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上凡尔登战役的背景大解析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3
转发:0
评论:0
历史上凡尔登战役的背景大解析,[导读]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

  [导读]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不能前进一步。1915年,德国的几次努力进攻都没有能够奏效。

  1914年德国没有能取得迅速胜利,欧洲战场在西线形成胶着状态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不能前进一步。1915年,德国的几次努力进攻都没有能够奏效。德国将军冯·法金汉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迫使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因消耗而亡。

  凡尔登战役

  他选择了位于默兹高地上的凡尔登要塞作为主要进攻点,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小城市,是德国通往巴黎的主要交通要道,有“巴黎钥匙”之称。可以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1916年发生于此的著名的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也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1916年初,德意志帝国统帅部决定把战略重点西移,德军总参谋长法金汉将打击目标定在法国境内著名要塞凡尔登。凡尔登是英法军队战线的突出部,它像一颗伸出的利牙,对深入法国北部的德军侧翼形成严重威胁,德、法在这里曾有过多次交手,但德军皆未能夺取要塞。如果此次德军能一举夺取凡尔登,必将沉重打击法军士气。同时,占领了凡尔登,也就打通了德军迈向巴黎的通道,占领了巴黎,法国就不攻自灭了,剩下的英、俄两军就不足为惧了。

  凡尔登战役

  1916年1月开始,法金汉就悄悄结集部队准备攻击凡尔登,同时,德国明目张胆地向香贝尼增兵,做出要在香贝尼发动攻势的姿态。法军总司令霞飞果然上当了。自1914年德军无力攻克凡尔登而转移进攻方向之后,法国人就认为凡尔登要塞已经过时,霞飞在1915年即停止强化要塞。而此时德军向香贝尼移动的动作使霞飞异常警惕,他认为德军会向香贝尼进攻,然后从这里进军巴黎。德国人正在继续往凡尔登方向悄悄结集兵力。随着结集迹象的渐渐明显和暴露,英法联军终于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霞飞慌了神,火速下令向凡尔登增兵。但到2月21日,仅有两个师赶到凡尔登。而这一天,德军开始向凡尔登进攻。德军炮兵团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凡尔登要塞,然后发起了冲锋。凡尔登战役的序幕就此拉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凡尔登条约
背景840年路易一世死后,其长子洛泰尔即位,宣称自己是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同时支持侄子丕平二世继承阿基坦王国。洛泰尔的同父同母弟弟日耳曼人路易和同父异母弟弟秃头查理结成联盟,反对洛泰尔,展开内战,最终在841年的丰唐瓦之战中击败洛泰尔。842年,洛泰尔求和。次年,三方签订该条约。和约条款根据条约,加洛林帝国一分为三。兄弟三人在此之前已经割据一方:洛泰尔占据意大利、路易占据巴伐利亚、查理拥有阿基坦。洛泰尔仍承袭帝号,分得帝国中部地区,麾下领土在后来分为:低地国家、洛林、阿尔萨斯、勃艮第、普罗旺斯、意大利王国(意大利半岛北部),称中法兰克王国,拥有亚琛和罗马两座帝国城市。日耳曼人路易分得帝国东部地区,即莱茵河以东和意大利以北,称东法兰克王国,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前身。秃头查理分得帝国西部地区,即后来的法兰西,虽然丕平二世被推举为阿基坦国王,但后者完全处于查理的掌控之下,莱茵河以西全都归属查理,称西法
· 解析三国著名战役官渡之战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虽然被下去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汉朝地主阶级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在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造成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惨景象。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杨、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南阳的张绣等。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1]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县,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而征四方”),威势大增。他先后击败吕布、袁术,占据了兖州、徐州以及部分豫州、司隶。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据幽州、冀州、青州、并州,尽有河北之地,意欲南向...
· 《大学》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的解析
《大学》主要内容《大学》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大学》写作背景《大学》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据断代史学家班固在“《记》百三十一篇”下自注云“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他认为《礼记》各篇的成书年代主要分布在战国初期至西汉初期这段时间。清代人崔述认为:“凡文之体,因乎其时……《大学》之文繁而尽,又多排语,计其时当在战国。”(《洙泗考信录·全录》)综合而论,《大学》的成书时代大体在孔子、曾子之后,孟子、荀子之前的战国前期,即公元前5世纪左右,系出于曾氏之儒一派的纯儒家作品”。即《大学》的成书年代应是在战国初期,其作者应是“曾氏之儒一派”,即现在学术界比较...
· 卡姆登战役
战役经过1780年8月16日,霍雷肖·盖茨率3400人,(其中2000人为民兵,1400人为正规军)前去攻打卡姆登要塞,拂晓时与康华里的2400名英国和托利党人正规军遭遇,民兵们乱了阵脚,军队溃散,正规军陷入重围,遂被英军击败。美军约900人死亡,1000人被俘,英军阵亡约324人。战役结果英军胜利,美国军队在南卡罗来纳州惨败。
· 欧利米登战役
背景前192年罗马-叙利亚战争爆发,当时的海军强国罗德岛加入罗马阵营,罗马海军与罗德岛的联合舰队并在前191年科律克索战役击败塞琉古海军。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试图重建他的海军,更派遣当时流亡到塞琉古的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前往腓尼基组建另一支舰队。面对强大的罗马联合舰队,安条克三世计划能在海战中击败罗马同盟舰队来使联军分散,再分别一一击破,起初的局势就如同安条克的盘算般发展。虽然罗马和他的盟国相当提防汉尼拔的舰队,但无法把所有的战船来集中在一处作战,而且大西庇阿的弟弟卢基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所率领的罗马陆军主力正要横越达达尼尔海峡,他们极需海军协助,使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和他的的舰队不得不在北爱琴海支援陆军行动,如此一来,欧德孟斯所率领的罗德岛舰队便被派往东方海域来对付汉尼拔这个新的威胁。战斗过程然而,对不幸的汉尼拔而言,他这只舰队在设计之初就是要对付罗马海军的战法,完全并不是要与罗德岛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