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曹叡:诸葛亮最大对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12
转发:0
评论:0
曹叡:诸葛亮最大对手,“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是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谓“还于旧都”,就是要干掉曹

  “北定中原,还于旧都”,这是诸葛亮平生的理想。所谓“还于旧都”,就是要干掉曹魏,回到洛阳重建大汉江山。如此,坐镇洛阳的魏明帝曹,自然是他最大的对手。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死,常使人叹息感慨。曹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在当年的三国相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被尊为魏明帝,这个“明”字,绝非毫无来由。诸葛亮六次北伐,竭尽心智,却难遂心愿,与他关系很大。

  


  举重若轻退孙权

  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司马懿比起来,曹叡简直是籍籍无名。其实在那个时代,曹叡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司马懿的领导,他后来被尊为魏明帝,这个“明”字,那可不是白给的。

  曹叡的遗传基因好得没话说,他是曹丕和超级大美女甄氏的儿子。据说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句子,描绘的就是甄氏。曹叡的后天教育也好得没话说,他“数岁而有岐嶷之姿(言外表峻茂而内心聪慧)”,曹操十分喜欢他,说“我基于尔三世矣”,觉得自己的江山至少可以传三代了,常带他在身边,“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可以说,他是在朝堂之上长大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叡成为魏国皇帝。这年他刚23岁,相当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年纪,他却已是魏国最高领导人。

  曹叡一上岗,就面临麻烦局面。在诸葛亮的运作下,因关羽结仇的吴蜀两国,通过和亲已结为盟国,对魏国形成左右夹击之势。趁着魏国老皇帝刚死、新皇帝年少,他们先后对中原用兵。

  先动手的是吴国。孙权亲领大军北伐,围攻江夏郡(当时吴国、魏国各有江夏郡,魏江夏郡治在今湖北安陆西北),太守文聘坚守城池。朝中大臣纷纷主张发兵援救,而23岁的曹叡显示了他过人的洞察力:孙权的优势在于水战,如今弃船上岸,不过是趁人不备占便宜;前方将士守城力战,已形成对峙,坚城之下,他是不敢久留的。

  果然,此前派去慰军的侍御史荀禹,快走到江夏的时候,征召各县民兵,连同他所带的小部队,总共步骑1000多人,晚上在山上散开了,大家一起点燃火把,高高举起。孙权看到漫山遍野的火把,竟然吓得匆匆退兵。

  这是曹叡第一次谋断大事,对手是老辣的孙权,他表现得如此淡定、如此举重若轻,天下大势了然于心,令大臣们刮目相看。

  很显然,这个年轻人号准了孙权的脉:他不会带着水军长期在陆地作战,折了老本可就保不住江东了。吴国占有地利,凭借水上防御体系,即便曹操也拿孙权无可奈何;但如果离开了水上作战体系,前来进攻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中原,孙权不会有多大作为。倒是蜀国的诸葛亮,对魏国是更大的威胁。

  蜀国一向不以割据一方为满足,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为他提出的战略,即是占据荆州、益州,积蓄实力,“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这个宏大的战略,令刘备无比振奋,“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但刘备十分坚决,他对自己的好兄弟说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

  后来刘备果然如愿得到荆州、益州,但当诸葛亮准备对中原用兵之时,荆州已被孙权夺走,诸葛亮设计的左勾拳加右直拳,遗憾地只剩下左勾拳,尽管如此,这一拳的力道也不容小觑。

  果决明断战诸葛

  公元227年,蜀国国家富足、军队整肃,诸葛亮上《出师表》,决定“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目标直指东汉旧都洛阳。这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这次魏国、蜀国的大战,魏国方面的主帅,即是魏明帝曹叡本人。诸葛亮出兵之初,进展十分顺利,他先扬言兵出斜谷,派赵云、邓芝为疑兵,吸引了曹真的魏军主力,自己则率军兵出岐山,魏国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向他投降。一时间魏国大为震动,“朝臣未知计之所出”,而曹叡仍镇定自若:诸葛亮本来拥有山川险阻,现在主动攻打我们,等于中了我们诱敌深入之计。那三郡已成诸葛亮的包袱,让他知进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矣。”

  于是曹叡在洛阳点起五万步骑,前往长安镇守。他命令曹真进攻赵云,张郃进攻街亭的马谡,结果马谡大败,诸葛亮不得不退兵,三郡迅速被魏国平定。

  此后诸葛亮数度北伐,双方互有胜负,蜀军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北定中原的愿望却无法实现。

  公元234年,蜀国、吴国一起向魏国发动进攻,曹叡坐镇洛阳,调兵遣将,面对诸葛亮、孙权的夹攻,丝毫不落下风。



  这年二月,诸葛亮兵出斜谷,曹叡命司马懿率军与蜀军对阵,他命司马懿坚守不战,“以挫其锋,彼进不得志,退无与战,久停则粮尽,虏略无所获,则必走矣。走而追之,以逸待劳,全胜之道也”。

  这年诸葛亮已54岁,自感时日无多,倾力而来,求战心切,曹叡如此谋划,再次显示了他过人的洞察力。诸葛亮为求一战,用上了激将法,他频频派人下战书,并给司马懿送来“三点式”等女子服饰,讽刺他不像个爷们。这下魏军炸了窝,都觉得奇耻大辱无法忍受,纷纷请战。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抵不住压力,作势上书请战,曹叡当即派使者前来,勒令司马懿及部下不得出战。双方僵持渭水之滨,诸葛亮进退维谷。

  这年五月,孙权大举北征,派陆逊、孙韶各率万人沿淮、沔北上,自己亲率大军围攻合肥。其时孙权势大,魏征东将军满宠建议撤出合肥,坚守寿春,曹叡拒绝了:“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纵权攻新城,必不能拔。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

  果然,曹叡亲率大军东征,距合肥还有几百里时,久攻不下的孙权闻讯撤军。陆逊、孙韶也迅速撤退。

  此时,司马懿与诸葛亮仍在关中相持,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前往支援。曹叡说,孙权退走,“亮胆破,大将军以制之,吾无忧矣”。遂前往寿春,封赏有功将领。不久,诸葛亮病逝,蜀军退走。这一战,司马懿当然居功甚伟,但他老板曹叡用人和战略的明断,却也十分重要。

  两线作战,面对爷爷的老对手孙权、诸葛亮,曹叡以其刚毅、明断和果决,丝毫不落下风,他“行师动众,论决大事,谋臣将相,咸服帝之大略”。他的表现,充分印证了曹操当年的眼力。

  从蜀国方面讲,诸葛亮北伐失利无疑是十分遗憾的事。陈寿原是蜀国人,对诸葛亮充满敬仰之情,论及北伐失利,陈寿从蜀国内外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就蜀国内部讲,诸葛亮的“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他具有管仲、萧何般的治国才能,但统军打仗,并不是他最擅长的,萧何推荐了韩信,而当时的蜀国却没有韩信这样的将才,“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

  就蜀国外部讲,魏国占据中原,军事、经济实力雄厚,魏明帝选贤任能,魏军将帅人才济济,使诸葛亮“所与对敌,或值人杰”,“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陈寿之论,十分客观。

  作为那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诸葛亮的死不仅深刻影响蜀国,也影响着魏国。他死之后,魏明帝大大松了一口气,开始大兴土木,一道诏令,让洛阳变成了一个大工地。他动用三四万工人,建造巨大、豪华的宫殿,美丽、别致的园林,马钧所造水转百戏更是巧夺天工……

  当时的人不明白,现在的人也不明白,天下未定,魏明帝为何就如此大兴土木?在战争期间表现得沉毅明断的人,稍微安定一下,怎么就如此贪图享受?他的作为,岂不辜负了一个“明”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曹叡
生平立储太子曹叡从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爱,常令他在左右。曹叡年幼聪慧,曹操曾惊异地说:“我基于你可以有三世之业了。”在朝会宴席上,也经常叫他与侍中近臣并列。曹叡好学多识,特别留意法理。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后封曹叡为武德侯。同年十月曹丕称帝,次年封曹叡齐公,再次年封平原王。由于曹叡生母甄夫人得罪了曹丕被杀,曹丕怀疑曹叡心怀不满,因此始终没有立为太子,有一段时间甚至打算立徐姬之子曹礼作为太子。直到曹丕病重将死,曹叡才被立为太子。野史《魏末传》记载,曹叡小时候曾经跟从曹丕狩猎,见到母子两鹿。曹丕射杀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杀子鹿,曹叡不从,并且说:“您已经杀掉了母鹿,我实在不忍心再杀掉它的孩子。”说完哭泣不已。曹丕于是放下了弓箭,因为此事十分赞许曹叡,并且立其为太子的心意已经确定。曹叡登基帝位魏明帝登基后首先必须对抗内外敌人的攻击,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到234年为止...
· 魏明帝曹睿:诸葛亮北伐的最大对手
导读:为什么说曹睿是诸葛亮北伐的最大对手呢?首先,诸葛亮讨伐的是曹魏,自然不能绕开这个皇帝;其二,曹睿拥有大才,他曾经击败孙权,也坐镇过中央,统筹全局打败过诸葛亮的多次进攻。与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司马懿比起来,曹睿简直是籍籍无名。其实在那个时代,曹睿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司马懿的领导,他后来被尊为魏明帝,这个“明”字,那可不是白给的。曹睿的遗传基因好得没话说,他是曹丕和超级大美女甄氏的儿子。据说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句子,描绘的就是甄氏。曹睿的后天教育也好得没话说,他“数岁而有岐嶷之姿(言外表峻茂而内心聪慧)”,曹操十分喜欢他,说“我基于尔三世矣”,觉得自己的江山至少可以传三代了,常带他在身边,“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可以说,他是在朝堂之上长大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网络配图公元226年,曹丕去世,曹睿成为魏国皇帝。这年他刚23岁,相当于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年...
· 曹丕杀了甄宓还立曹叡为太子,他不怕曹叡报复吗?
曹丕杀了甄宓还立曹叡为太子,他不怕曹叡报复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天下群雄割据,甄宓原本是袁熙的妻子,后来袁绍战败,被曹丕抢去,甄宓是个大美人,知书达理人见人爱的那种,后来被人陷害被逼死,那为什么曹丕继位后坐上了皇帝把她赐死后,还要把皇位传给她儿子呢?官渡之战,曹军进入邺城,曹丕初见甄宓,曹丕18岁,甄宓21岁,曹丕正是年少芳华之时,甄宓正当女性最有魅力之龄,曹丕必然爱不释手。到一见钟情必然熬不过时间的消磨,曹丕并非浪漫之人,精力也在争权夺位之上,而甄宓才华横溢,有妇人之德。两人之间必然矛盾重重。220年,曹丕继位称帝,这年曹丕32岁,甄宓35岁,美人再美也有色衰之日,加上两人间的隔阂,曹丕去了洛阳,却把甄宓留在了邺城,此时曹丕事业大成,美女相伴,想必早也对甄宓厌倦。虽说曹丕很有才华,但曹丕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就是喜欢抢别人的老婆,曹操打败袁绍之后,曹丕看上了袁熙的老...
· 曹叡简介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曹叡生平
曹魏烈祖明皇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史称魏明帝,中国三国时期曹魏的第二位皇帝,公元226-239年在位。曹丕与文昭甄皇后之子,曹操之孙。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丕去世后,曹叡继位为帝,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在他曹叡登基不久,就遇到内外敌人的攻击,公元226年八月孙权攻江夏、襄阳,227年孟达反,231年,鲜卑与蜀汉联手进犯,到234年为止诸葛亮五次进攻曹魏,234年孙权攻合肥。魏明帝成功地抵御了这些内外战争。他重用曹真、张郃、司马懿等名将与诸葛亮作战。235年诸葛亮死后,魏蜀边境上的情况有所减缓。同年,轲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杀,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
· 曹叡削司马懿兵权
魏主曹叡因对司马懿产生疑忌,便削夺了他的兵权,将他罢归田里。那么,曹叡对司马懿的疑忌是对还是错呢?不辨真伪,惑于流言曹叡这次之所以将司马懿削职还乡,是因为听说司马懿要起兵造反。而能证明司马懿起兵造反的证据,只有洛阳、邺都等处街上的传闻和邺城门上的一张告示。尽管曹叡没有完全相信这些传言和告示,但他对这些传言和告示也没产生多大的怀疑。最后还是在半信半疑中将司马懿撤职了。其实关于司马懿要起兵造反的流言是很容易被识破的。首先,起兵造反都有一定原因,也就是造反者与被反者之间要有仇恨,这种仇恨可以是私仇,也可以是公仇。然而,曹叡刚刚即位,对司马懿并无得罪之处。再从邺城门上的告示看,造反的目的是废掉曹叡,拥立陈思王曹植。但实际上,司马懿与曹叡的父亲曹丕的关系十分密切,他怎可能反过来支持对汉室同情,且与自己理念不合的曹丕死对头?其次,若起兵造反,一般要有很长一段酝酿准备的时间。但司马懿才刚到雍、凉之地不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