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村有集市吗?古代集市是怎么产生的?
集市是一个丰富且热闹的存在,但在现在也只是存在于乡村或者城市的某个角落的特殊存在了。随着超市的普及,类似于摆摊文化的集市慢慢消退,那么在古代是怎么样实现这种物资的采购呢?他们有集市吗?集市又是怎样发展的呢?听我为你细细道来吧。
一、从原始社会到周朝,以物易物是集市发展的雏形。
其实原始社会时期应该还未有以物易物的习惯。因为以物易物是建立在物品过剩的基础上的,但是原始社会物资匮乏,时刻为生计担忧、抢夺,不具备和平的以物易物的发展基础。真正的以物易物应该出现在周朝,《周礼·地官司徒·司市》中有载:
“司市掌市之治教、政刑、量度禁令。以次叙分地而经市,以陈肆辨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贾阜货而行市。以量度成贾而征价,以质剂结信而止讼,以贾民禁伪而除诈,以刑罚禁虣而去盗……”这段文字记载着朝廷创办、管控集市,维持集市的秩序。这是明确的官市,是后世集市的雏形。
二、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集市逐渐平民化。
春秋战国时期,集市仍旧处于城市的繁华地区,但这个时候已经不是官市而是民市了。《易·系辞》中这样记载: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之后又根据早中晚的时间发展了早市、大市、夕市、夜市,但这些集市还是在城市发展。直到魏晋时期,在码头和交通要塞发展了“草市”,以供马儿吃草、人们买卖,集市才真正地走向农村。
三、从唐朝到宋明以后,集市蓬勃发展。
到了唐朝,经济水平快速发展,集市也迎来了繁荣时期,随着宵禁的规定,也出现了“鬼市”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买卖需求。集市贸易到了宋朝时达到了顶峰,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集市都随处可见。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夜市》中记载: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至三更后。此时的集市,已经不论时间,不管季节地迅猛发展了。
随着集市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各种集市的名称也逐渐发展开来,用于区别不同用途的集市,其中有许多很有韵味的名称,一起来看看吧。
北宋赵写了一本书名为《成都古今集记》的书,是以季节为集市,命名,称为“十二月市”。一月,百姓放灯,称为“灯市”;二月十五百花节,二月为“花市”,还有“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等等,是一种集生活和雅趣为一体的年度集市名。
除了以季节来命名集市外,还有朴素的以集市买卖物品来命名的。比如菜市、米市、茶市、马市等。还有以地点为区分的集市,“井市”处于城市;“墟市”处于农村。另外,“早市”、“晚市”是单纯地以五更时、傍晚时分两个集市开始时间命名,而“鬼市”是唐朝的一种特殊的集市,为了适应宵禁而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