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明英宗“南宫”之谜:明英宗是怎么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6
转发:0
评论:0
明英宗“南宫复辟”之谜:明英宗是怎么复辟的?,在封建王朝,普遍存在着权力的博弈。皇帝与皇储、亲生骨肉之间经常会为了权力而生

  在封建王朝,普遍存在着权力的博弈。皇帝与皇储、亲生骨肉之间经常会为了权力而生死相搏。帝王家庭内,经常上演父(母)杀子,子弑父,或兄弟相残的惨剧。如在隋朝有杨广弑父杀兄;唐朝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明朝有朱棣“靖难”之变等等。发生在明朝的“南宫”同样是兄弟之间为了权力而演绎的一幕惨剧。

  明宣宗病死后,太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年号正统。明英宗即位时才9岁,朝中大事在禀报皇太后以后再施行。当时有司礼太监王振在朱祁镇小时候就时常陪同其玩耍,天长日久,得到了朱祁镇的欢心。朱祁镇做了皇帝后,尊其为“先生”,并要公侯们尊他为“翁父”,又把一切军国大事交给他统管,朱祁镇落得在一边做个逍遥皇帝。而此时的北元势力在不断扩大,屡犯明朝边境。北元政权是由元朝残余势力逃回蒙古后建立的。随着势力的不断壮大,开始侵犯大同,此时掌管军国大权的王振想借此机会来显风,于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年轻的英宗也想率50万大军到塞外玩玩,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出兵。明军进入大同,王振得知前线战事惨烈,又怂恿英宗退兵,结果部队大乱,北元的也先趁机追击。撤退时,王振想绕道家乡蔚州显风,走了40里,忽又担心军队会对家乡他的产业造成破坏,又命部队改道向东;到了土木堡,因他的1000多车财物未到,又强行命令部队在没有水源的土木堡驻扎,结果,几十万军队被北元的也先包围歼灭。王振被愤怒的将军打死,而英宗皇帝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战地俘虏。这就是著名的“土木之变”。

  皇帝被俘一事传到京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些大臣听到此消息后,惊惶失措,吓得六神无主,有的大臣则主张立即南迁,整个王朝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时为兵部侍郎的于谦,从国家大计出发,力主“国不可一日无君”。最后,孙太后以懿旨令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君,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故代宗又称景帝),尊英宗为太上皇,又下令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明代宗即位后,升于谦为兵部尚书,授予重任。在于谦等人的主持下,明军顽强抵抗,屡败蒙古也先部于北京城下,瓦刺大军被守城的明军斩首万余,九万多溃散逃亡,也先被迫撤兵。也先大败后,势力大大减弱,再加上内部出现矛盾,因此开始向明政府求和,并主动提出送还明英宗。朝中大臣大多主张将英宗迎接回朝,代宗心中虽有千万个不愿,可是又不便说出口,最后只好派于谦等人将英宗接了回来。英宗回来后,代宗完全不顾骨肉亲情,立即将其在南宫并加强防范,杜绝英宗和任何人联系。英宗所住的居室十分简陋,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外,一切从简,哪怕是纸笔都很少提供。这时的英宗名义上是太上皇,其实和阶下囚并无多大差别。

  时间过了几年,相安无事。但是明英宗的儿子仍然为太子,这成了代宗的一块心病。于是他欲废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独子朱见济为太子。易储举措立即引起朝廷内部大臣的不满,就连自己的皇后汪氏也反对,可是代宗一意孤行,最终景泰三年五月,代宗下诏,废朱见深为王,令其出宫居住在王府,而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可是这朱见济偏偏是个短命鬼,在被立为太子后不久便暴病身亡。朱见济一死,太子之位该由谁来继承?立储一事再次被提上了日程。有的大臣力主恢复朱见深太子名分,代宗听后大怒,对提出复储的官员进行打击报复。很多人害怕遭受打击报复,所以立储之事被耽搁下来。

  景泰八年,代宗病危,而皇位继承人尚未确立,而代宗自己又没有儿子,谁来继位?有人提出恢复朱见深东宫名分,有人则表示反对意见。就在争论没有结果之时,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几个在朱祁钰当政时不受重用的人趁机发难,把英宗从南宫中接回金銮殿。群臣得知太上皇复位,面面相觑,无人敢反对,这样,明英宗在做了七年的太上皇后,终于重登大位。这就是历史上的“夺门之变”。明英宗后,立即将还未断气的代宗迁往西山,朱祁钰几天后死去,享年二十九岁。关于代宗朱祁钰的死,有着较大的争议,有人说他是看到皇位被夺,受刺激而死;有人说,代宗可能是被英宗派太监蒋安用帛勒死的。代宗死后,并没有葬在生前选好的皇陵,而是被葬在西山。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葬在皇陵的皇帝。为区别于第一次当皇帝,明英宗改年号为天顺,这也使他成为明代历史上惟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明初将领濮英简介濮英是怎么死的?
乱世出英雄,国家战乱,时局紧张的时候,最容易出现人才。所以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有才的大将文臣那是比比皆是。濮英是明朝初年将领,其本人功绩虽然与徐达、常遇春这样的大将相比,但是他的忠义,他对这个国家的忠诚还是不容忽视的。濮英不是开国将领,明朝建立之后,他最开始只是因为有勇力而被授任百夫长一职。等到洪武三年的时候,因为有功成为燕山指挥使。就这样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积累军功,最后坐到了西安卫指挥使的位置。洪武六年,濮英同耿炳文、杨思义等人一同上奏,请求征民拓修陕西北大城。濮英这个时候的分量,才慢慢有所加重。建国之初,国家到底还没有稳定。除了一些威胁国家的残余势力之外,还有不少的流寇作战,时刻侵扰着百姓的安宁生活。濮英对这些人十分冷酷,洪武八年的时候,他率军抓捕经常在陕西流传的贼寇常德林等人。丝毫没有给这些人机会,以铁血手段,直接斩杀。虽然许多人会说他冷血无情,但不得不表示,这样的手段至少震慑...
· 解读:明英宗南宫之谜
前一阵子热播剧女医明妃传就有讲到明英宗明英宗之事,但电视剧终归是戏说,历史上的南宫其实还留有许多疑云。朱祁镇(以下简称英宗)是明代唯一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的皇帝。其人生平极富戏剧性,经历了明代历史上的两次重大变故:“土木之变”和“夺门之变”。前一次事变是受权监王振的蛊惑,御驾亲征瓦剌,结果在土木堡被俘。英宗本人先是作为人质被瓦剌裹挟着进攻北京,后又被挟持到塞北苦寒之地(“北狩”),过着缺米少菜的游牧生活,很受了些苦。所幸的是他没有像宋代的钦、徽二帝那样客死他乡,而是不久后就被放了回来,被他的弟弟——已经替代他为新皇帝的朱祁钰安置在紫禁城之外、皇城之内的“南宫”,度过了七年缺衣少食的生活。而后一次事变英宗则时来运转,稀里糊涂地被臣下从南宫“夺”回了皇宫(一说英宗事先已知此事,有预谋),重新登上了久违了的皇帝宝座。英宗重登宝位后,没有恢复从前的正统年号,而是新起了一个年号——天顺。“夺门...
· 完颜宗英
资料《金史》卷七十六列传第十四太宗诸子
· 明初将领濮英
简要介绍:濮英(?―1387年),庐州(今安徽合肥)人,明朝初期将领、乐浪公。初为百夫长,升至西安卫指挥。洪武二十年(1387年),随冯胜北征,回师时率军殿后,中元军埋伏,力战不能突围,被俘后剖腹自杀,追赠金山侯。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赠乐浪公。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加封三代(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为爵。人物生平:早期经历濮英,最初以勇力担任百夫长。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担任燕山指挥使,后累功至西安卫指挥。洪武六年(1373年)六月,和耿炳文、杨思义上奏,请求征民拓修陕西北大城。经略甘陕洪武八年(1375年)九月,濮英率军陕西流寇常德林等人,皆斩杀。十月,因为军、政不修,被朝廷责问,召还,派遣叶升前去代替,但叶升上奏称赞濮英的贤良,于是继续让濮英担任西安卫指挥。洪武十二年(1379年)十月,改任陕西都指挥使。十一月,任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三年(1370年)四月,在西...
· 明代督学敖英
敖英,字子发,号东谷。幼罹诬讼,遨游江湖间。苦志积学,淹贯百家。正德庚辰(1520年)中会试,辛已(1521年)授南工部主事,迁礼部郎中,督学西、河南。历任藩臬有声,以四川右布政致仕。自为督学,力抗师道,所至直行己志,人不敢干以私。兴邹守益、罗洪先友善,讲学相资,奖掖后进。著《绿雪亭》、《心远堂诗文》等集,名《东谷十书》。径学传播,称为名贤。主要作品]《慎言集训》--敖英跋--胡思敬右敖子发慎言集训二卷,用宝颜堂本付刊,别有嘉靖戊戌陈刻本,今不可见。自古君子小人之辨,吉凶祸福之分,皆由于言。但言有出诸口者,有宣诸笔者。出诸口者得敖氏此训,时时用以自警,当可寡过。宣诸笔者远或行千里,久或传诸后世,而文士往往易之。惜无人广敖氏例,采古今规戒文士之词,绩成一书,为袁简齐、龚定庵一流人告之。己未四月胡思敬识。下卷[贵婉]末条引唐肃宗谋迁太上皇事,李辅国作李辅,李泌作李唐,疑脱误,未敢径改,姑记于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