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杏花为何被称为及第花?探花郎与杏花是从哪个朝代产生关联的?

2022-11-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21
转发:1
评论:0
科举考试是古代影响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传承时间之长,涉及学子之广,与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不想上下。科举,本就选文采挑政见,因此就科举制度本身就还有诸多有趣的文化内容。今天小谱要讲的是一种花与科举考试的关联。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科举制度的大致模式。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院试、乡试、省试、殿试四个阶段。选拔标准越来越高。其中,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通过殿试的考生都称为进士。图源网络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甲若干,三甲若干。一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小谱今天要讲的花就跟探花郎有关系。古代有一种花被称为“及第花”,就是杏花。古代教育界的雅称叫杏坛,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杏花之所以作为“及第花”,是因为唐代科举春季会试的放榜时间,恰好是杏花绽放之时。因为杏花的概念,古代新科进士放榜后还会...

科举考试是古代影响最广的人才选拔制度,传承时间之长,涉及学子之广,与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不想上下。科举,本就选文采挑政见,因此就科举制度本身就还有诸多有趣的文化内容。今天小谱要讲的是一种花与科举考试的关联。


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科举制度的大致模式。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院试、乡试、省试、殿试四个阶段。选拔标准越来越高。其中,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试策问,当场交卷。通过殿试的考生都称为进士。


杏花为何被称为及第花?探花郎与杏花是从哪个朝代产生关联的?

图源网络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甲若干,三甲若干。一甲赐“进士及第”的称号,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小谱今天要讲的花就跟探花郎有关系。古代有一种花被称为“及第花”,就是杏花。古代教育界的雅称叫杏坛,杏坛是为纪念孔子讲学而建。杏花之所以作为“及第花”,是因为唐代科举春季会试的放榜时间,恰好是杏花绽放之时。因为杏花的概念,古代新科进士放榜后还会举办例行的杏园宴会。


杏花为何被称为及第花?探花郎与杏花是从哪个朝代产生关联的?

图源网络


在历史上,“杏林春宴”可是一场大名鼎鼎的宴会。它起源于唐朝。从放榜之日算起,大的庆祝环节有送喜报、谢座主、拜宰相、开杏园探花宴、雁塔题名、举行曲江池欢庆大会等等,小的庆祝宴会更是不计其数,要持续到五、六月间才结束。


“杏林春宴”也称为“杏园探花宴”。不过唐朝最开始的“探花”跟殿试的名次无关。宴会那天,新科进士齐集杏园,选出最年轻的两位作为“探花郎”,骑马跑遍曲江附近和长安各处名园,采摘牡丹、芍药之类的名花,回到杏园供大家观赏。不过,探花郎出发之后,其他新晋进士也可以去采花,若是探花郎落后了就会受到惩罚。


杏花为何被称为及第花?探花郎与杏花是从哪个朝代产生关联的?

图源网络


这个习俗一直被保留在这场宴会中,后来才逐渐演变出“探花”这个名次,最初探花并不是某个进士的专属名称。而且在古代,很多考生都很向往探花这一名次。正是因为探花的选拔就有颜值的加持,所以在往后的任命等工作中,探花也可能会因为样貌俊俏被偏爱。因为本身探花产生就带有一定的幸运值。


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描绘的就是杏林宴上新科进士春风得意的神态以及宴会的热闹非凡。

(族谱网:www.zupu.cn


杏花为何被称为及第花?探花郎与杏花是从哪个朝代产生关联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杏花菖叶
【成语】杏花菖叶【成语】杏花菖叶【拼音】xìnghuāchāngyè【解释】花:开花;叶:长叶。杏树开花,菖蒲长叶的时候。指耕种的最好时期。后用以比喻不违农时,及时耕种,必多收获。【出处】南朝·齐·王融《有明九年策秀才文》:“将使杏花菖叶,耕获不愆。”
· 杏花春雨
【成语】杏花春雨【成语】杏花春雨【拼音】xìnghuāchūnyǔ【解释】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出处】元·虞集《风入松》词:“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元·王冕《山水图》诗:“展卷令人倍惆怅,杏花春雨隔江南。”
· 醉倒杏花村的贺鲁将军
冷门知识饮食文化酒文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路童遥指杏花村。”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可谓家喻户晓。和诗一起家喻户晓的,还有酒文化兴盛的杏花村。杏花村酿酒的历史比较悠久,可一直追溯到北魏时期。杏花村出产汾酒和竹叶青,有很多关于酒的动人传说,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贺鲁将军和神泉的传说。相传贺鲁将军能征善战,爱护百姓,到哪里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一天,他率兵出征,路过杏花村,很远就闻到了酒香。大家都在私下纷纷议论:要是能去杏花村尝一下汾酒和竹叶青该多好啊。贺鲁将军知道大家的心思,就传令军队开进杏花村。杏花村的村民们听说贺鲁将军来到,都很高兴,把珍藏多年的好酒拿出来款待他们。贺鲁将军接过村民们递上来的汾酒,入口绵绵,回味甘甜,余香不绝。他连声夸赞:好酒!好酒!他的战马闻到酒味后,也昂首撕鸣。村民们忙把酒糟取来,战马吃得一干二净。因军情紧急,贺鲁将军不能久留,就传令大军...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窦犨
窦犨,妫姓窦氏,字鸣犊,也作鸣铎。春秋末季晋国大夫,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晋定公时代。因其采邑(封地)在今太原古城村一带,古属狼孟、后属阳曲县,而《阳曲县志·古迹》也载:“古城,县西北七里,春秋时晋大夫窦鸣犊之食邑也,今村东、北面古墙地犹存。”所以历代均以窦犨为阳曲人。世传:窦氏为夏少康之后,乃妫姓之裔,因遭难,先祖从窦(洞)中逃得性命,遂以窦为氏(《通志·氏族略》),播衍后世。窦犨为晋大夫时,正值春秋之末“礼崩乐坏”的大国争霸时代,诸侯不尊王室,卿大夫不敬诸侯,纵横捭阖,士风日下。然而,窦犨却循规蹈矩,崇尚礼治,重视教化,竭尽善辩能言之才,倡导礼乐治国思想,在晋国和周边诸国中都有一定影响,被孔子誉为“晋国之贤大夫也”(《史记·孔子世家》)。所以,与当时执晋国政的正卿赵鞅,政见多有不合。当是之时,赵鞅铸刑鼎,扩田亩,奖军功,释隶圉(奴隶),大刀阔斧,革故鼎新,“名为晋卿,实专晋权,奉邑侔于...
·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尹铎
尹铎,春秋末季晋国人,赵卿简子之家臣。生卒年不详,关于其身世史无载,尚是一桩悬案。明清以来《太原县志》均将其列入晋阳建城以来第一位名宦。尹铎早年与赵氏家臣董安于从往甚密,是为忘年之交。晋阳城创建后,尹铎经安于举荐,取信于赵简子,遂为家臣。晋定公十六年(前496),安于横死,尹铎受命于赵氏为晋阳宰。受命之时,尹铎面请于赵简子:“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鄣乎?’简子曰:‘保鄣哉!’”(《国语·晋语九》)用今天的话说,赵简子委派尹铎治理晋阳,尹铎当即请示简子:欲将晋阳治理成一个提供税赋、敛财聚财的财源之地呢?还是要它成为一个士民安居、民无二心的屏障之城呢?赵简子即刻指示:当然是作为保护之屏障。于是,尹铎走马上任,依简子之命,精心治理晋阳。他“损其户数”(减少户税之数额),薄赋轻徭,与民生息。使晋阳“民优而少税”,为赵氏广泛收揽民心,取得了政治上的稳定与经济上的繁荣。若干年后晋阳大治,成为赵氏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