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从清水会盟到平凉劫盟,再到长庆会盟,浅谈安史之乱后唐蕃的“爱恨情仇”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80
转发:0
评论:0
从清水会盟到平凉劫盟,再到长庆会盟,浅谈安史之乱后唐蕃的“爱恨情仇”,唐代吐蕃国自西勃兴,与唐王朝对峙,分庭抗礼。时而进犯,时而求婚;时而掠地,时

  唐代吐蕃国自西勃兴,与唐王朝对峙,分庭抗礼。时而进犯,时而求婚;时而掠地,时而请和。而唐廷则或征伐防御,亦或绥靖安抚。这种战和交错的局面约略持续了二百余年。其中有一次讲和会盟就是公元783年正月,在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举行的。

  清水之盟,即清水会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与吐蕃第六次会盟、第三次议定边界。在此次会盟中,唐割让了被吐蕃占领的凤翔以西的广大地区与吐蕃和好。不过吐蕃对会盟并无诚意,最终酿成平凉会盟上唐廷盟官被捕杀,唐盟使浑瑊险些丧命的劫盟恶果。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吐蕃军队大举进攻唐朝并占领长安15天。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大将郭子仪率兵勤王逼退吐蕃。虽然吐蕃放弃了长安,但却占领了凤翔以西的河西地区。779年,唐代宗病逝,吐蕃纠集南诏等附庸大举进攻西川,唐将李晟率神策军驰援西川守军,重创吐蕃南诏联军于大渡河。之后吐蕃请和,唐德宗因决心讨平藩镇以及对回纥的深恶痛绝,派遣使臣积极谋求与吐蕃结盟共击回纥,并在诏书中改“献”为“进”,“赐”为“寄”,“领取”为“领之”,以表示两国的对等地位。

  建中四年(783年),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幕府齐映、齐抗、鸿胪卿崔汉衡、计会使于頔、樊泽、入蕃使判官常鲁在清水县,与吐蕃大相尚结赞、大将论悉颊藏、论臧热、论利陀、论力徐会盟,厘定两国边界:“唐地泾州右尽弹筝峡,陇州右极清水,凤州西尽同谷,剑南尽西山、大度水。吐蕃守镇兰、渭、原、会,西临洮,东成州,抵剑南西磨些诸蛮、大度水之西南。尽大河北自新泉军抵大碛,南极贺兰橐它岭,其间为闲田。二国所弃戍地毋增兵,毋创城堡,毋耕边田。”

  之后,爆发了泾原兵变,吐蕃表示可以帮助唐朝平叛,唐德宗答应让出安西和北庭,吐蕃后来仅出一偏师二万,主力驻扎在边境观望。叛乱平定后,唐德宗想让驻守安西的李元忠与驻守北庭的郭昕撤回长安,遭到宰相李泌及群臣的坚决反对,德宗于是没有兑现诺言。尚结赞对唐朝食言毁约深表不满,决计报复。

  786年九月,吐蕃军队越泾、陇(陕西省陇县)、邠、宁(甘肃省宁县)等州,进兵至凤翔。李晟将其击退,十月,再挫吐蕃军于摧沙堡(宁夏固原县西北)。浑瑊、马燧等将也阻击吐蕃军。尚结赞不断遣使向唐求和,又继续侵扰,唐德宗担心将帅生事邀功,力主罢兵而与吐蕃和盟。十二月,罢李晟兵权。

  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又遣使求和,唐将韩游瓌觉察到吐蕃求和的反常:“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但是德宗仍然主和,甚至还想联合吐蕃,共击回纥,答应与吐蕃和盟。德宗命崔澣去见尚结赞,尚结赞以归还盐、夏二州,表示“诚意”,还提出请唐朝派浑瑊主盟。唐朝答应派浑瑊为会盟使,会盟地点几经磋商,最后决定在平凉(甘肃平凉)。

  五月十五日,唐蕃会盟于平凉。浑瑊在出发前,李晟警告他,此次会盟非比寻常,必须严加防备;但是唐德宗却命令浑瑊不要猜疑对方,要表示会盟的诚意。会盟开始前,浑瑊等人应尚结赞之请,脱去盔甲,入幕换穿礼服。此时,吐蕃军伏兵在击鼓的号令下,从四面蜂拥而至,浑瑊觉察后迅速从幕后逃出,乘马突围,唐朝会盟官员自副使崔汉衡以下60余人,皆被扣押,其余随从将士全部被杀。此次劫盟突袭事件,唐军死500余人,被俘千余人。

  平凉劫盟使双方都不再抱有和平的诚意,唐朝不履约,吐蕃也无和平共处之意。唐德宗深悔坚持与吐蕃会盟的失误,果断抛弃了联合吐蕃共击回纥的幻想,转而联合回纥、大食,诱使南诏共同对付吐蕃,唐蕃又进入激烈的战争时期。

  此后30多年唐蕃之间未再和盟,吐蕃进攻关中、西川的战役尽数遭到失败,而唐朝在西域的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也在这段时期被吐蕃相继攻陷。稍后当时还在漠北的回鹘汗国往西域发展,夺取了北庭地区。经过包括维州会战、盐州之围在内的多次大战之后,吐蕃国力不断被唐、回鹘、大食削弱,而唐朝却进入了元和中兴,吐蕃这才有了重新议和的意图。

  长庆元年(821年)十月,唐蕃最后一次会盟于长安西郊。吐蕃会盟专使为礼部尚书论讷罗,唐朝派宰相崔植、王播、杜元颖等17人与盟。822年(长庆二年、彝泰八年)五月,唐朝和盟专使刘元鼎率领使团去吐蕃,与吐蕃以钵阐布·勃阑伽允丹为首的官员在逻些东郊会盟。会盟毕,吐蕃遣使随刘元鼎至长安,又派人到大夏川(甘肃省大夏河)召集东道将领100多人宣读盟文,要求他们信守不渝。

  长庆三年(823年),唐朝和吐蕃分别在长安和逻些建碑,刻盟文及与盟人名于其上以纪其事。双方在盟文中重申“和同为一家”的舅甥亲谊,决心今后“社稷叶同如一”,“各守本境,互不侵扰”,“烟尘不扬”,“乡土俱安”。还规定了唐蕃双方人员往来路线和供应办法等具体事项。在现存唐蕃会盟碑的背面,还记述了唐蕃和盟关系的始末:对唐朝文成、金城公主先后嫁到吐蕃,唐蕃间长期和战不定的形势作了回顾;对极力主张与唐和盟的赤祖德赞作了充分的肯定。对唐蕃双方人民而言,会盟反映了他们想望结束战争的共同愿望,符合他们的共同利益。自706年至822年的100多年间,吐蕃与唐朝共会盟8次,长庆会盟是最后一次会盟,亦称“甥舅和盟”(唐朝为舅,吐蕃为甥)。

  旷日持久的唐蕃战争对于吐蕃越来越不利,最终甥舅之间实现了最后一次和平会盟,但也仅维持了20余年。两国还在进行最后的较量,会昌四年(844)唐廷以回纥衰亡西迁,吐蕃内乱,议复河、湟四镇十八州,储备兵器、军粮,侦察吐蕃边防屯兵众寡,以为收复之备。大中年间(847-859)沙州汉人张议潮掀起反抗吐蕃的起义,唐朝便趁吐蕃内乱尽复河西故地,吐蕃也在内忧外患下分裂为百余部落,从此再也没有雄起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蕃会盟碑
来历唐蕃会盟碑阴面唐朝长庆元年(821年),唐朝唐穆宗李恒登基,吐蕃赞普赤祖德赞先后2次派遣使臣前来祝贺,后又派人到唐朝首都长安请盟,唐穆宗同意会盟。长庆元年九月,唐穆宗命宰相及大臣共17人与吐蕃使团于长安西郊会盟。唐穆宗又派正使刘元鼎、副使刘师老与吐蕃使者论讷罗同赴吐蕃王朝首都拉萨,于长庆二年四月(822年)到达拉萨。长庆二年五月,双方在拉萨设盟坛会盟。长庆三年在长安、惹刹(即大昭寺)和唐蕃交界处(藏文史书记载为“梅如”地方)树立三块同样的石碑。唐朝派杜载为使臣,率领使团来到拉萨参加了长庆三年二月十四日在大昭寺前举行的该碑落成典礼。其他两块同样的石碑已经湮灭,今只余该碑。碑文该碑四面均有铭文。其中西面为碑阳,刻有盟约文本,为汉文和藏文两体文字,藏文为左半部分,横书,汉文为右半部分,自右至左竖排;北面为吐蕃参与此次会盟的官员名单,共17人,上为藏文,下为姓氏与职衔的汉字译音;南面为唐朝参与...
· 平凉劫盟
事件背景唐德宗建中(780年至783年)年间其要求与唐确立甥舅之国的关系,而不用臣国之礼。建中四年(783年),两国举行了清水会盟。这次会盟基本满足吐蕃的要求,两国改以贺兰山为界。贞元二年(786年)九月,吐蕃叛盟,尚结赞率军攻打泾州、陇州、邠州、宁州,京城戒严,李晟率军在汧城大败吐蕃军,攻克摧沙堡。十一月,吐蕃攻克盐州、夏州、银州、麟州,刺史杜彦光、拓跋乾晖等出逃。尚结赞对他的部下说:“唐之名将,李晟与马燧、浑瑊耳,不去三人,必为我忧。”他进入凤翔境内,并不掳掠,带着士兵两万人一直开到凤翔城下说:“李令公叫我们到这里来的,为什么不出来犒劳我们!”过了一夜,尚结赞才领着人马退去。宰相张延赏向德宗说李晟的坏话,在韩滉、刘玄佐的协调下,李晟得以继续驻守凤翔。平凉会盟贞元三年(787年),尚结赞向马燧表示要会盟,马燧同意了,李晟和韩游瓌反对。这时,韩滉去世,张延赏和马燧劝说皇帝罢免了李晟的军职,
· 徐州会盟事件简介,越国北上会盟诸侯
徐州会盟,指的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北上在徐州(今山东滕州南)地区会盟诸侯,确定霸主地位的历史事件。吴王阖闾在孙武、伍子胥的帮助下,看到了争霸的希望,但在会稽山下,功败垂成,被越国射死,其子夫差时刻不忘复仇,终于在夫椒大败勾践,使得飞扬一时的越王成为自己的马夫。正当夫差黄池纵横天下之时,国都姑苏却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倾全国之兵逐鹿中原的夫差永远也不会想到那个曾经吃过自己粪便,当过自己马夫的勾践能够在瞬息间集齐五万甲兵,挥师伐吴。慌了神的夫差慌忙赶回姑苏,与越军对峙与笠泽,带着骄纵之意的吴军丝毫不将越军放在眼里,但越军在勾践、范蠡的训练下,早已脱胎换骨,训练有素,乘着夜色,越军潜水渡河,拂晓时分如天兵般出现在吴军的面前,吴军大乱,死伤无数,元气大伤,三年后,越军围困姑苏,夫差自裁。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公元前472年)的时候,琅琊作为继会稽(今绍兴)之后越国的国都。当时,越国趁吴王率军攻打...
· 多伦会盟的影响:后世如何评价这次多伦会盟?
1691年康熙皇帝与喀尔喀蒙古(外蒙古)首领们于多伦诺尔(今内蒙古)会盟,标志着外蒙古纳入了清帝国的版图,从而彻底解决了两千多年来蒙古高原对中原威胁。喀尔喀蒙古分为土谢图汗(居首)、车臣汗和札萨克图汗三部。在多伦会盟过程中,康熙帝显示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通过请罪、众议、赦免、赐宴、封赏、大阅、建寺、编旗等形式,平息喀尔喀两部的积怨与纷争;推行清朝的编旗、封爵和法律制度,稳定喀尔喀蒙古社会秩序,加强了中央集权,使之“感怀帝德,咸倾心臣服,愿列藩属”。这是康熙帝为国家统一大业建立的又一大历史功绩。康熙皇帝拥有宏大的战略眼光,运用智慧灵活、恩威并施的政治手腕将外蒙古纳入中国版图,随后他将亲率大军横绝大漠,一举击溃准噶尔,收复外蒙古,从此彻底解决了困绕中国几千年之久的北方游猎边患。长城只是消极防御的治标之策,再坚固也抵挡不了铁骑的南下,而运用高明的政治手段让北方游猎民族归顺才是彻底解决边患的根...
· 多伦诺尔会盟
背景1635年皇太极从成吉思汗正统传人额哲处取得传国玺,成为蒙古名义上的最高领袖,漠南蒙古被清朝控制。漠北喀尔喀蒙古分为三大部:车臣汗部(东部)、土谢图汗部(中部)、札萨克图汗部(西部)。进“九白之贡”,表示臣服。康熙元年(1662年),札萨克图汗旺舒克被部属所杀,许多部民,为避战祸,逃到土谢图汗部。事后,康熙帝命旺舒克之弟成衮承袭汗位。后札萨克图汗沙喇要求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归还本部逃亡部民,未果。札萨克图汗多次上疏康熙帝,康熙帝指出:“生事互杀,交相战争,兵戎一起,姑不论人民困苦,即两汗岂能并存?”(《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派大臣调解。康熙帝强调:“恐两部不和,必致有攻战之患。”札萨克图汗与土谢图汗,悬挂佛像,共同盟誓:“自今以往,当永远和协。”噶尔丹插手拉拢札萨克图汗,与噶尔丹会兵。土谢图汗以此为由,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派人诱骗札萨克图汗沙喇及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