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高平血战:五代十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65
转发:0
评论:0
高平血战:五代十国时期最惨烈的战役,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又派使者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友,进行。郭威也是顾命大臣,当时任枢密使兼侍中,统帅大军坐镇邺都防御契丹。隐帝派人将郭威在大梁的家人全部杀死,连婴孩也不放过。又派密使向军中将领传旨,要他们诛杀郭威。但是消息走漏,郭威率领大军回师大梁,兴兵问罪。由于隐帝此事处置失当,使得大部分将领对郭威等人的遭遇都很同情,所以一路上的守将都望风迎降。郭威很顺利地挺进都大梁外围。隐帝再次不顾太后的劝阻,执意亲自统帅人马和郭威交战。结果前锋慕容彦超失利,大多数将领率领军队投降。隐帝仓皇逃走,路上被追兵杀死。国不可一日无主,太后及大臣商议打算立汉高祖的义子,后汉河东节度使刘崇的儿子,武宁节度使刘斌为皇帝。然而郭威起兵人都,弑君作乱,无论是有多大的委屈,这个罪名也无法洗脱了,于是趁朝廷派他防御契丹的机会,在澶州上演了的闹剧,由部下拥戴他当了皇帝。而刘斌已经到达宋州,就被郭威的部将派人囚禁。郭威人大梁称帝,改国号为周,郭威就是后周的太祖皇帝。郭威在宋州将刘斌杀死。

  后汉的河东节度使刘崇接到刘斌被杀的消息。便即皇帝位于晋阳,仍用国号汉,也就是历史上的北汉。北汉皇帝一即位,立刻派使者向契丹称臣求援。后周广顺元年十月,契丹发兵五万和北汉联军南下,围攻晋州。后周守将顽强抵抗。年底,后周的援军逼近,契丹军先撤退,北汉军队撤退不及,遭到追击,损失很大。

    这一战,使得北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敢南下。三年后,郭威死,其义子柴荣即位,就是周世宗。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主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立刻请兵于契丹。契丹派武定节度使、政事令杨衮率领万余骑兵和北汉会师晋阳,北汉主亲自统帅三万人马,和契丹合兵南下。后周昭宁节度使李筠派部将穆令均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汉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北汉前锋都指挥使武宁节度使张元徽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穆令均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李筠退回潞州。

    凭城固守。周世宗得到禀报,打算亲自出征。但是大臣们都认为:北汉主自晋州惨败以后,必不敢再亲自出征。而皇帝刚刚即位,人心还未稳定,不宜亲征,应该派下面的将帅去抵御。但是周世宗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刘崇趁我国大丧来进攻,必轻视我年少没有经验,一定会亲自前来,想一举吞并我国。我不能不亲自出征。宰相冯道与周世宗反复争执。

    周世宗以唐太宗自比,而冯道不以为然。周世宗下定决心亲征,于是从大梁统帅禁军出发。在途中,禁军控鹤都指挥使赵晁派人向周世宗进言,劝阻亲征。周世宗大怒,将赵晁囚禁在怀州。北汉主不知道周世宗敢亲自出征,他看潞州城坚固,一时难以攻取,就越过潞州不攻,直取大梁。北汉兵的前锋与后周军在高平以南相遇,被周军击退。周世宗怕北汉军撤退,加紧前进。北汉主在巴公原排开阵势准备迎击。自己亲自率领中军,张元徽率军在东,杨衮率契丹骑兵在西,军容极盛。后周军前锋前进过快,河阳节度使刘词率领的后军被落在后面。面对这种敌众我寡的局面,周军的将士难免怀有畏惧心理。而周世宗反而更加镇定,坚定可克敌的决心。他命令白重赞与侍卫马军都虞侯李重进统率左军在西,樊爱能、何徽统率右军在东,向训、史彦超率领精骑在中间列阵,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率领禁军护卫皇帝。周世宗自己也全身披挂,自己跨马到阵前督战。双方都严阵以待,大战就要开始了。

  北汉主看到后周人马不多,认为不用契丹的人马也可以击败周军,他对手下的将领说:“我用汉军就可以击败周军,哪用得着契丹人。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周国。

    还要让契丹人看看我们汉军的厉害。”北汉的将领们也都表示同意。杨衮在阵前观察了后周军的阵势和军容,对北汉主说:“周军是强敌,不可贸然进攻。”北汉主不以为然地说:“机不可失,将军就不要再说了,且看我来破敌。”杨衮沉默了,他想,我倒要看看你北汉怎么破敌。当时东北风很大,突然又转为南风。北汉副枢密使王延嗣派司天监李义向北汉主进言,劝北汉主出击。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认为风势不利,不宜出击,北汉主不听,命东军先进攻,张元徽亲自率领千余精骑冲击后周的右军。后周的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有怯战心理,交战不久,看到北汉军来势很猛,抵挡不住,就率领骑兵率先逃走。后周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周世宗看到战事紧急,后周军濒临溃败的边缘,亲自率领左右的亲兵冒着矢石出阵督战。宋太祖赵匡胤当时还是后周禁军将领,他先招呼同伴向前冲锋,又请张永德率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军从右翼出击。张永德同意,两人各率领两千人马随周世宗出击。赵匡胤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汉兵抵挡不住。内殿直马仁禹也激励同伴进击,他自己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军,后周军的士气更加高涨。殿前右番行首马全义也率领部下几百骑兵向前猛攻。北汉主知道周世宗亲自出战,命人嘉奖张元徽,催促张元徽乘胜进攻。

张元徽前进,战马被射倒,被后周军斩杀。北汉骁将张元徽被阵斩,汉军士气低落,后周军乘着越来越大的南风,猛烈进攻,北汉军大败。虽然北汉主亲自挥舞旗帜,但是也制止不住北汉军的溃败。杨衮看到后周军如此骁勇,不敢救援,又恨北汉主不听他的劝告,先率领契丹骑兵撤退了。从战场上溃败的樊爱能、何徽率领溃军一路抢劫辎重,散布谣言,并且企图阻止后军刘词的前进。刘词不听,率军前进,在黄昏时与前军会合,当时北汉兵尚有兵万余人,隔山涧布阵,企图抵抗。后周军得到增援,又发起猛攻,北汉军崩溃了,王延嗣被杀,后周军一路追杀到高平,北汉兵僵尸布满山谷,丢弃的军资器械到处都是,另有数千北汉兵投降。北汉主仅仅率领百余骑兵狼狈脱逃。高平大战,后周军取得全胜。

  高平战后,周世宗将樊爱能、何徽及其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校斩首,以整肃军纪。重赏高平大战中的功臣。张永德向周世宗推荐赵匡胤,极力称赞他的智勇。周世宗将赵匡胤提升为殿前散员都虞侯,领严州刺史。自高平一战,周世宗洞悉禁军的弊端和虚弱。于是着手整顿禁军,拣选精锐,淘汰老弱,招募天下的壮士,充实禁军。经过这次整顿,大大地提高了禁军的战斗力。

  高平大战,直接关系到后周的存亡兴衰。在右军已经被击溃的危机情况下,周世宗亲自出阵,极大地鼓舞了周军的士气,从而挽救了岌岌可危的战局。周世宗此举,胆识勇猛不亚于唐太宗。假若他不能果断地亲征,或者在危急时刻先行逃跑,历史都将改写。从高平一战后,周世宗提拔了一批有胆识的将领,整顿了禁军,励精图治,先后南下攻取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北上征伐契丹,接连收复了几个州郡,增强了后周的国力,扩大了后周的国土。

    为以后宋的统一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周世宗不仅是五代中罕见的有作为的皇帝,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如此有为的皇帝也不多见,可以和他并称的人也不多。就高平一战中的表现,就少有人及。可惜的是在位时间太短,不然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而宋太祖赵匡胤也因为高平大战中的出色表现而一举成为后周禁军中的高级将领。周世宗勤于政事,能驾驭那些功勋卓著的将领。赵匡胤也一直忠心耿耿地为后周效力,屡建功勋。然后周世宗一死,赵匡胤就得以陈桥兵变,,篡夺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宋朝。他和宋太宗赵光义凭着周世宗打下的基础,最后统一了天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惨烈无比的北汉大军与后周大军的高平血战
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又派使者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友,进行。郭威也是顾命大臣,当时任枢密使兼侍中,统帅大军坐镇邺都防御契丹。隐帝派人将郭威在大梁的家人全部杀死,连婴孩也不放过。又派密使向军中将领传旨,要他们诛杀郭威。但是消息走漏,郭威率领大军回师大梁,兴兵问罪。由于隐帝此事处置失当,使得大部分将领对郭威等人的遭遇都很同情,所以一路上的守将都望风迎降。郭威很顺利地挺进都大梁外围。隐帝再次不顾太后的劝阻,执意亲自统帅人马和郭威交战。结果前锋慕容彦超失利,大多数将领率领军队投降。隐帝仓皇逃走,路上被追兵杀死。国不可一日无主,太后及大臣商议打算立汉高祖的...
· 五代十国时期中原王朝由弱转强的开端---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它最终以周世宗大获全胜而告终。五代后汉的开国君主汉高祖刘知远死后,汉隐帝即位。隐帝即位几年以后,对于几个执政的顾命大臣感到不满,皇帝的宠臣也乘机在隐帝面前进言,要诛杀这几个大臣。隐帝于是不顾太后的劝阻,在后汉乾佑三年,趁大臣朝见的机会,伏兵杀死了杨斌、史弘肇、王章。然后宣布这几个大臣意图谋反,又派使者率领人马搜捕几个大臣的亲戚朋友,进行。郭威也是顾命大臣之一,当时任枢密使兼侍中,统帅大军坐镇邺都防御契丹。隐帝派人将郭威在大梁的家人全部杀死,连婴孩也不放过。又派密使向军中将领传旨,要他们诛杀郭威。但是消息走漏,郭威率领大军回师大梁,兴兵问罪。由于隐帝此事处置失当,使得大部分将领对郭威等人的遭遇都很同情,所以一路上的守将都望风迎降。郭威很顺利的挺进都大梁外围。隐帝再次不顾太后的劝阻,执意亲自统帅人马和郭...
· 五代十国时期战役:幽州之战的背景及结果
幽州之战是指后梁乾化元年(911)至三年,占据河东的晋王李存勖攻取幽州(今北京)地区,灭亡大燕的一场战役。背景幽州,是河北藩镇割据地区之一。后梁开平元年(907),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杀兄囚父占据幽州后,自恃兵强地险,欲称雄河北。先威迫成德(治镇州,今河北正定)、义武(治定州,今河北定县)等镇推其为盟主,继又求得梁太祖朱全忠授其为河北采访使。他囚杀谏臣,不听劝阻,借受封之机称帝,国号大燕。乾化元年十一月,发兵2万进攻义武镇所属容城(今河北容城西北)。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向李存勖告急。晋与燕接界,李存勖深感刘守光为心腹之患,采纳诸将先取幽州再攻后梁的建议,即派蕃汉马步总管周德威领兵救援。经过后梁开国之初,卢龙节度使刘守光独据幽州,乘后梁与晋争夺河北之际,自称为帝,建国号大燕。旋出兵河北,与晋发生争斗。乾化元年十一月,燕军2万兵出幽州南下攻容城(今河北容城北),易定节度使王处直向晋求援。三月...
· 五代十国时期最英明的君主,终究还是灭亡了
翅眉荣荣采纳比部郎中王朴。先易危难、先雨后北、各个击破的献策,确定先攻后蜀,再征南唐,最后灭亡北汉的统一方略。显德二年(955)后周西征后蜀。在黄花谷陕西风县西北勺之役,后周军大败北路行营都统李廷珪所率后蜀军主力,收复了(秦今甘肃天水)成(今属廿肃)、阶(今甘肃武都)、艮(今陕西民县乃四州)。显徳二年到五年(955~958),柴荣三次亲征南唐,以围点灯援之策,消耗南唐军,继而新建水军,水陆并进尽一歼南唐信上亦军,直捣长江,夺取了长江以北淮南十四州、六十县,逼迫商唐中划江为境。此役不但使南唐俯首就范为北伐契丹扫除了后顾之忧,而且震慑了南方各割据势力。
· 血战卡昂的战役背景是怎样的?参战双方分别是谁
卡昂战役(康城之役,英语:BattleforCaen)是1944年6月至8月的大君主作战期间,盟军与德军在法国北部卡昂爆发的一连串战役。盟军原预计在D日当天攻占法国诺曼第地区的最大城市卡昂,并要达到下述战略目标:占领其周围的奥恩河和卡昂运河,这两个河流形成的障碍能够有效加强德军的防守,必须先将其夺下、夺取被德军作为调派部队的交通枢纽-卡昂市、占领该市与其四周的开阔地形,尤其是诺曼底以西的小林地域,将其用作机场。1944年6月6日,盟军实施代号霸王行动的军事计划,在被德国占领的法国的诺曼底海滩实行登陆,目的是为了开辟第二战场。在海滩上实施代号为大君主行动的登陆行动,数千艘船只在大约3,000架起飞机的支援下进攻在诺曼第的海滩,D日的登陆行动基本上是成功的,但盟军未能按计划攻占卡昂。除了海上登陆,盟国还利用空降部队,美军第101空降师和第82空降师、还有英军第6空降师(配属有加拿大空降营),插...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