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施道夫战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
博克施道夫战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恩恩怨怨,博克施道夫战役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这场战
博克施道夫战役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这场战役双方各损失两千人左右,损失不大,但是迫使奥地利元帅退回奥地利境内,西里西亚被普鲁士收入囊中。1763年签订和平条约。
1762年1月,俄国女沙皇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去世,其侄彼得三世上台。彼得三世对普鲁士皇帝十分友好,主动停战,还派了将领率兵帮助普鲁士攻打奥地利。此时奥地利的总兵力还是比普鲁士多一万,双方斗争焦点在西里西亚境内。普鲁士皇帝腓特烈坚持要把西里西亚保住。
结果将领切尔尼谢夫刚率兵到达不久,国内就传来沙皇和妻子被推翻的消息,还接到命令撤退。腓特烈见状连夜到军中密谈,成功说服切尔尼谢夫。他应腓特烈要求,俄军逗留三天,给腓特烈呐喊助威,以牵制奥地利。腓特烈争取来的三天时间,必须要胜利。因此,俄普联军火速开向奥地利元帅驻军的博克施道夫要塞,战役打响。
普鲁士采取正面强攻加侧翼直入的策略,同时正北方向,曼陀菲尔旅也配合进攻,这样三路普军钳形攻势,迫使奥凯利撤出阵地,道恩指挥奥军撤退。
此战结束后,俄国正式退出七年战争,奥地利也意识到不靠外援是没法收复西里西亚地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博克施道夫战役:普鲁士的神奇逆转
尽管在托尔高战役中击退了道恩率领的奥地利萨克森联军,但是腓特烈的精锐部队也丧失殆尽。在这场战役中双方都遭受了难以承受的损失,在这场战役结束后双方都无力再战,各自退回营地修整,补充部队准备来年再战。整个1761年,腓特烈一直避免与奥地利正面冲突,只是利用小部队占领各处的领地,收集后勤和战略物资。他利用内线的优势,极力阻止俄军和奥军的汇合。但是在8月底,布图尔林率领的俄军还是找到机会避开腓特烈与奥军汇合了,此时俄奥联军的总兵力达到了120000人,其中奥军72000人,俄军47000人。俄奥两军成功汇合之后,对腓特烈形成了巨大的兵力优势。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腓特烈在他的重要军火库——施维德尼茨附近建造了一个坚固的营地。这个营地以其所在的小镇命名,也就是后来在普鲁士军事史上鼎鼎有名的本“本泽尔韦茨军营”。这个军营将附近的一些村庄和丘陵囊括其中,普鲁士军队日夜不停的施工,从8月20日开始,几天之内就...
· 博克施道夫战役的详细战斗经过是怎样?最后结果如何
博克施道夫战役(BattleofBurkersdorf)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62年7月21日的战役。普鲁士指挥官为腓特烈大帝,奥地利为道恩元帅。以普军胜利作结。此战规模不大,奥军损失两千多人,普军1,600人。但是在战略上,这场战役迫使道恩放弃了Schweidnitz要塞防务退回奥地利境内,1762年10月9日,Schweidnitz守军1万人投降,腓特烈终于收复西里西亚全境。而俄军在完成虚张声势后也启程回国。10月底,被废的沙皇彼得三世死,俄国正式退出七年战争。奥地利终于明白单靠自己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压倒普鲁士收复西里西亚。1763年2月签订和约。1762年1月,俄国女沙皇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去世,其侄彼得三世上台。彼得三世对腓特烈大帝的武功崇拜得五体投地,5月,俄国和普鲁士达成停战协定,瑞典也跟著退出战争。普鲁士总算去了两个犟敌。俄国沙皇彼得三世不仅不进攻普鲁士,反过来命...
· 卡尔·博施
生平卡尔出生于科隆。他在1892至1898年间就读于查诺顿堡的工业学院(今天的柏林工业大学)与莱比锡大学。1899年开始在巴斯夫(BASF)工作。1908年至1913年与弗里茨·哈伯合作发展出哈柏法。一次大战后,投入高压化学领域,研究汽油与甲醇的合成。1925年成为法本公司的创立者之一,从1935年起成为董事长。在1931年与伯吉尤斯(FriedrichBergius)因开启了高压化学的世界而共同获颁诺贝尔化学奖。卡尔去世于海德堡。他同时是位业余的天文爱好者,小行星7414博施则是以为了纪念他的荣誉而命名。†.相关文章Nobelbiographyrecognitionoftheircontributionstotheinventionanddevelopmentofchemicalhighpressuremethods.
· 曹恩道夫战役
战前形势罗斯巴赫会战和洛伊滕会战虽然胜利,但是仍然无法改变普鲁士大战略上的孤立形势。1758年在西线,斐迪南(布伦斯威克亲王)指挥10万人军团独自抵挡法军,但是大多数是德意志几个盟邦(主要是汉诺威和布伦斯威克)和英国的人马,仅仅占用极少量的普鲁士军队。年初2、3月间,斐迪南把法军向西赶过威悉河(Weser),法军总司令黎塞留公爵元帅被解职,由克莱蒙特元帅(Clermont)接替。斐迪南亲王在这次作战之后被授予普鲁士元帅军衔。在西南,腓特烈的三弟普鲁士亨利亲王也独当一面,镇守萨克森,与腓特烈主力遥相呼应。但是在东方,形势越来越危急:俄军总司令换成Fermore,拥兵43,500人,腓特烈派多纳中将(Dohna,后成为元帅)接替列瓦尔德元帅的职务,但是以26,000人的兵力根本无法完成挡住俄军的任务。因此今年腓特烈的战略重点,就转向东线的俄军。出乎意料的是,腓特烈当面的奥地利军主力虽然刚刚经过...
· 博让西战役
背景博让西是位于法国中央地区,卢瓦尔河北岸的一个小城镇。它控制了一座在之后的战争具有重要战略性的桥梁。几年前英军占领此处作为侵入法国南部的战略中心,之后法军收复桥梁与城镇,提供之后北方战役重要的补给通道并领导法王查理七世完成加冕典礼。卢瓦尔河战役中包含五场战役:事实上,1428年后,法国卢瓦尔河以北的地区几乎都被外国势力占领。奥尔良的桥梁也在包围解除前不久被摧毁。法军也失去了其他所有渡口的控制权。三场小规模且快速的战役于雅尔若、卢瓦尔河畔默恩、博让西,展示了法军重新建立的信心,并打下让后来居上的法军能顺利攻下兰斯的基础。卢瓦尔河战役中杀死、俘虏或羞辱的大多数英军的高层指挥官,也消灭了大量英国长弓兵中的菁英。奥尔良的胜利后,法军征募的新兵数量快速膨胀。在攻击博让西时,有位自愿者引起法军司令部的轰动,他是两年来不受朝廷欢迎的治安官亚瑟(ArthurdeRichemont),他带来一支1000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