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朝良将何其多:妙计建水上长城抵御北方骑兵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8
转发:0
评论:0
宋朝良将何其多:妙计建水上长城抵御北方骑兵,宋太宗年间,宋辽边界有一个瓦桥关。一天,这个瓦桥关突然出现了一群官员。这些官

  宋太宗年间,宋辽边界有一个瓦桥关。一天,这个瓦桥关突然出现了一群官员。这些官员在河上泛舟,他们嘻嘻哈哈地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河面上盛开的蓼花。领头的官员见大家的兴致都这么高,就提议以蓼花为题作诗。官员们于是你想一词,我说一句,合力作了一首《蓼花吟》。领头的官员大喜过望,他一边用笔记录下诗句,一边命人将大家的行乐趣事绘制下来,准备呈送给太宗皇上。瓦桥关的百姓们见到这一幕都大为不满,他们纷纷指责那个领头的官员。

  原来,这个领头的官员正是镇守瓦桥关的总兵何承矩。在百姓们看来,一个统帅不去镇守边关,却跑到这里来游山玩水,简直是玩忽职守。现在,何承矩居然还让人将一行人游山玩水的情况画下来,向皇帝去炫耀,这让他们更看不下去了。他们猜不透,这个何承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一段时间之后,太宗皇帝命人在瓦桥关下达了一道旨意。直到这个时候,百姓们才恍然大悟:何承矩的行乐图里有玄机!原来,此时的辽国非常强大,瓦桥关根本没有把握能守得住北宋的疆土。作为边关的统帅,何承矩更为这个问题头疼不已:一旦辽国侵扰,后果将不堪设想!细致的他于是对瓦桥关进行了一番实地考察。他发现这里有很多洼地,就产生了“蓄水为塞”这个想法。蓄水为塞,即引水到洼地形成一个人工塘泊,成为一个防卫的屏障。

  何承矩写了一份奏折向太宗皇帝提交了“蓄水为塞”的建议,但太宗皇帝根本不予批准。无奈之下,何承矩想出了一个点子。为了掩人耳目,他邀请来素日交好的几个官员,带着他们在瓦桥关游山玩水,喝酒、赏花、吟诗。实际上,他们是在考察地形。何承矩让手下画的行乐图实际就是地形图,他想通过这幅图告诉太宗皇帝,瓦桥关目前的形势非常危急,必须得做出防守对策。

  果然,太宗皇帝看了这幅图之后不再反对何承矩的想法。不过,他同时提出了一个疑问:“洼地蓄水之后虽能抵御辽国的侵袭,可百姓不能再依靠它种地了。百姓无地可种,就没了吃的来源,没得吃了,他们岂不是要闹事?如此一来,外患解决了,但内忧岂不就产生了?”何承矩笑了笑回答说:“无碍,那些准备用来蓄水的洼地都是盐碱地,本就不适合种庄稼。但这些地方如果引进水去,百姓可以养鱼、养蟹,可以收割茭白,还可以割芦苇,他们的生活会更有保障。”面对这样一条利国利民的好措施,太宗皇帝再也没有异议,他让何承矩放心大胆地去实施。就这样,何承矩引水入瓦桥关,建起长达三百多里的人工塘泊,形成了一道塘泊防线。这道塘泊防线有效地限制了辽国骑兵的机动性,使得瓦桥关所受的辽国侵扰大大减少。那里的百姓也因为有了鱼蟹菰苇之利,生活过得更富余了。(张珠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宋名将运用妙计修建“水上长城”:抵御北方骑兵
宋太宗年间,宋辽边界有一个瓦桥关。一天,这个瓦桥关突然出现了一群官员。这些官员在河上泛舟,他们嘻嘻哈哈地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河面上盛开的蓼花。领头的官员见大家的兴致都这么高,就提议以蓼花为题作诗。官员们于是你想一词,我说一句,合力作了一首《蓼花吟》。领头的官员大喜过望,他一边用笔记录下诗句,一边命人将大家的行乐趣事绘制下来,准备呈送给太宗皇上。瓦桥关的百姓们见到这一幕都大为不满,他们纷纷指责那个领头的官员。网络配图原来,这个领头的官员正是镇守瓦桥关的总兵何承矩。在百姓们看来,一个统帅不去镇守边关,却跑到这里来游山玩水,简直是玩忽职守。现在,何承矩居然还让人将一行人游山玩水的情况画下来,向皇帝去炫耀,这让他们更看不下去了。他们猜不透,这个何承矩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一段时间之后,太宗皇帝命人在瓦桥关下达了一道旨意。直到这个时候,百姓们才恍然大悟:何承矩的行乐图里有玄机!原来,此时的辽国非常...
· 北魏为什么要修建长城?是想抵御外敌吗
北魏明元帝、太武帝与柔然人打了一仗又一仗,虽然赢多输少,却也不胜其烦。于是两位皇帝想了个非常汉化的主意:修长城。太武帝修完,孝文帝接着修。太和八年(484年),一个叫高闾的人建议:“如今北面算是有点屏障了,陛下和我暂时安心,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万一柔然人绕过来打,我们还不是得歇菜?所以国防建设不能停啊。”于是孝文帝一拍脑门,大手一挥,接着征民夫,从内蒙古武川县开始,一路往南,一直修到丰宁县。这回好了,长城前前后后修了四五条,整个北部国土被包裹得严严实实,柔然人总打不进来了吧?谁知外患刚解决,内患就冒出头来:北魏末年,驻守长城的六镇居民起义,北魏统治者竟邀请柔然人来帮助平叛。结果历经三代修造的长城在柔然人面前成了摆设,柔然人一鼓作气打进了山西,搞得北魏守无可守,打又打不过,只好和老冤家签了一个不平等条约—长城以北都给柔然人,长城以南还是鲜卑人的地盘。东魏丞相高欢为了防御北部边境,竟然又学着...
· 长城只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内陆的齐国长城
齐国长城春秋时期,诸候纷争,在各诸候国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史载,其疆土已“东至大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临朐),北至于无棣。战国期间,齐国地盘进一步扩大,为防外侵,齐国修筑了蜿蜒千里的齐长城。其中,在诸城境内的一段,西南自马耳山入境,沿马耳山、石人山、七泉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摘星楼、马山、磊石山至台家沟南岭入胶南县境,经郝戈庄、皇华、桃林、瓦店、桃园6个乡镇,境内全长60余里。齐威王六年(前351),齐国为防楚国入侵,于国境南部边陲群山之巅筑城墙以为防,后世人称“齐国长城”。《齐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清乾隆《诸城县志》载:“城因山而起,起平阴之防门,缘太山北麓而东,蜿蜒千里,至日照藤家庄后入县境,又东二里,则分流山也。历马耳山、寿芝山、茁山、拔地盘、黑溜顶,为南北大路,西计六十余里;由此而东更历摘星...
· 水仙傳說何其多
水仙喜生水邊,花姿高雅,清麗脫俗,江南一帶是中國水仙主要產地,福建漳州是我國水仙最著名的產地,許多優美動人的民間故事和傳說,都和神仙賜花凡間,拯救人間疾苦有關,也為水仙帶來更多的別稱。《內觀日疏》有一則北方的水仙傳說,古時候有位姚夫人,婚後多年膝下尤虛,每逢月圓就在月下祈求上蒼讓她生兒育女,有天晚上睡夢中,在花園看見女史星墜地,化為優雅的水仙花,受到香氣吸引,夫人取而食之,隨即醒來,而後生下一個女兒,端莊聰慧,長大能詩能文,竟然官拜女御史,時人皆稱為觀星女史,此後水仙別稱為「女史花」「女星」「姚女花」。李笠翁的故事清代戲曲名家李笠翁雅愛水仙成痴,過春節無錢買水仙,浩歎「寧可折壽不可無水仙」,多虧老妻賢慧體恤,賣掉珠簪換來水仙數株。人為萬物之靈,文人雅士更是性情中人,形而下需要滿足,形而上需要撫慰。珠簪易水仙,愛情使女人不惜奉獻所有。肉身水仙一虢國夫人。女人的慧心巧思,以花香衣其來有自,唐明...
· 宋朝缺少骑兵,岳家军是怎么快速组建骑兵旅的?
北宋王朝覆灭以后,统治者放弃领地往南逃奔,在淮河以南建立南宋政权,南宋领地大致在长江以南,照理来说,江南地区物产丰富,唯独缺少战马,南宋军队只能以步兵为主,其实真实情况并飞如此,南宋初年,岳家军脱颖而出,成了宋朝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岳飞手下足足有10之众,其中有两万多名骑兵,岳飞的军队中为何会有这么多战马呢?一、宋朝没有产马区,只能依靠进口古代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的王朝都会有一支战斗力惊人的骑兵集团,汉朝与唐朝就是如此,然而发展到了宋朝,引以为傲的骑兵却不见了,只能发展步兵,古代盛产战马的地方只有东北和西北地区。北宋年间,辽国崛起占据东北,而西北则在西夏的控制下,宋朝境内没有产马区,只能向大理国等地进口战马,进口始终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其他王朝匹敌,宋朝对外宣称拥有22万骑兵,真实情况却大相径庭,据统计宋朝骑兵发展鼎盛阶段也只有5万人。南宋建国初年,爆发了富平之战,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