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数九天怎么“数九”

2022-12-2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0
转发:0
评论:0
“冬九九”就是我国的民间习俗“数九”,是一个民间计算寒冷和春天到来的一个方法,这个数天数的过程的这段时间也称为数九寒天,那么在数九天究竟是怎么“数九”的呢?冬九九又是从哪一天开始数的?我们寻找答案不难得知,冬九九这一天就是从24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开始的,而冬至这一天也是数九日的“一九”,也称为“交九”,在数天数的方法上具体是每九天为“一九”,依次类推来进行数数,并计算寒暖的变化,下面族谱网阿族来讲一下关于“冬九九”的民俗。可以说“冬九九”是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宝贵产物,这除了是一种民俗之外,还是一种古人对于季节变化、和自然界自然界生态变化的经验总结,其中具有的科学性至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居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且广泛的流传于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我们从一些古籍文献上来看,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其中衍生出来的“数九歌”就是对于冬九九数天数...

    “冬九九”就是我国的民间习俗“数九”,是一个民间计算寒冷和春天到来的一个方法,这个数天数的过程的这段时间也称为数九寒天,那么在数九天究竟是怎么“数九”的呢?冬九九又是从哪一天开始数的?我们寻找答案不难得知,冬九九这一天就是从24节气中的冬至这一天开始的,而冬至这一天也是数九日的“一九”,也称为“交九”,在数天数的方法上具体是每九天为“一九”,依次类推来进行数数,并计算寒暖的变化,下面族谱网阿族来讲一下关于“冬九九”的民俗。


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数九天怎么“数九”


  可以说“冬九九”是我国古代农耕社会时期遗留下来的宝贵产物,这除了是一种民俗之外,还是一种古人对于季节变化、和自然界自然界生态变化的经验总结,其中具有的科学性至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居有着指导性的作用,且广泛的流传于老百姓的口口相传。我们从一些古籍文献上来看,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其中衍生出来的“数九歌”就是对于冬九九数天数计算数数方法的一种歌曲口诀,而对于“数九歌”来说,在全国各地都有着不同的版本,南北都有,虽然歌词上略有不同,但是各地的“数九歌”都是用来记忆“数九”诀窍的,有些是歌曲,有些还有数九的顺口溜以及谚语等。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就是数九歌的一种类型,常见的“九九消寒歌”版本有如下: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数九天怎么“数九”


  而我们从民间来看,和“数九”习俗相关的除了“九九歌”之外还有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图”,消寒图其实是一种我国古代的一种历法,是智慧的古代人民通过“数九”的方法绘制而成的图,至于“九九消寒图”具体起源于何时,在古代的文献资料上没有确切的佐证,可以说“九九消寒图”大致兴起的时期为明代,在图上面有采用文字式、圆圈式、梅花图式的形式进行“数九”的表达。此外和“数九”相关的习俗还有“画九”,一般是在纸上画一支素梅,再在枝头画上九朵梅花,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而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其实本质上就是民间“数九”的方法在纸墨上进行的“演绎”。


冬九九是从哪一天开始的?数九天怎么“数九”


   从天文学者的角度来说,“九九”是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从24节气的冬至这一天开始数起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就是叫作“九”,而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最后一个九则称为“出九”,这个时候天气就比较暖和了,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吴文化—文化行旅—数九趣事
九九画: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载:“日长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出,则春深矣。”九九句:清代有“九九句”。《养吉斋丛录》载:“道光初年,御制九九消寒图,用‘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字皆九笔也……内直翰林诸臣,按日填廓,细注阴晴雨雪,皆空白成字。”九九圈:圆圈9丛,每丛画9个圈,共81个,每天依次在圈内记当天气候,口诀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九九联:由9个9画的字组成对联,如“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庭院春幽挟巷草重菌”,从秋至冬直至寒消。又如“柔柳轻丬卮毫伲?柏玲珑浓荫送秋残”,每字9画,曰《九九迎春联》,从入九起,由两人分别写上下联,每天一笔,各写完81笔,九尽联成。
· 安徽蚌埠袁氏宗亲联谊会举行“数九寒天暖人心”主题帮扶活动
2020年1月4日上午8点,蚌埠袁氏宗亲联谊会爱心志愿者在凤阳袁氏分会志愿者袁军的配合下,驱车前往50公里以外的凤阳县总铺镇袁家村,举行新年送温暖活动。据悉,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帮扶各县区80、90岁以上生活困难的老人以及农村孤儿。到达目的地后,蚌埠袁氏宗亲联谊会与凤阳袁氏分会志愿者为贫困老人袁中地,袁国安二位高龄老人带去了爱心物资及慰问金。爱心慈善公益会会长袁保超详细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饮食起居以及实际困难,鼓励二位老人好好的生活。并告诉他们,有党有国家,还有更多的爱心志愿者在关注你们,幸福就在你们的眼前。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爱心活动是自蚌埠袁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两年多以来,进行的第六次公益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志愿者有:袁保超、袁景海、袁德明。活动结束后,袁保超会长发表讲话,表示:爱心公益活动我们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好,要年年做,经常做。让爱心传承,让美德永驻。
· 三伏 从哪天开始?
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干支纪日法”,即是把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组的不同名称来记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秦汉时盛行“五行生克”的唯心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火克金(金怕火烧融),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就规定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这样,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这种规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伏天之所以酷热,从日地关系上看,自春分日开始到夏天,太阳从直射赤道逐渐变为直射北回归线。夏至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北半球地面接受的太阳热量最多而散热最少。但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并不是夏至,而是夏至后的伏天,特别是...
· 2018年国际家庭日是哪一天
?一个温暖的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你最值得依靠的地方。家庭对我们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的意义和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本期的老黄历带大家一起来看看2018年国际家庭日是哪一天。2018年国际家庭日??2018年国际家庭日时间:??公历:2018年5月15日星期二??农历:2018年四月(大)初一??回历:1439年8月29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世界家庭数目急增,已达10.3亿个;家庭规模日趋缩小;离婚率普遍上升,美国每2对结婚者中有1对婚变,西欧有三分之一的婚姻以离婚告终;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全世界65岁以上老人已达3.5亿,欧洲60岁以上的老人已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家庭问题给社会带来巨大冲击,日益为国际社会所关注。??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
· 2018小年是哪一天小年吃什么?
一般来讲,小年是相对于大年而言的,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称为谢灶、祭灶节、灶王节、祭灶。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过小年的日期也不尽相同。一般北方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多选择腊月二十四这天。同时,亦有公开资料显示,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小年夜到了,小年要吃什么好?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地区:十二月廿三2018年02月08日星期四南方地区:十二月廿四2018年02月09日星期五南北方小年的时间差别古时过小年曾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因此过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职业。官家和富人往往要早过一天,以显示自己的特殊待遇。由于中国北方在更长时间里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