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的学校有哪些类型?老师的薪酬一般是多少?

2021-09-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74
转发:0
评论:0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开启中国教育事业的先潮;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兴办太学;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完备。随着历朝历代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推崇,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我们现下的教育系统由公立和私立两种学校类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六种升学体系组成。那么你知道古代的学校分为哪几种类型吗?古代的老师的薪资水平又有怎样的不同吗?让我来为你解答吧。在古代社会,具有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有公学、私塾、义塾三大类。公学的运转由国家财政或者地方财政支撑。例如太学、国子监等都是国家级的学校,属于最高学府,堪比现在的清华北大,不同的是,这些学校是培养贵族官员的地方,一般只有皇亲贵族、世家子弟能够入学。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教学的老师选拔标准也比较严格,一般举人或者进士才具有这个资格。明朝的公办大学国子监,下设教学管理机构“五厅”和教学单位“六堂...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提倡“有教无类”,开启中国教育事业的先潮;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学,兴办太学;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完备。随着历朝历代对教育事业的重视、推崇,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

  我们现下的教育系统由公立和私立两种学校类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六种升学体系组成。那么你知道古代的学校分为哪几种类型吗?古代的老师的薪资水平又有怎样的不同吗?让我来为你解答吧。

  在古代社会,具有学校性质的教育机构,有公学、私塾、义塾三大类。

古代的学校有哪些类型?老师的薪酬一般是多少?

  公学的运转由国家财政或者地方财政支撑。例如太学、国子监等都是国家级的学校,属于最高学府,堪比现在的清华北大,不同的是,这些学校是培养贵族官员的地方,一般只有皇亲贵族、世家子弟能够入学。

  由于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教学的老师选拔标准也比较严格,一般举人或者进士才具有这个资格。明朝的公办大学国子监,下设教学管理机构“五厅”和教学单位“六堂”。五厅中的“博士厅”负责具体教学,编制等级由上自下为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其官衔分别为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

  私塾是由富裕的家庭或者家族出资开办的,大多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教学老师大多是秀才,其运营模式相当于现在一对多的家教。

  义塾则是由富商、大家族或地方政府面向特定群体开办的具有慈善性质的学堂,它与私塾的区别在于它更多的是针对部分家庭贫困以至无法上学的孩子,且是免除学杂费的。

古代的学校有哪些类型?老师的薪酬一般是多少?

  古代虽未有相关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但是成为一名老师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公办学校,例如国子监的老师是有编制的,属于吃“皇粮”。因此,被有声望的人举荐或者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名次就成为获得公办学府教师资格的必要证书。

  私塾和义塾的教师采用的是聘用制,由创办人在求职者中挑选学识和品德兼备之人,但光有此两点还是不够的。自古以来,都讲究多个人缘多条路,有关系才是王道,因此,名士、名师的举荐书也相当重要,它成为了古代文人求职的敲门砖。正式聘用之前还有考核期,有月考也有季考。通过考核之后才会受到聘用,一般聘期为一年,然后根据这一年里的表现决定是否继续聘用。

古代的学校有哪些类型?老师的薪酬一般是多少?

  了解了古代学堂的类型以及教师的选拔,接下来就要关注到老师的工资了。古代教师的工资叫“束修”或“束修”,结算方式有3种:银钱、谷物、银钱+谷物。

  据浙江山阴的徐氏宗族宗谱记载,义塾每年支付塾师工资50两银子,至于就餐,或老师自费,学校按照就读的学生数给予补助,或由学校提供柴米油盐菜蔬等,而这些钱皆由资助的公费里拨付。

  公立学校教师,与官员一样有稳定的收入。汉代太学博士的官秩,初为四百石,后升为六百石。四百石级别,每月的工资(俸禄)是50斛谷物,汉代50斛相当于今天1350斤,在当时属于大县县丞的工资水平,即副县级待遇,相当于今天的副高职称。而涨工资后的六百石,则为70斛,约等于当时副市级干部郡丞的待遇。

  古代的学校有哪些类型?老师的薪酬一般是多少?

  至于私立学校,受赞助人资产多寡的影响,老师薪资水平具有一定差别。宋代书院一类私立学校,部分教师收入远高于公办编制内老师。比如南宋明道书院,山长(院长兼主讲老师)的月俸100贯,每天还补助700文伙食费,年薪高达几千两银子。

  在古代,想要拥有择业的权利,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学习四书五经、孔孟之道、孙子兵法等书本知识,无论是入朝为官、参军为将,还是做个卖字卖画,卖序卖跋的自由职业者,都须得腹有诗书。如此,学堂、老师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一般给老师送什么礼物?古代有哪些尊师重道的故事?
教师节是老师的专属节日,每逢教师节,学生们都会思考送老师什么礼物,鲜花束往往是最首要的选择。那古代读书人一般会送什么礼物给老师呢?跟着小谱来看看吧。我们现在的教师节是9月10日,我国古代最早的教师节是孔子的诞辰。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其倡导的有教无类的教育观念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上书。图源网络在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送给老师礼物是在春秋时期,对象就是孔子。《论语》中《述而》篇中有这么一句话:“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孔子说,只要学子给他十条肉干,他就收为弟子。束脩最开始就是拜师的见面礼,后来逐渐也发展成老师的工资。古代其实对于送礼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基本上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的,最主要是为了表现出对老师的尊重。明代文人冯梦龙曾记录,大学士李东阳过寿时,十分高兴地收了学生半条鱼干,并买了酒,就着这半条鱼干师生愉快地喝酒聊天的故事。清代也有袁枚在除...
· 古代老师过教师节吗?古代的老师都有哪些“别称”?
“教师节”即将到来,古代的老师过教师节吗?古代老师的称呼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详细介绍介绍!“老师”一词是对在学校中从教者的称谓,“传道、授业、解惑"是其基本职责。“老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或传授学术的人,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后来,人们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明清以来,一般称教师为“先生”。19世纪末,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先生等辛亥革命元老将“西学"引入中国,创办新式学校后,遂开始在《学生操行规范》里明确将教师称谓定义为“老师”,但绝大部分学生约定俗成将“先生"改称为“老师",则是从民国时期开始的,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实,在“老师”之外,古代对教师的称呼还有很多: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
· 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老师的“称谓”有哪些?
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老师的“称谓”有哪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今天是教师节,相信大家都为自己的老师送上了最真切的祝福。其实教师这个职业从古至今已经存在了上千年,作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职业之一,老师对下一代的教育很可能就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走向。古人是非常看重老师的,在古代对于老师的称呼也多达十几种,可能多数称谓大部分的朋友听都没听说过,所以这次就借这样一个机会为大家讲讲古人是如何称呼老师的,一起来了解下吧。【师长】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韩非子·五蠹》“今有不才之子,父母怒之弗为改,乡人谯之弗为动,师长教之弗为变。夫以父母之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而终不动,其胫毛不改。”【夫子】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论语·子张》:“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山长】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
· 祭祀用的祭文有哪些类型
祭文是人死亡之后祭祀的祭品所属。祭文的形式多种多样,体现在很多和祭祀相关的文化和物件中,而由于祭文在中国死亡文化中真正具备文化色彩,占有重要地位。1、祭文祭文作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在人死葬后于灵前诵读,或者是死者生忌周年或每年忌日发表的悼念文章。祭文的内容主要包括有:于什么时候,由谁来祭,祭谁;颂扬被祭者生前的优点和功德;最后是结束语。古代的祭文是用文言文写的,用典较多,讲究文辞华丽,并且有一定的格式,一般如下:祭文开关习惯以"维"字开头,占整一行。"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义。紧接"维"字,第二行言明吊唁的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要请注意的是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交代时间和人物后,接着写死者的功德优点,表达祭者的哀痛之情。祭文的结尾,一般用"尚飨"一词结尾,是临祭而望亡灵歆享之词。尚为希望之意,飨为没牲醴以品尝之意。旧祭文虽然有许多...
· 古代砚台有哪些类型,你知道吗?
砚亦称为研,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被合称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汉代刘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砚台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初期的砚,是用小研石在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那古代的砚台有哪些类型你知道吗?一起跟着族谱网小编来看看吧。中国有“四大名砚”,分别是山东青州的红丝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古歙州(今黄山)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一、端砚图源网络端砚的材料取于广东肇庆高要县东南端溪之烂河山(又称斧柯山),因其“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摸之寂寞无纤响,按之如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而且它有不损毫,宜发墨的特点。端砚是在唐代问世的,自其问世就倍受文人学士青睐。端砚因其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等特点被称之为我国石砚之首。二、歙砚图源网络其料取于江西婺源县(唐属歙州)龙尾山一带溪涧中,故又称之为龙尾砚。歙砚的特点是“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