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养生的?
一年有到冬日,身体的各种问题都开始逐渐显现,例如手脚冰凉、脾胃不适等等。在中医理论中素有“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说法,那么你知道哪些养生之道呢,让族谱网的小编带着你走进历史,向古人学习如何养生吧。
一、饮食养生
古人认为,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因此,古人的食材较为丰富,各个层面都有涉及,即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同时还讲究食材之间的搭配、宜忌,避免营养失衡。
图源网络
二、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网络”系统,它控制着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中记载,经络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之作用。古人没有现代医学技术,注重中医的治疗,往往涉及到针灸、按摩等。中医的针灸可以通过刺激不同的学位来相对应地治疗不同病痛。
三、顺时养生
四时之气不同,对自然的影响也不同,人体亦然。人体在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也需要顺应四季的变化,千万不可以反其道而行。正如开篇所说的,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四、进补养生
中医学注重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的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但过度的进补可能反而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另外,进补的食材、功效也需要顺应季节。
中医中药理论认为,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认为素食者应该多吃黑芝麻,脑力工作者也应该多吃黑芝麻。
图源网络
五、减毒养生
古人认为,随着情绪波动、过度劳累、饮食不当等多种因素,人体会逐渐积攒毒素,而这种毒素会逐渐缓慢地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古人会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等方式减少体内的毒素。
另外,文人也有他们的养生方式,文人养生之法,除修身,还有养性。
一、明朝文学家吕坤认为:“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
二、苏东坡曾经认为,养生在于“二安”,即安心与安身。
三、孔子曾言:“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
四、明代医学家万密斋认为养生之术有四大准则:寡欲,慎动,法时,却疾。
古人养生,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都是从方方面面处着手的,他们依赖于中医的调理,讲求细致缓慢却具有根本性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