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官员是怎么样称呼“退休”的?
现如今退休有退休的年龄,不到退休年龄的话,一般都是不能批准退休的,像现在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是55周岁,那么在古代官员们有退休吗?他们的退休时间又是多少呢?另外他们在退休时,都有啥别称呢?
我国古代的退休年龄,从周代一直到明代都是70岁的,而到了清代后,退休年龄才改到60岁。在《礼记·曲礼上》中也有记载着“大夫七十而致仕。”那么这里的致仕也就是现在退休的意思。
图源自网络
古人在称呼“退休”的时候,是跟我们不太一样的,那个时候他们并不叫“退休”,最常见的,就是上面说的“致仕”。而还有我们最为熟悉的一个词,那就是告老,告老还乡也是当时官员退休时比较常用的。当然还有致事,致政,休致、挂冠、归休。
不同的别称,其实也都是出自于很多典故中,比如说桂冠,桂冠的典故就是出自《后汉书·逢萌传》,“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冠”这个其实就是代表当时的官帽,官帽拿掉了,那就说明自己辞官了。
图源自网络
告老,这个词就是出现在《左传·襄公七年》,“冬十月,晋韩献子告老。”这个典故中,而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可能都会有听到官员说告老还乡,这就是说明人老了,可能能力不行了,所以就祈求君主允许他退休,回到老家养老。
还有一些比较不常见的词,比如说乞骸骨,这个其实也是在只退休的意思,在《史记·苏秦张仪列传》中就有说到这个词,“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乞骸骨辟魏。”
其实这个退休制度,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存在的,并且保证了官僚系统的新陈代谢,也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并且在那个时候,他们的退休也都是可以拿退休金的,就比如在汉代的时候,就规定了,年俸禄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退休,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唐代的时候,是会给五品官以上的致仕者给半俸,功臣那些,就回保留全薪,六品以下的官员就会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而到了宋代,对于退休官员的待遇,可谓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尤其是他们在退休后,还允许带职退休,并且还可能晋升一级,可以参与朝政,但是实权相对会少一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