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

2022-02-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349
转发:0
评论:0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除了给赢的人发奖牌以外,今年的冬奥会还会特意给运动员赠送“冰墩墩”的吉祥物。那你知道在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呢?族谱网小编带大家看看古代运动奖励都有什么?发“票子”元武宗赐“银千两、钞四百锭”给获胜选手发奖金,即发“票子”,是现代最普遍的奖励手段,中国古代也是这样。比较大方的要数元朝,而且发的是真正的“票子”。蒙古民族尤其喜欢摔跤这项运动,获胜者奖金多多。据《元史·武宗本纪二》载,至大三年(1310年)四月,元武宗海山便给摔跤牛人阿尔发奖金,赐“银千两、钞四百锭”。元代一两大约相当40克,千两就是40000克,以眼下国际银价每克约5.50元的行情来算,千两银子值22万元人民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钞”便是古代成熟的纸币。当时,四百锭钞票等于2000贯,相当于千两银子(1两银约等于2贯)。银钞相加,阿尔获得的奖励相当于44万元人民币了。元英宗硕...

北京冬奥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除了给赢的人发奖牌以外,今年的冬奥会还会特意给运动员赠送“冰墩墩”的吉祥物。那你知道在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呢?

族谱网小编带大家看看古代运动奖励都有什么?

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

发“票子”

元武宗赐“银千两、钞四百锭”给获胜选手发奖金,即发“票子”,是现代最普遍的奖励手段,中国古代也是这样。

比较大方的要数元朝,而且发的是真正的“票子”。蒙古民族尤其喜欢摔跤这项运动,获胜者奖金多多。据《元史·武宗本纪二》载,至大三年(1310 年)四月,元武宗海山便给摔跤牛人阿尔发奖金,赐“银千两、钞四百锭”。元代一两大约相当40克,千两就是40000克,以眼下国际银价每克约5. 50元的行情来算,千两银子值22万元人民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钞” 便是古代成熟的纸币。当时,四百锭钞票等于2000贯,相当于千两银子(1两银约等于2贯)。银钞相加,阿尔获得的奖励相当于44万元人民币了。

元英宗硕德八剌曾于至治元年(1321年)“赐角抵百二十人钞各千贯”,虽比阿尔获得的奖金少很多,但这些优胜的摔跤手每人也获得了500两银子。满族对冰上运动(即“冰嬉”)情有独钟,乾隆皇帝《冰嬉赋序》中称之为“国俗”。清代每年都举办国家级的冰上运动比赛,称为“验冰”。据《清朝文献通考》载,验冰获胜者,“头等三名赏银十两,二等三名赏银八两,三等三名赏银六两,其余兵丁各赏银四两。”

赏“银杯”

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

北魏孝武帝用银酒卮当奖品现代体育比赛的胜出者,常常称为“捧杯”,在中国古代还真有拿杯子当奖品的。北魏是南北朝时鲜卑人在北方建立的政权,鲜卑人崇尚骑射,射箭在北魏很受重视,宫廷、民间都常会举行这方面的比赛。据《北史魏宗诸室列传》记载,北魏孝武帝元脩便曾在洛阳都城御花园的华林园内举行过一次射箭比赛,即所谓“戏射”。当时的奖品是一只能盛二升酒的“银酒卮”。“卮”是古人常用的盛酒器皿,实际就是一只超大酒杯,其外形竟与现代体育奖杯十分相似。当时,参赛的有十几个射箭高手,孝武帝令人将银酒卮挂在百步开外,谁射中这银酒卮就是谁的。结果濮阳王元顺射中了,除独得了“奖杯”外,还获孝武帝额外奖励的黄金、绸缎等钱物。得此重奖后,元顺很开心,特在当时射中的箭孔处铸一小银人,并在小银人的背上铭文,记叙他高超的射箭技术。

宋太宗赵炅也曾拿杯子奖励过选手。据《宋史嘉礼志四》记载,淳化三年(992 年)三月,赵炅到金明池视察,观看“竞渡之戏”。所谓“竞渡之戏”,就是龙舟大赛或游泳比赛这类水上赛事。出于助兴和考验选手水性的需要,赵炅将一只银瓯当奖品,远远地扔进水里,让选手泅渡取之。此银瓯是一种银质杯子(一说是小盆),谁拿到归谁,真成了“奖杯”。夺“锦标”,北宋流行的体育比赛规则现代不少。

 古代运动会的奖励都有哪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的祭祀用品都有哪些?
在现代和古代都有祭祀相关的用品用于祭祀,没有祭祀用品祭祀活动则不成礼数,祭祀用品在一些场合也往往称之为供品,那么在古代的时候祭祀用品都有哪些呢?其实在古代时期祭祀用品的种类往往会远比现在人们扫墓上坟来的多得多,常规来说供品的分类主要还是酒茶类、香烛类、果盘类、五谷杂粮肉食等,在以前祭品的形式可是十分丰富,有动物如猪、牛、羊、鸡,也可以有植物,所以现在绿色祭祀的兴起,大家也流行鲜花祭祀。在古代文献《诗经》的祭祀诗中,当时的人们在充满虔敬的心情中,把酒醴、牛羊、植物等祭品奉献给上帝和先祖,期盼着他们降下福禄。祭品的不同,不仅反映了不同部族的生活习俗,传达了农业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巨大意义,并暗示了礼的起源。古代早常见的祭祀用品:酒类从用途来看,酒类最早的用途之一便是用于祭祀活动,在早期祭祀的过程中往往离不开酒,而从古代迷信的角度酒也是祭祀过程钟和神灵沟通的媒介,用酒祭祀是对先祖以及祭祀对象的尊敬。...
· 古代时候的祭祀礼仪都有哪些?
祭祀礼仪是古代时期的礼法的一种,而祭祀按照民间习俗来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一般在古代时期是利用牲畜祭品、花酒、焚香、烧冥纸以犒神明的一种信俗仪式,《礼记·丧大记》记载了丧礼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从人之将死到亲人守丧的整套礼仪:“君大夫彻悬,士去琴瑟,寝东首于北牖下。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男女改服,属纩以俟绝气。男子不死于妇人之手,妇人不死于男子之手。”这是人将要死亡时必须改寝和更衣的规定。“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妇人哭踊。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方,有司庶士哭于堂下北面,夫人坐于西方,内命妇姑姊妹子姓立于西方,外命妇率外宗哭于堂上北面。”这是人刚过世时关于亲属如何哭丧的规定。一般,古人把祭祀的礼仪也叫做凶礼,凶礼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丧礼,是哀悼死者的礼仪;吊礼,即祸灾时应行的慰问礼仪;袷礼,是指战败而丧失财物予以救援的礼仪;荒礼,是哀悼凶札,凶是指年谷不登,札是指...
· 中国古代的历法都有哪些?
包括已颁行的和未颁行的有可考的有这些:有名称可考的中国古代历法,据汪曰桢《历代长术考》、朱文鑫《历法通志》、毋茍先生《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书记载,有115种。1、黄帝历2、颛顼历3、夏历4、殷历5、周历6、鲁历7、历术甲子历8、太初历9、三统历10、四分历11、七曜术12、乾象历13、黄初历14、太和历15、景初历16、泰始历17、刘智历18、乾度历19、通历20、永和历21、三纪甲子历22、玄始历23、永初历24、三宣元历25、既往七曜历26、元嘉历27、建元历28、大明历29、景明历30。神龟历31、正光历32、兴和历33、大同历34、九宫行答历35、七曜律历36、天保历37、北周历38、灵宪历39、天和历40、刘孝孙历41、甲寅元历42、孟宾历43、大象历44、开皇历45、七曜新术46、张胄玄历47、皇极历48、大业历49、戊寅元历50、符天历51、麟德历52、经纬历53、光宅历5...
· 中国古代的历法都有哪些?
包括已颁行的和未颁行的有可考的有这些:有名称可考的中国古代历法,据汪曰桢《历代长术考》、朱文鑫《历法通志》、毋茍先生《中国历法制度沿革史》三书记载,有115种。1、黄帝历2、颛顼历3、夏历4、殷历5、周历6、鲁历7、历术甲子历8、太初历9、三统历10、四分历11、七曜术12、乾象历13、黄初历14、太和历15、景初历16、泰始历17、刘智历18、乾度历19、通历20、永和历21、三纪甲子历22、玄始历23、永初历24、三宣元历25、既往七曜历26、元嘉历27、建元历28、大明历29、景明历30、神龟历31、正光历32、兴和历33、大同历34、九宫行答历35、七曜律历36、天保历37、北周历38、灵宪历39、天和历40、刘孝孙历41、甲寅元历42、孟宾历43、大象历44、开皇历45、七曜新术46、张胄玄历47、皇极历48、大业历49、戊寅元历50、符天历51、麟德历52、经纬历53、光宅历5...
· 古代老师过教师节吗?古代的老师都有哪些“别称”?
“教师节”即将到来,古代的老师过教师节吗?古代老师的称呼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详细介绍介绍!“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