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周郑交恶:周平王竟然需要拿儿子为质求原谅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23
转发:0
评论:0
周郑交恶:周平王竟然需要拿儿子为质求原谅,周朝的政治体制是分封建国的封建制。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直接领有王室的土地

  周朝的是分封建国的封建制。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直接领有王室的土地(王畿),诸侯则受封于周王室,在各自的领地上建立国家。各诸侯国在内政方面有很强的独立性,平常周天子基本上不予以干涉。但是,在军事和外交方面,各诸侯国均要听命于周天子,即所谓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除此之外,诸侯国还有对天子进贡和朝觐的义务,如果不按时进贡或朝觐,天子可以“削藩”。对于不服从领导的诸侯国,周天子还可以派兵攻打,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号召其他诸侯出兵协助进攻。

  周朝的统治者为了确保对大大小小同姓、异姓诸侯国的统治,建立了严格的军制。

  按照周朝的军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周天子有六军,大的诸侯国有三军,中等诸侯国有二军,小诸侯国则只有一军。对于各诸侯国武装力量的规模,在制度上有明确的规定,以此保证王室相对于诸侯的军事优势。

  如果犬戎之乱之前,周王室至少看起来仍有那么强大的话,犬戎之乱之后,周平王依靠了秦、郑、晋等诸侯之力才将都城从镐京迁到雒邑,实力就明显下降了。王室丧失了旧关中平原地区广阔而富饶的土地不说,东迁之初拥有的方圆约六百里的王畿,也随着赏赐、分封和被外敌侵夺,逐渐缩减至方圆约两百里左右。以这样狭窄的土地上的产出,难以维持满员的六军。

  在这种情况下,周王室很可能还是维持了六军的编制,但形式重于实质,无论人数还是战斗力,都大打折扣。号称六军,实际上可能只有二军甚至一军的战斗力。而一些逐渐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即使只维持三军以下的部队编制,实际上人数和战斗力都远远超过了表面的规模。

  郑庄公寤生的祖父桓公在周幽王年代担任了王室司徒一职,庄公的父亲武公则在周平王年代担任了王室卿士。所谓卿士,是王室的首席执政官。

  武公死后,庄公继承了郑国的君位,同时也继承了他在周王室的职务,成为了周天子的卿士。

  郑庄公虽然也姓姬,但是作为周平王东迁后出生的一代,他对于周天子基本上没有什么畏惧之心,对王室也谈不上什么感情。所以,首席执政官的位子他占了,人却总是呆在新郑治理他的郑国,很少去打理王室的事务。

  他这样做,和周朝卿士的代表人物周公旦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周公旦一方面是王室的执政卿士,另一方面则是鲁国的第一任君主。但是,为了不辜负周武王的重托,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去鲁国享过清福,一心一意扑在王室的工作上,公务繁忙的时候,吃饭洗澡都顾不上(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说的就是他),成为勤政爱民的楷模。

  毫无疑问,周公旦是周朝卿士政治的一座丰碑,周平王不能强求郑庄公也像周公旦那样勤于王事,也不能要求郑庄公像他的祖父郑桓公那样以死报国。他的要求很简单,郑庄公身为王室的卿士,郑国又离王室最近,好歹按时到雒邑来点个卯,在表面上维护一下王室的尊严。

  当然,在维护尊严的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很现实的考虑,那就是希望郑国做个表率,履行向王室进贡的义务。

  在周朝强盛的年代,各诸侯国基本能够按照规定朝觐与进贡;但在周平王东迁之后,王室衰微,王畿面积大大缩水,王室的经济越来越拮据、越来越依赖于诸侯的进贡,诸侯们反而将自己的义务抛到了爪哇国,进贡的周期越来越长,进贡的物品越来越少,有的甚至根本不来进贡。

  周平王并非昏庸的天子。如果与他的父亲周幽王相比,他甚至可以说是相当敬业的一位统治者。只不过他生不逢时,从登上王位的第一天,便要直面这个封建王朝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内忧外患。处于这种情况之下,即便是周武王再世,恐怕也难以有所作为吧。

  每逢祭祀远祖的大祭,他总是出神地看着大庙中供奉的列祖列宗的牌位,心里遥想着两百年前周穆王以没有按时进贡为由远征犬戎的故事,难免又想到近在咫尺的郑国居然已经大半年没有进贡任何物品,而那个叫寤生的家伙竟然还堂而皇之地担任着王室的卿士……

  “一定要撤掉他在王室的职务。”周平王对亲近的朝臣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朝臣们面面相觑。半晌,有人小声地说了一句:“那个人可是对自己的亲弟弟都下得了手啊!”又有人接着说:“差点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放过!”

  “那就更该将他撤掉,另找有德之人担任这一要职。”周平王说。

  其实,在他心里,已经有一个人选,那就是虢公忌父。

  虢公忌父就是西虢国君,当时也在周王室担任了某一公职,因此常在朝廷行走。

  值得一提的是,忌父的父亲名叫石父,在周幽王年代担任了王室的要职,位列三公,与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同朝为官。然而,这位虢公石父的历史名声并不好,属于戏台上的白脸奸臣。人们通常认为,周幽王千金买一笑和烽火戏诸侯这两件荒唐事,实际上均由石父一手策划。因此,西周的灭亡,石父是负有直接重大责任的。

  和石父不同,忌父是一位知书达理、谨言慎行的诸侯,加上他对王室的态度依然保持了十分的恭敬,使得周平王对他另眼相看,产生了倚重之意。再说,既然石父曾经位列三公,现在由忌父担任卿士的话,也算是子承父业了,在众人面前容易通得过。

  周平王把忌父找来说:“我关注你很久了。你这个人平时为人低调,办事也勤勤恳恳,能力又强,而且最重要的,你对王室忠心耿耿,这是众人都看在眼里的。”

  忌父谦虚地说:“这是为臣应该做的。”

  “郑伯一家在朝庭担任卿士已经有三代了,当然啦,他们家也确实曾经为王室作出过一些贡献,但成绩都是过去的了。最近几年,郑伯基本上都不理朝政,总是猫在自己的家里处理家务事,这样下去恐怕不是办法。”

  忌父说:“也许他家里的事多,您就体谅一下吧。”

  周平王说:“你就别替他说好话了,我了解他,他根本就是目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涣散,不把王室放在眼里。这样吧,我决定对你委以重任,由你来代理国政,你可千万别推辞。”说完他微笑着满怀期望地看着忌父。


  但是周平王笑得脸部肌肉都僵硬了,也没等到这一幕出现。忌父先是惊愕,继而脸上出现惊恐的神色,他眼睛瞪得老大,连连摇头说:“不好,不好,郑伯不来朝庭,必定有他不来的理由,您最好亲自批评教育他,如果要臣取而代之,他还不恨死臣?”

  当天晚上,忌父就不辞而别,回到虢国去了,跑得比兔子还快。

  周平王气得一口气摔了十八只陶罐。

  气归气,更可气的事还在后头。不知道怎么搞的,郑庄公竟然知道了这事。一直不理朝政的他突然赶到了雒邑,出现在周平王面前。

  “我们家三代蒙受圣恩,在朝中担任要职已经有很多年了。现在听说您想将朝政委以虢公,所以赶来交还卿士的职位,以满足您的愿望。”郑庄公客客气气地说。

  “没有的事。”周平王干笑了两声。面对这个传说中杀弟逐母的冷血动物,他竟然突然失去了撤销其职务的勇气,也忘记了自己贵为天子的身份,极力否认曾经发生过的事实。

  “说来也是我寤生命苦,家里有个不听话的弟弟,一直跟我作对,所以这几年我处理家务事,忙得不可开交,抽不出时间来打理朝政。现在家里的事基本摆平了,我想这下可以好好尽忠王事,替您分忧了,没想到,唉……”郑庄公一脸惋惜。

  “寤生你误会啦。我也是考虑你家里事多,不忍心让你两头跑,所以要忌父权且帮你把工作做一做,让你好安心处理家里的事,没有说要撤你的职啊。你说说,这工作你要是不干,谁还敢干呢?”周平王连忙解释。

  “虢公有才啊,我哪比得上?不如就按您的意思,我把卿士一职让给虢公得了。否则的话,人家还会说我贪恋虚名,素餐尸位,不体谅天子的苦衷。您说,我这又是何苦来呢?”

  “我真没那意思,你就别怀疑了。”天子着急了。

  “寤生不敢怀疑,只求辞职。”

  “不许。”

  “一定要辞。”

  “仍然不许。”

  “坚持要辞。”

  两个人就这么杠上了。一个是底气不足,急于表白;一个是老谋深算,就等着对方犯错误。那光景,有如赵本山和范伟在互相忽悠。果然,忽悠来忽悠去,周平王说了一句胡话:“寤生你要实在信不过我,我就只好派狐到郑国作为人质,如何?”

  郑庄公倒是一下子愣住了,想说“成交”却又张不开嘴。

  狐是何许人?狐就是王子狐,周平王的世子,下一任周天子的法定人选。

  自古以来,诸侯之间为了取得信任或结成同盟,互相遣子入质,是很正常的外交行为。但是,天子遣子入质诸侯,却是闻所未闻的事。

  郑庄公瞪着天子看了老半天。事情显然超出了想象范围。他弄不明白,眼前这位天子究竟是大智若愚、深不可测,还是仅仅因为昏了头。

  “您……该不是开玩笑吧?”

  “君无戏言。”

  郑庄公深呼吸了一口空气,快速计算着这事带来的好处与风险。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周平王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即便是郑庄公,也难免踯躅不前。

  “这样做还不能消除你的疑虑吗?”周平王有点受不了了,鼻尖上开始冒汗。

  “好吧,圣命难违,做臣子的也只能照办。为表示寤生的忠心,消除您的担忧,我自愿派世子忽作为人质到雒邑来居住。”郑庄公终于一本正经地说。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周郑交质。

  周郑交质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王室威信扫地,沦落到与诸侯等量齐观的地位。

  《左传》对此有一段评论:“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大概意思是说,各自心怀鬼胎,交换人质也没多大意义;双方互相诚信,不违礼制,即使不交换人质,又有谁能够从中挑拨离间?

  话说得很好,只是在那个尔虞我诈、云谲波诡的年代,诚信究竟能值几个钱?

  命运坎坷的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于前720年驾崩。这个时候,王室的法定继承人王子狐还在郑国的首都新郑当人质,父子俩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不久之后,王室将世子忽送回了新郑,而郑庄公也安排人将王子狐护送回雒邑,准备继承王位。不料王子狐尚未来得及登基,突然又一命呜呼,追随他父亲而去了。

  关于王子狐突然死亡的原因,史书上没有过多记载。后人只能推测,这位尊贵的人质在郑国生活的日子过得一点也不快乐,加上父亲过世的时候还不能尽孝送终,所以悲伤过度,没来得及过把当天子的瘾就“薨”了(天子之死称崩,诸侯之死称为薨,王子狐未即位为王,所以只能称薨)。

  国不可一日无主,周王室的诸位大臣转而奉王子狐的儿子林为君。林就是历史上的周桓王。

  说起来也是令人心酸,周平王死的时候,王室的财政拮据到了无钱举行一次像样的葬礼的地步,只好派人到鲁国,低三下四地请求鲁国赞助一点丧葬费。

  周平王和王子狐的先后去世,引发了王室对郑庄公的强烈不满。年少气盛的周桓王决心继承爷爷的遗志,任命虢公忌父为卿士。

  不知道被两代天子一致看好的虢公这次有没有勇气挑起大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消息传到新郑后,郑庄公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当然,郑庄公不会躲在家里摔东西,也不会冲冠一怒就起兵和王室对着干起来,更不可能跑到雒邑去和天子据理力争。即使是在最恼怒的情况下,他都不会做出不理性的事情,这是郑庄公真正可怕之处。

  他派大夫祭仲带领一支军马,优哉游哉地开到周王室的边境一个叫做温的地方,对当地的官员说:“不好意思,今年鄙国收成不好,所以把部队开到贵地来开饭,请领导支援麦子一千钟,我们吃得差不多了就会回去,不会给贵地添太多麻烦……什么,不给?没关系,不劳您亲自动手,我们自己来。”

  这是前720年四月发生的事,周平王父子尸骨未寒。

  祭仲的人马在温吃喝拉撒,呆了三个多月,又移师到成周地方,正好这里的禾熟了,继续吃。面对这群武装蝗虫,当地官员紧闭城门,也不敢出来管事,只好派人向王室报告。

  王室的反应出人意料的冷静。据说年少气盛的周桓王很想放手与郑庄公一搏,被辅政大臣周公黑肩给劝阻了。黑肩也没有给天子讲多少大道理,一来实力差距摆在那里了,二来考虑到郑庄公好歹也是周王室的后代,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些许小事,忍忍就算啦。

  这件事在历史上叫做“周郑交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周郑交恶
郑国,原是郑伯友的封国,由于郑伯友(即郑桓公)及其子掘突(即郑武公)浴血奋战,力保周王室江山,而受到周王的器重。在平王东迁后,掘突继任司徒一职,掌管朝中大权。早在郑桓公时期,他就亲见王室政治腐败、诸侯叛离的倾向日益滋长,于是他利用东方郐、东虢两个小国的统冶者贪财好利、百姓多不归附的时机,把自己的财产和奴隶预先寄存到那里,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就取而代之。后来,他的儿子郑武公灭掉了郐和东虢,建都于新郑(今新郑市境内)。武公子庄公继续做东周的重臣,举起“以王命讨不廷”的旗帜,联合齐、鲁,进攻宋、陈等十几个诸侯国,并积极扩张势力,打败了北戎,郑国的势力逐渐强大起来。郑国在对内、对外扩张势力的同时,也乘机霸占王室的权力,引起了周平王的严重忧虑和不满。郑国与周王室的矛盾目益尖锐起来。为遏制郑国,周平王私下委任虢公林和郑庄公同时为卿士,以分享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对此十分不满。此时,王室与郑国之间已互不信任,...
· 周郑交质
文章原文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历史意义自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平王东迁以来,周王权威早已实际崩溃。但王及诸侯都没有将此事捅破。及至周郑交质,作为臣子的郑国和作为天子的周王以平等二国的姿态交换人质,这使得周王权威崩溃这件事彻底无法遮掩、且也已完全无必要遮掩而明显暴露了出来。周郑交质作为可供观测或曰方便标记的事件点而成为周王权威崩溃的标志。《左传》认为周郑交质“无信(已堕落到需靠...
· 周平王是褒姒的儿子吗?周平王母亲是谁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周幽王姬宫湦之子,母王后申后(申国国君申侯之女),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公元前720年在位。西周末年,周幽王无道,于后宫得褒姒以后,生子伯服。不久,竟废申后及姬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于是姬宜臼逃奔申国,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与伯服均被犬戎所杀。随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姬宜臼为避犬戎之难,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周平王在内外交困中度过五十年,于公元前720年去世。申后简介:申后,姜姓,生卒年不详,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儿,周幽王第一任王后,太子宜臼的母亲。周幽王宠爱褒姒,废黜申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的伯服为太子。此事激怒申后的父亲申侯,于前771年,勾结犬戎,攻克周朝首都镐京,杀死周幽...
· 周平王为何要东迁周平王有几位儿子呢
周平王姬宜臼周平王姬宜臼,是周幽王的儿子,母亲是申后,外祖父是申侯,而褒姒,是他的后母。周幽王在位时,周朝已经不复昔日荣光,再加上周幽王昏庸无能,为博美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致使失信于诸侯,导致了西周的灭亡,所以最后传到周平王手里的周王朝,已经是个中等大小的和诸侯国差不多大的周王朝,周平王重新整治,成为东周的第一代君王。周幽王原来立姬宜臼为太子,后来因为宠幸褒姒,改立伯服为太子。野史记载,周幽王因为想将褒姒的孩子立为太子,所以早就想将姬宜臼杀死,可是畏惧姬宜臼外祖父申侯的势力,一直未能实行。一日,姬宜臼在花园中玩耍,周幽王将猛虎放出,想让老虎把姬宜臼咬死,姬宜臼年少时候就勇敢异常,不但不逃跑,反而冷静的与老虎对峙,冷不丁的怒吼一声,反而吓退了老虎,趁着老虎观察他的时候,姬宜臼赶紧离开。他大概知道了自己的父王想要加害于自己,便将此事告知自己的母亲申后,申后明白周幽王一次暗杀不成,还会有下一...
· 周平王
生平宜臼原本是周幽王太子,后来美女褒姒入宫,非常得宠,褒姒生下一个儿子伯服,更得宠爱,褒姒与权臣勾结,阴谋夺嫡,而幽王竟为了讨美人欢心,便废掉正室与太子母子二人——即申后与宜臼,改封褒姒和她的儿子伯服为王后和太子。宜臼逃奔申国。周幽王被杀后诸侯共立王子余臣为王,携惠王二十一年(前750年),被晋文侯所弑,西周覆亡。携惠王死后九年诸侯拥立废太子宜臼于申即位。由于镐京在战后已残破不堪,宜臼为避犬戎,在前770年在晋国和郑国的支持下迁都雒邑,历史学家称之为东周。宜臼在位53年去世,谥号平王。因太子泄父早逝,由其子王孙林(平王之孙)继位,是为桓王,在位期间执政为郑伯掘突、郑伯寤生。评价周平王于周幽王去世后,在东都雒邑建立东周,为东周的开国君主。由于周平王即位时,有许多诸侯反对他,虢公翰则支持立王子余臣为君主,即位于携,称周携王。史称“周二王并立”。当时传闻平王和母亲申后因被其父周幽王废掉后一直怀恨...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