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冰雪运动的项目主要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冰嬉是冰上运动的统称,也是满族人民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种冰上活动项目,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添加了满族特色的运动元素,冰上蹴鞠、转龙射球等项目则是满族传统特技“工于鞍马,精于骑射”与冰嬉运动的完美结合。随着清朝帝王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冰嬉运动在清朝乾隆期间发展到顶峰,并被清乾隆皇帝定为"国俗”。
有关冰嬉运动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冰嬉运动起源宋朝。隋唐时期出现的冰上运动经过几个朝代的发展,在宋朝第一次出现冰嬉一词。《宋史·礼制》 就有“幸后苑观花,作冰嬉”的记载,可见“冰嬉”已成为皇宫里王公大臣们经常参加的活动项目。但是文章《宋代有冰嬉是讹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冰嬉运动并非源于宋朝,首先,详细查翻《本纪》从太祖到钦宗,亦未见“作冰嬉”三字;其次,“作冰嬉”不符合《宋志》规制写作笔法;最后,从宋代都城的地理环境等条件看冰嬉运动并非源于宋代。
其二为冰嬉运动起源清朝。谈起清朝,不能不谈及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出生地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据抚顺市新宾县志记载:冰嬉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跑冰(俗称滑冰)、打冰嘎等项目。据《满文老档》载,17世纪初,努尔哈赤在新宾苏子河、太子河上举行过多次冰嬉活动,并对获胜的人员进行奖赏。至今,每到冬季,仍到处可见登“脚灵子”,划"冰车子”的少年嬉戏冰上。之后,冰嬉运动随着满族人关而成为了当时清朝宫廷的娱乐表演项目和军事训练项目,受到了清朝帝王的重视。因得到了清顺治帝和康熙帝的重视,冰嬉运动在军事训练和娱乐表演方面在清朝乾隆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而使其成为“国俗”,达到了冰嬉运动发展的顶峰。从查阅的资料来看,更多文献支持冰嬉运动来源于清朝。
冰嬉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项目内容随着各种元素的加入而不断丰富。将宋代的蹴鞠融入到冰上运动中形成了“冰上蹴鞠”,将满族传统骑射元素融入到冰上运动中形成了“转龙射球”,将武术和杂技的成分加入到冰上运动中形成了冰上杂技等等。冰嬉运动的项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以競速为主要特征的项目
在冰嬉中以竞速为主要特征的项目为"抢等",类似于今天的速度滑冰,抢等意为抢名次。古文《清野史大观》中记载皇帝坐在距离起点1 000~1 500m的地方冰床上,大旗树立十斤列但护心知帅培列自亭自辛辛边响柏亍音准欠好远从起占响怕开的众所疾驰奔向终点。前三名为头等获赏金10两,4~6名为二等获赏金8两,7~9为三等获赏金6两,其余赏金4两。当时的抢等比赛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规则和裁判方法,与今天的速度滑冰规则和裁判法类似。
以军事训练为主要特征的项目
在“技勇冰鞋营"中最为重视也是冰嬉运动最受欢迎的项目是“转身射球"。从八旗军中选出滑冰优秀者身着代表各旗的服装,3人- -组,按照规定的队形进行比赛。在场地的一端设有球门上悬一球为天球,下设一球为地球,全部射中为胜有赏。该项目便是将满族传统骑射元素融入到冰嬉之中,符合清帝倡导的"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的思想。“冰上蹴鞠”亦成为“抢球”融合了宋代的蹴鞠,在冰上两队各十人争夺彩球,每队稳稳拿到彩球,即插入一面彩旗,累计八面彩旗为胜有赏。“冰上蹴鞠”一直是军队训练科目之一,因其兼具娱乐和竞技而被广泛传人到民间。在《帝景岁时纪胜补筏》中记载,清末时,在什刹海和护城河上还有练习的百姓。
以娱乐为主要特征的项目
冰嬉运动中很多项目内容类似于今天的花样滑冰,单人或双人表演,吸收了汉族人民的武术、杂技等艺术内容,使其兼具娱乐和竞技的特点,同时参与人数没有限制,形式丰富多样,广受平民百姓喜爱,参与程度极高。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形成诸如哪吒探海,猴子献桃、青龙回首、洞宾背剑、果老骑驴、金鸡独立、童拜观音、蜻蜓点水、双飞燕、冰上杂耍、冰上叠罗汉、冰上飞刀等具有神话色彩和地方特色的项目。冰嬉中的这些花样项目在春、夏、秋无雪季节中,人们在陆地.上进行练习,足以看出人们对其喜爱程度。就如杨米人在其《都门竹枝词》中“冰合琉璃明似镜,万人围看跑冰来;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造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记载一样,形成了全民参与的一.项体育活动。冰嬉是已超出冰上运动的界限,涵盖了雪上娱乐项目如打滑挞、堆雪人、挂狮象等。
陈康琪的《郎潜纪闻》对宫中打滑挞作过简短记述:禁中冬月打滑挞,先汲水浇成冰山,高三四丈,莹滑无比。使勇健者着带毛猪皮履,其滑更甚,从顶上一直挺立而下,以到地不仆者为胜。宫中每逢冬日得雪,皇帝和后妃们常在养心殿堆成狮、象之类,志喜兆丰,并与内廷翰林联句唱和。光绪间,颜缉祜撰《汴京宫词》一百首,咏开封行宫中事,有云:“瑞雪缤纷感.上天,堆狮挂象戏阶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