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战役: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32
转发:0
评论:0
古代战役:项羽、刘邦灭秦之战,秦二世二年三月至三年九月,项羽、刘邦继承陈胜、吴广未竟的事业,团结反秦力量,

  秦二世二年三月至三年九月,项羽、刘邦继承陈胜、吴广未竟的事业,团结反秦力量,推翻秦王朝统治的战争。

  元年七月,陈胜、吴广首举反秦义旗,得到广大民众及各种反秦力量的积极响应。同年九月,楚名将项燕后裔项梁、项羽叔侄,杀会稽郡守殷通起义,聚集精兵8000余;刘邦起兵沛县得2000人;另有英布、秦嘉、陈婴、郦商等及魏、赵、齐等地的原六国旧贵族先后起兵。

  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原六国旧贵族拥兵割据,各地反秦武装亦在继续积极抗秦。二年春,奉陈胜之命攻取广陵的义军将领召平,以陈胜名义封项梁为“张楚”农民政权上柱国,建议他引兵击秦,三月,项梁、项羽率军渡江北上,沿途收编陈婴、英布、吕臣、蒲将军等多部反秦武装,并击败占据彭城以东地区的秦嘉部,队伍迅速壮大。秦将章邯击灭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军后,为逐次消灭北方各部反秦势力,北上至栗县。项梁遣朱鸡石迎战不利,退军到薛时,刘邦率部归附。这时,义军已发展到10万余人。项梁得知陈胜败亡的消息,接受范增建议,拥立死于秦国的原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作为反秦号召。项梁自称武信君,掌握军政大权。

  章邯军在栗县击败朱鸡石部后,对魏、齐、赵等地的反秦力量发起攻击,击败齐、魏联军于临济,乘胜进攻齐地的东阿。项梁率军援齐,大败章邯军于东阿城下。楚军追击至濮阳东,再败秦军。章邯退入濮阳防守,同时,项羽,刘邦率军在城阳、雍丘、定陶、陈留等地连破秦军。九月,章邯得到补充,大破义军于定陶一带。项梁战死。为避免被秦军各个击破,项羽、刘邦等率部东撤到彭城一带,楚怀王也自盱台迁到彭城。

  章邯击败项梁于定陶后,认为楚地兵不足忧,即率军北上攻赵。同年闰九月,秦军攻占赵都邯郸。赵王歇、赵相张耳由信都退守巨鹿。章邯令王离、涉间率20万人围攻巨鹿,自率20万人屯于巨鹿南之棘原,筑甬道至巨鹿城外,补给王离军。赵王歇几次派人向彭城楚军求救。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率主力北上救赵;遣刘邦率一部分兵力乘关中空虚无备,进军咸阳。三年冬十一月,宋义率军抵安阳,滞留46日,企图坐观秦、赵相斗,以收渔人之利。时天寒大雨,军中缺粮,士卒冻饿,且巨鹿危在旦夕。十一月,项羽多次建议立即北上救赵,义不听,反下令军中,不从命者皆斩;而整天饮酒高会。项羽遂杀宋义。楚怀王改命项羽为上将军,率军救赵。当时,巨鹿兵少食尽,赵将陈余及燕齐等国救兵畏惧秦军,不敢出战。

  十二月,项羽以英布、蒲将军率2万余人渡过漳水救赵,取得初战胜利。陈余复请救兵。于是,项羽亲自率主力渡河,下令凿沉船只,打破“釜甑”,每人只携三日口粮,以示誓死决战之心。至巨鹿,与秦军相遇,九战,大破秦军,绝其甬道,击杀秦将苏角、俘虏王离,涉间自杀。诸侯军等敬服,拥戴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尔后,项羽乘胜追击至漳水南岸,屡次击败秦军。章邯求和未成,率军后撤。项羽以蒲将军追击,至三户津,再破秦军。章邯率军南退,项羽又亲率楚军及诸侯军追击,大破秦军于汗水上。章邯连战失利,遭秦二世指责,进退无路。七月,遂率20万秦军降楚。至此,秦军主力全部被歼。项羽即长驱入关。

  三年二月,刘邦率军由砀出发。刘邦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避免攻坚,乘虚而进。攻昌邑未下,转兵向西攻破陈留,随后,向南迂回,出辕辕关险道,攻克宛城,沿途不断发展壮大队伍。八月,用张良计,收买秦将,乘其不备,袭破通往关中的重要门户武关。是时,秦军主力已被项羽歼灭,秦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丞相赵高逼杀二世,立子婴为秦王。九月,子婴杀赵高,派兵据守蛲关。刘邦绕过峣关,与秦军战于蓝田,三战三胜,遂破之。军至霸上,直逼咸阳。汉高帝元年十月,秦王子婴出降。刘邦进占咸阳,秦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刘邦和项羽:从亡秦之战看刘邦项羽的军事才能
导读:刘邦,是汉高祖,是汉朝的开国皇帝。项羽,是贵族后代,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刘项亡秦的原理不是在于奋臂大呼,而是在于他们是军事天才;不仅是军事天才,而且是秦的克星。秦军以一国之力敌天下,连年作战,所向披靡。各国殚精竭虑,施出浑身解数,最终还是逃不掉覆灭的下场。所以网上常常能见到以秦军与罗马军队比较的热帖,争得不亦乐乎。秦在战国末期遇到了天下所有名将,胜过秦军的有赵奢、李牧、项燕。项燕被秦军击败身死,李牧被秦用计除掉,赵奢病死。感觉上李牧强一点。但李牧对秦作战也是先死命约束部队不去与秦接战,然后出其不意破秦。赵奢的情况也差不多。他们的战争模式好象要等到士气高涨后,才可投入作战。而他们的失败或者说没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可能也在于士气不是始终能保持在高昂状态的。等到你那士气不复可用,又成了秦军的天下。秦军横行天下的状态一直到了刘项出马作战才彻底改观。项羽少年时学过兵法,但他没那个耐心系统学,只...
· 秦灭六国之战都有哪些重要战役秦灭六国之战的主要将领
秦王嬴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秦灭六国之战都有哪些重要战役并韩灭赵:秦灭韩之战、秦灭赵之战灭魏:秦灭魏之战灭楚:秦灭楚之战灭燕:秦灭燕之战灭齐:秦灭齐之战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发,同时还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对中原地区同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达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秦灭六国之战的主要将领王翦、王贲、李信、杨端和、内史腾、蒙武、蒙恬灭韩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突然南下渡过黄河,攻破韩国首都郑(今河南新郑),韩王安投降,韩国灭亡。秦国遂在韩地设...
· 秦灭魏之战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秦军攻灭魏国(今河南中部偏东)的作战。二十一年,秦军在攻占燕都蓟、取得北方决定性胜利的同时,将主攻方向转向南方。派名将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楚北部地区(今河南南部)占领十余城。在予以一定打击,使其不敢轻举妄动,保障了攻魏秦军的侧背安全后,即回军北上,于二十二年突然进袭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军依托城防工事,拼死防守。秦军强攻无效,遂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魏亡。秦在魏东部地区设置砀郡。
· 秦灭赵之战
中国战国末期,秦王嬴政即位后,采纳谋臣尉缭、李斯的建议,用重金收买六国权臣,破坏诸侯合纵,军事上实行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方略,以实现统一。秦王嬴政十一年(公元前236),秦乘燕、赵交兵,赵后方空虚之际,以王翦为主将,分兵两路攻赵,夺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赵军守城据险,避免决战,战事呈相持局面。十三年,秦军副将桓□攻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歼灭赵军10万,杀赵将扈辄。接着挥军北进,为赵大将军李牧大败于宜安(今石家庄东南)。十五年,王翦改变战法,以一部兵力袭扰赵都邯郸(今属河北),自率主力由上党(郡治长子,今山西长子西南)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企图将赵拦腰截断,因李牧预有防备,受阻还师。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遣军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秦军多次受挫于李牧,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次年,王翦大破赵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赵葱战死,颜聚逃亡。秦军攻...
· 秦灭楚之战
楚国西与秦国毗邻,虽屡遭侵割,国势日衰,但至中国战国末年,尚据江淮广阔地区,是秦统一事业的一大障碍。秦攻取赵邯郸(今属河北)后(见秦灭赵之战),即移师向南,对楚作战。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秦将王贲取楚十余城。嬴政不听王翦以60万大军全力攻楚的建议,遣李信、蒙武率军20万攻楚。二十二年,李信、蒙武兵分两路深入楚地,企图围歼楚军。楚名将项燕隐蔽主力,寻隙反击。李信军未能捕捉楚军主力决战,回军与蒙武会师。楚军暗中尾随三昼夜,出其不意地攻击秦军,杀七都尉,李信大败回师。秦王嬴政复起用老将王翦为将。二十三年,王翦率军60万经陈(今河南淮阳)之南屯军平舆(今河南平舆北)。楚倾全力迎击秦军。秦军坚守营垒,持重待机。楚军求战不能,回师东撤。王翦挥军追击,大败楚军,杀项燕。秦军乘胜攻占城邑,二十四年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虏楚王负刍,楚国灭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业至此基本完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