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鄱阳湖之战简介 决定了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大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66
转发:0
评论:0
鄱阳湖之战简介决定了朱元璋命运的一场大战,鄱阳湖之战简介:鄱阳湖大战是指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

  鄱阳湖之战简介:鄱阳湖大战是指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一场著名水战。这场战役,是朱元璋当皇帝、建大明最为关键的一场恶战。此战的地位,在今天我们看来,可以同“三国周郎赤壁”的赤壁之战划等号。赤壁的熊熊战火,彻底搅醒了阿瞒一统江山的黄粱美梦;同样,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上,敌手陈友谅和朱元璋双方共出动总兵力达八十万人,进行了一番生死较量的决战,彻底奏响了元朝灭亡的送葬曲。

  鄱阳湖水战,从兵力上分析,时年44岁的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之众,而小他八岁的朱元璋只凑出了二十万人的军队,显然敌众我寡;从武器装备上分析,陈友谅麾下的战舰大多是特大号的,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而朱元璋方面净是一些小船,相比之下颇象是压缩饼干,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明显敌强我弱。在这种极其不利因素充斥的情况下,如何打好这场仗,朱元璋有斗志有信心。

  当然,信心百倍是一回事,势力较量是另一回事。开始的几天,双方酣战正急,“炮火连天,湖水尽赤”(《石匮书》语),想那湖水都被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可谓极其惨烈。

  好在朱元璋部队找到了陈友谅的水军的软肋,发现敌方船体“块头”虽大却很笨拙,己方船虽小好掉头,可以其左冲右突的灵活性,有效扬长避短,击打大块头的软肋。陈友谅部在朱元璋部的死缠烂打之下,只好灰溜溜地后撤。

  趁着战斗间隙,朱元璋召集手下将领研究战情。有部将郭兴建议:“双方的兵力相差太远,靠打硬仗不行,非用火攻不可。” 朱元璋欣然采纳。

  立刻命令组成敢死队,驾驶装满火药的七条小船,利用那天傍晚正好刮起的东北风,乘风点火,快速直冲陈友谅大船阵营。一时间风急火烈,很快在汉军大船中蔓延燃烧起来,熊熊火焰,把湖水照得通红。在朱元璋率领随后杀到的大军面前,陈友谅手下的将士还没有回过味来,就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突围。谁知湖口早已被朱元璋重兵堵住,重重包围。陈友谅不惜冒死突围,结果被朱军一阵乱箭射死。

  可以说,鄱阳湖大战以朱元璋一方的完胜落下帷幕。经此一役,朱元璋已居于天下无敌的地位。他的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行动力等,已经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并且在这一高度上再未落下。难怪在战役结束后,他非常开心地总结道:“今日之功,胜赤壁走曹瞒远矣!”(《石匮书》语)在朱元璋看来,三国周郎,也已经不在话下。

  事实上也是如此。朱元璋消灭了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陈友谅以后,自称吴王。 朱元璋先把小明王接到滁州,名义上还接受小明王的领导。到了公元1366年,他用船把小明王接到应天,趁小明王在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过江之机,派人暗暗凿沉了船,将小明王淹死。

  公元1367年,朱元璋消灭了张士诚割据势力,接着,命令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五万大军北伐。过了两个月,徐达的军队旗开得胜,占领了山东。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即位称皇帝,国号叫明,他当上了明太祖。明军乘胜进军,元兵节节败退。这年八月,徐达率领大军直捣大都,元顺帝逃往上都。统治中国九十七年的元王朝终于被推翻。

  由此看来,朱元璋“鄱阳湖大战”确实奠定了改天换地的坚实基础,为他的明朝霸业开了好头,起了好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解析为何鄱阳湖之战是决定朱元璋命运的战役
鄱阳湖大战是指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一场著名水战。这场战役,是朱元璋当皇帝、建大明最为关键的一场恶战。此战的地位,在今天我们看来,可以同“三国周郎赤壁”的赤壁之战划等号。鄱阳湖之战赤壁的熊熊战火,彻底搅醒了阿瞒一统江山的黄粱美梦;同样,在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上,敌手陈友谅和朱元璋双方共出动总兵力达八十万人,进行了一番生死较量的决战,彻底奏响了元朝灭亡的送葬曲。鄱阳湖水战,从兵力上分析,时年44岁的陈友谅拥兵六十万之众,而小他八岁的朱元璋只凑出了二十万人的军队,显然敌众我寡;从武器装备上分析,陈友谅麾下的战舰大多是特大号的,一字儿排开,竟有十几里长,而朱元璋方面净是一些小船,相比之下颇象是压缩饼干,根本不在一个档次,明显敌强我弱。在这种极其不利因素充斥的情况下,如何打好这场仗,朱元璋有斗志有信心。当然,信心百倍是一回...
· 宋蒙的一场襄阳之战竟是决定国祚命运的战争
金庸和凤歌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及了一场宋元之间的大战——襄阳之战。据史书记载,这是一场牵动万千生灵,决定国祚命运的战争,因为重大,这场战争旷日持久,引得无数英雄豪杰埋骨沙场,壮烈殉国。小说总带有主观主义色彩,真正的历史却无关对错,与其说这是两个国家的战争,倒不如说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战争,历史上的襄阳之战,到底是一场怎么样的战争呢?网络配图话说蒙古人东进吞金,南伐灭夏,西征荡平吐蕃、花拉子模,又威服了大理,国力蒸蒸日上。常年的攻伐作战,疆域的急速扩张,使得蒙古人不得不停下征伐的脚步,休养生息,专心打理内政以巩固统治。当时,南宋王朝有朝臣建议,趁蒙古内修国事,兵卒疲惫之际,夺回开封故都,以振兴赵宋王朝。皇帝深以为然,派兵北上攻打开封,却被蒙古人打得大败亏输,狼狈回师。蒙古王朝窝阔台汗因此震怒,兵分三路进军南宋。三路军中,东路军进攻安徽、浙江。中路军进攻湖南、湖北一线。西路军则进攻四川。本...
· 莱比锡战役简介决定拿破仑帝国命运的大战
莱比锡战役简介:莱比锡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30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20万人。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2年12月18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回到了巴黎。1812年是恐怖的一年,由于野心和狂妄,年初,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他足足调动了57万大军,然而这位有着“欧洲第一名将”称号的天才军事家,却在俄国犯下一连串战略和战术错误,最终入侵失败,军队锐减为不到3万人,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已经衰退了吗?远征俄罗斯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欧洲各国迅速发现这是一个摆脱拿破仑的绝妙良机,英国、俄国、瑞典和普鲁士在1813年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那么,拿破仑是否还能指挥他那征服欧洲的庞大军队,第六次打败反法同盟呢?1813年,拿破仑指挥法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接连取得重...
· 宋夏战争的简介:决定大宋和西夏命运的五次大战
第一次战争: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仁宗明道二年(1039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写信通知宋政府,希望他们承认这一事实。可是宋朝大多数官员主张立刻出兵讨伐西夏,兴师问罪。于是宋仁宗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从此,长达三年之久的宋夏战争全面爆发。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3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西夏虽屡胜,但所掠夺所获却抵偿不住战争中的消耗,与先前依照和约及通过宋夏民间贸易所的的物资相比,实在是得不偿失。此外,由于西夏景宗元昊好大喜功,四处征战,国库空空如也、民间贸易中断后,西夏货币上涨,百姓十分困苦,四处怨声载道以及西夏与辽国出现矛盾等各种主观原因,使西夏不得不与宋和谈,因此,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六月,元昊派遣西夏皇族李...
· 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关键战役!谁是官渡之战的幕后英雄!
一场决定三国命运的关键战役!谁是官渡之战的幕后英雄!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时期第一场决定国运的战役是官渡之战,其中曹操胜利了,从此双方力量发生了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分裂一步步走向了统一,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于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战前的曹操实力与袁绍悬殊太大了,基本上没有胜利的机会。可是,因为一个人,就让曹操有了反转的希望,这个人就是关羽。关羽是曹操真正的贵人,即便“三日一小宴,七日一大宴”也还不了关羽的情。曹操部下虽然看似兵多将广,人才济济,其实不然。军事方面,当时曹操部下没有一个将军能独立指挥一场战役,基本上都是曹操自己当老大,随军指挥;政治方面,看似谋士星光璀璨,可却没有一个能够统全局,在后方调配所有资源。如果关羽没有阴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