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疫病高发,古人是如何如何消毒的?

2022-12-1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5
转发:0
评论:0
​古代常见的疫病有流感、鼠疫、天花、疟疾、霍乱等,疫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在古代致死率也很高。古人在尚未意识到“疾病”这一概念之前,都将疫病当做是上天的惩罚。但是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古人也逐渐钻研出疫病的应对之策。小谱今天将要为大家介绍古人在消毒这一方面的发展,这在治疗疫病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古代常见的疫病有流感、鼠疫、天花、疟疾、霍乱等,疫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且在古代致死率也很高。古人在尚未意识到“疾病”这一概念之前,都将疫病当做是上天的惩罚。但是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古人也逐渐钻研出疫病的应对之策。小谱今天将要为大家介绍古人在消毒这一方面的发展,这在治疗疫病中也占据了重要位置。


古代疫病高发,古人是如何如何消毒的?

图源网络


古代的消毒主要可以分为日常消毒和疫病等特殊时期的消毒。古人杀菌消毒的意识很早就已经产生了。据秦代出土的竹简记载,凡来秦国的宾客在入城时,其车乘和马具要经过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不同的医术中记载着不同的消毒配方。


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载,如逢大疫,备有太乙流金散,由雄黄、雌黄、羚羊角、矾石、鬼箭羽、丹砂组成,晴天用布裹一刀圭(刀圭是古代量取药物的用具,一刀圭也形容少量),早上或晚上,放庭中烧,可以消毒防疫。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艾草对消毒灭菌也有效果;张杲《医说》引《集验方》记载燃烧雄黄熏衣物,以防止疫病通过衣物传播;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民间百姓在瘟疫流行或岁旦时,用苍术、艾叶烧烟以避邪气。


古代疫病高发,古人是如何如何消毒的?

图源网络


古代用以消毒的材料很多,古人还会用醋或者石灰粉进行消毒。据古代中医文献记载,烧熏消毒防疫常用的单味中药有艾叶、苍术、降香、丁香、檀香、藿香、雄黄、雌黄、大黄、茵陈等等。除了烟熏的方式,古人还创造了许多其他消毒的方式。


先秦时期,古人会漱口杀菌。古人常使用的漱口水有酒、醋、盐水、茶水等,酒、醋、盐水等。民间还有除夕饮用屠苏酒防病祛疫的习俗,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成的,主要药材有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附子、桔梗、乌头等。


古代疫病高发,古人是如何如何消毒的?

图源网络


水是生命之源,古代的饮用水大多来自水井。无论是平常还是疫病期间,古人都非常重视对饮用水源的消毒和保护。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所谓“幂(盖)防耗损,亦防不洁”,意思就是给水井盖上井盖,防止老鼠等动物掉进去污染水源。宋代,已经有“百沸无毒”的概念,也就是煮沸消毒,无论是水,还是食物都适用。


古人还会随身佩戴香囊,可以抗菌驱虫,所用的中药香料主要有白芷、艾叶、辛夷、薄荷、冰片、石菖蒲、贯众、藿香、佩兰等。古代的消毒方式还是有很多的,从上文不难看出,大部分消毒方式主要还是依赖于中药材。中药是我国最宝贵的文化之一,我们应该更着力去保护弘扬它。

(族谱网:www.zupu.cn

古代疫病高发,古人是如何如何消毒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人是怎样消毒的?有哪些关于古代消毒方法的记载?
我们现在的消毒酒精十分常见,在药店可以轻松买到,大部分人也都是用酒精来消毒。还有一个很普遍的消毒方式,那就是煮醋。冬天时一般门窗都是紧闭状态,空气不流通,容易感冒也容易传染。所以在教室这种人群聚集的地方会选择煮一盆醋来达到消毒的作用。这种方式既没有副作用,又能很大程度上杀死空气中的病菌。古人是怎样消毒的?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中医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手段,主要依靠的是中药材的疗效,治疗效果虽然没有西医那么快速,却能在慢慢调理当中根植身体的疾病,而且身体的负担比较小。由此我们就能知道,古代也是通过中药材的属性来达到消毒的效果的,虽然原料都是药材,但是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图源网络古代有很多常见的用于消毒的药材,比如苍术、艾叶、丁香等,其中艾叶在现在仍旧被我们广泛使用。无论古今,有很多病毒是在空气中传播的,所以古人也研制出来熏烟的方式来达到消毒的效果。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记载:“...
· 古代没有银行,古人是如何存钱的呢?
《钱神论》有载:“钱之为体,有乾有坤。内则其方,外则其圆。”表述西晋时期金钱的社会崇拜之高,内包乾坤,外囊天地。中国古代钱币经历由贝壳到铜钱金银再到纸币银票的发展过程,储存也逐渐便利,但古代其实是没有银行的概念的,那么古人是如何存钱的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图源于网络根据《人类简史》记载,古人最开始的货币主要是贝壳,它轻便、稀少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古人交换的便利性。后来,随着交易数额的增大,贝壳无法满足需求,逐渐衍生了铜钱、金银珠宝等的货币体系。到宋代,纸质货币--交子出现,更利于货币的统一管理和集散。钱币存在形式的变化也连带着促进了货币储存方式的改进。一、隐藏式存钱。主要表现形式是将钱币通过各种手段藏起来。(1)窖藏。古人多用铜钱,他们会将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钱币放在罐子里,埋于地下,需要时再挖出取用。富人资产较多,过多的铜钱不利于保存,他们就会将铜钱兑换成金银珠宝,在地下...
· 中国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核心提示:周代的姓名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取名方式呈现多元化,既不拘一格又有规则可寻。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中国古人是如何起名的?周代的姓名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取名方式呈现多元化,既不拘一格又有规则可寻。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周人取名崇尚质朴中国的姓名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周代以前的历史记载不像后来那么多,人名有限,我们只能从帝王谱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时期的取名规则。周朝建立后,史籍渐多,名人辈出,有足够的资料供我们了解各种姓氏的来源和变化多端的取名方式。就取名而言,通过阅读《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便会发现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取名方式既崇尚质朴,不拘一格,又追求吉祥,时有禁忌。取名崇尚质朴是三皇五帝以来的传统,从周人的祖先后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后稷的名字叫“弃”,这个名字是他的母亲姜原(又作...
· 中国古人是如何起名的?
核心提示:周代的姓名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取名方式呈现多元化,既不拘一格又有规则可寻。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中国古人是如何起名的?周代的姓名文化在历史上独树一帜,取名方式呈现多元化,既不拘一格又有规则可寻。春秋时鲁国大夫申繻提出的取名五个原则和六条禁忌,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周人取名崇尚质朴中国的姓名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周代以前的历史记载不像后来那么多,人名有限,我们只能从帝王谱系中找出一些上古时期的取名规则。周朝建立后,史籍渐多,名人辈出,有足够的资料供我们了解各种姓氏的来源和变化多端的取名方式。就取名而言,通过阅读《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书,便会发现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取名方式既崇尚质朴,不拘一格,又追求吉祥,时有禁忌。取名崇尚质朴是三皇五帝以来的传统,从周人的祖先后稷的名字就可见一斑。后稷的名字叫“弃”,这个名字是他的母亲姜原(又作...
· 古人是如何降暑的?
原文标题:古代人夏天也吃冷饮(1)扇子的发明人是谁,目前已无法考证,不过我估计这种办法原始社会时就有人掌握了,只是他们手里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树叶,摇破了再爬树摘一片,很费事。后来,扇子变结实了,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还有人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凉友”。经济条件好的人家会买用绢帛制成的扇子,摇起来比较省力气,也比较有“档次”。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写诗作画,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达官贵人,在酷暑则可以享受“人工风扇”。主人凉爽惬意,仆人当然是要汗流浃背的。到了汉代,一种名叫“叶轮拨风”的大型纳凉器具腾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观。《西京杂记》中记载:“长安巧匠丁缓作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满堂寒颤”这四个字很令人震撼,不过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运之”的“一人”满身臭汗。凉屋唐代出现了一种供人消暑的“凉屋”。“凉屋”通常傍水而建,采用类似水车的方式推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