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常说的“九族”是哪九族?有多少人?

2021-07-02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0500
转发:0
评论:0
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官员犯了事,会被诛九族,那么,这里的“九族”是哪九族?有多少人呢?族,表示亲属关系。“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所指,历来说法不一,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1)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具体的来说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2)指异姓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在中国民俗中,祖制称呼一般分九代: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

  电视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官员犯了事,会被诛九族,那么,这里的“九族”是哪九族?有多少人呢?

  族,表示亲属关系。“九族”之说最早见于《书尧典》:“以亲九族。”九族所指,历来说法不一,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

  古代常说的“九族”是哪九族?有多少人?

  (1) 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具体的来说这指的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己身、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

  (2)指异姓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

  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外孙。

  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娘家、姨母及其儿子。

  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娘家

  在中国民俗中,祖制称呼一般分九代: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所谓九族,从己身往上数:父、祖、曾祖、高祖;再自己身往下数:子、孙、曾孙、玄孙,总共九族。

  所谓十族,外加门下学生。

  九族五服图

古代常说的“九族”是哪九族?有多少人?

  九族中,纵向有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横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围绕着纵横向的九族,形成了九族与五服的家族结构图。往上数,上辈 中有叔伯父母、堂伯父母、再堂伯父母、祖伯父母、堂伯祖父母、曾祖伯父母、姑、堂姑、再堂始、祖始、堂祖姑、曾祖姑等。往下数,下辈中有侄妇、堂侄妇、再堂侄妇、侄女、堂侄女、再堂侄女、侄孙妇、堂侄孙姑、侄孙女、堂侄孙女、曾任孙妇、曾侄孙女等。这是一幅完整的九族五服图。

  长辈及晚辈的称呼

  长辈及晚辈的称呼实际上也是有相应的说法的。

  由自己开始,上一辈为父亲,父之父为祖,祖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高祖之父为天祖,天祖之父为烈祖,烈祖之父为太祖,太祖之父为远祖,远祖之父为鼻祖。

  由自己往下,为子,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坤孙,坤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耳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诛九族中的“九族”是哪九族(图)
《儒林外史》中,萧金铉等人到雨花台游玩,见到“夷十族处”,也就是永乐帝朱棣诛杀方孝孺十族的地方。所谓“十族”,就是除了九族之外,又加上了“门生”这一没有血缘关系的族群。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说,“夷十族”之说很不恰当,历史上汉朝法律最重,也不过是“夷三族”,即父党、母党、妻党。而方孝孺家被诛杀的,不过高、曾、祖、考、子、孙、曾、玄,等,只是一族,母党、妻党还不曾及,哪里诛得到门生头上?听他这意思,好像有点惋惜朱棣下手太轻,不够狠。士人心思之凌乱可见一斑。不过,我们可就此探讨一下关于九族的问题。什么是九族?《三字经》的说法是“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简单地说,就是从自己开始,上溯四代,下及四代。另一种说法认为,九族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
· 古人常说的“诛九族”具体是哪九族,“六亲不认”又是哪六亲?
清明节快到了,最困扰小谱的不是能不能回老家扫墓,而是扫墓时遇到那么多平时不怎么见面的亲戚该怎么叫。姑夫的姐妹叫什么?妈妈的舅舅叫什么?尤其是在大家族中,身为晚辈,如何正确称呼亲戚,确实是一门需要提前准备的功课。不然见面喊错,既尴尬又失礼。今天,小谱就整理了一份亲戚间的称呼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上九代和下九代想要搞清楚亲戚间的称呼,首先要知道辈分。中国人很讲究辈分,而辈分是所有亲戚关系的基础。辈分中最重要的就是上九代和下九代。上九代称谓:生下自己的人:父母父亲的父亲:祖父祖父的父亲:曾祖曾祖的父亲:高祖高祖的父亲:天祖天祖的父亲:烈祖烈祖的父亲:太祖太祖的父亲:远祖远祖的父亲:鼻祖即: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上九代因人在母体中受孕怀胎,最先成型的就是鼻子,所以最早祖先就叫鼻祖。我们也把很多行业、门派的祖师爷称为“开山鼻祖”。下九代称谓:父母的儿子:子子的儿子:孙孙的儿子:曾孙曾孙...
· 诛九族是哪九族,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灭九族呢?
我们看古代的一些书籍或者是影视剧当中,经常会看到皇帝下令要诛某人九族,要知道诛九族基本上就是斩草除根让你断子绝孙了,所以可以说是非常残酷的刑罚。那到底这九族是哪九族呢?和当事人有关的哪些人能被算作九族之内呢?其实这个算法不复杂,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就非常的复杂了,有时候可能会涉及上万的人,一起来看看这九族的关系吧。说起这个灭九族,听着让人不寒而栗。在许多古代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大臣因触犯法律而遭灭九族之大刑,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实行灭族的呢?这里的九族又是指哪九族?什么样的情况下皇帝菜要灭你九族呢?这个灭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晋国的赵氏孤儿就是家中的幸存之人。在秦国之后,被处死的一般是男人,而女人大多是被贬为奴隶,在秦国时期女人还是可以活命的。汉朝之后,为了稳固统治者的权利,灭族的范围被提升到了“灭九族”。这里所指的九族是指哪九族?九族一般指亲属,上至高祖,下至玄孙。也被称为玄孙,曾孙,子...
· 古代“诛九族”要诛杀多少人?
在无数古装剧中,会听到“诛九族”,那九族到底是哪些亲戚呢?在柏舟蛮喜欢看的《锦绣未央》(虽然柏舟在之前的文章里将它吐槽的蛮惨的,比如《李未央的历史原型:放浪形骸,有着三个情人》里,有这么一段:当时的北魏皇帝,拓跋焘威胁李未央,说:“若是你泄露我们之间的秘密(两人私下里的对话),就诛你九族。”当然,这霸道总裁爷爷没能成功,真实历史上也没有这一段,不过电视剧嘛,看看就好。柏舟神奇的脑洞就聚焦在了“诛九族”上,各种各样的电视剧里诛连九族的桥段也看的不少了,不外乎:“你这可是谋反,要诛九族的呀!”一类,但是真正要诛连的,到底是哪些亲戚呢?要是我们回到古代,自己的宗族里有人犯下了大事儿,要如何判定自己在不在“诛九族”的名单里呢?先说说为何要诛九族,要说残酷,凌迟一类的酷刑不再少数,但是多是针对个人的,顶多赔上子女,所以很多武侠小说里的主角,都是父母是高官被人陷害死了,然后自己逃出来复仇的。而这诛九族...
· “株连九族”是哪九族?“世袭罔替”又是什么?
世袭罔替是清朝的一种爵位继承制度,俗称铁帽子王。清王朝建立后,建立了一整套封爵制度,皇族爵位即是这个制度的组成部分之一。当时确定的皇族爵位共有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和奉恩将军。清朝封爵一般有两种,一为臣民在战争中立功而受封,称为功封;另为皇裔受封(正常情况下必封),称为恩封。袭爵的方式也分为两种是降等承袭。这是一般的惯例,即逢子孙(通常为嫡长子)袭爵时,每代要递降一个等级来承袭。由和硕亲王递降至奉恩镇国公,多罗郡王递降至奉恩辅国公,多罗贝勒递降至不人八分镇国公,固山贝子递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奉恩镇国公递降至镇国将军,奉恩辅国公递降至辅国将军,之后就不再递降了,以该爵一直承袭下去。另一种是原等承袭,即由皇帝颁诏允许,某些爵位逢子孙袭爵时,可以按其父、祖的原等级来承袭,世代相承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