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十年战争: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中世纪欧洲大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0
转发:0
评论:0
三十年战争: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中世纪欧洲大战,  三十年战争(英语:ThirtyYears'War,法语:Laguerrede

    三十年战争(英语:Thirty Years' War,法语:La guerre de Trente Ans,德语:Dreißigjähriger Krieg,荷兰语:Dertigjarige Oorlog,西班牙语:Guerra de los Treinta Años,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大战。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争夺利益、树立霸权的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这场战争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是欧洲近代史的开始。

  


  战争基本上是以德意志新教诸侯和丹麦、瑞典、法国(法国是信天主教的,但是为了称霸欧洲才和新教国家站在了一起)为一方,并得到荷兰、英国、俄国的支持;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为另一方,并得到教宗和波兰的支持。中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日趋没落,内部诸侯林立纷争不断,宗教改革运动之后又发展出天主教和新教的尖锐对立,加之周边国家纷纷崛起,于1618年到1648年爆发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卷入德意志内战的大规模国际战争,又称“宗教战争”。

  这场战争使德意志各邦国大约被消灭了60%的人口,波美拉尼亚被消灭了65%的人口,西里西亚被消灭了25%的人口,其中男性更有将近一半死亡,十分惨烈。

  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西班牙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组成,并得到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以及波兰立陶宛王国的支持。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由法国、瑞典、丹麦、联合省共和国(荷兰)以及英国和俄国组成,并得到德意志新教诸侯和捷克、特兰西瓦尼亚,意大利的反哈布斯堡王朝运动的支持。

  三十年战争是以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宗教战争开始的,后来则失去宗教性质。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和资产阶级民族形成的深远过程的反映,是和一些欧洲国家最初的资产阶级革命(1566~1609年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640~166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连的。

  当时,哈布斯堡王朝已成为欧洲反动势力的堡垒和衰亡的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它竭力谋求欧洲霸权,但遭到了德意志新教诸侯国的反抗。这些诸侯国形式上加入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所谓“神圣罗马帝国”,但实际上是独立的。

  


  1576年鲁道夫二世即位,德意志开始新教徒。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冲突过程中,形成了两个相互对立的政治军事联盟:以普法尔茨侯爵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联盟(1608)和以巴伐利亚马克西米利安公爵为首的天主教联盟(1609)。德意志的国内矛盾给欧洲列强以可乘之机。[8] 法国支持新教联盟,以便对周围各国建立霸权,并阻止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边界诸侯国地位的加强。丹麦在攫取德意志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州后,又力图占领德意志北部各诸侯国。瑞典则想把波罗的海变成本国的“内湖”。荷兰极力削弱西班牙和奥地利,并使本国商船队在古老的汉萨同盟商路(见汉萨同盟)上获得控制权。

  英国既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在德意志西北部和北海地区加强势力,同时也不希望反哈布斯堡王朝同盟各国强大;它在欧洲和近东的利益,其中包括同土耳其曼帝国的关系,与法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奥斯曼帝国虽然未参加三十年战争,但却指望利用这次战争来在巴尔干半岛的地位。被看作是“基督教先锋”的奥地利如若战败,可使奥斯曼帝国摆脱其在巴尔干地区的主要敌人。俄国与波兰立陶宛王国进行战争,是为收复在波兰瑞典对俄国的武装干涉(十七世纪)期间被波兰立陶宛王国侵占的领土。三十年战争爆发前夕,敌对双方均拥有常备雇佣军,总兵力各达2.5~5万人。这些军队在建制上分为旅和团。它们虽然经严格训练,但军纪和战斗素质都较差。

  瑞军经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改组,战斗力较强,自由农民和市民是这支军队的强大的来自本民族的骨干力量。它装备有轻型火炮和火枪(纸制弹壳),这些武器的特点是射速高。瑞军步兵团火枪手占2/3,长矛手占1/3,其他国家的军队则相反。为了充分发挥步骑枪火力的威力,古斯塔夫·阿道夫把步兵和骑兵原来的纵深配置队形改成3~6列横队。瑞典和其他国家军队的野战炮兵由轻、重炮兵连编成。瑞军平均每千人配备火炮5~12门,而其他国家的军队每千人仅配备火炮4~5门。

  


  战争导火线是1618年的波希米亚(即今捷克)人民反抗神圣罗马帝国的民族及宗教起义。而整场战争共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捷克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全欧混战阶段(1636年~1648年),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止,共达三十年之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欧洲三十年战争如何改变欧洲各国的政治格局
欧洲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极其带有浓重色彩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于欧洲人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是这场战争推动力欧洲民主国家的建立。欧洲三十年战争历史图片欧洲三十年战争发生于公元前962年的时候,在那个时候德国的当政者在罗马称帝,建立了神圣罗马帝国。当时国家的领土疆域面积极大,包括了很多在后来在三十年战争中取得胜利的小国家。可是后来由于德意志被分裂为诸多的诸侯小国,而当权者也渐渐的对其失去了约束力,再也无法将权力集中起来。为了更够拥有更多的权势,当政者和当时的各位诸侯争权夺势,国家内部战争严重。在后来的时候,内战双方为了能够使自己一方拥有足够的力量与之抗衡,于是纷纷向外界求助。在后来的时候,由于捷克人民对当政者奋起反抗而将三十年战争的战火点燃。就这样一场国家的内战转变成为了统一集权的国家为了谋求发展,对外扩张,而将目标定为德国的争夺战。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中,可以说几乎欧洲的所有国家都...
· 三十年战争
背景17世纪以后,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德意志皇权日益衰微,各邦诸侯割据称雄。信奉新教(路德宗、加尔文宗)的诸侯和信奉旧教(天主教)的诸侯在宗教纠纷掩饰下争夺地盘和反对皇帝专权,并分别组成“新教联盟”(1608年)和“天主教联盟”(1609年)。1631年,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于布赖滕费尔德会战战胜神圣罗马帝国的情景哈布斯堡王朝极力限制新教活动,争取旧教诸侯重振帝国皇权,并得到罗马教皇、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法国为称霸欧洲,力图使德意志保持分裂状态,支持新教诸侯反抗皇权;丹麦、瑞典早已觊觎北海和波罗的海的德意志领土和港湾;荷兰和英国则不愿帝国势力在北欧扩张,英国还企图削弱西班牙的势力。这些国家都支持新教联盟。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企图在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二世为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拆
· 揭秘:欧洲军事史上三十年残暴战争的巅峰
1618年-1648年欧洲三十年的战争主战场在德国,战争往往给人民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战争期间,德意志地区的人们饱受摧残,人口锐减,战前德国人口1600-1700万,战后降至1000-1100万,人口损失五六百万之巨(比例高达30%),绝大多数是平民,德国男性减少近半。是什么原因导致德国人口如此惊人的死亡规模呢?规模扩张与猛增现代早期的欧洲战争不再是封建骑士主导的小规模战争。14世纪的步兵革命后,良好组织的农民步兵也可以战胜骑士。相对于装备昂贵、训练周期长因而数量有限的骑士,步兵的长矛和防护甲胄价格低廉,而且培训简单,拥有几乎取之不尽的兵源。从1450年到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一倍,而军队人数则翻几番地增长(详见下表)。到三十年战争期间,欧洲主要国家的总兵力之和达到一百万,其中来源于德国的士兵占近一半。17世纪上半叶火药武器普及,加农炮机动性提高,轻便的滑膛枪取代了原来的火绳枪,长矛...
· 河阳大战:拉开了梁晋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序幕
李克用想为弟弟报仇却惨遭大败就在此时,河阳又出现乱局。当初李罕之和张全义共同打拼得一块安身立命的地方,两人关系非常好,曾刻臂为盟结为异性兄弟。不过,李罕之站稳脚跟后,劣质本性就暴露无遗,治军治民无方,贪鄙无厌。他见张全义勤俭爱民,还骂张全义:“真是村夫所为!”尽管如此,李罕之还常常向张全义要钱要粮。张全义也够义气,除了自己项上人头和妻女,要什么给什么。张全义的义气换不来李罕之的尊重,反而让李罕之瞧不起。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四月,因嫌河阳地盘太小,李罕之看中了河中节度使王重盈的地盘,立即出兵争夺地皮。其实,李罕之看不起张全义,张全义也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当王重盈向张全义求救时,张二话不说就率军偷袭河阳。李罕之惊出一身冷汗,没料到平时老实巴交的老张竟然一出招就这么狠!最后,张全义将李罕之打得落花流水,老李慌得只身逃奔太原,数百人的家眷都成了人质。再来说一下李克用,此人简直就是雷锋标兵,不管...
· 为何三十年战争使德国在欧洲国家中损失最严重
三十年战争对于整个欧洲新的格局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整个欧洲的国家都参与其中,长达三十年的战争对于欧洲各国的影响极大。在这些国家中又要数德国的影响最大,在后来的时候有人统计说道,在这场三十年的战争使德国损失过半。德国图片由于三十年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德国,因此可以说在这场长达三十年的战争中,德国的方方面面都是饱受摧残。而对于统计出来的三十年战争使德国损失过半,则是根据以下方面得出的。首先是由于德国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场地,因此可以说这对于德国的人民来说是极为的残忍的,在战争期间,德国人民一直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在死去,这使得德国的人口在以飞快的速度下降,在战争之前德国的人口数目大约是在1600-1700万之间,但是在战后已经是降到了1000万左右。其次是由于德国被作为主战场,每天都有战事发生,因此就需要大量的来作为支出,进而加强对于战事的防御和抵抗,除此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