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继承制度是什么?你知道吗?
古代皇帝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皇位的继承者也关系着王朝的兴盛衰败,因此在皇位继承上统治者总是格外的注重,为了使王朝得以延续,古代各朝代的统治者也创造了各种皇帝继承制度,那你知道古代有哪些皇帝继承制度吗?族谱网的小编带领你走进古代皇帝的世界。
图源网络
由于古代皇位至尊,也就导致着皇位争夺的惨烈,而历代的皇帝都会想方设法避免儿子为皇位争夺而互相残杀的惨状,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解决皇位传承的规制。
先秦时君位的传承有两种情况:一是“兄终弟及”的商朝模式,二是“父死子继”的周代模式。汉初刘邦效法周朝模式、吸取秦亡教训,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同时满足“嫡”和“长”两个条件者无论贤愚都当立为太子。之后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各个朝代对皇位继承人选择的标准也不同,但综合来看,选定标准主要有四个:
一是按照“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传统原则和本民族风俗习惯来择立储君。也就是在正妻皇后所生的孩子中选立长子为继承人,若嫡长子早夭则立嫡长子的孩子为继承人,若嫡长子无孩子,就由皇后嫡次子继承。
图源网络
二是根据本王朝的政治需要,也从王朝本身存在与发展的具体客观情况考虑,择立堪任政事与胜任统治重任的继承人。本着“天下之命悬于太子”的原则,一些明智的皇帝为了维护“祖宗基业”另想办法,在诸子中选择才能出众的皇子为储君。
三是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的“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储君。
四是“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主要标准。在几种政治势力的角逐中,皇位继承者须得到其中最强大政治势力的支持才得以确立。
图源网络
在古代大多是的朝代中,多立嫡长子为继承者,但是只是说嫡长子有最名正言顺的继承皇位的资格,还需要经过册封仪式,才能够正式成为储君。然后就会对太子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做皇帝的能力。
除了公开的嫡长子继承制,还有隐秘的密封缄藏之法,比如清朝雍正皇帝亲书储君名字,当着总理事务大臣之面密封于锦匣,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待皇帝去世后,即由诸大臣启封宣读。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皇子之间的争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