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91
转发:0
评论:0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

  马嵬坡事变的真实故事是什么?谁才是杀杨贵妃的主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反叛,直指京师。756年六月二日潼关失守,十二日晚唐玄宗携杨贵妃等人逃离长安,十四日至马嵬驿。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马嵬坡哗变。这次哗变中,杨贵妃被杀死,究竟是谁杀的?史上众说纷纭,扑朔迷离。大体上有这么三种说法。

  宦官高力士是杀死杨玉环的主谋。

  宦官高力士所主持的内廷与杨国忠为首的朝廷势力已经互为仇敌。为了消灭杨国忠家族,高力士拉拢禁军首领陈玄礼,使陈玄礼在马嵬坡发动哗变,先杀杨国忠,后逼死杨贵妃。这是由高力士主导的有预谋的行动。

  小编认为:完全不可能。唐玄宗在位以来,不论开元之治还是天宝之乱,他都贯彻一个原则,那就是宦官不允许参政。唐玄宗曾问高力士: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联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 何如 ?高力士回道:军国之柄,未可假人。唐玄宗斥道:今所敷奏,未合朕意。于是高力士大惊,俯首道:臣狂疾,发妄言,罪当死。从此高力士“住内宅不接人事”。这个小插曲就能看出高力士不可能拉拢陈玄礼,他连政事都不敢参与。而且杨国忠对高力士还是一直采取拉拢政策,双方远没到水火不相容的程度。

  太子李亨和宦官李甫国是杀死杨贵妃的主谋。

  小编认为:更不可能。“唐书”中有记载“陈玄礼以祸由国忠,因东宫宦者李辅国以告太子,太子未决”。由此可见,太子并没有做出决定。唐玄宗得到皇位是通过拉拢禁军统领这个方法,所以他对太子及宗室采取严密监控的措施,防止与禁军有任何瓜葛。曾经唐玄宗因为此类谣言,竟一日杀三子。如此的教训在眼前,太子怎么敢密谋陈玄礼。而且李甫国对李亨极度,太子处于“弗保朝夕”的状态,哪有心思与李甫国合谋去杀杨贵妃呢。

  杨贵妃没死,去了日本。

  有人说杨贵妃并没有死在马嵬坡,而是东渡日本,到了日本的一个叫“蓬莱”的仙山上,最后死在日本。据说日本有杨贵妃的雕像和贵妃墓。

  这个论点只能说是文人墨客的美好愿望罢了,没有任何正史记载这个事情。鉴真和尚东渡日本花了11年时间,经历5次失败才能到达日本。在当时兵荒马乱的情况下,一个弱女子根本不可能到达遥远的日本。

  历史真相是什么呢?

  小编分析,陈玄礼才是杀死杨贵妃的指挥者和谋划者。陈玄礼这个人极其忠于职守。唐玄宗违反宫禁,陈玄礼甚至能冒死挡驾,这样的事居然做过两次。而且陈玄礼早就有杀杨国忠之心,只是苦于没有机会。以此人忠贞的性情,绝对能对“妖姬”杨贵妃下手。

  让我们还原一下马嵬坡事变的经过吧。

  六月十三日唐玄宗一行从长安西逃,到达咸阳时饥肠辘辘,附近百姓闻讯后,“争献麦豆”,这些食物都被皇子皇孙分食,而士兵们只能挨村讨饭求食。六月十四日,唐玄宗一行到达马嵬坡,此时的士兵已经极其饥饿疲惫,出现“留言不逊”的现象,在这种情绪酝酿下,士兵哗变了。陈玄礼为了保护唐玄宗,挺身而出,将士兵的怒火转移到杨国忠和杨贵妃身上。愤怒的士兵直接将杨国忠和他的宗室乱刀砍死,然后包围了唐玄宗休息的马嵬驿站。要求诛杀“祸本”也就是杨贵妃。唐玄宗如不杀杨贵妃,自身难保,忍痛让高力士将杨贵妃绞杀于佛堂。众将士此时高呼万岁,拜倒,哗变结束。

  如上分析,马嵬坡哗变是一个偶然事件,偶然中又有必然,世间万事皆有因有果,只能说可悲!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马嵬坡杨贵妃墓联
杨贵妃墓在陕西兴平县马嵬坡陵园,面积3000平方米。内有历代名人游后题咏碑刻。清乾隆时湖广总督毕秋帆撰联曰:莺花尚恋霓裳影环佩空归月夜魂霓裳,即指《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乐舞。传为唐开元中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初名《波罗门曲》,由玄宗润色并创歌词,后改用此名。下联出自杜甫《咏怀古迹》诗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毕秋帆另撰一联曰:谷铃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杨李事墓粉还将秋色外,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联语触景生情,伤感凄切,回忆往事,怀古思人,对杨贵妃的悲惨遭遇深表同情惋惜。
· 马嵬坡缢死的是侍女:真实杨贵妃竟远走日本?
从陕西省汉中市翻越秦岭到古都长安,曾有数条古道,而傥骆古道,曾替大唐皇室隐瞒了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成为永难破解的千古之谜。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这条古道隐藏着杨贵妃的生死之谜。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名杨玉环,号太真,天生丽质,姿质丰艳,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白居易《长恨歌》形容她“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帝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今宫闱秘记》卷三“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杨贵妃得到唐玄宗异乎寻常的宠幸。网络配图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在爱江山还是爱美人之间,一个统治大唐帝国40余年的天子,最终却没有能力保住一个爱妃的生命。六月十四日,杨玉环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杜甫有《哀江头》诗:“...
· 马嵬坡事变杨贵妃逃往日本传山口百惠为后人
在小编看来,唐玄宗对杨贵妃的爱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尤其后来醉心于与杨贵妃的情爱不顾朝政更是令人不理解。不知道唐玄宗是因为朝政累人,hold不住当中的勾心斗角而放弃政治,还是这个人在当下的环境里完全放弃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安史之乱,造成朝政的动荡。唐玄宗不得不逃亡四川,在马嵬坡这个地方,忠臣逼迫赐杨贵妃自杀。据说这件事的前前后后都是肃宗一手策划。当然关于杨贵妃的生死,历史的谜点依然存在。现在kk历史网的小编顺着线索去看看,杨贵妃最后的生死之迷。关于“马嵬坡”事变的历史记载长恨被传诵最多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传播最广和久远不衰的叙事长诗《长恨歌》,作者白居易以杨贵妃的故事串联成此巨制,他写杨贵妃在马嵬坡事变时:“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网络配图这是文学作品上记杨贵妃的死,是记实,只小有考证上的错误:杨贵妃死于马嵬驿时间为天宝十五载(即至德元载,公元七五六年)六...
· 马嵬坡缢死的是侍女:真实杨贵妃远走日本渡晚年
从陕西省汉中市翻越秦岭到古都长安,曾有数条古道,而傥骆古道,曾替大唐皇室隐瞒了一个不能言说的秘密,成为永难破解的千古之谜。千年后的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这条古道隐藏着杨贵妃的生死之谜。杨贵妃,唐玄宗的宠妃,名杨玉环,号太真,天生丽质,姿质丰艳,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白居易《长恨歌》形容她“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帝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白的《清平调》则说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今宫闱秘记》卷三“玄宗对后宫人说‘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杨贵妃得到唐玄宗异乎寻常的宠幸。网络配图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发动叛乱,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军队哗变,逼玄宗诛杨国忠,赐杨贵妃自尽。在爱江山还是爱美人之间,一个统治大唐帝国40余年的天子,最终却没有能力保住一个爱妃的生命。六月十四日,杨玉环在马嵬驿死于乱军之中,香消玉殒。杜甫有《哀江头》诗:“...
· 马嵬驿兵变谁被杀死了?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
马嵬驿兵变谁被杀死了?马嵬驿兵变的全过程是什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潼关是京城长安的门户,那里形势险要,道路狭窄。唐玄宗派大将哥舒翰带领重兵把守。叛将崔乾祐在潼关外屯兵半年,没法打进去。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烧起一把火,作为平安的信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放“平安火”,一直传到长安,让长安人民放心。叛军攻不进潼关,但是关里的唐王朝内部却闹起矛盾来。哥舒翰主张坚守潼关,等待时机;郭子仪、李光弼也从河北前线给唐玄宗上奏章,他们请求引兵北上,攻打安禄山的老巢范阳;要潼关守军千万不要出关。但是,宰相杨国忠却反对这样做。有人对杨国忠说:“现在重兵都在哥舒翰手里,如果哥舒翰打胜了,回到长安,你的宰相位子就保不住了。”杨国忠自己知道他这个宰相最不得人心,听了这番话,更加害怕,就在唐玄宗面前说潼关外的叛军已经不堪一击,哥舒翰守在潼关按兵不动,会丧失歼灭叛军的时机。昏庸的唐玄宗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