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卢象升是明末第一猛将 连李自成都怕他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82
转发:0
评论:0
卢象升是明末第一猛将连李自成都怕他,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

网络配图

  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起的晚明时节,这是一块平静祥和的宝地,完全没有战乱的隐忧,生活条件也更加的优渥,完全不像是北方的苦寒。这里盛产吟诗作对的文人,也盛产美女娇娥。但是作战勇猛的名将却很少,所以卢象升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这个个耀眼的将星。虽然我们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十分了解,但是在明末的乱世之中,卢象升在叛军的眼中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他甚至被叛军安上了一个卢阎王的绰号,可见其人作战之勇猛,带兵之大能。

  按照我们现在的叙述,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卢象升必定是个粗狂的彪形大汉,虽生为南人,可一定是一个有着北人面貌体态的人。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卢象升是一个正统的文人士子。但是他的武艺也是绝伦的,而且颇有名将吴起的遗风,能够和官兵们同吃同喝,同甘共苦,在全军兵粮寸断的时候,卢象升身为主帅也能够坚持三天滴水未进,因此也得到了士兵们的爱戴和大力拥护。

  崇祯皇帝刚刚即为的第二年,后金就大举入关,兵临北京城。虽然自打燕王朱棣登基之后,明朝就始终有着天子守卫国门的讲究,可是被敌军打到京城也是极为罕见的。当此之时,崇祯皇帝刚刚十九岁,还是个没有成年的孩子,自然吓得不轻。或许这就是历史给予大明朝的救命稻草,远在大名府做知府的文人卢象升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立即组织了一万多名民兵,千里奔赴京城保卫皇帝。面对凶狠的后金雄兵铁骑,这个书生出身的知府丝毫不惧,反倒是战斗的热情澎湃,纷纷情愿出战,这使得同样年轻气盛的皇帝陛下记住了这个同样刚过而立之年的文人。大王朝处在生死关头需要这样的忠臣勇士啊!

网络配图

  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各地百姓作乱的越来越多,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更是气势汹汹。临危受命的卢象升立即点起本部兵马前去剿匪,在今天的山西打响了自己的成名之战。这一战中,卢象升的额头遭到了敌军的冷箭,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顾忌,满脸鲜血的继续战斗,将起义的农民军队逼到了山崖,农民军看到如此勇猛的卢象升自己也乱了阵脚,很快就被冲散更有甚者纷纷跳崖自尽,也就是在此战胜利之后,卢象升才有了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绰号。

  山西一战大捷的卢象升先后转战南北,为平定各地的叛乱鞠躬尽瘁,自己的官位也是越来越高,得到了朝廷隆重的嘉奖,甚至成为了总督天下兵马的大将军,这个大明王朝的救星就这样将起义军打的支离破散,四处逃窜。用了三年时间,当时几乎所有的起义军都败在了卢象升的手中,大明的天下似乎又透出了一线光明。后来攻破明朝京城的李自成都在卢象升的手下抱头鼠窜。

网络配图

  可惜,历史就是如此弄人,大战之后,崇祯皇帝因为忌惮卢象升,惧怕他拥兵自重犯上作乱,于是就有了求和的心思,他一面加急对卢象升的兵马进行拆分,一方面又加紧命令他进军巨鹿与后金军队大战。总督天下兵马的卢象升本应能够调动任何一支军队,可是他的精锐天雄军竟然被高起潜扣在手中,他的手里只有一万兵马就要和后金的八万雄兵作战,然而,这还不是绝境,关键时刻杨嗣昌竟然又将五千兵马调归到了高起潜的麾下。

  1639年十二月,在巨鹿五千兵马的卢象升和多尔衮的八万后金铁骑展开了殊死决战。这场毫无悬念的战斗之后,卢象升最终战死沙场,大明王朝最后一根擎天之柱塌了!  历来名将都不是死于战场的形势上,而是死在后方的猜疑上,死于他们所不熟悉的政治斗争之中。可是身为文臣的卢象升本应明白这个道理,却依旧没能避免如此的命运,这已足够令我们深思其中的关节。是否,应该在关键时刻急流勇退,不要过于锋芒毕露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卢象升是明末第一猛将连李自成都怕他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起的晚明时节,这是一块平静祥和的宝地,完全没有战乱的隐忧,生活条件也更加的优渥,完全不像是北方的苦寒。这里盛产吟诗作对的文人,也盛产美女娇娥。但是作战勇猛的名将却很少,所以卢象升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这个个耀眼的将星。虽然我们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十分了解,但是在明末的乱世之中,卢象升在叛军的眼中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他甚至被叛军安上了一个卢阎王的绰号,可见其人作战之勇猛,带兵之大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叙述,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卢象升必定是个粗狂的彪形大汉,虽生为南人,可一定是一个有着北人面貌体态...
· 明末的第一猛将卢象升就连起义军李自成都怕他
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晚年已经是病入膏肓,各地反贼四起,关外还有后金的铁骑不怀好意的虎视眈眈,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历来乱世就会涌现名将,和平年代也没有他们这些人的用武之地。但是明末的这位名将可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一位儒将,他就是手持一百三十六斤大刀的卢象升。卢象升是南方人,出生在江苏的宜兴,在战乱四起的晚明时节,这是一块平静祥和的宝地,完全没有战乱的隐忧,生活条件也更加的优渥,完全不像是北方的苦寒。这里盛产吟诗作对的文人,也盛产美女娇娥。但是作战勇猛的名将却很少,所以卢象升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局面,这个个耀眼的将星。虽然我们如今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位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十分了解,但是在明末的乱世之中,卢象升在叛军的眼中就是死亡的代名词。他甚至被叛军安上了一个卢阎王的绰号,可见其人作战之勇猛,带兵之大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叙述,很多人可能会以为卢象升必定是个粗狂的彪形大汉,虽生为南人,可一定是一个有着北人面貌体态...
· 明末名将卢象升是谁?卢象升的生平介绍
1600年,卢象升出生了。他的祖父是当地的知县,就是我们常说的“七品芝麻官”,他的父亲是个秀才,按照子承父业的套路,卢象升应该走的也是文官的路子,但是卢象升偏偏是个好武之人。这不是说他读书读得不好,他也是堂堂进士出身,只是后来才转了武职,开始领兵作战。幼时的卢象升除了读四书五经之外,其余的时间就是在看兵书和练习骑射。即使后来当官之后,也依然保留这个习惯,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他一闲下来就会操练习武。对于战场上的将军来说,马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毕竟血光剑影中,都是身下的坐骑在陪伴他们。卢象升是个爱马之人,特别是他的那匹“五明骥”,还救过他的性命。有次他被敌军追赶至沙河,那河面宽数丈,眼看着就要被抓了,结果那马纵身一跃,竟跃过了河面,只见敌军一脸可惜样,差点就能抓到卢象升立大功了。卢象升刚入仕的时候是个文官,在户部行走。卢象升是个上进的臣子,所以屡屡升职,一直到大名知府。眼看着就要一路升上去...
· 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卢象升
人物简介卢象升(1600年―1639年),字建斗,又字斗瞻、介瞻,号九台。汉族,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自崇祯六年(1633年)起,参与李自成等农民军有功,又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兼湖广巡抚,后升任兵部侍郎,再迁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崇祯七年(1634年),击溃张献忠农民军。崇祯八年(1635年),击败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1638年),担任兵部尚书,力主抗清,守卫京师,连战皆捷,反被太监高起潜陷害,免去尚书职务,以侍郎视事。崇祯十二年(1639年),卢象升率部在巨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追赠太子太师、兵部尚书,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追谥“忠肃”。著作有《卢忠肃公集》、《卢象升疏牍》。人物生平早年时期卢象升祖父为知县,父为秀才。他幼时潜心经史,喜习骑射,虽然是江南的文人...
· 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卢象升
卢象升(1600~1639),字建斗,号九台,又字斗瞻、介瞻。汉族,明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年间进士,明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本名卢象升别称卢建斗,卢九台,卢斗瞻,卢介瞻所处时代明末民族族群汉出生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出生时间1600年去世时间1639年主要作品《卢忠肃公集》、《卢象昇疏牍》主要成就高迎祥叛军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忠烈(南明弘光帝谥)死因密云兵败,力竭而亡卢忠烈公生平事迹万历二十八年卢象升出生。祖父为知县,父为秀才。他幼时潜心经史,喜习骑射,虽然是江南的文人,但天赋异禀,明史载:“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黄裳一九八六年的宜兴游记说他看到过卢象升的重一百三十六斤的练功刀,铁锈斑斓,通体作古铜色。天启二年卢象升举进士,授户部主事。其后卢象升历员外郎,又升迁大名知府、大名道。当时大名府已经开始受到流寇的影响,所谓流寇,是无一定的根据地的流窜到那里就裹胁到那里的农民起义军。流寇...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