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武帝的三次西域远征:西域丝绸之路从此由此开启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1
转发:0
评论:0
汉武帝的三次西域远征:西域丝绸之路从此由此开启,匈奴幅员辽阔,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当时既同汉朝又与匈奴

  匈奴幅员辽阔,控制了中国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的广大地区。当时既同汉朝又与匈奴接壤的较大区域就是西域。汉武帝前期,汉朝与西域诸国均未建交,而西域一些国家已被匈奴击败。匈奴在西域很早就建立势力,设有西域僮仆都尉。匈奴使节到西域,一切费用,都由所在王国供应。为了建立反匈联盟,至少使西域不加入匈奴反汉联盟,汉武帝先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大大加强了和当地各民族的关系。其后,汉武帝又通过和亲,加强了和西域大国乌孙的联盟。但楼兰王国(新疆若羌一带)和姑师王国(新疆吐鲁番、乌鲁木齐一带),在匈奴指使下,派出联合巡逻部队,截杀汉朝使节,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交通线,阻塞了丝绸之路。汉朝的反应十分激烈,公元前108年,汉武帝派大将赵破奴率骑兵700人,突袭楼兰,杀了楼兰王。同时派兵攻破西域通道上姑师,控制了重要咽喉地带。公元前103年和公元前102,汉武帝两度派大将李广利西征大宛,发起汗血宝马战役,威迫大宛杀死国王毋寡,重立亲汉的贵族为王。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外交,威震了西域诸国,使许多国家臣服,与汉朝接成反匈奴联盟。

  历时32年的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是汉民族对北方游牧民族发起的维护丝绸之路通畅的自卫还击战争。该战争从根本上摧毁了匈奴赖以发动骚扰战争的军事实力,使匈奴再也无力对汉王朝构成巨大的军事威胁。战争中,匈奴被歼人数累计高达15万之多,无力再与汉室相抗衡。匈奴失去水草丰盛、气候温和的河南、阴山和河西两大基地,远涉漠北苦寒之地,人畜锐减,开始走向衰落。战争为匈奴的分裂、南匈奴彻底臣服于汉王朝、北匈奴最终被迫西迁欧洲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始于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以取得漠北决战胜利为标志,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以第一阶段为主体。这一时期,汉军对匈奴实施三次重大反击战役,并取得决定性胜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匈奴南下骚扰问题。这三大反击战役,分别是河南、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决战。

  1.河南、漠南之战。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骑兵进犯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等地。汉武帝派遣年轻将领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所盘踞的河南地。卫青引兵北上,出云中,沿黄河,对占据河套及其以南地区的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所部进行突然袭击,全部收复了河南地。汉武帝移内地民众十多万在该地区屯田戍边。抽掉了匈奴进犯中原的跳板,解除了对长安的威胁,为汉军建立了一个战略进攻基地。匈奴不甘心失去河南,数次出兵袭扰,企图夺回河南地区。汉武帝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派遣卫青率军进入漠南,反击匈奴右贤王;李息等出兵右北平(今内蒙古宁城西南),牵制单于、左贤王,策应卫青主力行动。卫青出塞五六百里,长途奔袭,突袭睡梦中的右贤王,打得其仅带数百人北逃。汉军俘敌1万多人,凯旋回师。这一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河南要地,彻底消除了匈奴对长安的直接威胁,并将匈奴左右两部切断。次年二月和四月,卫青两度率骑兵出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前后歼灭匈奴军队一万多人,迫使匈奴主力退却漠北一带。

  2.河西之战。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三月,霍去病率精锐骑兵1万人出陇西,向河西走廊的匈奴人发起进攻。他采取突袭战法,长驱直入,短短6天连破匈奴五王国。接着翻越大黄山千余里,与匈奴大军在皋兰山遭遇。汉军歼敌近9000人,斩杀匈奴名王数人,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同年夏天,汉武帝派霍去病率精骑数万出北地郡;张骞、李广等出右北平,攻打左贤王,策应霍去病主力。霍去病绕道河西走廊北边,迂回纵深达2000多里,从敌后,由西北向东南突袭,大破匈奴各部,在弱水河流域与河西匈奴主力展开决战,杀敌3万余人、俘获匈奴名王5人及王母、王子、相国、将军等百余人,收降匈奴浑邪王部众4万,全部占领河西走廊。汉武帝在那里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移民屯田戍边。河西之战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3.漠北决战。匈奴不甘心失败,仍继续从事南下袭扰的活动,并采纳汉降将赵信的建议,准备引诱汉军主力至沙漠以北地区,寻机加以歼灭。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经过充分准备后,集中了精锐骑兵10万人,组成两个大的战役集团,分别由卫青和霍去病统率;另以步兵几十万、马匹十余万配合两大主力行动。匈奴将部众、牲口、辎重转移到更远的北方,“以精兵待于漠北”。卫青将计就计,率主力直扑单于所在,横渡大沙漠,北进1000里,寻歼单于主力。同时命李广、赵食其率部从东面迂回策应。不久,卫青主力遭遇严阵以待的单于主力。匈奴派出一万骑兵对卫青军团发起冲击,卫青下令先用武刚车环绕己方军阵,组成防御阵形,使用弓弩射杀敌人,掩护主力待机,另以五千骑兵迎敌,待匈奴骑兵进攻受挫后,指挥主力骑兵向单于军发起冲击,单于即投入所有部队迎战,双方形成胶着。从中午大战至黄昏,双方伤亡均极其惨重。忽然大风骤起,视线不良。关键时刻,卫青将唯一的预备队――轻装骑兵,借风沙的掩护从两翼向单于所在地实施包围。单于见突入的汉军骑兵人数多、战斗力强,担心后路被切断,再呆下去对自己不利,仅带数百精锐向北突围。卫青派专门负责追击的轻装骑兵连夜追击到寅颜山的赵信城(蒙古哈尔和林西南),仍不见敌踪。是役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9000人,挺进到赵信城,城中积粟除补充汉军之外,连同该城一同烧毁。在另一个方向,霍去病率军北进2000多里,渡过沙漠,一直进军到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与匈奴左贤王遭遇。经过决战,歼灭了左贤王精锐部队,俘获屯头王、韩王以下70400人。漠北决战共歼匈奴精锐9万余人,严重削弱匈奴的实力,使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汉武帝反击匈奴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成吉思汗帅军远征西域
蒙占骑兵,在成吉思汗的统帅下,对外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蒙古军的正规作战军总兵力不足20万,但都精锐无比。蒙古军在征战时都不带辎重,只配备干粮,多匹战马和随身武器,经常就地补充给养,故而能来如星坠,去似闪电。蒙古太祖十四年(公元1219年)六月,成吉思汗率士军西征中亚古国花(刺)子模(在阿姆河下游)。蒙军连续攻占讹答(刺)、不花(刺)、新都撒麻儿于哈乌兹别克布哈拉)以及旧都玉龙杰赤(今上库曼共和国库尼亚乌尔根奇)等城。花刺子模国君摩何末沙战败逃去,在逃遁中病死,其子札兰丁奉遗诏即位,组织军队奋力抗击,但在蒙古战无不胜的军队面前,终无法挽回败局,成吉思汗十六年(公元1221年)底,全军覆没,花刺子模成为蒙古的一个管辖地。成吉思汗胜利班师,于成吉思汗二十年(公元1225年旧到蒙古。[蒙古人攻城图伊朗志费尼]成吉思汗西征回归后,将其辖地分给4个儿子,其次于察合台分得西辽全境,并逐渐形成了汗国,...
· 明朝成祖年间对西域的经营:丝绸之路的重新开启
“元太祖荡平西域,尽以诸王,驸马为之君长,易前代国名以蒙古语”。元朝灭亡后,故元势力仍然对西域有广泛的影响力。为了最后消除故元在西域的势力。限制后来的鞑靼、瓦剌在这一地区的发展,朱元璋父子在努力经营东北的同时,对西域的经营也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明人称此为“西控西域,南隔羌戎,北遮胡虏”。并将其比作汉武帝的“断匈奴之右臂”。马文升(1426年)说:“我太祖高皇帝应天眷命,扫逐胡元,统一寰宇,凡四夷来贡者不拒,未来者不强。其于西域也亦然。真得古帝王驭夷狄之道矣。迨我太宗文皇帝。继承大统,开拓疆宇,始招来四夷,而西域入贡者尤盛。”首先,明朝不断派出使节往西域诸部,兵科给事中傅安、郭骥,北平按察使陈德文,太监王安,鸿胪寺丞刘帖木儿,吏部员外郎陈诚,中官把泰、李达、郭敬,都曾先后出使西域。陈诚于永乐十一年出使,于永乐十三年回还,所历哈烈、撒马儿罕、别失八里、俺都淮、八答黑商、迭里迷、沙鹿海牙、赛蓝...
· 陆上丝绸之路:大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南方陆上丝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称它为秘密丝路。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张骞打通“蜀-身毒道”。先后从犍为(今宜宾)派人分5路寻迹。一路出駹(今茂汶),二路出徙(今天全),三路出莋(今汉源),四路出邛(今西昌),五路出僰(今宜宾西南)。使者分别在氏、莋、昆明受阻。汉武帝为征服西南夷,在长安西南凿周长40里昆明池,习水军以征伐,后由郭昌率数万巴蜀兵平定西南夷,并分土置郡县。南方丝路由3条道组成,即灵关道、五尺道和永昌道。丝路从成都出发分东、西两支,东支沿岷江至僰道(今宜宾),过石门关,经朱提(今昭通)、汉阳(今赫章)、味(今曲靖)、滇(今昆明...
· 西域
区域纪元前一世纪的西域诸国。西域国家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以北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利用从高地上溶化的水在绿洲上生活,此外塔里木河与罗布泊是西域地区的主要农业、生活水源。因而该区域的国家兴旺与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部分考古学家的判断,楼兰就是由于河流改道与罗布泊的迁移而消失的。同时西域地区由于地理上的因素,国家的兴衰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期间两度受到影响,3世纪末期—5世纪后期,和自15世纪30年代以来东亚全境气候逐渐变冷,当地气候也受到强大影响,期间经过该地的商贸往来更乐意通过南方丝绸之路来进行,令西域贸易逐渐减少,各国也因此衰落了。西戎与西域是不同的地域称谓,但经常混称,关于西域的史料有:《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后汉书·西域传》、《晋书·西戎传》、《梁书·西北诸戎传》、《魏书·西域传》、《周书·异域传下》、《隋书·西域传》、《南史·西域诸国传》、《北史·西域...
· 张骞丝绸之路意义:汉武帝为何让他出使西域?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众所周知,张骞是历史上著名的外交家,冒险家。“凿空”这一词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他把张骞出使西域叫做凿空。凿空也就是凿孔,因为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就像在地上凿了一条道路,凿孔也只是张骞开辟新道路的形象之说。张骞凿空的事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人人所称赞的。张骞第一次凿空,开辟了丝绸之路,从他启程去大月氏到他回汉,共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网络配图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没有张骞的丝绸之路,就不会那么快促使中西文化交流。陆上丝绸之路最先形成于西汉,张骞则是其道路形成的鼻祖。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