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五丈原之战诸葛亮真的是因为一场雨而败的吗?
魏蜀吴三国鼎立,其中蜀国据川蜀险恶之地,物产不丰,国境狭小,失去荆州后,蜀国仅剩下益州与半个雍州,天下九州,只占一州半,实为三国最弱的一方,至于蜀军看似强大的军事力量,背后其实是诸葛亮的穷兵黩武。
诸葛亮凭借一州之地,六出祁山主动兴兵北伐,也是迫不得已之举,蜀国势弱,若三国一起休养生息,经年之后,国力弱小的蜀国被吴魏吞并是必然的,诸葛亮只能以战养战,以伤换伤,兴兵北伐。
诸葛亮一生事必躬亲的背后除了是他专断之外,同时也说明了蜀国地处贫困川蜀,人才凋零,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恰恰表现出了诸葛亮当时的辛酸,三国演义是一本戏剧化的小说,其中说诸葛亮五丈原是因为一场雨而惜败魏军自然不可能,那么,当时真正的五丈原之战又是怎样的呢?
三国志记载,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统率10万大军,可谓是倾巢而出,而这10万大军的数字很有意思,因为当时的蜀国全境内只有100万人口,却拥有10万军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0比1的比例,平均每十个蜀人中就有一个军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笑话,要知道,50比1就已经算是穷兵黩武了。
倾巢而出的背后自然是可胜而不可败,前几次失败都是因为粮草补给困难,此次诸葛亮可谓深谋远虑,他在魏军守城避战的情况下,采取了分兵屯田的战略,据守在渭河之地,打算长期对峙。
诸葛亮当时已经明白自己的身体日渐消瘦,命不久矣,长期对峙本就不是诸葛亮想要看到的,只是魏军主帅司马懿坚决避战,诸葛亮无奈之下才扎营在易守难攻的五丈原之上;然人算终有穷时,人才凋零、事必躬亲导致过于劳累,油尽灯枯的诸葛亮于1781年8月于五丈原逝世,失去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当日撤退,根本不敢跟魏军抗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