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和平夺权的典范!看“戏精”赵匡胤如何策划陈桥兵变?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855
转发:0
评论:0
和平夺权的典范!看“戏精”赵匡胤如何策划陈桥兵变?,和平夺权的典范!看“戏精”赵匡胤如何策划陈桥兵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

  和平夺权的典范!看“戏精”赵匡胤如何策划陈桥兵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兵变夺权事件。原后周殿前都点检(后周禁军统帅,军界一把手)赵匡胤在全军将士们的拥护下,顺利夺取后周政权,并建立了大宋王朝。历史上的兵变夺权事件基本都伴随着惨烈地流血冲突,然而“陈桥兵变”却成为了和平夺权的典范,整个过程只用时4天,期间仅发生一起极小规模的流血事件。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短短4天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

  960年正月初一,正在大家还沉浸在过新年的喜悦气氛中时,后周朝廷突然接到了一份紧急情报:辽国入侵。经过朝臣们的一番商议,最终由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位当朝宰相拍板决定,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率军出征,迎战劲敌。

  关于辽国入侵这件事情,后来大家自然都知道是赵匡胤导演的一场好戏。当时后周京师有能力统领大军出征的只有两人,分别是赵匡胤和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韩通是一位资历丰富,极受先帝柴荣信任的老将。过去柴荣御驾亲征的时候,往往会留韩通镇守京师,保卫大后方。因此对开封的百姓而言,只要韩通在,大家就不会心慌,开封是离不开韩通的。赵匡胤正是料定了这一点,所以他知道能被授予权力带兵出征的唯一人选就是只有他了。

  960年正月初三,赵匡胤统领大军北上,去迎战并不存在的辽国大军。在行军途中,赵导演手下的第一位演员出场了,他就是殿前司军校苗训。

  当军队一路向北行进的时候,精通天文占卜之术的苗训却突然站住不动了。只见他抬头望天,盯着太阳的方向观察,似乎那边有什么天文异象。苗训的奇怪举动立即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大家也纷纷抬头去看天上到底有什么奇怪的东西。这时,赵匡胤的资深幕僚楚昭辅突然喊道:“天上有两个太阳,下面的太阳正在驱逐上面的太阳,此乃一日克一日之像。”听到学识渊博的楚昭辅竟然表现地如此大惊失色,军中这些大兵们更是瞪大了眼睛去看怎么回事。很快,一些人就拍着胸脯说自己也看到两个太阳,而且描述地绘声绘色。另外一些人什么名堂都没看出来,但也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眼拙,所以也跟着。于是,“一日克一日”的说法就迅速在军中传了开来。不过,此时大家并没有想到,这一幕子虚乌有的“天文异象”,其实是赵导演为晚上的“大戏”在做气氛铺垫。

  当晚,赵匡胤率领大军行至离开封约四十里的陈桥驿后下令全军扎营休息。赵匡胤早早就把自己给“喝醉”了,然后进中军大帐睡觉,接下去发生的所有情节,他说自己一概不知。

  不久,军中一群高级将领群情激昂地闯入赵匡胤身边的第一谋士赵普军帐中。大家一看到赵普就立即齐声喊道:“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此处太尉即指赵匡胤,他此时兼任检校太尉)作为这部兵变大戏的副导演,赵普心里明白这事有戏了。不过,在这些将领中,有的是赵普早已安排好的“演员”,有的则完全是被带节奏的“吃瓜群众”。“演员”都是自己人,自然没什么问题,但“吃瓜群众”变化无常,所以得小心行事。因此,赵普立即厉声斥责,将众人打发了出去。

  然而诸将们心里明白,兵变这种事情要么就别说,如果说出来了就一定要做。否则将来秋后算账,个个都不会有好果子吃。于是,这些将领们很快又来到赵普军帐中,这次大家就没那么文明了,各个手持白刃,看这架势似乎是只要赵普再敢反对,就先拿他来祭旗。赵普一看事情已水到渠成,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众人的请求。

  当晚,赵普就派人连夜赶回开封通知“协助”韩通守城的赵匡胤亲信石守信、王审琦,让二人做好策应大军回师的准备。而众将则各自回营,向自己属下的将士们解释早上看到的“一日克一日”异象寓意着什么意思。当时的大兵们既迷信又没什么文化,因此对长官的说法自然深信不疑,很快大家就明白了一点:要变天了!

  次日清晨,也就是960年正月初四,“睡”了一夜的赵匡胤走出中军大帐。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非常震惊”。只见众将手持白刃列于大帐两侧,看到赵匡胤后众人齐声高喊:“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这边大脑回路还没转过弯,赵普就拿着一件黄袍来到赵匡胤跟前,他也不跟赵匡胤废话,直接就把黄袍套在了赵匡胤身上。于是,赵匡胤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就被众人拥立为皇帝了。

  不过,这个情节有一处很明显的破绽,成为了整个“陈桥兵变”大戏的唯一硬伤,那就是黄袍哪来的?要知道,黄色在古代是帝王的专用颜色,其他任何人都不得使用。按照赵匡胤和赵普的剧本,他们两人事先都不知道众将会逼赵匡胤当皇帝。可是,这时赵普却不知从哪找来一件精心准备好的黄袍,你说你没预谋?鬼会信吗?当然,此时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大家都已经和两位赵导演绑在一根绳子上了,所以也不会就这些细节问题去吹毛求疵。

  于是,赵匡胤在离开京师一天后,又带着原班人马浩浩荡荡开了回来。此时的开封城已完全被赵匡胤的亲信所控制,因此赵匡胤的大军在没受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就占领了开封。当赵匡胤的手下将范质、王溥、魏仁浦这几位宰相“请”到赵匡胤跟前的时候,赵匡胤迅速发挥了一个“戏精”的基本素养。他呜咽流涕地对众人说:“吾受世宗厚恩,为六军所迫,一旦至此,惭负天地,将若之何?”几位宰相看着赵匡胤身边将士手中紧握着的大刀,“计无从出,乃降阶列拜”。

  同日,后周世宗柴荣的遗孀符太后带着年仅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躲进了天清寺,他们给赵匡胤留下了一份文件,那是盖着后周皇帝宝玺的禅位诏书。于是,中国历史开始进入了大宋王朝的统治时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和平的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兵变,这次近乎和平的兵变,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加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推行重文轻武等一系列举措。但是陈桥兵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完成了五代十国向宋朝的转化。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赵匡胤画像后周的周世宗驾崩,七岁的孩子周恭帝继位。于是赵匡胤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最后逼周恭帝禅让帝位,赵匡胤由于在军队驻扎宋州,所以立国号为宋。可以说是陈桥兵变促进的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看起来是两件事情,其实这都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幕,兵变成功后,赵匡胤的母亲就曾说过赵匡胤的志向不小,今天果然实现了这类话。赵匡胤先是和军中的兄弟商议好此事,忽然说辽兵来犯,赵匡胤以兵少为由拒绝出征,迫使皇太后赋予他最高军权,出城后城中就开始了点检为天子的传言,而赵匡胤就曾用这个方式逼走前一任点检。果然,行军到陈桥驿时,士兵中也流传此言,并觉得皇帝年幼,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帝。最...
· 和平的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兵变,这次近乎和平的兵变,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加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推行重文轻武等一系列举措。但是陈桥兵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完成了五代十国向宋朝的转化。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周的周世宗驾崩,七岁的孩子周恭帝继位。于是赵匡胤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最后逼周恭帝禅让帝位,赵匡胤由于在军队驻扎宋州,所以立国号为宋。可以说是陈桥兵变促进的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看起来是两件事情,其实这都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幕,兵变成功后,赵匡胤的母亲就曾说过赵匡胤的志向不小,今天果然实现了这类话。赵匡胤先是和军中的兄弟商议好此事,忽然说辽兵来犯,赵匡胤以兵少为由拒绝出征,迫使皇太后赋予他最高军权,出城后城中就开始了点检为天子的传言,而赵匡胤就曾用这个方式逼走前一任点检。果然,行军到陈桥驿时,士兵中也流传此言,并觉得皇帝年幼,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帝。最后趁赵匡胤...
· 和平的兵变:赵匡胤陈桥兵变与大宋朝的建立
陈桥兵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兵变,这次近乎和平的兵变,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加强政治上的中央集权,推行重文轻武等一系列举措。但是陈桥兵变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完成了五代十国向宋朝的转化。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网络配图后周的周世宗驾崩,七岁的孩子周恭帝继位。于是赵匡胤自导自演了陈桥兵变,最后逼周恭帝禅让帝位,赵匡胤由于在军队驻扎宋州,所以立国号为宋。可以说是陈桥兵变促进的宋朝的建立。陈桥兵变与宋朝的建立看起来是两件事情,其实这都是赵匡胤自导自演的一幕,兵变成功后,赵匡胤的母亲就曾说过赵匡胤的志向不小,今天果然实现了这类话。赵匡胤先是和军中的兄弟商议好此事,忽然说辽兵来犯,赵匡胤以兵少为由拒绝出征,迫使皇太后赋予他最高军权,出城后城中就开始了点检为天子的传言,而赵匡胤就曾用这个方式逼走前一任点检。果然,行军到陈桥驿时,士兵中也流传此言,并觉得皇帝年幼,不如拥立赵匡胤为帝。最后...
· 陈桥兵变的影响赵匡胤陈桥兵变后
陈桥兵变的影响:在北宋取代后周的过程中,因赵匡胤注意严肃军纪,一回开封就下令军队各归兵营,开封城中没有发生以往改朝换代时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因而得到原后周大小官吏的支持。北宋建立伊始,后周一些带重兵在外执行巡边使命的将领,如慕容延钊、韩令坤,大都表示拥护宋太祖登皇帝位,只有盘腿潞州(今山西上党)的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及在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先后起兵反抗,于是宋太祖亲率大军平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李筠和李重进。李筠和李重进当时是后周境内两个力量较强的藩镇,他们的失败,使得一些势力较小,又对赵匡胤代周不满的地方藩镇更感到无力与中央抗衡,也只得表示屈服。这样到建隆元年(960年)末,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已基本上稳定了局势。虽然,赵匡胤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稳定了内部政局,但是在宋的辖区外,北边有劲敌辽朝和在辽朝控制下的北汉,南方有吴越、南唐、荆南、南汉、后蜀等割据政权。这一客观形势...
· 赵匡胤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在哪里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又被称为“陈桥兵变”。周世宗柴荣在公元959年驾崩后,八岁的周公帝柴宗训继位,军权由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拥有了强大的兵权与实力这也为他将来的叛变打下基础。公元九六年正月初一,范至等人因未变真伪急遣赵匡胤率领诸军北上抵御南下进攻的契丹兵,当周军行至陈桥驿时,赵匡胤等人精密策划,发动兵变,众将将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他为皇帝,回到开封后,石守信和王审琦等人打开城门,并一同胁迫周公帝退位,随后赵匡胤继位。赵匡胤的部队纪律严明,律人律己,在兵变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先后打败了李筠和李重进,他们的失败使一些势力较小,但对赵匡胤手中的大宋来说,留给其他国家的只有臣服或者毁灭,从此北宋在原后周统治区基本稳定了局势。陈桥兵变没有出现以往改朝换代出现的那种烧杀抢掠的混乱局面也没有以往战争那样狼烟四起,烽火连天,创造了“兵不血刃”的奇迹。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