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河西之战:吴起以少胜多 打退秦军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11
转发:0
评论:0
河西之战:吴起以少胜多打退秦军,失去河西之地的保护,强大的魏国就守在了秦国门口,这让秦国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公

  失去河西之地的保护,强大的魏国就守在了秦国门口,这让秦国感觉到了威胁,于是公元前401年,秦国攻魏,试图夺回河西之地,然而秦国这场反击战却以大败告终。50万秦军被吴起的五万余人给杀退了。吴起到底是怎样以少胜多打退秦军反击战的呢?

  魏国攻下河西之地后,给秦国以重创,但是魏国却没有进一步攻击秦国。在魏文侯去世之后,魏国的扩张步伐指向了中原,主力部队也调去了中原地区,这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

  据第一次河西之战七年之后,秦国决定反击,于公元前401年攻魏。公元前393年与魏交战于汪,公元前390年又战于武城。魏国全力应战,所以秦国前后历经十一年都没成功逆转,比起魏国十一年拿下河西地区来说,秦国实力确实不敌魏国,尤其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魏国的主力部队还在中原战场上。

  也许是久攻不下让秦国有些恼怒,所以公元前389年,秦国再次调集超过50万的大军进攻军事要地阴晋。当时西河郡由吴起把守,并驻守了一支精锐部队。吴起以论功行赏的方式激励军队保持士气高昂,保持了三年。所以只要秦军进攻河西,魏国立刻就有数万人枕戈待旦以待军令,完全不用刻意交代。

  面对50万秦军来袭,吴起只请五万人作战,自己亲自带队向秦军发起反击。魏军虽少,却奋勇杀敌,以一挡十,将秦军50万人打得大败。

  这场以少胜多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一战。吴起的激励之法也给后人作战留下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第二次河西之战,吴起以少胜多打退了秦军的反击,保住了河西战略要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秦收复河西之战中为何秦军不敢正面应战?
关于战国时秦国的地理屏障,大家都熟悉的是秦国的函谷关、武关、终南山、黄河等天然地理位置。但秦国能够在战国合纵中能够独善其身而不是如魏、楚、齐、赵、韩等国或一战击溃或战略要地被占。除去函谷关、武关、黄河、终南山等天然地理,更重要的是秦国牢牢控制着这块关键战略要地——河西之地。河西之战,并不是单纯的一场战争,而是以秦魏双方争夺为代表的一系列战役。除此之外,从战争的开始到结束,时间跨度也大,并非只有短短几年的时期。河西之地的位置为:关中平原东部、黄河以西的地区。以下图中的地点为魏国夺取秦国河西之地时的地点。河西之战历史进程河西之战从公元前419年魏国夺取秦国少梁开始,直到公元前329年魏惠王因为龙贾之役失败被迫割让河西之地给秦国,历时90年。历经的国君有:秦国:秦灵公、秦简公、秦惠公、秦出公、秦献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等7位国君;魏国:魏文侯、魏武侯、魏惠王等3位国君。以下是河西之战的历程:1、公...
· 第五次河西之战简介:秦军趁魏国衰弱收回河西
背景魏国携大战胜利之余威,力压诸侯,魏惠王便骄傲自大起来,于前344年召集天下诸侯自立为王。齐、楚等大国不来还情有可原,但一向是魏国小弟的韩国没参加就让魏惠王生气了。于是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再次以田忌,孙膑为将率军救韩,庞涓率魏军追击齐军,在马陵到遭埋伏,魏太子申被俘,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刎而死。魏国在兵力缺乏、国力大衰的情况下,无暇对付秦军。经过公元前341年,魏10万大军在马陵之战被齐全歼,秦乘机于次年进攻河西,大败魏军,诱俘魏主将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军再由庞城渡河进攻,于岸门(今山西省河津县南)击败魏援军,俘主将魏错。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继位,杀商鞅,重用魏人公孙衍。公元前332年,秦惠王派军攻魏上郡重地雕阴(今陕西甘泉南)。魏防守河西的主将龙贾,集中兵力迎战。经2年激战,至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全歼魏军,斩首4.5万(此据《史记.魏世家》,《秦本纪》为...
· 第一次河西之战简介:吴起率领魏军夺取了河西
背景东部及河南中部北部地区,是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自魏文侯执政以来,任用李悝、吴起等一批贤臣、名将,致力于国家与军队的改革,使国家日益富强。吴起在魏国推行征兵制,选练了一支精锐的军队。其“武卒”能全副武装,带三天的粮食“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魏国欲向西发展,夺取秦国东部河西之地。秦国是西部诸侯大国,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春秋四强国之一,然而到战国初,因内部权力之争,频繁更换君王,世族封君太强,不能形成强有力的统治,亦未完成社会变革,虽有东进之意,但军事实力弱于魏国。经过周威烈王七年(公元前419年),魏军攻取秦国河西地区(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的大规模作战。魏国用了先在河西站稳脚跟,再大举进攻扩大战果,最后巩固占领地区的战略。七年,魏军首先在河西少梁(今陕西韩城西南)修筑城池,建立巩固的前进基地,以便屯兵积粮进攻秦国。秦国随即发兵进...
· 河西之战
河西地区河西地区系指今甘肃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因位于黄河以西,自古称为“河西”,又因其为夹在祁连山(亦称南山)与合黎山之间的狭长地带,亦称河西走廊。这个走廊,水源丰富,土质肥沃,宜耕宜牧,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河西地区原来是大月氏部族的领地,后冒顿单于打败大月氏,迫其西徙,这里为匈奴占有。匈奴单于命浑邪王统治酒泉及周围地区,休屠王统治武威及周围地区,控制西域各国,并南与羌人联合,从西面威胁西汉王朝。背景汉武帝即位之初,曾有一个联合月氏、夹击匈奴的宏大计划。然而这个计划的实施却颇费周折,首先是北部战场压力太大,令汉军无暇他顾,其次则是月氏人无意东归故地,使汉军孤掌难鸣。因此,直至汉匈漠南战役之时,河西地区仍在匈奴人的牢固控制中。经河南、漠南几次战役后,右贤王失去对河西诸王的控制,单于远徙漠北,在大漠以南对西汉王朝威胁最大的就是河西匈奴军。于是汉武帝将下一个...
· 河西之战
背景魏国自三家分晋后,魏文侯政治上任用翟璜、吴起、李悝、魏成子等人进行改革,使魏国国势逐渐强盛;军事上魏国联合赵、韩,西击秦,东击齐,南击楚,创建了由魏国领导而由韩、赵辅佐的中原霸权。而秦国自秦厉共公以后,政局不稳,数位国君或杀或废,国力日趋衰弱,加上西方及北方又有戎族入侵,在魏国的连续攻势下,只能被动防守。秦献公继位后开始政治改革,使秦国国力由弱转强,具备了夺回河西地区的实力。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秦国国力开始强大。魏国此时忙与同赵国、齐国交战,无暇西顾。秦国趁机大举的进攻魏国的西河郡。周显王二十七年(前342年),魏国发兵攻韩,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军师孙膑再次使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包围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魏惠王下令庞涓撤兵回救,庞涓在马陵(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遭到埋伏,全军覆没,太子申被俘,庞涓亦自刎而死。魏国经过马陵之战的失败,元气大伤,无力对付秦军。秦军从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