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中国最长的建筑——长城,总长度达21196公里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51
转发:0
评论:0
中国最长的建筑——长城,总长度达21196公里,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用来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种很长的墙体防御建筑,用来防御中国的历史北部边境州和帝国的袭击和入侵的各种欧亚草原的游牧部落。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建筑。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城,你来过吗?

  早在公元前7世纪,就有几堵墙被修建;后来也加在一起,变得更大更坚固,现在被统称为长城。特别著名的是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于公元前220 - 206年建造的长城。那堵墙几乎没有留下。从那时起,长城被重建、维护和加强;现存长城的大部分来自明朝(1368 - 1644)。

  长城的其他用途包括边境管制,允许对沿着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征收关税,对贸易进行管制或鼓励,以及对移民和移民的控制。此外,长城的防御特征通过瞭望塔、部队营房、警备站、通过烟或火的方式发出信号的能力而增强,而长城的路径也作为交通走廊。

  长城东起丹东,西至卢普湖,沿着内蒙南部的一条弧线。一项采用先进技术的综合考古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明长城全长8850公里。由6259公里的实际墙体、359公里的海沟和232公里的天然防御屏障组成。另一项考古调查发现,整面墙的总长度达到了21196公里。

  早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中国人就已经熟悉长城的技术。在此期间,以及随后的战国时期,秦国、魏国、赵、齐、燕、中山都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以保卫自己的边境。这些墙是用来抵御小型武器,如剑和矛的攻击,这些墙主要是用木板和碎石制成的。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征服了最后一个,统一了中国作为秦始皇。为了实行集权统治,防止封建领主的死灰复燃,他下令摧毁那些把他的帝国分裂成前几个州的城墙。然而,为了将帝国与匈奴人从北方联系起来,他下令修建新城墙,以连接帝国北部边境剩余的防御工事。运输大量的建筑材料是困难的,所以建筑商总是试图利用当地的资源。山上的石头被用在山脉上,而夯土则用于平原上的建筑。

  没有现存的史料记载秦长城的长度和轨迹。许多世纪以来,大部分古老的城墙都被侵蚀了,今天仍然很少有城墙。建筑的人力成本是未知的,但据一些作者估计,数以万计的工人,如果不超过一百万,就会死于修建秦长城。后来,汉人和北朝的所有人都在长城上修复,重建,或扩建部分,以保卫自己抵御北方入侵者。唐朝和宋朝没有在该地区进行任何重大的努力。在十至十三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辽、金、元朝统治着中国北方,在12世纪修建了防御墙,但在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境内的长城以北,这些城墙都位于长城以北。

  在使用砖块之前,长城主要是用夯土、石头和木头建成的。然而,在明朝时期,砖石在长城的许多地方都被大量使用,比如瓦片、石灰和石头。砖块的大小和重量使它们比泥土和石头更容易工作,因此建筑加快了。此外,砖块比夯土更能承受更重的重量。石头比砖更能保持自己的重量,但使用起来更加困难。因此,将石头切割成矩形的形状,用于地基、内部和外部的边缘,以及墙的入口。城垛线是大部分墙的最上面的部分,防御缺口超过30厘米,宽约23厘米。警卫可以从栏杆上勘测周围的土地。在长城的长度上,军队单位之间的通信,包括呼叫增援部队和警告敌人的驻军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塔建在山顶上或沿墙的其他高处,以供他们的能见度。木制的大门可以用来对付那些穿过的人。兵营、马厩和兵工厂都建在城墙的内壁附近。

  尽管北京北部和旅游中心附近的部分地区已经被保存,甚至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但在许多其他地方,长城正在失修。这些部分可以作为一个村庄的游乐场,或者是用来重建房屋和道路的石头的来源。长城的部分也容易被涂鸦和破坏,而被雕刻的砖块被偷窃,并在市场上卖到50元人民币。部分已经被摧毁,因为这堵墙正在施工中。国家文物局2012年的一份报告指出,明代长城的22%已经消失,而1961公里的长城消失了。在甘肃省,由于沙尘暴的侵蚀,未来20年内,甘肃省的的城墙可能会消失。在一些地方,墙的高度已经从5米减少到小于2米。各种各样的方形瞭望塔,描绘了最著名的长城图像消失了。长城的许多西段都是用泥土建造的,而不是砖和石头,因此更容易受到侵蚀。2014年,在辽宁省和河北省边界附近的一段长城被混凝土修复。这项工作受到了很多批评。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探寻中国长城建筑史的开端
作者:张清俐张杰齐长城作为齐国一项巨大的综合防御体系,见证了诸侯雄起、竞相攻伐的春秋战国风云。关于齐长城的记载散见于史料之中,但这些文字对齐长城的修筑时间、修筑位置与走向、修筑方式以及历史作用等多语焉不详。自20世纪30年代起,几代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并结合史料记载,慢慢揭开了齐长城的神秘面纱。利用天然屏障修建防御工事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各诸侯国在原有关隘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防御工事,驻兵御敌,长城便是各诸侯国保卫疆土的重要防御设施。齐国,公元前1046年建立,经过姜齐、田齐两个阶段,公元前221年灭亡,历时800余年。济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华松告诉记者,齐国以工商立国,是先秦时代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齐国的富庶容易招致其他诸侯国的侵略。因此,齐国修建长城既有构建与他国间商贸交往秩序的需要,又是为了防御战争的发生。齐长城的修筑受...
· 中国最长的河
长江又名扬子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9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水量也是世界第三。总面积1808500平方千米(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长江在源头沱沱河至四川省宜宾市之间称为金沙江,从四川宜宾市以下才始称长江,到了江苏扬州以下又称扬子江。长江干流所经省级行政区总共有11个,从西至东依次为青海省、四川省、自治区、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其支流流域还包括甘肃、贵州、陕西、广西、河南、浙江等省的部分地区。2001年,世界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测出长江长度6300千米。该流域是中国巨大的粮仓,产粮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其中水稻达总量的70%。长江源远流长,...
· 中国世界之最大全有哪些?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
中国世界之最!中华民族经过了上下五千年的洗礼,不管是人文还是地理,谈及历史意义都能让人肃然起敬。中华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然杰作,有人之智慧的结晶,这些中国的世界之最,都有哪些呢?请看下文。1、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2、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3、世界围地最大的城墙——明代南京石头城.4、世界最高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广东从化北回归标志塔.5、世界水稻种植最北的地区——黑龙江呼玛县.6、世界最著名的涌潮——钱唐江潮.7、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8、世界最旱的水闸式运河——广西灵渠.9、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10、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11、世界海拔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12、世界最高的大咸水湖——的纳木错湖.13、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14、世界最高的农业种植区——.15、世界流动沙丘面积百分比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 中国长城有多长中国长城是怎样建成的
美国说,他们有自由女神像,中国说,我们有长城;英国说,他们有国会大厦和大本钟,中国说,我们有长城;法国说,他们有艾菲尔铁塔,中国说,我们有长城……没错,长城之于中国的意义,就是伫立在东方,让全世界的人见证这最伟大的奇迹。那中国长城到底有多长,又是如何修建的呢?武林军事为大家细细揭秘。中国长城很多人不知道,长城其实不是简单的一个建筑名称,而是一个大型军事工程的统称,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各种长城的名称,比如八达岭长城、司马台长城等等。这并不是因为长城被分成一块块按照区域来叫,而是在古代,这就是按照区域来建的,顾名思义,尾缀的“长城”二字就是那个工程的总称。最后某任统治者会根据需要将附近做好的长城工程都联接起来,然后一年年,一任任,最终建成了如今的万里长城。在古代,它的建成更多的是为了加强防御能力,尤其在这里面的烽火台的存在更是以最快速度通知当权者的方法。除此之外,它的存在还会促进周边的经济开发...
· 中国最长的诗歌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辞作在历史的长河中焕发着不灭的光辉。20世纪,屈原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从而受到广泛纪念。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是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屈原起初很受楚怀王信任重用,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当时楚国朝廷中奸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便在楚怀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之后,怀王轻率出兵伐秦,大败。屈原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江南地区。他远离故园,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汩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情和深刻的政治见解。他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远游...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