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潍水之战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55
转发:0
评论:0
揭秘潍水之战究竟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人们常常把韩信潍水之战联系在一起。在司马迁的笔下,韩信是汉军赢得潍水之战的最

  人们常常把韩信潍水之战联系在一起。在司马迁的笔下,韩信是汉军赢得潍水之战的最大功臣。公元前205年,汉军被楚军打得节节败退,刘邦只好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很快杀回山西,击退楚军。之后韩信征讨北方诸侯国,驱兵攻打齐国。齐国向项羽求援,后者派龙且领兵二十万救齐。

  韩信图片

  初冬,龙且进入齐国,受到了齐王的迎接。楚军驻扎在高密。而韩信率兵在潍水西部,听到楚国援兵是由龙且带队,请调曹参、灌婴共同对付楚军。汉军在潍水西岸扎营。韩信遥望潍河对岸敌营布局有方,早就成竹在胸,他要用潍河打败龙且。

  韩信几日避战不出,龙且渐生轻敌之心。韩信接到了龙且的战书,他在信中回书来日决战。韩信当即命人准备万余只布囊。韩信召部下进来,让他带着足够的士兵潜到潍河的上游,在布囊中装满泥土,用布囊搭起大坝截住水流。等到明天看见汉军红旗竖起,立刻打翻大坝,放出流水。

  次日,韩信带着部队到高密挑战,激起龙且对他的追逐。龙且带兵追至潍河,涉水而过。楚军其他人马也牢跟着龙且。龙且马快,很快就上岸了。这时大部分楚军都在潍河中。汉军红旗突然升起,大水奔涌而至。楚兵们被水冲走。龙且和手下被汉军包围,很快被杀死了。留在东岸的楚兵见主帅已死,纷纷溃逃。汉军大获全胜。这就是韩信潍水之战的联系。

  潍水之战内容

  潍水之战内容是什么呢?这是一场汉军在潍水对楚齐联军的一场进攻战。公元前204年,韩信等汉将为了完成对楚军的迂回包抄,以及支援成皋战场东击齐王。一月后,汉军打败齐军,占领都城。齐王败走山东,向项羽求助。项羽派龙且增援。二十万的楚齐联军与十万汉军对峙潍水两岸。

  潍水之战图片

  楚齐二十万的兵力只是号称,其实只有十万。汉军的骑兵团迎战楚军,楚军打败。将军龙且被杀害,其余几位指挥官也被俘虏。汉军趁胜追击,平定了齐地。汉军在北方战场取得了优势,对项羽的统治有了威胁。

  潍水之战扭转了楚汉之间的局势,让楚汉之间的争斗逐渐明朗。楚军再也不能打败汉军,只能被动地防御。而汉军却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开始了反攻。

  齐王求助项羽结成同盟后,刘邦必须打败联军。不仅因为项羽是他的宿敌,也是为了震慑其他诸侯国。

  楚汉战争爆发后,汉军趁着项羽做客齐地,进攻了楚国都城。但项羽很快展开了反攻,刘邦狼狈地退守。萧何救济刘邦,项羽的攻势才被抵挡。汉楚双方进行了拉锯战,各地诸侯看到刘邦形式不妙投靠项羽。魏王也借故归国,汉军的侧翼出现危机。为了解除困境,刘邦命令韩信平定了魏国。

  之后,韩信向刘邦提出了战略包围计划。在短短三个月内,汉军开始有了大好局面。

  潍水之战兵力对比

  经过潍水之战兵力对比,可以看出双方还是有差距。从郦生对刘邦的话中可以知道齐军号称二十万大军,而汉军却有数十万。历代的研究者都对汉军数十万几个字视而不见,只采用前面的文字,因此普遍认为楚军的兵力强于汉军。楚军的兵力有二十万,而汉军只有十万。

  潍水之战图片

  但其实汉军的兵力要远远高于敌人。参加这次战役的全部都是汉高祖的嫡系,看出刘邦对潍水之战的重视。参加战役的汉军规模不下于彭城之战。而彭城之战中都是异姓王军队。但是潍水之战参战的全部都是汉军主力部队,这对汉军意义重大,保证了参战汉军的团结。潍水之战一直都被视为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但有上述数据可知,齐楚联军的兵力要远远小于汉军。齐楚联军不但在数量上比不过汉军,在质量上也有差距。

  汉军方面参加潍水之战的全部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名将,包括曹参、韩信、柴武等十余位将领。而楚军只有两位大将拿的出手,龙且还多次被汉军打败过,本就是曹参等人的手下败将,另一位大将田横战斗能力也不好。

  潍水之战之战是楚汉战争中一次转折性战役。由于资料的缺少,后世一直认为汉军用少数的兵力战胜了齐楚大军。但其实是汉军的数十个列侯参加了潍水之战。潍水之战涉及到楚汉齐之间的政治,牵连交广,谋臣们上演了一出出尔虞我诈的好戏。这就是潍水之战兵力对比。

  潍水之战影响

  虽然潍水之战发生在齐地,并不是楚汉的正面战场。但是这场战役在楚汉之间有决定性作用,称之为转折点也不为过。汉军不仅剿灭了西楚的除正面战场的最后一股力量,还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西楚的后方暴露在汉军面前。潍水之战结束后,狂妄自大的项羽也有了极大的危机感,派人游说韩信自立,分裂汉军力量。

  潍水之战图片

  潍水之战不仅是楚汉之间的一次军事较量,也是双方的一次政治斗争。整个过程令人称奇。首先,刘邦不仅在正面战场拖住项羽,又派大军进攻齐国,还派人游说齐王。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手段得到了一个盟友。

  至于西楚,一面游说汉军袭击盟友,一面又做好对汉军的反击准备。韩信为了自己的欲望袭击齐国,齐王派使者向西楚起源。西楚大军北上,与齐军汇合,对峙汉军。但刘邦对潍水之战非常重视,派了嫡系出战,最终赢得了胜利。

  潍水之战的胜利让汉军占领了三齐之地,实现了包围西楚后方的战略。潍水之战让楚汉之间的局势彻底明朗化。楚军从主动化为了被动,只能防御,没有余力进攻。潍水之战也让韩信被后世感叹战争奇才。在史记中,正是韩信的奇谋才导致楚军的覆没。韩信引诱楚军进攻,将他们引至潍水。最后让人在上游放开堵着河水的布囊,河水一涌而下,分隔了齐楚联军。这就是潍水之战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潍水之战
灭赵降燕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军在刘邦、韩信等人的率领下,攻破襄城,杀死赵王歇,灭亡赵国。在蒯彻(在《史书》《汉书》中被叫做蒯通)的建议下,韩信暂停对燕国进攻,派人去燕国,利用灭赵的威慑就可以招降燕国。刘邦对此表示同意。很快,燕国向汉军投降。汉军伐齐灭赵降燕之后,刘邦命张耳守备赵地(后来封张耳为赵王),命韩信征集赵地尚未入伍的兵员,攻取齐国。韩信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征兵、训练、组建部队。同时,刘邦将曹参、灌婴两部再次调归韩信指挥。韩信遂率领汉军于同年九月开始向齐国进军。在韩信出兵的前夕,刘邦采纳哪食其的建议,郦哪食其到齐国去劝说齐王田广、齐相田横背楚投汉。刘邦运用了一个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双管齐下的方针。齐国的主要决策人物是田横。他虽早已同项羽和解,但从来没有给过项羽丝毫帮助。当得知韩信准备进攻齐国的消息后,田横等人开始紧张起来,遂集中全齐的兵力20万人,由将军华无伤、田解率领,屯于历...
· 淝水之战:被人们误读了千年的一场战争
八万将士击溃百万之众,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威风总是让人愉悦,淝水之战也因而闻名于世。可怜英雄一世的秦王苻坚,就只剩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慌张与胆怯了。其实正如人的复杂内心,战场上短兵相接、兵戈相向的真实景象,也并不就是漫画中定格的画面,总是一副表情、一个动作。也就是说,传奇和真实总是有差距的。诚然,淝水之战的著名,并不仅仅体现在东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上。更重要的,它还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还可以说,它将中国南北朝对峙的局面推迟了半个多世纪,意义着实不小。然而就战争本身而言,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夸张。人们讨论最多的,还是当时苻坚该不该出兵这个问题。当然,替古人担忧很没意思,该打不该打人家都打了。关键问题是:好多人甚至一些教材都把苻坚说成了冒进主义,认为他不该贸然出兵,说其统一的条件尚未成熟。在本人看来,苻坚这场仗不但该打,而且必须得打,这是由当时的形势决定的。前秦之前,一直都...
· 曹参是谁?潍水之战前的大汉丞相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潍水之战前的大汉丞相——曹参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秦末农民起义时期的大汉丞相——曹参中我讲述了曹参在反秦时期的经历,那在大秦帝国灭亡之后,曹参又经历了些什么呢?在项羽进入关中后,在咸阳大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曹参此时被刘邦封为建成侯,随后,追随刘邦前往汉中,在到达汉中之后,刘邦升其为将军,在随后爆发的还定三秦战役中,曹参一路攻下下辩,故道,雍县,斄县。在好畤(今天的陕西乾县东)南面,击败了章邯的弟弟章平,并将其围困在好畤,随后,率军攻打壤乡。在壤乡东面以及高栎击败了赶来援救的三秦援军之后,继续围攻好畤,章平见好畤已经守不住了。便弃城而逃。收复好畤之后,曹参又击败了赵贲和内史保的部队,向东占领了咸阳,并将其更名为新城。此后,曹参所部在景陵驻守了二十三天,在章平率领三秦联军前来进攻的时候,曹参率部主动出击,将其击败。因此战之功,刘邦将宁秦(今天的陕西华阴市区)赏赐...
· 唐诏之战:一场以土地争端引起的战争
唐诏之战是唐朝和吐蕃之间为了南诏的归属问题,而爆发的一系列战争。而在字面意义上了解的,很多人都以为唐诏之战的双方是唐朝和南诏,简单的字面之差,让很多人都对这场战争有了误解。图片来源于网络其实,唐诏之战的双方是唐朝和吐蕃,关于这场战争,最初是由吐蕃和唐朝之间的土地争端引起的,吐蕃和唐朝之间常年不和,双方经常在边境上爆发一系列战争,而为了在战争当中取得优势地位,吐蕃开始和南诏交好,当时的南诏在名义上,虽然是吐蕃的下属国,但是在实际的交往当中,南诏和吐蕃之间的联系却像是兄弟国,这就足以看出南诏和吐蕃之间关系。而后来,在吐蕃和唐朝交战的过程当中,由于唐朝的实力过强,这让吐蕃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这时候,唐朝开始不断的派使者和南诏接触,在吐蕃的眼里,就是南诏要和唐朝交好的样子,吐蕃开始怀疑南诏,它要求南诏把自己的王子送到吐蕃当人质,让南诏对吐蕃怨声载道,这也加速了南诏和唐朝的交好。后来,随着吐蕃和唐朝...
· 邲之战是哪一场战争?邲之战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596年,楚庄王亲自率兵攻打郑国,原因是郑国不老实,总是答应了归附于楚,但是被晋国一威胁,马上就背叛楚国,跑到晋国的怀抱去了。此时的郑国是名义上的晋国同盟,所以被强大的楚国攻打,自然而然就想到了同样强大的晋国,于是派了使者传信给晋国说:“我打不过了,快来救我,否则我又要叛变啦!”就这样,晋国不得不发兵去援救这个善于变脸的小伙伴郑国。为什么说郑国很善变呢?我们用一段历史来证明,从公元前608年到公元前606年的三年之中,晋国攻打郑国一共有四次,最后郑国服从于晋国;但是接下来的几年中,也就是从公元前606年到公元前598年的八年之中,秦国攻打郑国一共有七次,最后郑国背叛晋国,转而服从于楚国。虽然有点同情郑国,居然这么悲催,十几年中,几乎年年挨打,但是他立场不坚定也是一方面。如果他坚定的站在某一方,他的友邦总会出兵相救的。郑国方面就认为了,“晋、楚无信,我焉得有信?”所以他们叛变起来也得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