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

2021-12-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249
转发:0
评论:0
古代“墨”的性质经历了从“天然墨”到“人工墨”的转变,后期“人工墨”的功能又由实用功能延申到文化鉴赏与收藏的层面。后来墨已经不是简单的文房用品,反而是成为一个鉴赏品。

  “墨”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绵长的文化底蕴。墨不仅可以用来书写,而且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被历代文人所推崇。你知道“墨”主要的文化内涵吗?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墨”的性质经历了从“天然墨”到“人工墨”的转变,后期“人工墨”的功能又由实用功能延申到文化鉴赏与收藏的层面。后来墨已经不是简单的文房用品,反而是成为一个鉴赏品。

  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

  图源网络

  一、从“天然墨“向”人工墨“的转变

  其实“墨”的出现比较早,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就有用朱和墨书写的。这时使用的墨大都是天然墨,如矿物石墨、燃烧过的木炭、植物墨和动物墨等


  后来,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墨的需求大量增加,天然墨的产出无法满足需求,在这个基础上,大量生产的“人工墨”应运而生。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工墨是湖北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末期圆柱状墨,“圆柱状,墨色纯黑。圆径2.1、残长1.2厘米”。

  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

  图源网络

  二、“人工墨”的成熟

  “人工墨”的成熟主要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主要特点为一下三个:


  (1)、生产和使用墨的范围更加广泛。

  与两汉时期相比,从出土过墨的地区来看,增加了江西南昌、江苏南京、浙江新昌、江苏江宁、辽宁北票,尤其是江南地区十分突出。虽然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地区生产墨,但是至少可以证明这些地区使用墨。


  (2)、墨的产地。

  ①陕西隃糜。早在汉代,陕西已经是墨的主要产地,宋人《墨经》记载:“汉贵扶风、隃糜终南山之松。”中的隃糜,即今天的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因墨出名,也以墨为地名。


  ②江西庐山。东晋时期,江西南昌尤其是庐山成为了墨的著名产地,时人“贵九江、庐山之松”,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曰:“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胶,十年已上强如石者为之。”今江西南昌多个墓室出土了墨也可佐证。

  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

  图源网络

  (3)、制墨理论

  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韦诞,所著《合墨法》,其中对合墨的原料及数量、制作过程、注意事项做了比较系统、详细的总结,具有一定操作性。


  书中记载的原料有:醇烟(墨屑)一斤、好胶五两、梣皮、鸡子白(去黄)五颗、真朱砂一两、麝香一两。以上原料为三类:烟、胶、辅料。烟与胶为基本原料,比例为 1:2,其它几项为辅料,分别有益色、增香、防腐的作用。


  古代墨的发展,经历了一些功能及制作工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使得墨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除功用性外,它自身也成为了一种艺术形态。

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国古筝的发展历程你知道吗?
古筝,弹拨弦鸣乐器,又名汉筝、秦筝,是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在中国各地区流行。古筝的音域宽广,可用于独奏、重奏、器乐合奏和歌舞、戏曲、曲艺的伴奏,被称为“众乐之王”,与西方钢琴相衬,有“东方钢琴”之号。那你知道中国古筝的发展历程吗?族谱网的小编带你走进古典音乐。图源网络发展历史古筝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我国战国时期,蕴藏着博大的文化内涵。筝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编写的《史记》,公元前237年,秦皇下令驱除异邦客卿,李斯上书劝秦始皇收回逐客令,在《谏逐客书》中曰:“夫击瓮、扣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展现的是秦朝时期,击陶器弹古筝伴舞的场景。另外,在秦国(今陕西、甘肃)建立和文献记载之前,筝已流传在西周的秦地,距今已有2800年的历史。因筝最早在秦地流行,故历史上又有秦筝之称。图源网络雅号古筝除了秦筝之称外,还有许多其他的雅称,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来区分。...
· [文房四宝]墨的起源
是我国文化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之重要工具。墨是由碳素单质(烟、煤)与动物胶相调合,经和剂、蒸杵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墨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退,舐笔不胶,入纸不晕,香味浓郁,书画自如的特点,特别是桐油、脂油、漆烟墨等高级产品,加入麝香、冰片、公丁香、猪胆汁等十几种贵重原料制成,产品尤为称著。使用时,墨色能分浓淡层次,刚柔相济,得心应手,因此成为历代艺术家们抒发聪明才智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世界美术史上树立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墨还是中国印刷术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之一,我国古代的典籍及拓片等也都靠着它流传于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内容。墨的造型中汇集了中国绘画、书法和雕刻技巧,所以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工艺品。追溯墨的起源,可分为天然墨和人工墨两类,天然墨始于新石器时代,如1980年陕西临潼姜寨村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有石砚、研石、水盂和黑红色氧化铁矿石。使用时是用研石压住矿石在砚上兑水研磨...
· 古代“榻”的发展变化,你知道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椅子是在唐宋之后才开始流行的。唐宋以前椅子还没有普及,古人多是跪坐,在人们跪坐到椅子普及的过程中,有一个家具不得不提,那就是榻。你知道“榻”的发展历程吗?跟着小谱一起来看看吧。榻的来历并没有很详细的记载,只有明代人在书中记载说:“榻是由姜太公制作的。”在现存的文献中,最早记录有榻的文书出现在东汉末年。所以,即使东汉末年不是榻产生的时期,也应该是它比较风行的时期。图源网络榻也被一些学者归为床的门类,是一种类似于更低的床。榻按照规格,分为一人坐的小榻和比较大一些的非独坐榻。榻还有一些配套用具,比如榻登,类似于后代的脚踏。“榻”的发展其实是与古代的礼仪息息相关的,在南朝时期,士大夫认为跪坐是端庄有礼的一种坐姿,但在民间,有百姓都推崇“垂足而坐”,也就是座位比较高,脚自然下垂。图源网络在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十分自由,家具兼具高矮,无论是跪坐、盘腿坐还是垂足坐,都有合适的依托。榻也...
· 中国骑兵的发展历程
骑兵顾名思义就是骑马作战军队。其实长处在于有强的机动力能力和冲击能力。我国是世界上较早拥有骑兵的国家之一。我国在春秋时代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步兵仅起辅助作用,兵车的数量多少成为军事实力的象征,基本没有骑兵这一兵种。到春秋时期步兵开始兴起,军队成为车步并重,各国的军队中有了少量的骑兵,同战车步兵混编,仅是一种无足轻重的辅助力量。到了战国时代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战术的多样化及同北边游牧民族的战争需要,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正式登上战争舞台。所以我们的骑兵谈就从战国时代说起。1.战国时代:(含秦代)历史进入战国时代,战争已经从早年的死板的兵车战术的正面战,转向更为机动灵活的作战方式。骑兵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了,当时各大国均建立了骑兵部队,如秦、赵等国均号称“车千乘,骑万匹”军队作战由步骑为主渐渐转变为车骑并重。进行最大变革的首先是赵国。地处北边的赵国,与楼烦,林胡,匈奴等少数民族为邻,深受其扰...
· 中秋节的发展历程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6]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