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以语启父: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的故事

2021-06-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72
转发:0
评论:0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又称文子、薛文、薛公。战国时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靖郭君田婴子。关于战国四公子的故事,大家听说了很多,今天小谱给大家讲讲四公子之一孟尝君“以语启父”的故事。孟尝君,小时名田文。他的父亲名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弟弟,在齐国当了十一年的宰相。齐湣王继位后,把薛地分给了田婴,故史称他为薛公。薛公妻妾成群,有儿女四十多个。本文的主人翁田文,就是田婴的一个小妾生的。由于田文是五月五日生的,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就命令他的母亲将其扔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人们迷信,认为五月五日这天生的孩子,长大后会跟门一样高,男会克父,女会克母。田文的母亲心地善良,她怎么舍得把自己的亲骨肉扔掉呢?但夫命难违,于是,田文的母亲便瞒着田婴,将田文偷偷地养在另一个宅院里。田文生性聪慧,一岁会说话,两岁会认字,三岁读诗文,到五岁的时候,便能谈古论今了,很讨母亲喜欢。事情发生在...

  孟尝君,战国四公子之一。又称文子、薛文、薛公。战国时齐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靖郭君田婴子。

  关于战国四公子的故事,大家听说了很多,今天小谱给大家讲讲四公子之一孟尝君“以语启父”的故事。

  孟尝君,小时名田文。他的父亲名叫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齐宣王的弟弟,在齐国当了十一年的宰相。齐湣王继位后,把薛地分给了田婴,故史称他为薛公。薛公妻妾成群,有儿女四十多个。本文的主人翁田文,就是田婴的一个小妾生的。

  由于田文是五月五日生的,所以田文一出生,田婴就命令他的母亲将其扔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人们迷信,认为五月五日这天生的孩子,长大后会跟门一样高,男会克父,女会克母。田文的母亲心地善良,她怎么舍得把自己的亲骨肉扔掉呢?但夫命难违,于是,田文的母亲便瞒着田婴,将田文偷偷地养在另一个宅院里。

  田文生性聪慧,一岁会说话,两岁会认字,三岁读诗文,到五岁的时候,便能谈古论今了,很讨母亲喜欢。

以语启父: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田文刚满五周岁的这一天。田婴外出未回,母亲决定给田文过一个生日,让平时侍奉田文的侍女们一块参加,热闹一番。田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一会儿作文,一会儿赋诗,大展风采。田文那一张带有稚气的小脸,一副认真得像大人的样子,不时逗得母亲和侍女们捧腹大笑。谁料正当笑声满屋的时候,外出的薛公回来了,一步踏进宫中。

  这突如其来的情况,使得田文的母亲和众侍女目瞪口呆,室内顿时鸦雀无声。田文的母亲见事情再也隐瞒不住,只好如实相告,并叫田文上前认父。

  田婴一听,立即火冒三丈,怒斥田文的母亲说:“我当时命你将其扔掉,谁让你私自把他养大的!”

  田文的母亲吓得浑身发抖,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小田文镇静自若,首先不慌不忙地给父亲叩了个头,然后问道:“听说父亲因为我是五月五日生的,才要把我扔掉。但五月五日生的为什么不好,儿子想向父亲讨教其中的道理。”

  田婴气呼呼地说:“五月五日生的儿女,将来长得会像门一样高,男会克父,女会克母!”

  田文听了继续问父亲:“我想再向父亲请教,一个人的命运究竟是由上天支配呢,还是受门支配?”

  田婴听了,无言以对。田文见父亲回答不出,接着说:“父亲如果以为人的命运受天支配,那就听天由命就是了,您又何必发愁?人的命运如果受门支配,等儿子长成,再把门加高一些就是了。可是,谁又能长得像门一样高呢?”

  田婴听了,觉得年仅五岁的儿子讲的很有道理,态度有些缓和地说:“不要再说了,既然你已经活下来,就顺其自然吧!”

  但田文却未就此罢休,他决心彻底解决父亲的思想疙瘩,所以又接着问父亲:“我再向父亲请教个问题,儿子的儿子是什么辈数?”

  田婴说:“刚才看你很聪明,怎么这会儿又如此蠢了?儿子的儿子是孙子,谁还不知道!”

以语启父:战国四君子之一孟尝君的故事

  田文并不惊慌,又问:“那么孙子的孙子呢?”

  田婴有些不耐烦了:“叫玄孙!”

  田文接着问:“那么玄孙的玄孙呢?”

  田婴沉思了一会儿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你问这些有什么用?”

  田文见父亲被问住了,乘机对父亲说:“您在齐国当宰相,历经三位国君。这些年来,齐国的疆域并没有扩大多少,但您的财富却与日俱增;再想一下,您虽然有了这么多的财富,但您的幕僚中却连一个贤才也没有。使我更不明白的是,您后宅的人穿着绫罗绸缎,可一般才士,却连粗服也穿不上;您后宅的侍妾米饭肉菜吃不完,剩下扔掉;可一般才士,却连糯糠也吃不饱。现在,您还在念念不忘地聚集财富,大概是留给您刚才所说的孙子、玄孙和一些连您也叫不出辈数的后代吧?但您却忘掉了一个大问题,这就是国家的政事却一天比一天变坏了!”

  田婴听完了田文的论述,心中很感动,也十分高兴。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只有五岁的儿子,对问题看得那么远,想得这么深,真是“将门出将,相门出相”。这个有幸没被自己扔掉的孩子,将来必定是个有用之才。

这就是孟尝君“以语启父”的故事。

  后来,田文长到十几岁,田婴便让他主持家务,接待宾客。田文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希望,不仅把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且处处礼贤下士,很多有才之士都愿意和他结交 ,田文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田婴死后,田文继承父位,做了薛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战国四君子都是谁?战国四君子谁死得最惨?
战国四君子都是谁?战国四君子谁死得最惨?说到战国时期的其实大家的印象就是这个时期的有超多的英雄,也就是说有很多的聪明人物,这其中就有战国四君子了,但是既然是君子那就会刚正不阿,志气高尚,所以也会得罪很多人,那么这四个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话说到底谁死得最惨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战国中后期比较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国中后期,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而其他各国为了挽救国家危机,到处招揽贤士,广纳宾客。其中最善于招贤纳士的莫过于战国四公子。他们分别是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孟尝君田文。一、春申君黄歇(一)一代才子黄歇博闻强识善辩,楚襄王对他的才华也颇为看中。楚考烈王元年,黄歇被拜为相,封为春申君。公元前257年,赵国弃用廉颇,改用赵括纸上谈兵,大败秦国,后来黄歇率领楚国将士与赵国魏国一块解决了邯郸之围。公元前256年又率兵灭了鲁国,威望大增,加上宾...
· “战国四君子”之一伍氏名人伍子胥民间故事将申遗
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战国时属古华容,相传为“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封地而得名。黄歇口镇离古楚国郢都100余里,距楚王离宫章华台约40里。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伍场村,紧邻刚刚发掘出楚章华宫遗址的潜江市。2500多年前的纷纷乱世中,就在伍场村这个地方,走出了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一位忠肝义胆的相国——伍子胥。??明代冯梦龙在《东周列国志》中称,“伍员字子胥,监利人,生得身长一丈,腰大一围……”在黄歇口伍场村,至今仍住着千余伍姓村民。69岁的伍玻章是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一带伍姓家族的户长。“我是伍子胥的第102代子孙。”村民伍玻章告诉记者。??今年湖北省监利县监利文化馆有关人员正在对伍子胥的民间故事进一步收集整理,申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伍子胥力谏灭越无果悲壮被诛??“我死了,请把我的眼睛挂在姑苏城的东门上,让我看看越国的兵马如何攻破吴国的都城!”热播的电视剧《卧薪尝胆》中,一段...
· 战国四君子田文
田文,战国时齐国的贵族,战国四君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其父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幼子。因封袭其父爵于薛国(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又称薛公,号孟尝君。门下有食客数千。秦昭王时曾入为秦相,不久逃归,后为齐愍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齐愍王七年(前294年)因贵族田甲叛乱事,为愍王所疑,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立,田文遂保持中立,不久复与莫联合相亲。死后诸子争立,领地薛为齐、魏共同攻灭。.早年经历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他母亲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大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
· 孟尝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有哪些主要事迹?
孟尝君为何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孟尝君有哪些主要事迹?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四君之一,他是齐国贵族,齐威王之孙,此后继承父爵于薛,所以又被称为薛公。孟尝君依靠父亲留下的遗产,广招宾客以养士,好扩大自己的势力。当时秦昭襄王就像招揽孟尝君到秦国当丞相,可见孟尝君的确是有一番才能。不过也有人说孟尝君是名不副实,以他的能力来看恐怕能以背负盛名。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孟尝君的主要事迹,看看孟尝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能不能担当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名号。孟尝君田文,齐国王族子弟,家财丰盈,凭借家族影响,疏财纳士,而享有贤明,位列“战国四君子”之一。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且有鲸吞他国之势,孟尝君仅仅是战国末期诸侯列国王族垂死挣扎的一个典型。孟尝君以父祖之资而博得贤明,但其未必当的一个“贤”字,当利益受到损害时,其行为与强盗无异。一、相秦不成临险境,而怨秦1、秦昭王听说孟尝君贤能就先派泾阳君到齐国作人质并请求见到孟尝君,《史记·...
· 战国四君子之一的他,为何被王安石称为鸡鸣狗盗之雄?
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是“战国四君子”(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申君黄歇)之一,但是却被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称之为“鸡鸣狗盗之雄(雄即首领、头目)”。在《读<孟尝君传>》一文中,王安石仅用四句话,八十八个字轻松驳斥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无可辩驳地把孟尝君归到了“鸡鸣狗盗”之徒的行列,并将之推为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为方便起见,将原文附于此处: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王安石的这篇文章不到100字,但却创造了一个历史,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篇驳论文。在这篇文章当中,王安石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论证手法反驳了“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他认为“如果孟尝君真的善于得到人才,凭借齐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