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是我国的文化遗址吗?分布在哪里?

2021-08-10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5
转发:0
评论:0
我国古遗址文化有很多,大多分布在北方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青海地区的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卡约文化是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东起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青海湖周围,北达祁连山麓,南至阿尼玛卿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湟水中游的西宁盆地,遗址最为密集,显然是其分布的中心地带。卡约文化中,先民们的居住遗址和墓葬近年都曾发掘过,发掘的墓葬不下2000座,出土文物除各种生活用具陶器外,生产工具有大量石制的刀、斧、镞、白、杵、锤,骨制的镞、铲、锥和铜制的刀、斧、凿、镰、镞等。还发现粮食(粟和麦类)和较多的牛、羊、马、狗等家畜骨骼。根据这些文化遗物,我们可以对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状况作一些分析和研究,勾画出一幅大致轮廓:当时人们大体上过着以定居农业为主,畜牧业占...

  我国古遗址文化有很多,大多分布在北方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青海地区的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

  卡约文化是因1923年首先发现于青海省湟中县卡约村而得名的。卡约为藏语,意为山口前的平地。卡约文化是青海省古代各种文化遗址中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土著文化。东起甘青交界处的黄河、湟水两岸,西至青海湖周围,北达祁连山麓,南至阿尼玛卿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湟水中游的西宁盆地,遗址最为密集,显然是其分布的中心地带。

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是我国的文化遗址吗?分布在哪里?

  卡约文化中,先民们的居住遗址和墓葬近年都曾发掘过,发掘的墓葬不下2000座,出土文物除各种生活用具陶器外,生产工具有大量石制的刀、斧、镞、白、杵、锤,骨制的镞、铲、锥和铜制的刀、斧、凿、镰、镞等。还发现粮食(粟和麦类)和较多的牛、羊、马、狗等家畜骨骼。根据这些文化遗物,我们可以对当时人们生产和生活状况作一些分析和研究,勾画出一幅大致轮廓:当时人们大体上过着以定居农业为主,畜牧业占有很大比重,狩猎和采集活动也是生活来源的重要补充的经济生活。当然这种经济生活构成在如此广阔和自然条件区别很大的地域内,不会是完全相同的。一些适于农业生产的黄土河谷地带,农业生产的比重自然会占得大些;在一些林木茂盛、水草丰美的地方,畜牧业和狩猎经济的成份就占主导地位,甚至还有游牧经济的形式存在。这些情况在墓葬中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反映。例如在一般常见的三件陶器中,一件放粮食、一件放肉、一件放水。这种现象说明当时人们出于原始宗教信仰,认为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继续需要这些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反映农业、畜牧业和狩猎产品是人们的生活来源。再如,墓中多次发现在四个牛蹄骨和一条尾声骨周围放上四个狗爪子或一个狗头。直观地看,这是否意味着狗在忠实地守卫着畜群这样一种情景呢?进一步想想,畜牧业和墓主人生前生活的关系又是多么密切呀!

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是我国的文化遗址吗?分布在哪里?

  在男性墓葬中通常随葬铜刀、斧、戈、矛以及石、骨、铜质的箭头、箭簸等物,而女性墓葬中则常见骨针、骨管(针管)以及骨、石纺轮等物。这种现象说明男女性别不同,随葬的器物因而不同,又反映了当时男女之间存在着较为明确的社会分工,即妇女主要从事农业和家务劳动,男子的主要职责则是经营畜牧业、狩猎业和部落的保卫活动。

  卡约文化因为有大量青铜器出土,虽然仍旧广泛地使用石器,却已进入青铜时代。根据放射性碳14测定,卡约文化距今约3000年左右,相当于我国中原的西周时期。

  根据文献记载,公元前1000年左右活动于河湟地区的古代居民只能是羌族。卡约文化的分布范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它就是古代羌族的文化遗存。在我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原地区的文化曾经给周围地区以很大影响,同时周围地区的各种文化也给中原地区文化以重要影响,卡约文化也是这样。在青铜时代,羌族多次参加过重要的政治、军事行动;在以后的历史时期里也发挥过重大影响。

  诺木洪文化

  我国著名的三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素有聚宝盆之称。但人们是否知道,在这片土地上,还有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

  1957年,青海省考古工作者在盆地东南部的考古调查中,首先在都兰县诺木洪的搭里他里哈发现了古代人类活动的踪迹,采集到先民们使用过的大批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装饰品等。1959年,青海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业工作者,在搭里他里哈遗扯进行了考古发掘,从而揭开了柴达木盆地古老文化之谜。

  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是我国的文化遗址吗?分布在哪里?

  经过发掘的搭里他里哈遗址,位于今诺木洪农场第三作业站的西面,靠近一条已经干涸的河床,这曾是古代诺木洪人赖以生存的水源。这个遗址共发现房屋残迹11座,用土坯围成的坑圈9个,木栅栏1处,瓮棺式墓葬3座。出土石器、陶器、骨角器、铜器、木器、毛皮缝织物等文物数千件。从这些遗迹和遗物分析,当时的人们过着定居的生活,以农业、畜牧业和狩猎活动为其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

  发掘出土的生产工具颇具特色,主要有石斧和骨铲。石斧呈长方形或梯形,下端磨出斧刃,便于握执或捆绑绳索,制成有木柄的复合工具。骨铲出土数量很多,用牛、马、骆驼等动物的肩胛骨加工而成,骨臼的一端凿有长方形的槽,可以安装木柄,作翻土之用。发掘中还发现有麦类的痕迹。

  搭里他里哈遗址出土的饲养牲畜的圈栏和大量的牛、羊、马、骆驼的骨骼及粪便堆积,说明畜牧业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当时的制陶和冶金等手工业也比较发达。生活用具中的陶器有盆、碗、罐、杯、瓶、瓮等,有的表面压印三角、圆点、波浪、人字、平行等花纹。作为生产工具和狩猎工具的铜器,有斧、刀、钺、箭头等,铸造工艺比较精致,铜钺上还饰有方格纹和乳丁形纹。遗址中还出土数量相当多的羊毛绒、羊毛绳、毛布和皮制革履,还出土两件16根辐的车毂(车轮的轴头部分),是研究古代交通工具的实物例证。

  诺木洪人的文化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发掘出土的乐器有骨笛和骨哨,一件捏塑的陶牦牛,腹大体壮,长毛坠地,形象十分生动,是难得的古代艺术品。还有用玛瑙、玉石、兽牙和蚌壳制作的装饰品。

  诺木洪文化是因首先发现和发掘在诺木洪的搭里他里哈遗址而被命名的。类似文化的遗址,在柴达木盆地的宗加、香日德、夏日哈等地也有发现。这种文化相当于中原地区的青铜时代晚期,距今约3000年。诺木洪文化的发现,是青海省五十年代考古工作的重要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赣文化—文化遗址—我国最古老的白酒作坊遗址
被誉为中国酒业“国宝”,目前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且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白酒(俗称“烧酒”)作坊遗址——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在江西省进贤县李渡镇出土。目前已发掘出的遗址位于江贤县李渡酒厂厂区内,厂方是在今年6月份进行厂房改造时发现这一遗址的。经过国家考古研究所和江西考古人员数月的抢救性发掘后,确定这是一个发现面积15000平方米、距今约800年前的特大古代白酒作坊遗址。“这是目前中国发现时代最早的一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生产蒸馏酒的作坊遗址。”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认为,目前发掘面积已有350平方米,其揭露的遗迹现象竟然包涵有横跨元、明、清至近现代的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和砖柱等,“从考古角度讲完全能说明中国古代烧酒生产的工艺流程。”记者刚走进厂房内的发掘现场,一股醇厚的酒糟香味扑鼻而来。在约半米深的土坑内,几十个圆形、长方形、腰形的...
· 我国古代的文化遗址有哪些?
我国上下历史五千年,遗留下来的优秀文化数不胜数,今天,给大家介绍下遗存下来的古遗址有哪些!古遗址留存地很多,今天我们主要讲讲青海地区的古遗址。幅员辽阔的青海大地,自古以来多民族在这里聚居、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发现表明,上至石器时代﹐下至明清,都有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青海诸多文化遣址的发掘,不仅对研究青、甘地区石器、青铜器时代诸文化的序列,相互关系等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而且对研究古代羌人的社会性质、经济生活、中国奴隶制的起源、原始宗教的产生以及原始农业经济向畜牧业经济转化等,都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同时,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名胜,极大地丰富了我省的旅游资源。从中石器时代到明清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生活遗址。其中旧石器时代仅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唐古拉山地区发现几十件打制石器,目前尚未发现有遗址,但这些难得的实物,证实了早在二三万年前的青海并非荒无人烟之地,而是有比新石器时代更...
· 拉斐尔·卡塔诺·德·阿劳约
职业生涯拉斐尔在少年时期主要从事室内五人足球运动。其足球生涯始于1997年,在当时加盟了萨尔瓦多的维多利亚体育俱乐部。2001年,这位双脚并用的球员又转投至位于圣保罗的CA尤文图斯(英语:ClubeAtléticoJuventus),并在这里效力至2003年。2003年,拉斐尔来到瑞士,并最初效力于基亚索(德语:FCChiasso),直至2005年被苏黎世签入。在加盟苏黎世后的后的首个赛季初期,时任球队主教练的吕西安·法夫尔仅将拉斐尔安排在主场比赛出场,因为他不适合法夫尔在客场的防守体系。在苏黎世的两个赛季中,拉斐尔均随队获得了瑞士足球冠军(德语:SchweizerMeister(Fussball))。在2006年对阵圣加伦的一场瑞士超级联赛前,这位时年21岁的球员似乎并没有参加球队的集训,并且维持了10日便消失了。苏黎世方面认为他遭到了绑架,并作出了失踪申报。后来事实证明他是被巴西的球员
· 藏文化—唐卡—唐卡的内容
唐卡包括的内容极为广泛:有反映藏传佛教和各种神灵的宗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唐卡;有记载历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记录人物的传记唐卡。这些唐卡上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风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堪称是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在的宫殿、寺院以及藏族居家、庄园的经堂里,都有悬挂唐卡的习惯。古代画师们创造出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壮观画卷,其数量之多,非常惊人。各大寺庙中,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唐卡。布达拉宫的大唐卡为55.80×46.81平方米。为了存放这幅大唐卡,布达拉宫晒佛台脚下,还专门建造了一幢34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作库房。每年藏历二月三十日拉萨要举行晒宝法会,哲蚌寺的几千身穿佛衣,手持各种珍贵乐器、祭器、旗帐幡等物,自大昭寺出发,过琉璃桥,到布达拉宫前举行宗教仪式和各种表演。这时,...
· 岭南文化―文化遗址―明化州洪豫夫妇墓
明化州洪豫夫妇墓位于化州市东山镇博金村石马岭。是二次葬的夫妻合葬墓。座西向东,西枕鉴江,背倚石马岭,占地600平方米。墓圈砖筑,内置圆雕石轿二座,各长1.7、高1.2、横宽1米,相距2米并列,墓碑刻“显考诰封中议大夫谥端方介素庵陈氏淑人之墓”,“大明正统丙寅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完坟,清嘉庆十三年重修。”墓前神道罗列石狮、石羊、石龟、石马于两旁,造型壮观。洪豫(1389~1446年),化州县长岐镇长歧村人,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进士,授刑部佐职迁浙江清使司主事,升山东布政使司右参政;授中议大夫,升黄门通政使司通政使。1986年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