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朱元璋的九次北伐 重回汉唐的荣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7
转发:0
评论:0
朱元璋的九次北伐重回汉唐的荣光,大明王朝作为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由中原民族建立的政权,代表了中国农耕民族最后的

  大明王朝作为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个由中原民族建立的政权,代表了中国农耕民族最后的荣光,其巅峰时期,号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被近世称之为刚明。而大明的荣光,自其开国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的九次大规模北伐始。

  第一次北伐(1367年)——建国之战

  这次北伐,实际上是北定中原之战,是朱元璋集团在扫平江南群雄后,对元王朝发起的战略决战。1367年还是西吴王的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北伐中原,攻占元大都,收回了自五代以来丢失四百余年的燕云十六州,随即在1368年于南京即中国皇帝位,建立大明,其后徐达兰州,常遇春北克元上都,明军各部逐步克定中原,完成了对中华疆域的初步统一。

  第二次北伐(1370年)——宜将剩勇追穷寇

  大明建立初期,元顺帝逗留北境地区,企图再次入主大都,于是,朱元璋再次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汤和、邓愈为副,分两路进攻北元,可谓精锐尽出,徐达率军入定西,歼灭元军王宝宝部;李文忠部出居庸关,攻克北元临时都城应昌府,元顺帝忧惧病死。此役过后,近塞地区再无元军主力。

  第三次北伐(1372)——铁木真子孙的觉醒

  为了彻底消灭北元势力,明朝君臣于1372年再次发动北伐,正式出师大漠,此次兵分三路,徐达统中路军、李文忠统东路军、冯胜统西路军,但此时远离中原温柔乡、退回大漠的铁木真子孙已恢复了祖先的血性,集结重兵抵抗明军。此次北伐除了西路军前锋傅友德横空出世,颇有斩获外,东路军得失相当,中路军更是吃了败仗。

  第四次北伐(1380)——小试牛刀

  吸取了上次冒进的教训,明军迅速转变策略,暂取守势,在得知西线元军有南侵倾向时,朱元璋命沐英率陕西明军,渡过黄河,急行军突袭元军,俘敌而还。

  第五次北伐(1381)——再次进攻

  对塞外元军的又一次进攻作战,以徐达为大将军,汤和、傅友德为副,沐英为先锋,逐北数百里,大胜而回,此后的塞北元军开始了游击战术,明军来了就跑。

  第六次北伐(1387年)——收复辽东

  北元太尉纳哈出,用兵十余万,占据东北,朱元璋以冯胜为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出师东北,一路凯歌,收降纳哈出,自大唐后中原军队再次开进辽东,并建立辽东都司,初步完成了从东路包抄北元的战略。

  第七次北伐(1388年)——帝国的荣耀

  借着上次大胜余威,朱元璋以蓝玉为大将军,郭英、唐胜宗为副,出师北伐,千里奔袭,与捕鱼儿海围歼北元朝廷,给予了北元政权致命一击,从此大漠无王庭,北元又回到四分五裂,各自为战的状态。

  第八次北伐(1390年)——犁庭扫穴

  朱元璋以晋王朱、燕王朱棣为主将,由傅友德辅佐,分兵两路围剿北元残部,大胜而归。

  第九次北伐(1396年)——名将的传承

  朱元璋派燕王朱棣出师北伐,此役也大获全胜,但其重要意义在于,在洪武朝众名将一一逝去的时候,燕王朱棣成长成了帝国北境新的柱石。

  最终,在基本肃清了北元势力的抵抗后,铁血帝王朱元璋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只留下了那句“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的豪言。几年后,他的儿子朱棣接过了父亲的重担,五出三犁,再次将大明帝国推向了辉煌的顶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唐的滋味
吃月饼的时节已经过去了,但是有关“饼”这种食品,还是值得一说。《三国志》注:“赵岐遭家祸,诣北海贩胡饼。孙膑硕过市,疑其非常人,问曰:‘自有饼耶?贩之耶?’岐曰:‘贩之。’”这是汉时就有烧饼的凭证。唐传奇中的《任氏传》:“行及里门,门扁未发,旁有胡人饼之舍方张炭炽炉,暂住栖止。”这是唐时烧饼还称胡饼的凭证。现在饼有很多称呼,就是不叫胡饼。古人做饼的方法和胡饼的名字一样,不为今人所知。那时的酵母与现在不同,制作工艺肯定也别同霄壤。了解一点古饼的消息,就像吃到了它们一样,会使我们多一种滋味。先说酵。用一斗酸浆,煎干到剩七升。用一升米,放进浆里,先浸一些时间,然后到火上煮,像熬稀饭那样,煮成粥。再加一升白酒下去作酵,放在火边上,看着它像酒一样起大气泡时,把粥渣滤掉,用所得的清液来和面,面起了,就可以作饼。刘熙《释名》:“饼,并也,溲(调和)麦面使合并也。”这反映出了那个时代对酵的理解。再说做。用...
· 邝荣光
生平邝荣光出生于1860年,祖籍是今台山市台城岭背蟹村。1872年,他12岁时由清政府公派赴美国留学,成为第一批中国留美幼童之一。邝荣光的父亲当时为了便于同葡萄牙人做生意,从台山迁居靠近澳门的珠海北岭(今属珠海市香洲区拱北街道)。起初得知朝廷公派留学消息后,邝荣光的父亲便毅然携邝荣光报名,并和其他家长一样同政府立了下列字据:1871年底,邝荣光等共计30名中国留美幼童在上海进预备学校,由容闳教授基本的英文会话和英文知识。1872年8月11日邝荣光等共30名中国留美幼童由监督陈兰彬、副监督容闳的率领下,从上海登船赴美国旧金山。这些幼童出发前在上海轮船招商总局门前合影留念。到达美国后,根据美国康涅狄格州教育局的决定,邝荣光等中国留美幼童被分散到美国人的家中居住。1874年,经李鸿章授权,容闳在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的柯林斯街兴建房屋以作为幼童出洋肄业局驻美总部。该房屋建成后,邝荣光等中国留美幼...
· 汉唐时代的村落形态
马新、齐涛在《汉唐村落形态略论》(刊于《中国史研究》二○○六年第二期)一文中指出,村落是与城邑相对应的社会单位概念。不论作为自然聚落的村落称谓在不同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始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的共同体。汉代乡村组织的特点是里聚合一,是行政单位与自然聚落的一致;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里聚分离,作为自然聚落的“村”具有了一定的行政意义;到唐代,里正成为乡政的主持者,村正开始行使里正职掌,村落的行政与法律地位得到确认,乡里之制演化为乡村之制。这一演化实质上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分合变化,并不具有城乡分离的内容。
· 汉唐时代的村落形态
马新、齐涛在《汉唐村落形态略论》(刊于《中国史研究》二○○六年第二期)一文中指出,村落是与城邑相对应的社会单位概念。不论作为自然聚落的村落称谓在不同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它始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是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的共同体。汉代乡村组织的特点是里聚合一,是行政单位与自然聚落的一致;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里聚分离,作为自然聚落的“村”具有了一定的行政意义;到唐代,里正成为乡政的主持者,村正开始行使里正职掌,村落的行政与法律地位得到确认,乡里之制演化为乡村之制。这一演化实质上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分合变化,并不具有城乡分离的内容。
· 为什么明朝之前的多次北伐中只有朱元璋北伐成功了
在历史长河中,朱元璋这个人物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朱元璋北伐这个故事吗?自古以来,中国就以长江为分界,被划为北方和南方,而正统的中原王朝一般都是在长江以北建国。但是也有例外,就是当游牧民族南侵,中原王朝无法保住长江以北的地盘,所以只能跑路去南方。其中最早的可能就要数衣冠南渡的东晋了,后来南宋、南明也都是偏居江南。但是虽说跑到了江南,可是南方王朝却并不安心如此,天天叫嚷着恢复中原,然后举大兵北伐。可是吧,从祖狄开始北伐,到桓温、刘裕,再到后来的岳飞等人,最后的结果都是不了了之,陆游老爷子死都没能等到王师北定中原的日子。三国的诸葛亮六出祁山,加上徒弟姜维,前前后后北伐了十几次也是无功而返。这不由得让人要问,北伐咋就这么难呢?不过,在前面无数次失败之后,元朝末年来自凤阳的一个农村小伙做到了。他就是朱元璋,为何那么多次北伐,只有朱元璋能成功呢?首先,朱元璋北伐的时机好。都知道元朝是一个糊涂...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