现了古人祭祀场所的重要遗迹以及祭祀物品。

 

新石器时代中原仰韶文化遗址嘉葬已有一定方向,随葬物品较山顶洞人时期更加丰富。仰韶文化时期盛行仰身直肢葬和迁移合葬,并且尸体的头部大都朝着西方。

 

如位于陕西省华县柳枝镇泉护村、安堡村的渭南元君庙一一泉护村遗址,为亲石器时代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墓地和居址。墓地在渭南元君庙,发现墓葬共 57座,其中 45 座分属于东西两个同时并存的墓区,每区墓葬可分三期,依早晚次序分列成三个纵行。

 

除一部分单人墓外,28 座是多人合葬墓,每墓少者 2 人,多者 25 人,均仰身直肢,头向西。泉护村遗址中的墓地,“随葬品丰富,有石铲、骨、骨笋、瓶、钵、斧、灶及泥质黑淘丈鹰鼎等,后者造型生动形象逼真,不失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又如马家窑文化墓葬中的死者,大多头朝东、面向北。死者头部朝向基本一致,表示人们幻想死后灵魂要返回老家或者要到另一个世界去生活。有些墓葬还在尸体旁随葬死者生前用过的石斧、石镑、石铲等生产工具,釜、盆、罐等生活用具和一些装饰品等,有的陶器里还放有食物。

 

随葬物品的丰富,反映了这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提高,也显示出当时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的观念有了深化。

中国祠堂的起源:原始的祭祖行为

仰韶文化墓葬尸体头部朝向西方

 

新石器时代黄河南岸的裴李岗遗址面积约 2 万平方米,包括新郑装李岗密县沟等遗存,墓葬区在遗址的西部。已经发现的数个地点的所有裴李岗墓葬,头向都偏向南方,这同样显示了人们幻想死后灵魂要返回老家的想法,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阶段氏族群体内部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

 

裴李岗、我沟两地的墓葬都以单人葬为主,两地各发现了一座双人合葬墓,合葬墓内死者的性别、年龄未经鉴定,合葬墓的面积及随葬品都居墓地之首。

 

绝大多数墓葬都有陶器、石器随葬,有些墓的随葬品放在壁龛内整个墓葬区各墓随葬品数量、质量上的差别并不明显,但随葬品的组合却引人注意该墓葬区除裴李岗的一座单人墓和一座合葬外,凡随葬石磨盘、磨棒类谷物加工工具的墓中,不见石铲、镰、斧这类农业或手工业生产工具,而随葬后一类工具的墓中,亦不见磨盘、磨棒类谷物加工工具。

 

随葬品的不同组合,反映了当时社会业已存在的劳动分工。

 

在武安磁山遗址可见到两种不同的祭仪形式。其一是“陷祭”,可能是祭天地、祈丰年的一种宗教活动。

 

这里的居民挖出一定形状的坑、坎,然后放入粮食、树籽、猪狗和含炒器在内的成组陶器,再经蟠烧和塞埋,完成虔诚神圣的祭仪;其一是“供奉”,是将成组的陶器和石斧及磨盘、磨棒这类生产及加工粮食的工具放在一起,通过某种仪式,以希冀扩充这些器物实用功能,表达祈求丰年的愿望。

 

至半坡文化时期,半坡发现的埋在地下的两个盛有粟米的小罐以及在第二号窖穴中见到的有盖的小陶罐,可能就是与祭祀有关活动的产物,大概是奉献“粟米之神”以求更多的收获。

 

这里特意埋藏在大型一号房子居住面下的带盖粗陶罐,和南壁下白灰层中的人头骨及其旁边破碎的粗陶罐,很可能是同奠慕仪式有关的包括人牲在内的祭祀遗存。

 

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有些建筑遗迹则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崇祖意识和祭祖活动如反映仰韶文化后期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

 

其中 901 号房子,是一座由前堂后室和东西两个厢房构成的多间大型建筑,以前堂的建筑最为讲究,宽 16 米,进深8 米,面积130 平方米。正门朝南,有门垛,左右有对称的两个侧门,在东西墙上还各有一门通向厢房。

 

从正门进去,迎面有一个大火塘,直径超过两米半,残高约半米。地面、火塘表面、柱子、墙壁和房顶里面均抹上灰浆,显得洁净明亮。地面做工更加考究,表面经压实磨光,呈青黑色,很像现代的水泥地面。

 

这房子规模很大,其残存面积连同前堂总共约 290 平方米,质量考究,远远超过了一般居室,当是一所召开头人会议、举行祭祀仪式的公共建筑,其中的大火塘显然不是为一般炊事之用,而可能是燃烧祭祀圣火的处所。

 

房子前面还有一个约 130 平方米的地坪,有两排柱洞,每排六个;洞前有一排青石板,也是六个,与洞相对应。西边后排柱洞旁还有一个露天火塘。

 

这所公共建筑,堪称仰韶文化后期的原始祭祀殿堂。这个房子的地面和墙壁也抹有灰浆,显得非常圣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火塘后面的地面上画有一幅颇大的宗教画,像是两个人在一个方形台子旁边跳舞.两个都是双腿交叉.左手摸头右手持根棒。

 

台子上则放着两个牺牲。其内容可能是描绘杀牲献祭的仪式,也可能是祈求狩猎成功的巫术画。如此神圣的地面当不能让人随便践踏.而这个房子面积较小,留不出足够的地方让人居住,因此这个房子应是一所祭祀的建筑,而不是一般的居室。

 

中国祠堂的起源:原始的祭祖行为

甘肃秦安大地湾的原始祭祀殿堂

 

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祭祀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分布在中原和周边各个地区。

 

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集中地反映了约自公元前六千年后叶到公元前三千年末叶前后生活在该地区人们的祭祖观念。

 

这种祭祀遗址发现有四处,即喀左县东山嘴阜新县胡头沟、凌源县城子山和跨凌源、建平两县的牛河梁,都在努鲁儿虎山南侧一线,其时代均属红山文化晚期。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都存在类似“坛”的祭祀建筑,并于坛内或坛旁有埋人现象,祭祀用的泥质彩陶筒形器等特殊陶器和动物类、璧环类等玉器是这些遗址特有的器物。

 

在辽宁省喀左东山嘴发现的石砌祭祀建筑基地,坐落于山梁正中一片平缓地带的台地上。整个基地分中心、两翼和前后两端几个部分。

 

中间是一座大型方形建筑,东西长11.8 米,南北宽 8.5 米,四边用石块墙,现存墙高约半米。基址内地面为平整、坚硬的黄土地面,地面上有用长条石组成的椭圆形石堆。方形基址南面约 15 米处有一个用石块铺成的正圆形台地,直径约 2.5 米。

 

在这个圆形台地的南面约 4 米处,还有三个相连的圆形基址,皆用石块砌成,顶部用小石块平铺。两翼的建筑是在方形基址的两侧,分南北两部分。北部两翼为两道南北走向的石墙壁,南部两翼为零散的石堆,均接近方形基址南部东西两侧部位。

 

红山文化祭祀遗址中规模最大的是牛河梁“庙、坛、冢”群体建筑。这处群体建筑的中心是女神庙,围绕它分布着许多处积石冢群,属于这个群体的遗迹大约广布在 5 公里见方的范围内。

 

女神庙位于一缓坡顶,由一个多室和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物构成。主体建筑为多室结构,位于庙址北部,南部为单室,两室相隔约两米左右。

 

主体建筑南北总长 18.4米,东西残宽 6.9 米。其北侧有一块 100 多平方米见方的平台,地表散布陶片等遗物。女神庙的主体建筑为多室半地穴建筑,墙壁上画有彩绘。内出大小不一的人体和动物泥塑还有祭祀专用的特殊陶器。

 

这些人体塑像应是这处遗址群的主要祭祀对象,人们习称兴“女神”,但究竟是自然之神还是祖先之神的偶像,则还存在不同意见牛河梁遗址群在某种意义上就应被看作是由作为祭祀中心的“女神庙”和分布在周围的许多祭坛组成的有机结合体,“女神庙”中的人像是她周围许多个祭坛上的祭祀者共同尊奉并定期祭祀的“女神”。

 

中国祠堂的起源:原始的祭祖行为

辽宁牛河梁遗址女神头像

 

甘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墓葬遗址,发掘出大量卜骨,反映了公元前三千年后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已大量进行占卜活动。这时期的卜骨未加钻、凿,只有灼痕,基本上都是用羊脾骨作成的。

 

大量卜骨在墓葬中被发掘,表明占卜已成为这时期人们的经常性活动。皇娘娘台 M8 的墓主人使用羊卜骨随葬,秦魏家M23 也随葬有羊卜骨,且均被仔细地放在一只可从腹部扣合的高领双耳罐内。地随葬羊卜骨,显然可看作是墓主人生前巫师身份的标志。

 

齐家文化大何庄遗址揭示的五处石圆圈遗迹,显然是祭祀性质的遗存。这种石圆圈建筑,用天然的扁平砾石组成,直径一般为4 米,西北方留有宽 1.5 米左右的缺口。

 

石圆圈旁边,一般都有卜骨或牛、羊的骨架。F1 的东边遗存被砍了头的母牛骨架,腹内还遗有小牛的骨骼;F3 的南边发现了两块卜骨。

 

这些都是当时牲祭、占卜活动的部分遗存。从这里窥见出当时的祭祀活动已具有相当复杂的仪式,只能是具有专门宗教技R能的巫师这类神职人员才能从事的活动。这类墓葬的存在,表明当时已存在巫师阶层。

中国祠堂的起源:原始的祭祖行为

甘肃青海齐家文化的秦魏家 M23 高领双耳罐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余杭安溪乡瑶山发掘了-处良渚文化的祭坛遗址,反映了公元前 2600-前 2000 年左右龙山文化时期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的祭祀观念。瑶山北依天目山,东南临东若溪,为一高出河面约 30 米的小上山。

 

其南面为冲积平原,分布着有四十几处遗址的良诸文化遗址群,瑶山为该遗址群中的遗址之一。祭坛建在小山顶上,平面略呈方形,每边长约 20 米,西边和北边还保留有石头砌成的护坡。坛面中心有一红土台,长约 7.6米,宽约6 米。

 

围绕红土台有一灰土带,宽 1.7一2.1 米不等。灰土带外是黄褐土,上面有散乱的砾石,推测上面原先是铺砾石的。此祭坛所用的红土、灰土和砾石都需从别的地方搬运上去,工程量不小。祭坛上没有发现房屋建筑,也没有发现生活遗物。

 

仅在石头砌的护坡中发现一些陶片,当是建造祭坛时打碎扔弃的饮食用具。用这么大的人力在山头上构筑如此方形的坛台,其意义虽不能确知,但根据种种迹象推测,最大的可能是作为祭天礼地的场所,是祭司和贵族首领们通达天意以维护其统治的重要设施。

 

中国祠堂的起源:原始的祭祖行为

浙江余杭瑶山祭坛及墓地复原图

 

东北东山嘴、牛河梁两处红山文化的大型祭祀建筑群,甘肃青海地区齐家文化的祭祀建筑遗址和浙江余杭安溪乡瑶山祭坛遗址的相继发现,表明在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就已开始了庙祭,这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期原始社会人们的崇祖观念和祭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祠堂的起源:商代的祭祖活动
中国的奴隶制,大概产生于夏代早期,发展于夏代后期商代前期。商族早在灭夏之前,就有了相当长期的发展。商族屡次迁徙,范围大概在今河南、河北、山西、山东一带,以郑州二里冈和偃师商城为代表的早商,以沮北商城和郑州小双桥等遗址为代表的中商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晚商,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继夏代之后存在时间较长的一个王朝,历时600年左右。殷商自成汤建国,中经盘庚迁殷,至武丁时期,通过对周围方国的频繁战争疆域及势力影响空前扩大。中国的奴隶制发展到商代后期更加昌盛,维护奴隶主对奴隶进行统治压迫的国家机器空前强大,其代表国家的统治者则称王。以今天豫北地区为中心建立的商王国,是一个子姓成员聚族而居、比较封闭的民族共同体。商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是宗族。考古学的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商人宗族的证据,《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曾指出:“殷人活着时聚族而居,合族而动,死后合族葬在一起也就必然了,结合这批材料,我...
· 讲历史——原始佛教的起源
?理解佛教最好的方式是回到佛教起源的地方,弄清楚佛教原来的样貌。印度佛教一部分内容来自婆罗门教。早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婆罗门教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传统,婆罗门教有四部《吠陀经》作为其核心教义的经典。古老的婆罗门教与古希腊的原始思想有类似、相通之处。他们也是假设有一个天上诸神居住的特殊领域,而诸神拥有操控、决定人的悲喜遭遇的能力。《吠陀经》的来源,据说是有人偷听到诸神的启示,偷偷传达给人间,因而《吠陀经》的第一义就叫“吠陀天启”。《吠陀经》的作用,就是让人理解天上诸神,用正确的方式讨好、影响天上诸神。因此,婆罗门教的另一个重要观念是“仪式中心”。婆罗门教有很多仪式,都被认为是有助于改善人与天上诸神关系的。这些仪式源自《吠陀经》,也都强化了《吠陀经》教导的人避免惹诸神生气,保持与诸神良好关系的用意。诸神中最大的,就叫“天神”。由“天神”的嘴巴呵气而成的人,就是人之中等级最高的“婆罗门”。只有他们...
· 古骆国,骆氏的原始起源
公元前二十四世纪,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在距今周至县城西南十五公里的秦岭北麓骆峪一代,草木丰茂、流水淙淙,有着极优越的人类生存条件。有一支先民在这里依山而居,刀耕火种打渔守猎。在以后漫长而艰辛的岁月里,这个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子嗣与日俱增。狭小的骆峪可能提供的生活资料毕竟有限,于是从这个氏族析出的小氏族,不断地走出去,在方圆数十里的范围内去开垦新的土地,寻找新的生活空间。众星捧月,以都城骆峪为中心的一个较大部落开始形成。现今从镇丰、马营、青化等到八处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等,莫不是这个部落成员从事生产活动的实物见证。这个氏族部落以“骆”为自己的代号,名曰骆国。《诗・小雅・四牡》:“骆马。”《毛传》:“白马黑鬣曰骆。”鬣者,马颈长毛也;骆是阳刚强劲的象征,是一种尊贵而祥瑞的畜类。远古时期的氏族部落,大都以自己崇拜的动物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如在《史记・五帝本记》中,轩辕黄帝又称有熊氏。他们在分别同...
· 中国祠堂的起源: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
中国祠堂文化的滥筋,与中国古代传统的自然崇拜特别是祖先崇拜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对自然界的日月、雷电、风雨、山川、土地乃至牲畜动物、花草树木等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也无力控制,于是便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恐惧和崇拜心理,将这些自然现象人格化,并想象它们有着超自然的伟大力量,人们反过来企求这种超自然的力量给自己以帮助和保护,这样就产生了自然有灵、万物为神的自然崇拜观念。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原始人崇拜的自然对象会有所不同,譬如当狩猎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时,人们就崇拜牲畜;当捕鱼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时,人们就把鱼作为神:随着农业和驯养动物的日益发展,人们便又把家畜当作神而加以崇拜。在早期氏族社会,人们崇拜自然,并产生某一氏族同某种自然现象如某种动植物有血缘联系的幻想,从而把它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也就是这个氏族的祖先、保护神和标记而加以崇拜,即图腾崇拜。同时,由于原始...
· 中国“姓氏”的起源
中国“姓氏”的起源研究覃氏的起源,有必要对中国姓氏的起源作一个简略的叙述。中国的“姓”,是原始氏族部落的“称号”或“代号”,起源于原始社会早期,即母系氏族和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时期。关于姓的起源,历代姓氏学者研究颇多,分类很细。但归结起来,中国原始的姓,起源于“图腾崇拜”。李玄伯先生在《中国古代社会新研》(1948年开明书店印行)中指出,古姓源于图腾:“姓即图腾的结果,在文字内尚能看见这种遗迹。凤――风姓之图腾,羊――姜姓之图腾。”这种“图腾崇拜”主要有母性崇拜、视角崇拜(包括植物崇拜和动物崇拜)和地域崇拜。一、中国“姓”的起源(一)中国原始的“姓”,起源于“母性崇拜”在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阶段,那时的人类从一般动物世界中逐步进化分离出来,蒙昧的人们“但知其母,不知其父”,处于一种原始的“母性崇拜”阶段,从婚姻的角度说是处于“群婚制”阶段。在现今的动物世界中,只要你细心观察,到处都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