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商周官员服饰介绍 商周时代官吏便服是怎样的?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6
转发:0
评论:0
商周官员服饰介绍商周时代官吏便服是怎样的?,商周一般服装1.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

  商周一般服装

  1.玄端

  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诸侯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诸侯的玄端与玄冠(委貌冠)素裳相配,上士亦配素裳,中士配黄裳,下士配前玄后黄的杂裳,并用缁(黑)带佩系如裳之色的〓(bì音毕)。

  2.深衣

  深衣的形制

  一般用白布制作,深衣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的长衣服,但儒家学者为了继承上代传统观念,按规矩在裁剪时仍把上衣与下裳分开来裁,然后又缝接成长衣,以表示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裳用6幅,每幅又交解为二,共裁成12幅,以应每年有12个月的含义。这12幅有的是斜角对裁的,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的一头叫做“有杀”。在裳的右后衽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围绕于后腰上,称为“续衽钩边”。这种款式就像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墓出土的那种“曲裾”袍的样子,但具体的裁法,书上的说法也不一致。据《深衣篇》记载,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诸侯在参加夕祭时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在儒家理论上,说深衣的袖圆似规,领方似矩,背后垂直如绳,下摆平衡似权,符合规、矩、绳、权、衡五种原理,所以深衣是比朝服次一等的服装。庶人则用它当作“吉服”来穿。深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商周官员服饰介绍 商周时代官吏便服是怎样的?

  3.袍

  袍也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服,但有夹层,夹层里装有御寒的旧棉絮。如果夹层所装的是新棉絮,则称为“茧”。若装的是劣质的絮头或细碎枲麻充数的,称之为“缊”。在周代,袍是作为一种生活便装,不是礼服。军队的战士也穿袍。《诗·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是描写秦国军队在供应困难的冬天,共同合披袍服克服寒冷的诗篇。

  4.襦

  襦是袍式之短者,即比袍短一些的棉衣。如果是质料很粗陋的襦衣,则称为“褐”。褐是一般百姓穿的粗布短衣。《诗·豳风》:“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5.裘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来御寒的衣服是兽皮,用兽皮作衣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原始的兽皮未经硝化处理,皮质硬而且有臭味,商周时不仅早已掌握熟皮的方法,而且懂得各种兽皮的性质。例如天子的大裘采用黑羔皮来做,贵族穿锦衣狐裘,《诗·秦风》:“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狐裘中又以白狐裘为珍贵,其次为黄狐裘、青狐裘、虎裘、貉裘,再次为狼皮、狗皮、老羊皮等。狐裘除本身柔软温暖之外,还有“狐死守丘”的说法,说狐死后头朝洞穴一方,有不忘其本的象征意义。天子、诸侯的裘用全裘不加袖饰,下卿、大夫则以豹皮饰作袖端。此类裘衣毛朝外穿,天子、诸侯、卿大夫在裘外披罩衣(裼衣),天子白狐裘的裼衣用锦,诸侯、卿大夫上朝时要再穿朝服。士以下需人无裼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商周时代的服饰有何特征
周朝以封建制度建国,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制定一套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来安定天下。服装是每个人阶级的标志,因此服装制度是立政的基础之一,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周代服饰大致沿袭商代服制而略有变化。衣服的样式比商代略为宽松。衣袖有大小两种样式,领子通用交领右衽。不使用钮扣,一般腰间系带,有的在腰上还挂有玉制饰物。裙或裤的长度短的及膝,长的及地。周朝服饰制度冠服制度:西周最大的贡献以及对于后世的影响就是礼服制度(也叫冠服制度)的完善。西周时期的礼服制度也是上衣下裳款式,只不过头要戴冠(那时的各种冠已发展完善,并延续后世),衣裳要有等级,要有章纹,出现敝膝,组玉等相关礼服配件,这样完善的礼服系统一直延续到明。当时礼服的主要等级,有冕服弁服,之所以这样叫,取决于相关配套的冠的款式,比如戴冕就是冕服,戴弁就是弁服,他们仍旧是上衣下裳制,只不过是冠与章纹,配件等级的不同而已。冕服弁服作为礼服...
· 商周服饰
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上古商周服饰时期。商代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西周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冠既要冕弁有序,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 商周贵族服饰
商周贵族服饰窄袖织纹衣、蔽膝穿戴展示图。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根据出土玉人服饰复原绘制)
· 上古商周服饰
上古商周服饰战国窄袖曲裾女服展示图(根据四川成都出土青铜壶纹饰复原绘制)。曲裾深衣与其他服装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连这一特点之外,还有一明显的不同之处,叫“续衽钩边”。“衽”就是衣襟。“续衽”就是将衣襟接长。“钩边”就是形容衣襟的样式。它改变了过去服装多在下摆开衩的裁制方法,将左边衣襟的前后片缝合,并将后片衣襟加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时绕至背后,再用腰带系扎。女窄袖曲裾服,衣长略短,下配拖地长裙。
· 夏商周历史-商代的外服官吏
商王朝中心区以外设置的官吏,有侯、伯、男、甸等,称为外服官。这就是《尚书・酒诰》说的“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商王为了控制广大被征服的地区,常把自己的诸妻,诸子,功臣以及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分封在外地,开了周代分封制的先河。在甲骨文中就有“侯”。商王武丁之子子奠,就被封为侯,称为“侯奠”。武丁时期一些著名的将领也被封为侯,如侯虎。周人早在武丁时就是被征服并接受了商王的封号,称为周侯。伯,也是一种封号,武丁之子子宋,就曾被封在宋地,称“宋伯歪”。有些方国的首领也有被封为伯的,如商末期,周文王受命为王,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说:“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文王实际成为西方各部落的首领,也曾受封,称为“孟方伯”。其他外服官,见于甲骨文的,还有男、田等。商代的外服诸侯要对商王朝承担一定义务,他们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为商王朝镇守边疆。若是商疆域受到外敌的侵扰,侯、伯,男、田就得及时向商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