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女性医学家?

2022-02-1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030
转发:0
评论:0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族谱网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位:西汉义妁——医技高超征召入宫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竟渐渐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动。后来,义妁的医术被汉武帝知道了,便将她征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族谱网小编给大家介绍几位

西汉义妁——医技高超征召入宫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女性医学家?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有一次, 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产的孕妇还大,脐眼突出,身躯瘦得皮包骨头,气息奄奄。义妁对她仔细诊视后,取出几根银针,在病人的腹部和腿部一连扎了几下,又取出一包药粉撒在病人的脐眼上,用热水浸湿的绢帛裹住,并给病人喂服中药。几天之后,病人的肿胀竟渐渐消退,不到10天工夫,病人就可以起床活动。后来,义妁的医术被汉武帝知道了,便将她征入宫,封为女侍医,专为皇太后治病,深得太后的信任。

晋代鲍姑——擅长针灸施医利民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女性医学家?

晋代,广东南海太守鲍靓的女儿鲍姑也是一代女名医, 其夫葛洪是晋代著名的炼丹家,曾著有《肘后备急方》等医学名著。由于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家庭影响,给她行医治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她长期跟随丈夫在广东罗浮山炼丹行医,为民治病,岭南一带民众尊称她为“鲍鲍姑行医采药,足迹遍及广州、南海、惠阳、博罗等地。她医术精良,一丝不苟,擅长针灸,以专治瘤与疣而闻名。她采用越秀山脚下满山遍野生长的红脚艾作艾绒进行灸疗治疾,因此,后人称此艾为“鲍姑艾”。鲍姑死后,岭南人民为纪念她对医学事业的贡献,在广州越秀山下三元宫内修建了鲍姑祠,以志纪念。

明代谈允贤——著书立说行医为民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女性医学家?

明代女医谈允贤,江苏无锡人,其祖父曾任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的名医,祖母也对医药十分精通。谈允贤从小就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在祖父母的指导下学习医药知识。婚后不久,她得气血失调之病,她不仅没有放弃学医,反而把自己的疾病作为研习对象,自己开方配药,终于治好了病。不久,她祖母卧床不起,临终前将全部秘方和制药工具传授给她。在封建社会里,一些闺阁千金和富豪眷属,生了妇科之病,由于封建社会礼教的束缚,羞于请男医诊治,因而常常贻误病情。谈允贤医术精湛,远近闻名,女性患者纷纷前往。后来,谈允贤成了当地专治妇科病的女医。50岁时,谈允贤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写成了一部《女医杂言》,传给后人。

宋代张小娘子——精通外科手到病除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女性医学家?

宋代有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名叫张小娘子,她的医术既非祖传,也不是随夫行医所得,那么究竟从何而来呢?据说,在张小娘子年轻的时候,有一天,一位云游郎中路过门前,向她讨杯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位银髯老人,气度不凡,便将他请进屋里,让座沏茶,还热情地招待饭菜。那位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慧、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秘方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异方》。后来,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了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凡是疮疡痛肿的病人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一时名声大噪,病人应接不暇。她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于是,夫妇俩都成了当地名医。

古代还有哪些救死扶伤的女医生,你知道吗?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女性医学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永兴公主是谁?她为何被称为历史上有名的出轨女性
永兴公主-梁武帝长女父亲:梁武帝萧衍母亲:皇后郗徽萧玉姚(又称萧玉瑶),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的嫡长女,母亲为郗徽,外祖母为宋文帝刘义隆之女寻阳公主,萧玉婉和萧玉嬛的姐姐。萧玉瑶生性不爱念书,非常凶顽。也许是为了让她调整改造一下性情,梁武帝让她下嫁给早年挚交之子殷均。史书记载:“均形貌短小,为主所憎。”就是说殷均是标准的武大郎,又矮又丑,让公主看见就烦,对他毫无兴趣。也许是为了让她调整改造一下性情,梁武帝让她嫁给殷均。殷均的父亲殷睿跟梁武帝早年是好友。殷均的个性跟永兴公主是完全相反的。他孝顺,她忤逆;他爱静,她好动;他生活简素,她奢华贪婪;他温和理性,她张狂任性做事不管后果;他爱念书,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尤其善写端丽工整的楷书;她却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东歪西倒。最要命的是,他身体孱弱,根本就满足不了萧玉瑶旺盛的生理要求。婚后不久,萧玉瑶就勾搭上了梁武帝的六弟萧宏。萧宏是临川王,"长八尺,美须眉,容...
· 历史上有名的对联
刻在山海关姜女庙上的一副名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读音: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读音:浮云涨,长长涨,长涨长消)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白塔街,黄铁匠,生红炉,烧黑炭,冒青烟,闪蓝光,淬紫铁,坐北朝南打东西淡水湾,苦农民,戴凉笠,弯酸腰,顶辣日,流咸汗,砍甜蔗,养妻教子育儿孙望天空,空望天,天天有空望空天求人难,难求人,人人逢难求人难过年苦,苦过年,年年苦过年年过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炭去盐归,黑白分明山水货竹横麻竖,青黄不接短长帘竹横麻竖,青黄交错软硬帘月照纱...
· 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战死沙场的皇帝
在我国5000年的历史当中,出现了数百个皇帝,每一个皇帝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有的事能够带来盛世的好皇帝,有的是整日昏淫享乐的昏庸皇帝,也有特比尚武的皇帝,喜欢对外展开战争。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盘点盘点那些战死沙场的皇帝,看看他们都有谁。话不多说,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高贵乡公曹髦曹髦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颇具才华,这倒是继承了他们曹家的好传统。不过他生不逢时,那时候的曹魏,司马家族专权,曹髦也是在司马师的拥立下才成为新君的,没有多少实权,眼看着司马兄弟专横跋扈,年少气盛的曹髦心中极为不满。公元260年,曹髦不堪司马昭执政让他形同傀儡,于是带领侍卫奴仆讨伐司马昭,结果在路上遇到阻拦,中护军贾充指使成济将他刺杀。这位少年皇帝,也算是死在了战场上,虽说死得有点窝囊,但他不甘权臣当道,敢于亲身犯险抗争的做法,却让人钦佩。二、武悼天王冉闵在史书中,冉闵是一位极为复杂的人物,有人将他当作拯救苍生的...
·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刺客?他们分别刺杀了谁?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很多江湖上的刺客侠士的故事,其中有四人号称“四大刺客”,是最为出名的四个人。专诸,鱼腹藏剑专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人,他本是屠户出身,练就了一身武力,并受到了伍子胥的欣赏,伍子胥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姬光。公子姬光是吴王诸樊之子,本来吴国王位应该是他的,最后却被吴王僚给夺走了,所以他想夺回王位,希望专诸能帮助他刺杀吴王僚。专诸爱妻子,重孝道,对于刺杀吴王僚一事始终犹豫不决。可是姬光对他实在是好的没话说,不但对他礼遇甚厚,还把专诸之母当成他自己的母亲来敬重。专诸之母为了成全儿子忠君之事,便自缢而死,让他全心全意替公子姬光做事。母亲死后,专诸便与姬光合谋如何一举刺杀吴王僚,因为吴王僚是一个很小心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带上许多侍卫保护自己,他们想要下手很难。专诸给姬光提了一个建议,既然吴王僚爱吃鱼,那就把匕首藏进鱼腹。为了成功伪装自己,专诸还专门去学了三年做鱼的手艺,成了一名非...
· 榜上有名
清代有名的诗人刘凤诰,少年时是一个非常勤奋好学的人,他把读过的诗文,都熟记在心里。所以,他无论是讲话,还是做文章,都很快,也很好。刘凤诰在考取进士时是一甲第三名,通称探花,也就是由皇帝亲自来口试才得到的高学位。传说在金銮殿考试时,乾隆皇帝见他是个独眼,心里很不高兴,便不想要他了,可是又恐怕他真有本领,反倒看错了人,犹豫了好半天,皇帝出了一句上联:独眼岂可登金榜刘凤诰听了以后,不急也不恼。他想,皇帝看我只有一只眼睛,就这样小看我,我怎么办呢?得来个比喻讲明道理。他答道:半月依旧照乾坤此句话的含意很深刻。它是说月亮也不总是圆的,可即使是半个月亮,它的光芒也普照大地。其实,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自己虽然只有独眼,但仍旧可以为国尽力。乾隆皇帝听了,心里很赞扬他。后来,刘凤诰终于通过了皇帝的考试,当上了相当于现在副部级的大官。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