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现代“网购式尽孝”兴起,古代是如何尽孝的?

2021-10-1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8
转发:0
评论:0
现代人工作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少,很难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和长辈。所以,出现了“网购式尽孝”,网上买保健品,网上买各种礼盒给父母尽孝。那么古人是如何尽孝的?他们能做到事必躬亲的地步吗?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在古代,孝道一直是被提倡和推崇的。传统孝道是关于孝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它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处理问题。传统“孝道”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过程。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赡养、精神赔养与祭祖思亲,光大宗门三个方面。传统孝道的本质是爱,是对父母之善的回报,是对血缘家庭关系的维护。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超越了个体家庭生命延传的价值,成为子女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在家庭血脉延传中的实现。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原本是家庭道德规范的“孝道”不仅越出血亲家庭的范围,推广到家族亲戚之间以及社会,而且,扩大成社会道德规范。孝的本质的扩展可分为价值...

  现代人工作越来越忙,时间越来越少,很难抽出时间陪伴父母和长辈。所以,出现了“网购式尽孝”,网上买保健品,网上买各种礼盒给父母尽孝。

  那么古人是如何尽孝的?他们能做到事必躬亲的地步吗?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在古代,孝道一直是被提倡和推崇的。

  传统孝道是关于孝的伦理道德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它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处理问题。传统“孝道”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过程。中国传统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赡养、精神赔养与祭祖思亲,光大宗门三个方面。传统孝道的本质是爱,是对父母之善的回报,是对血缘家庭关系的维护。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超越了个体家庭生命延传的价值,成为子女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在家庭血脉延传中的实现。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原本是家庭道德规范的“孝道”不仅越出血亲家庭的范围,推广到家族亲戚之间以及社会,而且,扩大成社会道德规范。孝的本质的扩展可分为价值性扩展,社会性扩展与政治性扩展三个方面。

现代“网购式尽孝”兴起,古代是如何尽孝的?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孝道”作为中国的传统道德,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经历代统治者的补充,加工,深化以及不同程度、各有侧重的宣扬和提倡,它的内容庞杂,优劣并存。传统孝道的历史价值在于:

  1、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历史发展中,它对于保持家庭的和睦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与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①、传统孝道有利于调整封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②、孝道作为人类内发而至诚的爱的情感,为中国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展开莫定了伦理精神基础和实践起点;③、立身”之孝引发忧世的情怀,报亲扬名之考成为孝子忠君爱国的动力。

  2、传统孝道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培育了中国人的优秀人格特质。如﹐:仁爱孰厚,守礼温顺,爱好和平等。然而,传统孝道是个优弊共存的“杂揉体”。也有其不足之处。①、传统孝道中父母天赋权威,造成的父母子女间人格不平等,后来又被统治者利用和极端化,从而造成中国人的保守与奴性性格。②、传统孝道中血缘优先意识,使得父子关系超越于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③、传统孝道中“孝感”迷信与“愚孝”观念与科学精神相违背。对于传统孝道,我们应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态度。

  现代“网购式尽孝”兴起,古代是如何尽孝的?

  古代孝道小故事:

  扼虎救父

  杨香,晋朝人。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猛虎最后放下父亲跑掉了。

  哭竹生笋

  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之后他官至司空。

  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以前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回到。最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齐回到,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如何尽孝?
《百孝篇》开篇曰:“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是人道第一步,孝顺子弟必明贤。”《孝经》中也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百行之源,孝是八德之首。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什么是孝?“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说文解字》这本书对孝的阐述。前一句是说晚辈对长辈的敬与养称为孝,孝是子女的本分。后一句主要说“孝”字写的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子承老”,“承者,奉也,受也。”是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父母那里诞生出来的,然后不断接受父母的养育,长大成人;成人后应该对父母不断的奉献,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子女要无条件地赡养和尊重父母,孝顺父母。并且,生养教育下一代,延续做父母的使命。每个人都在这样的家庭序列中变换角色,完成“子承老”的“奉”和“养”这两方面任务,这既是孝子的历史使命、社会责任和人生大事,也是人的道德根本。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
· 古代如何保护“网购”者权益
作者:倪方六昨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主题是“网络诚信、消费无忧”。“网购”是在电子商务基础上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交易方式,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网购”,古汉字中的“买”与“卖”都与“网”字有直接关系……古代也有“网购”吗?《说文解字》:买“市也,从网,从贝。”“买”与“卖”分别写作“買”、“賣”,是会意字,两个字里都有“罒”。这个罒其实是原始的“网”字,系出现最早的古汉字之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称:“网,庖牺所结绳,以渔。”已发现甲骨文中的“网”字有四种写法,其中一种写作“(见版面)”。为什么“买”与“卖”在造字时都用到罒?这是因为下面的“貝(贝)”。贝,是贝类动物的硬壳,早期人们用其来充当等价交换物,即现代流行的货币,《说文解字》谈到“贝”时便称:“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甲骨文也有“買”字,上“网”下“贝”,《说文解字》释称,“市也,...
· 00后老板中秋扣员工50%工资代尽孝,古代官员中秋有什么福利?
近日,一家公司为体现出中秋关怀,推出了“代尽孝”的福利,其中福利包括了将员工9月份的50%的工资作为中秋孝心金打进员工父母的账户,同时还由老板买单将给每位员工父母赠送价值不菲的中秋礼盒。其实现在很多公司在节假日的时候,都会买一些东西送给员工,主要是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关怀,例如端午节会送粽子,中秋节自然是送月饼的,那么古代官员中秋有什么福利呢?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这中秋最早是源自于上古时代对于天象的崇拜,所以其实早在上古时期中秋就已经形成了,这在《礼记》中就有讲到,当然那个时候的中秋与我们现在所知的中秋的概念还是不太一样的。后来到了汉代,中秋才被普及开来,甚至在那个时候朝廷还会登记高龄的老人,赠送老人坐几、手杖,赐给老人米粥喝。图源自网络后来到了唐朝,中秋节才开始定型下来,并且成为了官方认定的传统节日。那么在这个时候官员会有什么福利呢?首先当然是放假了,唐代的官员在中秋节是...
· 及时尽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而亲情,是那最温暖的港湾。然而,时光匆匆,它不会为任何人停留,正如古人所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如同一记警钟,提醒着我们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每一刻。小时候,我们总以为父母是无所不能的,他们是我们坚实的依靠。我们依赖着他们的爱,享受着他们的呵护,却未曾想过有一天,他们会老去,会需要我们的照顾。我们总以为时间还很长,未来还很远,却不知,岁月不饶人,转眼间,父母的鬓角已添白发,背影也变得佝偻。“树欲静而风不止”,风,是时间的象征,它不停地吹拂着,带走了一年又一年。我们总想让时间慢些走,让父母的容颜不再老去,让他们的健康永远如初。但现实却是,我们无法阻止时间的脚步,无法让父母永远年轻。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遗憾和悔恨。我们总以为,等我们有了足够的能力,等我们有了更...
· 明朝的嘉靖帝如此尽孝:给其父称号大兴冤狱
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开篇引用的那首《临江仙》,想必所有的三国迷都耳熟能详。我11岁时读这首词,内心便受到感染,产生难以排遣的惆怅。后来,当我第一次坐上渡船行驶在长江上,便禁不住吟诵“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读到词的结尾“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时,少年的我,虽不大理解这词中的苍凉,但仍然觉得这种感伤既让人亲近,又很害怕。等到成年后,我才知道这首词的作者并非罗贯中,而是明嘉靖年间的杨慎。罗先生创作出不朽名著,但非杨慎之词,不足以表达他小说的主旨,可见这首词所含蕴的人世沧桑,具有多大的震撼力。但是,我现在却想让大家读杨慎的另一首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陵叟,重到翻为滇海囚。迁谪本非明主意,网罗巧中细人谋。故园先陇痴儿女,泉下伤心也泪流。这首诗名为《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是杨慎死前20多天写下的,语极凄伤,可谓字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