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宁锦血战:宁远城外积尸遍地 皇太极首尝败绩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29
转发:0
评论:0
宁锦血战:宁远城外积尸遍地皇太极首尝败绩,皇太极听说明军已经完成了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堡的建设,致信袁崇焕,横加指责

  皇太极听说明军已经完成了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堡的建设,致信袁崇焕,横加指责,语气狂妄。五月中旬,皇太极借口明军筑城屯田,而袁崇焕事前没有通报,亲自率军征讨,大凌河、小凌河的明军弃城,皇太极挥师包围了锦州城。宁、锦大战打响。

  《明史纪事本末》对这次大战记述详细:平辽总兵官赵率教和大将左辅、朱梅、监军纪用等人被围在锦州城中,为了拖延时间,赵率教派人前往皇太极军营,皇太极盛气凌人,愤然质问使者:“这里是我家地方,你们为什么在此修城?”

  皇太极派了使者跟随进城,劝说守军投降,赵率教说:“要攻城只管攻管,不必多说。”

  天亮以后,后金军队兵分两路,抬着挨牌和云梯,分别攻打北城和西城。明军奋力反击,“炮火矢石交下如雨”。从辰时战到戌时,后金军队在城外丢下累累尸体,毫无进展,只好退出五里结营。第二天,后金骑兵环城而行,在爪篱山包围了山海总兵官满桂派来的援兵,满桂和总兵官尤世禄随后率兵赶到,与八旗军激战。

  皇太极暂时解除对锦州的围困,向沈阳征调援军。这期间,身在宁远的袁崇焕汲取广宁溃败的教训,命令宁远守军按兵不动,只派尤世禄和祖大寿率领四千精兵,绕到八旗军后方袭扰,同时出动水兵向东进军,威胁敌后。山海关内的明军也做出相应的调动。

  八旗军援兵赶到,皇太极分兵攻打宁远。袁崇焕采用从前的战术,依靠坚城重炮进行防守,自己和刘应坤、毕自肃在城墙上拒守,满桂、尤世禄和祖大寿几位大将在城外结阵拒战。

  皇太极下令八旗军冲击明军大营,三位大贝勒都认为不可。这让皇太极大怒,这是他登临大位以后第一次亲自出征,锦州城下的挫败让他十分恼怒,他不能再忍受任何的失败。于是命令众人披戴盔甲,自己率领阿济格等人催马向前,击溃满桂的前锋,一路追杀到宁远城下。

  各位贝勒来不及穿戴盔甲,匆匆跟随向上。混战中,济尔哈朗等多人受伤,双方死伤惨重,积尸布地。

  锦州方面,八旗军只留下少量军力监视,赵率教趁机主动出战,击溃敌军。镶黄旗游击将军觉罗拜山、备御巴希战死。皇太极担心被明军截断归路,匆匆从宁远撤兵,回去继续攻打锦州。这一次八旗军依然没有收获,士卒死伤累累,皇太极无奈撤回沈阳,期间毁掉了大凌河、小凌河二城。

  宁、锦之战持续近一个月,八旗军损失许多士卒,最终没能拿下锦州城。这是继宁远挫败之后的又一次挫败,八旗军把失败归于天气酷热。

  宁、锦大捷当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两位总兵官,即山海关的满桂和锦州的赵率教,满桂加为太子太师。袁崇焕却受到许多批评,批评他坐视锦州被围却按兵不动,批评他暮气沉重。当年宁远之战,八旗军攻城受挫,分重兵越冰攻打觉华岛,如果袁崇焕能像赵率教一样灵活敢战,出城袭扰,觉华岛上的惨剧兴许不会发生。

  袁崇焕很清楚,北京方面这些批评的背后是魏忠贤对自己的不满。袁崇焕想要加以补救,建议仿效其它地方,在宁远为魏忠贤建造重视祠。

  这种讨好的作法效果不大,袁崇焕只好请求归乡养病。在一篇长文中,他详细说明了自己关于辽东事务的想法,提出“守为正着,战为奇着,款为旁着。以实不以虚,以渐不以骤。”

  在许多方面,袁崇焕与熊廷弼的思路是相似的,两个人的差别在于:袁崇焕更有积极进取之心,对于辽东的未来更为乐观。

  朝廷客套地挽留几次,七月袁崇焕离职,由王之臣出任督师兼辽东巡抚。王之臣一惯赏识满桂,派他镇守宁远。二人召收蒙古的炒花各部,所以满桂麾下有许多蒙古士兵,颇有战斗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宁锦血战:宁远城外积尸遍地
宁锦血战死伤无数,饿殍遍地,是中国史上较惨的一次大战役。皇太极听说明军已经完成了塔山、大凌河、锦州等城堡的建设,致信袁崇焕,横加指责,语气狂妄。五月中旬,皇太极借口明军筑城屯田,而袁崇焕事前没有通报,亲自率军征讨,大凌河、小凌河的明军弃城,皇太极挥师包围了锦州城。宁、锦大战打响。《明史纪事本末》对这次大战记述详细:平辽总兵官赵率教和大将左辅、朱梅、监军纪用等人被围在锦州城中,为了拖延时间,赵率教派人前往皇太极军营,皇太极盛气凌人,愤然质问使者:“这里是我家地方,你们为什么在此修城?”皇太极派了使者跟随进城,劝说守军投降,赵率教说:“要攻城只管攻管,不必多说。”天亮以后,后金军队兵分两路,抬着挨牌和云梯,分别攻打北城和西城。明军奋力反击,“炮火矢石交下如雨”。从辰时战到戌时,后金军队在城外丢下累累尸体,毫无进展,只好退出五里结营。第二天,后金骑兵环城而行,在爪篱山包围了山海总兵官满桂派来的援...
· 宁锦之战
战役经过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率军进攻赵率教驻守的锦州,不克,又进攻袁崇焕和祖大寿、满桂驻守的宁远,又不克,后金军转而又回攻锦州,依然战败,皇太极只得率军撤退。宁锦之战中,明军再次贯彻天启六年正月(1626年)宁远之战中的凭坚固守,并使用红夷大炮,使得八旗军队的骑兵长处无法发挥,从而验证了关宁锦防线的有效性,明朝将此役称为“宁锦大捷”。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亲率后金兵围锦州,攻宁远(今辽宁兴城)。袁崇焕等率众固守,城得保全。是月十一日,后金兵直抵锦州,四面合围后绕过锦州南下,攻克防线中的诸多堡垒,掠其物资。巡抚袁崇焕以宁远兵不可动,选精骑四千,令尤世禄、祖大寿统率,绕出后金军后,别遣水师东出相牵制,世禄、大寿等将行,后金兵已抵宁远城下。崇焕与中官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战,列营濠内,用大炮轰击后金军。而世禄、大寿等大战城外,士卒多死,仍力战不退。后金遂解宁远...
· 皇太极是靠什么突破宁锦防线的?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崇祯四年的七月,除了天气亢旱外,大明与后金即将再度发生激烈的军事争夺。已经是后金汗皇太极亲率大军,对明发动了大凌河之战,虽然此战在清朝开国史上不算是著名战例,但是它不仅从战略、战术多侧面反映了皇太极的军事思想和指挥才能,而且也是日后与明进行松锦决战的一次演习,因此在明清军事斗争史上显得极其重要。宁锦防线的重新激烈争夺,皇太极从根本上大幅度调整先前战略,打破了袁崇焕对崇祯“五年复辽”的许诺。早在天启六年,袁崇焕取得了宁远大捷。翌年,又获得宁锦大捷,朝野同声相庆。明熹宗说,“朕念东事,从前皆因守之不固,更何言战?昨闻设奇应变,贼且退避,此足明固守之验矣,”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关门既已无虞,”认为“关门之倚宁远,宁远之倚塔山、锦州。皆层层外护,多设藩篱以壮金汤。”此议得到许多臣下的赞同和支持,于是明廷改变了过去王在晋、高第等...
· 中国古代史中一生未尝败绩的将军
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然而究其一生从未尝败绩的确是屈指可数,以下列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8位(按时代排序)。网络配图一、兵圣——孙武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着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着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二、一统六国的悍将——王翦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而军事生涯中未败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个。次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秦使王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三、大汉飞骑——霍去病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
· 此人曾七战七出曹营,一生未尝败绩
他,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他,一身白袍,身长八尺,手持龙胆枪,坐下赛龙雀,长坂坡七进七出,威震天下,常山赵子龙,浑身是胆。《三国之见龙卸甲》是刘德华主演的古装大剧,刘天王饰演的赵子龙入木三分,有一种泰然自若的霸气,天下猛将舍我其谁。凤鸣山前,一杆龙胆枪,独战张飞,关羽。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杀人饮血,天下谁人不怕,可是他赵子龙却不怕,大战数回合,丝毫不落下风。最后刘备明意劝架,实为助威,赵子龙以一敌三,却能全身而退,真乃英豪也!长坂坡下,为救身后幼主阿斗。千军万马中,七进七出,杀的曹兵心生畏惧。坐下赛龙雀,直捣黄龙而去,杀死曹操亲随数人,夺得曹操随身佩剑“青钢”。最后全身而退,这次羞辱,也成为曹操一生的阴影。刘备称帝,封赵云为翎军将军,统领全军。蜀汉五虎大将先后阵亡,只有常山赵子龙,一生从未败绩,最后病死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