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昭莫多战役始末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71
转发:0
评论:0
揭秘:昭莫多战役始末,面对势如虎狼的噶尔丹,朝廷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提出西北路途遥远,兴师前

  面对势如虎狼的噶尔丹,朝廷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提出西北路途遥远,兴师前往未必能够将其剿灭,主张先不行动。康熙皇帝坚决反对这种意见,指出只有边境安定,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决不能苟图一时安稳,他决心亲征。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二月,康熙皇帝组织两路大军,以和硕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皇长子胤褆为副统领,由内大臣佟国纲、佟国维任参赞;以和顺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以和硕简亲王雅布和多罗信郡王鄂扎为副统领,由内大臣索额图、明珠和阿密达等担任参赞。

  康熙皇帝本人则于七月十四日率禁军由京师起程,十日后驻扎在博洛和屯,以统筹全局,就近指挥前线战役。起程前,康熙皇帝已经感冒,在前往博洛和屯的途中,病情更加严重。在大臣们的恳请下,他决定暂且回京,但前线作战的具体部署依然由他决定。清军分两路出发后,按照各自预定的路线行军。左路军副将胤褆由于听信他人谗言,同福全关系不睦,并私自向康熙皇帝陈奏告状。

  康熙皇帝担心胤褆在军中扰乱军心,便立即下令将其调回京师,另派康亲王杰书率军与福全会合。由于几天的耽误,延误了左路军北上的时间,导致常宁率领的右路军孤军深入,在乌珠穆沁同克什克腾旗交界处遭遇噶尔丹军队后,不敌对方攻击,向南退却。噶尔丹趁势继续用兵,占据了乌兰布通,距离福全军仅三十里。康熙皇帝得报后,命令常宁速去与福全会合,于乌兰布通夹击噶尔丹;同时命杰书率兵,驻扎于归化城,切断噶尔丹西退的途径。

  此时,噶尔丹受到清军左右两路的夹击,但是他依仗着乌兰布通的有利地形,在山林深处安营扎寨。战前,噶尔丹设计了“驼阵”,即将上万头骆驼的腿捆绑起来,用湿毛毡蒙上,作为掩体,士兵则从缝隙中发射弓箭和枪炮。凭借着这样的驼阵,噶尔丹能攻能守。战争开始后,驼阵果然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清军使用弓箭、火铜攻击都毫无效果,而自身又缺乏掩体的保护,伤亡惨重,佟国维在冲锋中阵亡,前锋参将格斯泰和前锋统领迈图也在战斗中牺牲。康熙皇帝得知前线被困于“驼阵”,即命费扬古率八旗炮兵营携红衣大炮等急赴参战。

  在大炮的攻势下,骆驼纷纷扑地,噶尔丹的工事被毁,清军趁势发动冲击,噶尔丹惊溃败退。次日,噶尔丹组织部队北撤,并派济隆活佛携请罪书前往清军营地游说,表示再不进犯喀尔喀。福全中了噶尔丹的缓兵之计,命令自己的部队和其他各路军停止进攻。康熙皇帝得到前线捷报后,下令追敌,不留后患。五六天后福全接到康熙皇帝的命令时,噶尔丹已经率残部远退,追敌已经来不及,就这样乌兰布通大捷的胜利成果功亏一篑了。

  乌兰布通战役后,噶尔丹率残部两千余人回到了科布多,此时他的营地和妻子家眷已经被其侄策妄阿拉布坦洗劫一空。但噶尔丹依旧贼心不死,一面休养生息,以图将来东山再起;一面争取沙俄的支持。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康熙皇帝多次约噶尔丹参加会盟,以调节准格尔部同土谢图汗等部之间的矛盾。而噶尔丹拒不接受清廷的邀请,反而蛮横地要求清政府交出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不然将继续用兵喀尔喀。

  次年,噶尔丹自认为兵力充足,再次向喀尔喀蒙古进攻,并扬言在冬后进攻漠南。康熙皇帝召集了朝中三品以上的武官,共商征剿方案。许多大臣主张距离太远,沙漠地带运送武器粮草都实为不易,劝康熙皇帝不要轻举妄动。将扬古则主张出兵进剿,认为若不尽早根除噶尔丹,北部边疆必定后患无穷。经过多次听取大学士意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讨论,康熙皇帝决定再次率兵亲征。

  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二月,康熙皇帝下令兵分三路,其中,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东路军由兴安岭克鲁伦河进发;抚远大将扬古率西路军从宁夏越过沙漠沿翁金河北上,切断噶尔丹的退路;康熙皇帝则亲率中路主力军,出独石口至克鲁伦河,协同东西路军夹击作战。康熙皇帝率领的中路军在无边无际的沙漠和草原上行进数千里后,经过五十九天的艰苦历程,终于在五月初五从科图逼近噶尔丹。

  西路军途径的草地被噶尔丹焚毁,只能迂回前进,因此行程速度受阻;东路军也未按时到达预定地点,这就给中路军带来不利态势。此时又有传闻沙俄出兵来援,大学士伊桑阿担心中路军遭敌方夹击,建议康熙皇帝率中路军后撤。康熙皇帝严加斥责了这种畏战惧敌的言论,表示此次亲征一定要歼灭噶尔丹。经过分析讨论,康熙皇帝下令中路军继续前进,并将队伍分成两路,一路占据克伦和左岸的山麓高处,佯作大部队将从那里经过,然后自己率另一路争先据河,并于克鲁伦河一带夹击噶尔丹。

  噶尔丹原本并不相信康熙皇帝会亲征,当他从清军放回的俘虏口中得知康熙皇帝确已亲征,便到高山上向远处望去,发现“御营黄幄龙纛,环以幔城,又外为网城,军容山立”,遂命部下抛弃庐帐、兵器,连夜逃窜。康熙皇帝率兵渡过克鲁伦河后,抵达巴彦乌兰,结果却扑了个空,便又立即率三名总兵,挑选精兵轻骑,对噶尔丹猛追不舍。同时令费扬古率西路军疾驰至昭莫多设伏堵截。

  康熙皇帝带领的轻骑连续追击了五天,但是由于粮饷供应不续,不得不停止。费扬古则督兵星夜奔驰,终于在五月十三日赶在敌人之前到达昭莫多。紧接着,费扬古按照康熙皇帝的部署,命一部分旗兵下马步行,在昭莫多东部列阵;同时令骑兵主力隐蔽在图拉河对岸的密林中。布阵完毕,噶尔丹的部队已经行至距离昭莫多三十里的地方,费扬古便派出四百骑兵迎战,用且战且退的方式将其引至昭莫多。

  噶尔丹一路直追,想最终在昭莫多猛扑清军各制高点,清军则以子母炮等予以还击,在整日的激战之后,双方胜负难分。这时,费扬古发现噶尔丹军后阵一直没有动静,断定是家眷和牲畜等,于是又派出一支精骑兵前往袭击。这一招令噶尔丹军营大乱,清军立即趁机四面出击,杀敌三千余人,俘获人畜无数,噶尔丹爱妻阿奴也被斩杀。噶尔丹见大势已去,便自率数骑逃跑。康熙皇帝的此次亲征,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五月十八日,得昭莫多捷报传来,康熙皇帝决定班师回朝,命费扬古驻守喀尔喀招降噶尔丹及其残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昭莫多之战
背景准噶尔汗国崛起后,噶尔丹要统一蒙古,1687年,攻入喀尔喀蒙古,次年到内蒙古乌珠穆沁,一路到达赤峰附近的乌兰布通,蒙古诸部无法抵挡,联名向清朝康熙帝求救,康熙皇帝认为噶尔丹威胁清朝统治,命10万军队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击败噶尔丹的2万军队。噶尔丹仅率数千人逃回科布多。同时,策妄阿拉布坦率军进攻噶尔丹后方,控制了北到额尔齐斯河上游,东到乌布苏湖的整个地区。过程1695年噶尔丹军3万进兵喀尔喀,扬言数万沙俄兵支持。康熙皇帝再次御驾亲征,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农历二月三十日离京出发,六月初九日回京,共98天。康熙帝率京师八旗兵及火器营兵共3万余人为中路军出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北)北上;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统领盛京(今沈阳)、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黑龙江(今爱辉)、科尔沁兵,9000余人为东路,出兴安岭沿克鲁伦河西进;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率4万余人为西路,分别自归化(今呼和浩特)、宁夏(今银川)北
· 昭莫多之战过程简介昭莫多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进军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至五月,在清平噶尔丹叛乱战争中,康熙帝亲率清军进征准噶尔汗噶尔丹,由西路军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今蒙古乌兰巴托南宗英德)的作战。噶尔丹自康熙二十九年于乌兰布通败遁(参见乌兰布通之战)后,仍入犯喀尔喀,屡书索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且害及使臣,又阴诱内蒙古各部叛附,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6万,将内犯。三十四年九月,噶尔丹又率兵自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东进至巴彦乌兰(今蒙古温都尔汗以西、达尔汗以北)。交锋清康熙三十四年(1696年)十一月,康熙帝接到右卫将扬古于归化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的奏报,与文武大臣议定:于次年春天留皇太子守京师,自率京师八旗兵及火器营兵,共3.29万余人为中路,出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北、长城隘口)北上;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统领盛京(今沈阳)、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黑龙江(今爱珲)、科尔沁兵,共9000余人,出兴安岭沿克鲁伦河,堵住噶尔丹...
· 昭莫多战役战况如何?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1690年,准噶尔汗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之战被清军暴揍,损失大半主力,战败后逃往科布多(今蒙古吉尔格朗图)。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噶尔丹还没倒,但是已露颓相,以往那些被他征服的哈萨克、青海等部都投入清军阵营。噶尔丹的势力遭到严重的削弱,暂时安静了一段时间。乌兰布通之战后,康熙为巩固蒙古地区的统治,防止噶尔丹卷土重来,于第二年亲临多伦诺尔(今内蒙古锡林格勒盟多伦)召集蒙古、内蒙古王公贵族会盟,喀尔喀蒙古归附,坚定地站到了清朝一边。噶尔丹可以说也是位和康熙棋逢对手的雄主,在其继位以后,对内平叛,对外东征西讨,战无不胜,哈萨克、喀尔喀等都被他搞定,鼎盛时期控制的领地约七百万平方公里。这样的人物,必然不会那么容易就服输。1695年冬,噶尔丹率3万人马沿克鲁伦河而下至河源处屯聚,在巴彦乌兰(今蒙古温都尔汗以西、达尔汗以北)到处抢夺劫掠。康熙当然也不会放过噶尔丹这个心腹大患,1696年二月,康熙御驾亲征噶尔...
· 昭莫多之战胜败原因分析昭莫多之战中清军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清朝清军取胜的成功之处:一是出兵迅速,攻其不备。噶尔丹自乌兰木通战败,自知不敌清军。于是,再度兴兵叛乱时,只在漠北掳民占地,不复南下。自恃有大漠这道天然屏障,清军对他也无可奈何。针对噶尔丹的自负心理,康熙帝决定亲率三路大军征伐。噶尔丹没想到清军真的会长途跋涉越过大漠来攻,更没想到康熙帝会率军亲征,思想和物质上都没有做好准备,只得仓皇而逃,出征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二是巧妙部署,出奇制胜。康熙帝知叛军士兵多来自草原部落,能征惯战,有一定战斗力;而且机动速度快,很难围歼。为此,制定出3路大军进行围剿的计划。当东、西两路清军未能及时赶到,中路清军首先近敌时,康熙帝又以兵分两路夹击的部署吓退叛军。同时命西路军火速赶到叛军西逃必经之地昭莫多,利用山势和密林巧布伏兵,终于一举歼敌。三是后勤保障充分。中路清军为越过大漠,由数千辆大车组成了庞大的后勤运输部队。这支部队组织严密,又有专门的军队保卫,而且备有...
· 昭莫多之战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昭莫多之战简介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的关键一战。昭莫多之战,是清军击败噶尔丹军的关键一战。从此,噶尔丹势孤力穷,历时近10年的叛乱终于得以平定。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噶尔丹在漠北以逸待劳,形势原为有利;清军劳师远袭,形势原本不利,但交战结果,清军却大获全胜。这一胜一负,双方在作战方面均有其深刻的经验教训。历史背景噶尔丹自康熙二十九年在乌兰木通战败后,虽曾向清廷认罪立誓,上书请降,但反叛之心并未改变。不久又在科布多(在今蒙古国西部)集合旧部,并向沙俄乞援,企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为防范噶尔丹再度来犯,康熙帝调整了北疆的兵力部署,加强各边境重镇的守备力量,将逃往漠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左、中、右3路,编为37旗,与内蒙古49旗同列,并在收复漠北后加强守备。在内地与漠北之间设立蒙古驿站,在满蒙八旗兵中组建火器营,加紧训练。康熙三十三年,康熙帝诏噶尔丹参加喀尔喀会...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