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威虏军骑兵大会战简介:充分显示了骑兵的重要性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6
转发:0
评论:0
威虏军骑兵大会战简介:充分显示了骑兵的重要性,威虏军骑兵大会战是宋辽之间的一场骑兵的战斗。是宋辽历史上少见的骑兵大会战,是

  威虏军骑兵大会战是宋辽之间的一场骑兵的战斗。是宋辽历史上少见的骑兵大会战,是宋朝战争史上一场重大胜利。宋帝国是一个缺马的朝代,唐朝牧马监蓄马将近70万而宋帝国最多不过20万,差距甚远,加上宋朝败仗较多,宋帝国的骑兵几乎很少被人提起,但事实上宋帝国早年在北方通过市马,走私马匹,牧马等手段还是建立了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精锐骑兵队,虽然数量实力和汉唐不能相提并论。

  宋太祖时代,名将张廷翰就是个马迷,家里的家当都用来购匹,高阳在他的小说《曹彬传》中描写道,张廷翰的骑兵队能够在四川的栈道上优雅的跳舞。时间到了真宗年间,武将们同样重视骑兵,宋臣马知节在他的奏章中写道:"今之将帅,用骑兵以多为胜......",咸平年间宋帝国在北方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对抗辽人的入侵。咸平四年,一场宋辽骑兵大决战在威虏军爆发了。

  十月九日丁未,辽军的南侵开始了,辽先锋军在梁国王隆庆的率领下经过涿州,直扑威虏军。与此同时宋军前军开始收缩兵力,各部指挥官带领所部,齐集威虏军,一时间,宋军最好的几个骑兵指挥官李继宣、魏能、杨嗣、杨延昭、田敏、秦翰齐集威虏军。从现有的文献中已经无法知道作战计划谁提出来的了,只知道这几位官职平齐,同为前阵或前锋钤辖的骑兵指挥官很快就拿出了作战计划——主力大约30000人由魏能、田敏、秦翰、李继宣带领依靠威虏军城背城立阵,准备与辽军正面交战,同时杨嗣、杨延昭所部6000骑兵先进驻威虏军西北的羊山,准备包抄辽军后路。张斌所部骑兵在羊山边的长城口先伏击辽军,在给辽军当头一棒的同时吸引辽军注意力,以掩护二杨所部的埋伏,然后见好就收,退回威虏军,将辽军吸引到威虏军的战场上来,为二杨计划中的包抄铺平道路。作为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中级指挥官,他们对于这一对付辽军最有效的战术无不了然于心。

  大宋真宗咸平四年十月十六日,随着南侵的辽先锋军踏上宋威虏军的土地,战幕缓缓拉开了。漫天的细雨、泥泞的道路让指挥这支部队的大辽皇弟、梁国王耶律隆庆紧锁了眉头——辽军所使用的弓弦是皮质的,被雨水浸泡后便湿缓不堪用了,而无法使用弓箭的辽军骑兵被大大削弱战斗力。

  上午,当辽军推进到长城口的时候,预先埋伏好的张斌部向猝不及防的辽军行军大队发起攻击,毫无防备的辽军又无法使用弓箭,于是被宋军顺利突破。张斌一击得手,顺势继续突进,矛头直指辽军中军的统帅梁国王耶律隆庆,而辽军在从暂时的慌乱中回过神来后,发现对手兵力并不强,于是开始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张斌部兵力不足,一往无前的突击势头很快就被遏制住。张斌见己部大有斩获,再战下去只可能陷入劣势,于是见好就收,主动退出战场,回到威虏军。当天宋辽两方的第一次交锋告一段落。

  辽军整顿队伍后尾随张斌部向威虏军前进,接近十六里半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估计接近中午时分,威虏军城便已经在望,侦骑来报,宋军主力在城西列阵,以当由西北方攻来的辽军的兵锋。于是辽先锋军直扑城西。当时威虏军城下,宋军主力包括除二杨所部之外前阵和前锋的所有主力,加上威虏军守军,总数当在三万左右,其中主要部队都是骑兵。以魏能所部前阵骑兵为主,于城西列成大阵,秦翰和田敏所部分为左右两翼掩护魏能侧面。另以战斗力强悍的李继宣部为预备队。宋辽战史上罕见的双方骑兵集团的大规模正面交锋开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威虏军骑兵大会战战役经过:大宋骑兵完胜大辽
宋军背城立阵,侧后无忧,并处于守势,加上宋军大阵对于正面的先天优势,辽军虽然有人数上的优势,但擅长的迂回包抄战术无法使用,只有与宋军做正面硬捍。在这点上从历史战绩看,单纯的正面接战,辽军鲜有胜绩,形式对辽军并不有利。因此,辽军果断做出全力一击,将铁林军的重装骑兵派上战场,由统军铁林相公率领正面冲击宋军大阵,但事与愿违。宋军中军主将魏能也率领精锐部队对辽军的攻击箭头展开反冲击,在左右两翼的配合夹击下不但粉碎了辽军的正面冲击,保证了大阵正面的安全,并在反冲击过程中一举射杀辽统军铁林相公。辽军主将被杀,全军为之气沮,败像已现。最终,在威虏军城西的主战场上,辽军战败,准备从来路逃走,于是向西北的羊山方向撤退,宋军两翼秦翰和田敏的6000骑兵转入追击,尚未出动的预备队李继宣部也同时移向威虏军城西北八里的赤虏屯住,并派出联络官跟随秦翰部前进,随时准备策应追击部队。宋军先期开赴羊山包抄的二杨所部没有能参...
· 大唐轻骑兵:取代重骑兵成为主力军
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军以高涨的士气和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打垮了装备笨重的隋王朝军队,也摧毁了重装甲骑兵赖以存在的世族门阀制度和部曲私兵制。战争中,轻骑兵和重骑兵的较量,表现在机动性和装甲方防护力的较量,最终导致了轻骑兵的重新兴起成为主力军种。但重装甲骑兵仍然存在,只不过其重要性已然不及轻骑兵罢了。唐军中,骑兵数量极多,总的步骑比例约为3:1,为其他几代所不能及。唐代,是中央王朝骑兵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央王朝的鼎盛时期。秦汉以来,唐马最盛。李源起兵太原,得到2000匹马的帮助,有的隋马3000匹,在陇右监牧,这是唐军最早的骑兵基础。自此后,养马日盛,又注意吸取前朝教训,讲究养马方法,还常常向北方游牧民族买良种马以杂交,马匹更是健壮。其数量,更较汉代为多,自贞观至麟德,有马七十万零六千匹。凡征战用马,皆挑选好马,务必精壮。由于养马,用马均出色,唐军战马西域的马毫不逊色,不似汉时,养马虽多而质量不是...
· 美国陆军游骑兵
历史二战的游骑兵徽章游骑兵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当时一支称为罗杰斯游骑兵(Rogers"Rangers)的部队正式组建。然而,在菲利普国王战争中,本杰明·丘奇上校组织了第一只具有现代意义的游骑兵部队。在后来的法国与印地安人战争中,游骑兵部队也参与其中。游骑兵学习印地安人的作战技巧与武器,深入敌后进行偷袭,得到了许多战果。1942年5月27日,美国政府批准组建第1游骑兵营(英语:tRangerBattalion(UnitedStates)),6月19日,第1游骑兵营(英语:tRangerBattalion(UnitedStates))正式组建。1942年11月,盟军发起了北非登陆战,第1游骑兵营(英语:tRangerBattalion(UnitedStates))在这场战役中表现优异,这使得美国军方高层觉得应该扩大游骑兵的规模,1943年,美国军方将第1游骑兵营(英语:tRangerBat...
· 宋朝缺少骑兵,岳家军是怎么快速组建骑兵旅的?
北宋王朝覆灭以后,统治者放弃领地往南逃奔,在淮河以南建立南宋政权,南宋领地大致在长江以南,照理来说,江南地区物产丰富,唯独缺少战马,南宋军队只能以步兵为主,其实真实情况并飞如此,南宋初年,岳家军脱颖而出,成了宋朝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岳飞手下足足有10之众,其中有两万多名骑兵,岳飞的军队中为何会有这么多战马呢?一、宋朝没有产马区,只能依靠进口古代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的王朝都会有一支战斗力惊人的骑兵集团,汉朝与唐朝就是如此,然而发展到了宋朝,引以为傲的骑兵却不见了,只能发展步兵,古代盛产战马的地方只有东北和西北地区。北宋年间,辽国崛起占据东北,而西北则在西夏的控制下,宋朝境内没有产马区,只能向大理国等地进口战马,进口始终解决不了问题,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无法与其他王朝匹敌,宋朝对外宣称拥有22万骑兵,真实情况却大相径庭,据统计宋朝骑兵发展鼎盛阶段也只有5万人。南宋建国初年,爆发了富平之战,南...
· 轻骑兵
历史上的使用古代的罗马-日耳曼战争中的罗马军队利用轻骑兵作为巡逻小队、侦察兵或者在局部战争中将其列队于最前。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对抗罗马军队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其广泛使用的努米底亚轻骑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罗马共和国将军大西庇阿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入侵突尼斯前雇佣了西西里岛的骑兵。中世纪在中世纪期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轻骑兵部队。哈伯勒(Hobelar):源自爱尔兰,在十四及十五世纪在英格兰及苏格兰广泛使用。马人(Jinete):西班牙轻马兵,在收复失地运动中广泛使用。斯抓迪亚特(Stradiot):源自阿尔巴尼亚,意大利15世纪后期作佣兵使用。土耳克之子(Turcopole):一种轻装骑马弓兵,在中东的十字军中广泛运用,条顿骑士团也在波罗的海战役中使用。拿破仑时代轻骑兵在战役中发挥关键的角色。骠骑兵(Hussar):源自匈牙利,最常见的轻骑兵之一。乌兰(Uhlan):波兰轻骑兵。龙骑兵(Dragoo...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