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李密“三抄”王世充:王世充输光了隋朝最后班底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62
转发:0
评论:0
李密“三抄”王世充:王世充输光了隋朝最后班底,公元617年九月,王世充、韦霁、王辩、孟善谊、独孤武等隋朝各路援军相继汇集东都。

公元617年九月,王世充、韦霁、王辩、孟善谊、独孤武等隋朝各路援军相继汇集东都。这些援军和洛阳城里留守军队合在一起,总数达到十几万人。这支庞大的军队与李密的瓦岗军隔着洛水(今洛河)相互对峙。

这样一支超大的联合舰队有谁来指挥调度呢?

王世充。这是杨广下诏的。

从皇帝身边空降下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年龄不大,资历不高,不声不响就当上了集团军司令。

在一个漆黑如墨的晚上,王世充趁着夜色掩护,偷偷渡过洛水,在黑石(今河南巩县南)扎下了营寨。第二天,他留下一部分士兵守卫黑石大营,自己率领精兵在洛水北岸向李密叫战。

李密打仗一直是胜多败少,见王世充前来挑战,立即指挥兵马冲杀过去。这次李密吃亏了。

他没想到这支渡河而来的军队战斗力如此之强,那些隋军凭借精良的刀矛对瓦岗军左刺右砍,前劈后戳,把瓦岗军杀得哭爹喊妈,溃不成军,很多士兵被隋军追赶,走投无路,迫不得已跳进洛河,淹死者不计其数,柴孝和就是在这场战斗中溺死于洛水的。

柴孝和的死亡对整个瓦岗是个损失,如果他一直在李密身边给李密吹风建议,李密的轻敌之心也许会有所收敛,没有了轻敌之心,也就不会有后来输得彻彻底底的邙山之败。

李密被隋军打得招架不住,只得指挥部队分成两路撤退,一路以步兵为主,撤退到月城(今河南巩县西北),依城固守。他自己则率领一队骑兵向南渡过洛水,与月城形成呼应之势。

王世充率领大军一路撵着瓦岗军追到了月城,并将月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一门心思地想把月城变成李密的麦城,他命令士气正盛的军队轮番攻城,不给瓦岗军喘息的机会。

月城战斗应该算是王、李二人这场大战的中场休息时间,上半场李密被杀得丢盔弃甲。可是到了下半场,风向突变,王世充被李密打得溃不成军。

为了解除月城之围,李密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当王世充在月城下思考着城破后是否需要搞个入城仪式时,李密已经率领洛南的全部骑兵杀向王世充的后方黑石大营。

骑兵冲击是瓦岗军战斗宴席中的“特色菜”之一。这些怀着复仇之心的瓦岗精锐骑兵像狂飙飓风一般,裹着战马掀起的雾尘排山倒海般冲向黑石营寨。

黑石大营内本来就不多的留守军兵惊恐万状,他们一面拼死抵抗,一面点燃烽火向主将王世充报警求救。大营外,骑兵只顾昂首猛冲;大营内,守军反复点火求援。

但隋军第六次点火示警时,王世充终于撑不住了。他不得不放弃眼看就要到手的月城肥肉,因为他家里的黑石肥肉比这块更大更多油。黑石大营里存储着他的军队全部的后勤物资,如果被李密抢去或者烧毁,损失将难以估量。

只有撤退回师自救。

王世充掉转马头,带领部队心急火燎地赶往黑石,他太害怕李密这招釜底抽薪的抄家行为了。可是,他没有料到,土匪出身的瓦岗军不但善于抄家,还擅长抄“袭”。在他家门口,李密早已布好了一个鼠夹,正等着他往上踩呢。

李密料定王世充会回兵护营,他将一部分骑兵埋伏在大营附近,当王世充的兵马气喘吁吁地快跑到营寨门口时,瓦岗军突然出现,对他们进行迎头砍杀。隋军毫无防备,几乎成了菜板上的鱼肉,任由凶猛的瓦岗骑兵来往纵杀,三千多人成了祭刀品。

王世充被李密来了个 “乾坤大逆转”,先胜后败,损失惨重,只得带领剩下的残兵落荒而走。

落花流水“充”去也。

“充”去“充”还在。王世充去了,但他还会再回来,因为洛阳城里的越王有办法让他再回来。

王世充自从上次被李密打得满脸青包之后,变得异常安静,也不知道是在家闭门思过还是琢磨什么新战法,反正是“坚壁不出”,高挂免战牌。

看到王世充一副带薪休假的样子,李密并不着急,他打洛阳耗的就是时间,就怕城内的粮食耗不光。对李密来说,我有粮仓我怕谁!

李密谁都不怕,可是有人怕李密,越王杨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恨不得生吞了这个挑衅皇权的土匪头子。见王世充总是没动静,杨侗比较烦,因为东都已经出现了粮荒,再这样耗下去,形势很不利。于是,他派遣使者代表自己到王世充的军营进行劳军慰问。

使者无非是说,越王很关心你,见你最近没传递战报消息,以为你病了,特地派我来看看你,希望你不要着急,多保重身体。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王世充当然能听出其中的“话中话”。这和当年杨广在杨素生病的时候,不断派人去慰问病情一样,话外音同样急不可耐:怎么这么长时间都不打呀?快点动手干掉瓦岗寨的土匪分子吧!

面对领导这样的明催暗推,王世充坐不住了。他不得不向李密发出了战书,来来来,再大战三百回合!

这次的战斗地点是在石子河。李密的瓦岗军由南向北排了十余里(又是一字长蛇阵)。还是老规矩,翟让带人先上。他和王世充一阵混战,“不利而退”。王世充一看瓦岗军退却,来劲了,催促部队猛追。要说王世充也不是没吃过李密的亏,他咋就看不出来这是“小李飞刀”同志的诱敌之计呢?难道他没听说过自己的同事张须陀是怎么被李密忽悠死的吗?

和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一样,战场也总是惊人地相似。这时候的战场形势和张须陀在大海寺中伏的那次一模一样。翟让在前面“飞啊飞”,王世充在后面追啊追。

就在王世充咬着翟让的屁股不放时,他自己的屁股被李密给咬了。王伯当、裴仁基突然斜刺里杀出,切断了隋军前后联系,李密则率领中军全线反击,王世充军经不住这几只铁爪的揉捏,再次狼狈而逃。

这一战,王世充又被李密打得满地找牙,不长的时间内,他就被李密“抄”了三次,一次抄“家”、一次抄“袭”,这一次是抄底。王世充这个隋军总司令,被李密抄来抄去,头都抄大了,他对李密越来越头痛。这时候的政治军事形势对瓦岗寨十分有利,假以时日,瓦岗寨很有可能甩掉“山寨”的帽子,蜕变成“正版”、“主流”身份。可是,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件意想不到的重大事件发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简明正史——李密 王世充
?李密(582—618)字玄邃,一字法主,京兆长安(今属陕西)人。他出身于一个贵族之家,父亲李宽在隋朝被封为上柱国、蒲山公,知名当代。李密从小喜爱读书,曾在一次骑牛访客途中,将一册《汉书》挂于牛角之上,一手拉着系牛的革带,另一手持书阅读。这时,当朝宰相杨素乘马从后面瞧见,便赶上前去,问道:“哪里书生,竟如此好学?”李密认识杨素,立即下牛参拜,并自通姓名。杨素又问他所读何书,李密回答是《项羽传》。杨素感到十分惊奇。回家后,便对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学问和志向,你是远远赶不上的。”于是,杨玄感便主动接近李密,二人关系日渐亲近,后来竟成了刎颈之交。大业九年(613),隋炀帝率军征讨高丽,派杨玄感在黎阳(今河南浚县东北)督运粮草。杨玄感见天下将乱,便以“为天下解倒悬之急”作号召,拥众造反,并派人迎接李密。李密来到黎阳后,当即向玄感进献上、中、下三策:即率众北上,长驱入蓟(今北京市南),使炀...
· 王世充简介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王世充生平
王世充(?-621年),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北),中国隋朝末年起兵群雄之一。王世充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带军到雁门勤王。公元617年,被李密战败,入据洛阳。炀帝被杀后,他与元文都、卢楚等拥越王杨侗为帝。不久,王世充大破李密,招降瓦岗众将。公元619年废杨侗,自立称帝,国号郑,年号开明。公元621年,李世民击败王世充,郑亡。同年七月,王世充被仇人独孤修德所杀。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是西域的胡人。寄居在新丰。他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父亲支收跟随他的改嫁到霸城王家的母亲生活,因而就改为姓王,官职升到汴州长史。王世充广泛阅读了各类书籍,尤其爱好兵法以及卜卦算命、推算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隋文帝开皇中叶,按...
· 王世充
生平王世充先祖原为西域人。父亲名王收本姓支,因其母亲(王世充的祖母)改嫁王姓,故亦改姓。世充自小喜好经史和兵法,开皇年间,因军功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他曾带军到雁门勤王。大业十三年(617年)李密攻陷洛口仓,进逼东都,炀帝特诏世充大发兵,于洛口拒密,世充军败绩,世充自系狱请罪,越王侗遣使赦之,征还洛阳,置营于含嘉仓城。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弑,他与元文都、段达、皇甫无逸等人在东都(洛阳)拥立越王杨侗为皇帝,即皇泰主,世充被任命为吏部尚书、郑国公。杨侗用元文都、卢楚的计谋,招安李密,任命李密为太尉、尚书令,率兵在黎阳抵抗宇文化及。王世充对此不满。元文都密谋杀王世充,段达告密,王世充杀死元文都,专擅朝政。当时群雄之一的李密围攻洛阳并将王世充的哥哥王世伟和三个儿子王玄...
· 王世充死亡的真正原因,王世充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熟悉隋唐历史的人,应该都对王世充这个人物并不陌生吧,王世充作为隋唐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人物,隋朝末年群雄之一,在当时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的。而关于王世充,很多人都对他的死非常的好奇,表面上看是被自己的仇人独孤修德所杀,但是很多人都在怀疑这件事情,是否和李渊有一些关系。那么究竟李渊在这件事情当中,是不是真的暗中做了什么手脚,王世充之死是不是和李渊有关,或者说就是李渊造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21年,唐武德四年,七月初九。这一天,长安城极其热闹。因为就在之前不久,李世民刚刚打赢了一场地狱难度的战争。先是对敌王世充,将身经百战的王世充,围困于洛阳。然后又在虎牢关大战当中,以数千人的兵力,击溃了前来救援的窦建德,一战打垮了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而且还生擒了窦建德本人。这一天,正是李世民将王、窦二人,带回长安城献降的日子。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一天,可能是他一生当中,众多光辉日子当中的一个。而对于被...
· 王世充怎么死的?怎样评价王世充?
王世充,字行满,本来姓支,本是西域胡人,但祖父支颓耨年纪轻轻就死了,他父亲支收跟随他的改嫁到霸城王家的母亲生活,因而就改为姓王。不过作为胡人的后代,但因为自小长在中原,所以王世充没有继承胡人祖上的文盲传统和蛮横的性格,反而王世充自小喜爱经书、兵法和律令,而且性格狡诈、口齿伶俐以及足智多谋。长大后,因为他爹对朝廷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他爹一死,王世充就凭借他爹的关系而入朝为官。开皇年间,因军功升至兵部员外郎,大业年间,至江都宫监,为隋炀帝信任,后参与平定杨玄感之乱以及河南山东一带民变有功,声望更高,并奠定其在河南地区的势力。公元615年,在雁门围困了隋炀帝杨广,王世充随即带领江都的全部人马准备到雁门营救隋炀帝杨广,在营救的途中,王世充蓬头垢面,痛哭得失去常态,日夜不脱盔甲,躺在草上睡觉,隋炀帝听到这些,认为他忠诚,更信任他,遂加封他为江都通守。此后,王世充凭借自己的实力一步步的登上了皇帝的宝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