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江接受招安绝非下下策 不招安只会更惨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6
转发:0
评论:0
宋江接受招安绝非下下策不招安只会更惨,在当时那种环境,背景下,其实诏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善终的途径。很多人觉得不接受

  在当时那种环境,背景下,其实诏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善终的途径。很多人觉得不接受招安,继续盘踞梁山为上策。然而招安才是上上策,理由如下:

  1、人心问题

  梁山伯108名好汉,其中有至少有一半是宋江以招安的名义劝进来的。如五虎将中的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

  虽然说这些人在梁山伯山上也是唯宋江是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是受过很好家教的人,儒家思想可谓深入人心。里面已经娶了妻的人还好,没有娶媳妇的当时真的可谓是悲剧,试想一下,有谁会把自己的女儿送上梁山。

  即使老百姓都知道,他们都很仁义,都是好汉,但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朝代,不可能有人会嫁给“贼寇”。而且当时很多大将的家眷父母都在山上,其实我想梁山上对李逵有意见的不在少数,而且阮氏兄弟和刘唐都跟随晁盖为一伙,鲁达和武松至交,燕青也只跟随卢俊义,跟其他人不温不火。

  长久下去,定会人心涣散。

  2、粮食问题

  这个问题几乎是致命的。据书中记载,到招安的时候,梁山伯算上将领,家眷,各种小喽啰,总共人数达到十余万人(攻打辽国时辽国的欧阳待郎所说,但这里面应该也有朝廷的兵马)。当然这肯定是虚指,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基数是在太大。

  进而引发的问题就是严重的粮食问题。宋江每打过一个城,第一件事就是抢粮,后来更是为了粮食直接打东平,东昌二府,可见粮食问题确实很严重。更严重的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肉食动物,每次几乎都要吃肉,喝酒,这就更发的严重。

  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假设梁山伯上人数总共5万,当然一些小兵吃饭的时候可以没肉。假设每次吃饭的时候只有1万人吃肉,每个人平均每顿饭吃一斤肉(只是平均,对于李逵,鲁智深来说这只够塞牙缝,但有些小兵吃得少,平均每人每顿饭一斤肉),每个人每天就吃2斤肉,梁山伯一天就要吃掉2万斤肉。

  考虑到古代和现代的单位不一样,古代的一斤就是16两,就是590克,相当于现在的1.18斤,所以梁山伯每天要吃掉现在的23600斤,而一头牛现在大概就是800斤左右,不清楚古代和现在的牛那个更肥,姑且认为一样吧。

  一个牛800斤,除过骨头,牛头等不能吃的,一头牛也就能吃500斤牛,也就是一天要吃掉47.2头牛。一年就要吃掉17228头牛。而且到逢年过节的时候更是杀猪宰羊,几乎所有的小喽啰都要啃肉,所以一年吃18000头牛问题不是很大。

  想想杀的鸡和鹅等就更不再少数了。其实吃鱼来源丰富,但除了宋江,其他人对吃鱼都不感冒,而且吃鱼重要的是不解饿。

  所以长久下去粮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仅仅靠去抢官粮是远远不够的。

  3、实力问题

  虽然梁山很吊,108个将几乎都很能打。两次打童贯,三次打高俅,都打得风生水起。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两次打的都是奸臣,根本不会打仗。想想梁山上最能打的五虎将都是朝廷的,朝廷肯定还有特别多能打的人,只不过没有发掘出来。

  如果真的惹怒了皇帝,派个百万大军来打,其实没有打下来没有那么难。其中我最认为悬的是入梁山的条件太低了,只要是自己想上都能上。由此我更觉得朝廷无能,打的时候去派几个人诈降,里面做个奸细,里应外合,岂不快哉,而且实在没办法了可以向水泊中偷投毒。

  朝廷绝非无人可用,歼灭梁山其实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综合以上的分析,其实宋江招安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尽管对某些头领来说不是很情愿,在中国传统思想的灌输下,长久窝于梁山其实等于自寻死路。

  不过在我看来宋江招安的时机不对,其实完全可以避免梁山好汉最后死伤甚多的结果。在我的设想中,宋江其实可以先让人秘密的干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四大奸臣,这样招安后受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的。

  而且从大闹东京府来看,宋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后来转念一想,当朝皇帝虽然不昏,但是实足的无能,才致使奸臣当道,有一个小小的细节,作为五虎将之首关胜这等能打的人,在朝廷竟然只是做一个蒲东巡检这样的小官。小说中,韩滔彭杞分别为陈州和颖州团练使。

  从两人所部军马只有千余这个情况来看,两人军职大致相当于本朝的正团级。 单廷圭魏定国都是凌州团练使,相当于本朝的上校正团!从水浒中的行文来看,关胜这个蒲东巡检,在语气上,似乎视凌州两位团练使单廷圭魏定国为同级。

  高俅征讨梁山的十个节度使如王焕徐京王文德等人。节度使级别很高,高于路安抚使和州府的兵马总管,地位尊崇、是宋代武将的最高荣誉。可见朝廷用人等制度的腐败。即使一个高俅到了,还会有其他的低逑、上逑,下逑站出来。根本上皇帝不有所作为,仅靠宋江一伙人不可能对朝廷,天下有多大的贡献。

  接下来又到了问题的关键,如果宋江不招安,也不继续窝在梁山,而是举兵起义,会有甚结果呢?依然是死路一条,理由如下:

  但凡古代起义者,无非两种,一种是存心篡位,自己想当皇帝,这类一般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例如安史之乱;另一类是皇帝昏淫无道,逼得百姓不得不反,例如陈胜吴广起义。但宋江,恰恰是这两者中间品,本身没有反意,而且如果篡位的话肯定有很多头领不会同意;而且皇帝虽然无能,但是不昏,天下虽然不平,但远远没到乱作一团的程度。

  从宋江在清风寨赏夜灯,东京府看灯可见,百姓虽然心中有不平,但还是安于现状,没有恻隐之心。如果宋江起义,不会有很多人支持,没有农民的支持,最终肯定是要走向灭亡的。

  接受朝廷招安,绝非是什么不好的下策,而是宋江为了众兄弟的未来和前程考虑后的结果。最后那样的结果,一方面来说是那个朝代的,必然的产物;另一方面也说明宋江虽然是一个好大哥,但不是个好领袖,不能为兄弟们想一个万全之策。

  其实我一直在纳闷,晁盖在世的时候一直想让宋江当梁山伯的头,但他死的时候说:“贤弟保重。若那个捉的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伯主”。这一句话让我好不理解,为啥不直接立宋江为主,而说了这一句话,要知道宋江虽然自身有一点武功,但宋江能捉住史文恭?

  后来想了很久,大概晁盖当时也是看出了宋江的本性,以为他不适合做梁山伯主才说了这么一句话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宋江接受招安绝非下下策,不招安只会更惨
相信广大朋友对梁山接受招安一事一直耿耿于怀,梁山好汉啸聚山林岂不快哉?然而,如果仔细分析,梁山不接受招安只会死得更惨,也需要为宋公明正名了。在当时那种环境,背景下,其实诏安几乎可以说是唯一善终的途径。很多人觉得不接受招安,继续盘踞梁山为上策。然而招安才是上上策,理由如下:1、人心问题梁山伯108名好汉,其中有至少有一半是宋江以招安的名义劝进来的。如五虎将中的关胜,秦明,呼延灼,董平。虽然说这些人在梁山伯山上也是唯宋江是首,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人都是受过很好家教的人,儒家思想可谓深入人心。里面已经娶了妻的人还好,没有娶媳妇的当时真的可谓是悲剧,试想一下,有谁会把自己的女儿送上梁山。即使老百姓都知道,他们都很仁义,都是好汉,但在儒家思想盛行的朝代,不可能有人会嫁给“贼寇”。而且当时很多大将的家眷父母都在山上,其实我想梁山上对李逵有意见的不在少数,而且阮氏兄弟和刘唐都跟随晁盖为一伙,鲁达和武松至...
· 历史上真实宋江:曾接受招安进京拜爵?
核心提示:宋江等人接受招安,同日拜爵,是当时颇为轰动的一桩大事。宋江肯定是很辉煌地接受招安了,至于招安之后的结局,李若水没有写到。本文摘自:《细说大宋王朝36大悬案》,作者:向飞,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一部《水浒传》,把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条好汉推向社会,以至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宋江?他们是否在水泊梁山安营扎寨?他们的真实结局到底如何?不只备受学者们的关注,而且是广大社会群众茶余饭后极有兴趣的话题。水泊梁山梁山泊又称梁山泺,最早见于《资治通鉴》。后周显德六年959,“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那时的梁山泊不过是连通青、郓漕运的一片水域,并不以汪洋浩瀚著称。大约在后晋开运和北宋天禧、熙宁年间,黄河先后三次大决口,滔滔的河水倾泻到汴、曹、单、濮、郓、澶、齐、徐等州,淹没的田野与零散的湖泊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以梁山为中心、水域达八百里的大湖,统...
· 揭秘:宋江最后接受招安的根本原因
看过《水浒》的朋友都知道一百单八将的最终结局,那么如果宋江不投降,又将会面临怎样的出路呢?其实很简单:一个是维持现状,另一个就是“取而代之”。先来看第一条,所谓的维持现状,就是以梁山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半幻想半现实的特殊社会,但是如果仔细一想的话,这个带有乌托邦性质的小社会是很难长久维持下去的,因为随着梁山队伍的不断扩大,一个吃饭的问题就能够将其难住。梁山早期在王伦的时候大约有一千人马,随着后来不断吞并周围的几个山头,人数大约能到数万人之多。宋江在攻打东平府时,就曾对董平夸下海口,说他手下有“雄兵十万,猛将千员”,当然了古代打仗把自己的兵力夸大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不能全信,但对半算的话还是有的。因为在攻打东平府和东昌府的前夕,宋江传令调拨人马给自己和卢俊义,每人各马步军一万,这还不算双方负责接应的水军。如果按照双方水军各五千计算,此次参战的总人数就是三万,再算上守寨的其他将士和家属,此时的梁...
· 背信弃义?宋江为何接受朝廷招安
导读:宋江是水浒梁山上的领军人物,手下有很多好兄弟。本可以自立为王,和朝廷抗争。可是宋江最后却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这是为什么呢?网络配图为何要带领弟兄们招安,宋江是刀笔吏出身,很懂世故人情,其中原因自然很耐人寻味,主要有以下几种可能:其一,梁山就这么大,既不是一座大州,也不是一座大城。人口也不是很多。想要凭借它来与大宋朝廷抗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宋江之所以借助它来打个漂亮仗,就是为自己谈判谋个好价位。其二,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宋江自己就是文人,且写得一手好诗词,虽然曾经想着要做黄巢,但是骨子里缺乏改朝换代的本领,入了山寨之后,常常把朝廷放在嘴上,动辄以忠孝教育大家,那个孝义黑三郎和山东呼保义的名号都不是胡乱叫的。至于梁山的军师吴用本身就是个不第秀才,自然也把宋江的思想揣摩透。其三,山寨的领导成员大部分都是清一色的投降分子,或者与大宋朝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呼延灼、关胜、秦明等人本身就是...
· 宋江被招安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宋江为什么招安
宋江(1091~1124),字公明,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第一号人物,为梁山起义军领袖。宋江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绰号呼保义,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所以又号及时雨,人称孝义黑三郎。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后因私放晁盖等人,被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辗转周折上了梁山。重阳节那天宋江非常高兴,并乘酒兴作了一首《满江红》。写完之后还要乐和单唱这首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的时候”,武松坐不住了,他早就看不惯宋江动不动就要招安的做法了。于是喊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而这时“黑旋风”李逵也赶着凑热闹,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就把桌子踢翻了。这时候,宋江大怒:“你这黑厮竟敢如此无礼?左右把他推下去斩了!”大家看完之后觉得特纳闷,明明这是武松挑起的事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