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隋炀帝远征高句丽 是一个不得不消灭的崛起大国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53
转发:0
评论:0
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是一个不得不消灭的崛起大国,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理吗?我想他是懂的。但是隋炀帝却依然坚持。因为这个时候强大的不仅仅是隋朝,而且还有高句丽。这里说的崛起的大国,不是统一之后的隋朝,而是已经俨然成为一个超级大国、隐隐于中原对抗的高句丽。

网络配图

  1.地广人多,兵强马壮

  此时的高句丽王朝,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而是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国,已具备与中国争夺天下的能力,只要中国内部一乱,随时有攻灭中国的可能。高句丽王国不仅占领了汉代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土地,隔辽河与中国相望,并且征服了沃沮、夫余等游牧民族,“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在白山黑水之间耀武扬威。这么广大统一的区域,不禁让人想起来后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后金就是在白山黑水之间发迹,以区区几十万军民攻陷大明朝,让人不得不对这儿产生的王朝胆寒。而且此时的高句丽比后金地盘还大,人口更多。比如唐太宗与高句丽作战时,高丽可以一次性调动军队15万之多!按照这个数目,此时的高句丽至少有500万人口,可以动员军队50万!如此一只在卧在身边,谁能高枕无忧?

  2.军力强盛,中原难敌

  前面说到高句丽可以动员15万的军队,那么这些军队的战斗力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中原王朝同高句丽的几次战斗中看看高句丽军队的战斗力吧!

  598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最终两路均无战果,因天气原因不得不撤退,但是隋军死伤十之八九。

网络配图

  611年,隋炀帝一征高句丽。隋炀帝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到涿郡集中。最终隋军共计113万人,号称200万,浩浩荡荡远征高句丽,统由炀帝。最终的结果是隋军几无战绩,几乎全军覆没。

  613年,隋炀帝二征高句丽。隋朝和高句丽在辽东城输攻墨守战斗旬日,隋朝也没有占到便宜,后因杨玄感叛变,隋炀帝不得不撤军。

  614年,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高句丽请降,隋炀帝撤军。然而高句丽无损一兵一卒,实力得到保存;隋朝在农民起义中被推翻,最终隋朝灭亡。

  645年,太宗以高句丽欺新罗为由,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太子詹事、左卫率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御驾亲征高句丽。由于高句丽殊死抵抗,使唐军寸步难移。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唐太宗被迫班师,数万将士殒命沙场。(韩国一古装剧《渊盖苏文》,剧情描述的就是这场战争,不过韩剧中唐太宗遭敌箭射伤、弄瞎了左眼,成了独眼龙!可笑可恨韩国人的夸张能力。)

  然而终唐太宗英武一生,生擒颉利可汗,也不能攻下高句丽。

  这些事实说明什么?虽然多次失利跟天气有关,拖住了隋唐军队的脚步,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国家的实力!此时高句丽的军事实力非常强大,抗住了隋炀帝,抗住了唐太宗!如果不是中原王朝保持着高度的军事实力,他们会不会南下逐鹿中原?这个很不好说!

网络配图

  3.左右逢源,远交近攻

  高句丽王朝虽然实力强硬,但是表面上服从中原王朝。然而背后却阳奉阴违,拉拢反隋势力。早在南北朝对峙时期,高句丽就非常聪明地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结交弱小的南陈,攻击实力强大的隋朝。毕竟中原王朝一盘散沙,积贫积弱才是高句丽想看到的。随着隋朝攻灭南陈,完成全国的统一,高句丽开始拉拢来对抗隋朝。反正不管什么时候,高句丽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盟友不断。对于隋朝来说,高句丽这种表面上服服帖帖,背后却不老实的家伙,只有狠狠教训一顿才会老实!

  所以,有一个充满野心、能力强悍的国家在身边,谁能无动于衷?于是中原王朝横跨两朝、经历四帝,也要坚定不移地把消灭高句丽的事业完成下去。而一代帝王隋炀帝,更是因为三征高句丽闹得人怨沸腾,最终落得暴君的下场。然而,远征高句丽,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不要因为隋炀帝急功近利就忽视了这一伟大的工程。而正是由于唐朝攻灭了高句丽,才真正成为了东亚的霸主地位,成就了百年伟业,当之无愧的汉唐盛世。所以说,征服高句丽的将士的血没有白流。纵观当代,“大韩民国”虽非似卧榻之虎,如跳梁小丑般上窜下跳,然吾辈亦当慎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隋炀帝远征高句丽是一个不得不消灭的崛起大国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导致民怨沸腾,最后隋朝被李唐取而代之。隋炀帝不恤民力,举国远征高句丽,难道仅仅是为了炫耀武力吗?要知道隋炀帝是一个暴君而不是一个昏君,他不知道频繁的战争劳民伤财容易动摇帝国根基这个道理吗?我想他是懂的。但是隋炀帝却依然坚持。因为这个时候强大的不仅仅是隋朝,而且还有高句丽。这里说的崛起的大国,不是统一之后的隋朝,而是已经俨然成为一个超级大国、隐隐于中原对抗的高句丽。网络配图1.地广人多,兵强马壮此时的高句丽王朝,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强国,而是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王国,已具备与中国争夺天下的能力,只要中国内部一乱,随时有攻灭中国的可能。高句丽王国不仅占领了汉代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土地,隔辽河与中国相望,并且征服了沃沮、夫余等游牧民族,“东西二千里,南北千余里”,在白山黑水之间耀武扬威。这么广大统一的区域,不禁让人想起来后世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后金就是在白山黑水...
· 高句丽一个不得不消灭的崛起大国,隋炀帝拼到灭国也想踏平它!
隋炀帝是个败家子。老爹隋文帝通过开皇之治给他攒下偌大家业,结果十几年间便被他糟蹋一空。考察杨广诸多的败家行为,三征高句丽历来被视为亡国关键因素之一。一征高句丽,山东民众反叛,二征高句丽,朝廷重臣造反,三征高句丽,天下皆反。如果不是杨广矢志不渝地要进攻高句丽,隋朝继续活个百八十年大体是不成问题的。杨广为何如此丧心病狂的要征服高句丽,以至于连弄得国破家亡也“不忘初心”呢?过去通常解释为,这是杨广个人欲望在作怪,并给他贴上八字标签:好大喜功、穷兵黩武。正如一代史学大家岑仲勉先生所认为的,隋炀帝三征高丽“师出无名,无非好大喜功的思想在作怪……此一战役应列为侵略性战争”。是这样吗?网络配图一、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然不是。反对的理由很简单,征讨高句丽,并不是杨广一个人在战斗。在杨广之前,是隋文帝率先打响对高句丽的第一枪。隋文帝开皇十八年,杨坚任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率领水陆30万大军进攻高...
· 隋炀帝为什么在国内大乱时仍要远征高句丽?
公元604年8月13日,一代明君隋文帝杨坚,带着对帝国无限的眷恋,与老伙子们一一话别之后,去世了,老人辞世,给儿子杨广留下的,是一笔惊人的财富:1、增加了大量人口,大业五年,也就是公元609年,隋朝巅峰时期的全国人口是890万户,总计人口46,019,956人--引自《隋书·地理志》;2、疆域辽阔,大业八年,公元612年,隋朝的国土面积达467万平方公里,北至辽河、阴山,西达青海湖,南设南宁州、比景郡、象浦郡、海阴郡--引自《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大隋疆域图)当然,隋文帝留下的最重要遗产,就是一整套完善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包括均田制,增加农民收入;五省六部制,改善政府效率、减少开支;府兵制的兵农合一;户籍制改革,实现全国人口普查,增加赋税;科举制,选拔人才,打破豪门贵族对于官员任命的控制。唐朝完整的继承了,隋文帝的这套制度,他不仅增加了中央集权,扩大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老百姓有钱了,国家...
· 隋军远征: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而亡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公元611年,隋炀帝发动了远征高丽的战争。此前虽然他的老子也曾征讨过高丽,但惨败而归。隋炀帝决心吸取父亲后勤补给不足的教训,亲自动员全国上下做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从全国一百九十个郡征集了大量粮食和武器,五万辆运送物资的车排满了道路。大运河中塞满了几万只船,几乎到了船首接连船尾,连水面都看不见的程度。大批征战人员与物资都集中到远征的根据地——位于大运河北端的话郡。只可惜如此壮大...
· 隋军远征: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惨败而亡国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公元611年,隋炀帝发动了远征高丽的战争。此前虽然他的老子也曾征讨过高丽,但惨败而归。隋炀帝决心吸取父亲后勤补给不足的教训,亲自动员全国上下做出征前的准备工作。从全国一百九十个郡征集了大量粮食和武器,五万辆运送物资的车排满了道路。大运河中塞满了几万只船,几乎到了船首接连船尾,连水面都看不见的程度。大批征战人员与物资都集中到远征的根据地——位于大运河北端的话郡。只可惜如此壮大...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