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烧菜时,都会用什么调味品调味?
我国的传统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一般都离不开色香味,所以在烧菜的时候都会放一些调味品调料,没有调味品,有些东西可能就做不出来了,现在我们的调味品有很多,例如味精、鸡精、生抽、耗油等等,放入这些调味可能就会使这道菜变得鲜美无比,那么古人烧菜时,都会用什么调味品调味?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
图源自网络
其实早在商代初期的时候,人们对于食物的滋味就有一定讲究了,这在《史记》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其中讲到伊尹“负鼎俎,以味道说汤,致于霸道”,而这伊尹是一个擅长烹饪的美食家,他背着一口大锅来见商汤,然后为了压服商汤,就用烹饪时调制出好味道的道理来压服。那么这位美食家是用什么来调味呢?
首先就是盐,盐其实是人类最发现的调味品,基本上烧菜都是离不开盐的,而除了盐之外,古人还会使用一种调味品,那就是梅子,这在《尚书·商书·说命下》讲到,表示“若作和美,尔惟盐梅。”意思就是说如果想要做汤羹的话,那肯定少不了盐和梅的,另外在很多商墓出土物中,考古发现了梅核,由此可见当时人们是擅长使用梅子调味的。梅子性酸,其做出来的菜品肯定是“酸味十足”,因为想要去除腥膻味,只有盐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古人还会使用梅子去除鱼肉,羊肉这些肉类食物的腥膻味。而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根据《周礼》的记载,表示当时古人就已经可以用谷物酿造出醋了,而古时的醋被称之为酢、酐、醯。
图源自网络
另外在山东诸城前凉台出土汉代画像石《庖厨图》中体现出,在先秦时期,古人还会使用花椒、桂皮、姜、葱、芥、薤、韭等这些调味品调味,而且在《礼记·内则》中还有详细的调味品使用方式:“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醛,兽用梅。”由此可见,当时古人在调味品使用方面是比较有心得的。后来到了秦汉时期,还出现了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当然这酱还不是秦汉的时候才有的,其实很早之前就有了,不过在先秦时期是被称之为“醢”。
有了咸味和酸味,其实还有甜味,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发现麦芽糖了,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又出现了蜂蜜,此外《礼记·内则》称:“枣、栗、饴、蜜以甘之。”像是在浙、四川等北方人做食品时最喜欢放糖,而且这一饮食偏好,到如今都没有更改过。
图源自网络
不过这口味后面又跑偏了,慢慢地“辣味”就出现了。在西汉时期,张骞从西域带来了蒜、芫荽(香菜)等,后来又出现了胡椒,这在唐宋时期应该是比较高档的调味品。之后到了明朝时期,出现了辣椒,虽然在明朝前期,这辣椒还只是被当作花卉欣赏,不过到后面古人就发现这辣椒的食用价值,所以一些嗜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对花椒、生姜的依赖,恋上了辣椒,“无姜不食”变成了“无辣椒不食”。
总得来说,在最求色香味俱全方面,古人一点都没有落下,而且经过古人的尝试,用调味品与其他食材放在一起,才使得我们的美食的味道变得更加丰富。(族谱网:www.zupu.c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