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上海北京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古代官员的真实收入是多少呢?

2022-01-2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50
转发:0
评论:0
近日,据调查统计,上海北京的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都在持续上升。你知道古代的官员具体收入是多少吗?以收入最高的宋朝为例,族谱网小编带大家看看古代官员的收入~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一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宋朝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从白居易的诗里可以大约了解到唐朝时做官人拿的工资是多少。白居易当时与王司马同级,五品官。他贬到江州不久,即写信给元微之,略云: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这个按照唐时一文铜钱约折合后世人民币三毛计算,月俸四五万相当于人民币12000至15000左右。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官员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祐年间正式制定“禄令”,宰相、枢密使月俸三百贯,...

近日,据调查统计,上海北京的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都在持续上升。你知道古代的官员具体收入是多少吗?以收入最高的宋朝为例,族谱网小编带大家看看古代官员的收入~

上海北京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古代官员的真实收入是多少呢?

宋朝百官的俸禄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最为优厚,月薪饷最高达400贯(一贯为一千文),是汉代的10倍,清代的2至6倍。除俸钱外,还有禄米,宋朝大小官员锦衣美食,生活奢华。

白居易的诗里可以大约了解到唐朝时做官人拿的工资是多少。白居易当时与王司马同级,五品官。他贬到江州不久,即写信给元微之,略云: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这个按照唐时一文铜钱约折合后世人民币三毛计算,月俸四五万相当于人民币12000至15000左右。

王安石深得宋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官员首次大幅度加薪,仁宗嘉祐年间正式制定“禄令”,宰相、枢密使月俸三百贯,有人据当时每石米价约六七百文到一贯文折算,得出宰相的月薪几近90000元人民币。

上海北京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古代官员的真实收入是多少呢?

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项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按宋仁宗嘉佑年间颁布的公务员薪水法规《嘉佑禄令》,包拯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还有10匹绫、34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此外每月还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 捆干草、1500贯“公使钱”。

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地方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无需纳粮。这2000亩耕地按每亩租米一石估算, 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进项。再查《嘉佑禄令》,权知开封府事每月还有100贯的添支,每年冬天又发给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根据史料包拯每年的各项实物收入都换成钱,加起来大致是1022贯,加上20856贯货币收入(工资),总共是21878贯。这就是包拯任职开封府时的年薪。按当时400文铜钱的购买力和现在25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是相仿的,21878贯铜钱合计1367万元。

东晋陶渊明辞去了他仕途生活中的最后一任官职一彭泽县县令。 按照《晋百官注》记载,当时县令的年薪是四百斛,按月发放,每月米十五斛,钱二千五。十五斛米除以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无论怎么讲,这份收入不算是太低。

上海北京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古代官员的真实收入是多少呢?

苏东坡晚年被贬海南时,所有财产只剩下一所透风漏雨的“桄榔庵”,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于是写信向友人发牢骚,说朝廷还欠他三年的俸钱共两百贯钱币,按京都币值计算也有一百五十贯。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天性乐观的苏大学士,这时也苦恼得像被欠薪的民工。

与此相仿的是蜀国丞相诸葛亮,他借“晒薪”来表达自己鞠躬尽瘁、精忠报国之志。他晚年时在《自表后主》中写道:“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

刘瑾:明代正德朝大宦官。根据陈洪谟的《继世纪闻》记载:刘瑾被抄出的家产,有黄金1205.78万两(按最新国际黄金牌价每克306元计算达1153.24亿元);白银2.59亿两(按最新国际白银牌价每克6.5元计算达526.5亿元)。总计: 1679.74亿元。

上海北京可支配收入超7万元,古代官员的真实收入是多少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官员的"俸禄"是多少
冷门知识历史知识俸禄,即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等。各个朝代的俸禄制度略有不同。商周时期,官吏由贵族充任,拥有封邑、禄田,所以以封地收入为俸禄,朝廷不再另外发放。春秋时期仍沿用,但在末期开始出现实物俸禄,至战国则逐渐形成以粮食为俸禄的制度。秦统一中原后,废封地,确立以粮食为俸禄的俸禄制。此后,汉朝、魏晋南北朝都承此制。至唐代前期,俸禄分土地、实物和货��三种。至开元年间,则转变为以货��形式按月发放,如一品月俸料八千,食料一千八,杂用费一千二,防合二万,合计每月钱三万一千。至宋代,又增加了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如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也折合成钱��支付。明代俸禄较低,初期以给米为主,偶尔给些钱钞,百官俸禄不足养自身。清代前期官员俸禄也不高,分俸银与禄米两种。由于俸禄过低,雍正时期始发养廉银,至乾隆时又有补充调整,实际成为一种附加的...
· 古代官员的俸禄有多少换成现在是多少钱呢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官员俸禄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历经了1300多年,为的就是给劳苦大众们一个晋升的机会,叫穷人的孩子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给了穷苦大众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虽然也存在一部分官职的买卖,但是大多数官员还是靠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的。莘莘学子寒窗十年,才得以做官,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连自己家人都养活不起的官呢?难道古代官职的工资都很低?李鸿章说过一句话:“做官是天下最简单的事情,如果你连做官都不会,那么你怕是废了”,当然李鸿章的意思并不是泛指所有的官,而是单独指的清官。你想要做一个清官是很容易的,只需要按时拿俸禄,认真做工作,公平对待百姓就可以了。相反你要是想做一个贪官,每天东躲,在上下级之间周转,还得为自己犯下的罪证说各种各样的谎言,相比清官来说,就难的多了。但是李鸿章为什么平白无故说出这句话呢?还是得看他当时的处境了。清朝堪称整...
·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清朝官员收入是多少?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官场中人多半斯文,吃什么东西都是少而精,别的朝代官员吃东西是否斯文我不知道,但清代一些官员吃东西与斯文半点也搭不上边。纪晓岚这个名字,国人不会陌生,有关他的电视剧数量多多,此君做过礼部尚书,组织过《四库全书》的编纂,说话幽默风趣,能够逗皇帝开心。纪晓岚的饮食特点是不喜米饭,爱吃零食,平居之时,干鲜果品、栗子、榛子之类从不离口,于肉食更是情有独钟。据清人记载,纪晓岚一天能吃数十斤肉,这数十斤肉到底是几十斤,记载者没有细说,即使取其最小值二十斤,也足以将人吓死。我活了四十多岁,认识的人什么职业都有,不要说一天吃二十斤以上肉的人,就是一天吃七斤八斤肉的都没见过。康熙时当过刑部尚书的大学士徐乾学也极能吃。此人好象是饿死鬼变的,每日上早朝,必先吃上实心馒头50个,黄雀50只,鸡蛋50个,酒10壶。我不知道徐乾学每天的实心馒头大小如何,根据常识,总不至于小到半两都没有吧,50个半两,...
· 清朝官吏的年收入是多少?“规费”又是什么收入
据《江油县志》记载,那时县级政府中,被称作官的,仅有知县、巡检、典史、教谕和训导等四五人(大多数县未设巡检司)。知县年俸45两,加养廉银600两,计645两;巡检年俸31.52两,加养廉银90两,计121.52两;典史年俸31.52两,加养廉银80两,计111.52两;教谕、训导年俸各40两,这二位文教官员也许是没有腐败的条件,而没有养廉银。县衙分设快、皂、壮“三班”和吏、户、礼、兵、刑、工等部门,加上巡检司、典史署和教谕、训导署“四大班子”,共有衙役77名。除8名“民壮”(重体力劳动者)和6名弓兵(技术兵)每人年薪8两外,其余63名占衙役总数82%,每人每年仅有6两,这些人包括门子(门卫)、皂隶(警务人员)、马快(特警)、仵作(法医)、轿伞肩夫(服务人员)、禁卒(狱警)、铺役(邮差)、仓夫(粮食保管)和膳夫(炊事员)等9个工种,不分科、股级,不讲工龄长短、技术高低、文凭和贡献大小。年薪六...
· 古代官员灰色收入:应酬日日不断
熟人的灰色地带古代的权力结构中,尤其是地方的官府衙门里,官吏存在着很多获取灰色收入的管道。而在他们获取灰色收入的过程中,并不排除有人会突破尺度,坏了行规,但多数食权者还是会选择一边奉行官家制度,一边又恪守另一套灰色生存的规则,打打制度的擦边球。除非到了一个新王朝的初建阶段,与政治制度一并打破重建,这种灰色生存系统才失去了生存土壤。而在正常的年份里,就算食权者半明半暗地奉行灰色生存的那一套规则,往往也会被视为一种半合法的行为。古代官僚制度是一种相对刚性的制度,它的主要特质就是命令和服从。这种制度所发出的辐射力量通常直接指向各级官员,而官员作为服从者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与制度的强大约束力相比,人是具有柔韧性的生命个体,是可塑的、可变的。人在现实和规则面前,就算是铁打的英雄也有弯腰的时候,所以这种被动的服从也就成为官家制度(政府正式的规章制度)的“异化”模式。在异化了的制度面前,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