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楚霸王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16
转发:0
评论:0
楚霸王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项羽灭秦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他按自己的意愿好恶而封,引起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不

  项羽灭秦后,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他按自己的意愿好恶而封,引起被封为汉王的刘邦不满,刘邦十分恼恨项羽,养精蓄锐,出兵攻占关中,夺子霸王的土地,乘胜大举东进。楚霸王凭着骁勇善的军事优势,回兵大败刘邦,他们之间的战争打了整整五年。项、刘二人被迫休战讲和,东属楚地,西属汉地,各守疆界,彼此不再侵犯。第二年,刘邦利用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歼灭楚军。楚霸王迅速集结三十万人马,回击刘邦的汉军直杀得汉军汉将抱头鼠窜,关上城门,叫战不出。

  刘邦是个善于用智谋的人,手下又有一批足智多谋的军师和将军,他们决心联合齐王韩信、魏相国彭越等各路实力强大的诸侯一起合围项羽。刘邦还许下诺言:只要打败项羽,他将把临淄和大梁的土地划归韩信和彭越。各路诸侯得到许诺,更加拥戴刘邦,几支人马汇合一处,兵多粮足,声势浩大,

  他们放火烧毁楚军的粮库,埋下霸王项羽日后作战无有粮草供应的祸根。后又引诱项羽进入圈套

  霸王项羽决心守住城池,何况江东是项羽起兵的地方,人心归向霸王,一两个月后,汉军粮草接济不上,必会不战自退。

  这天,项羽的伯父项伯面带兴奋匆匆报告,说是汉军中有个投降的谋士李左车求见大王,愿为大王效力。项羽正愁没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白天而降一个李左车,真是惊喜交加。何况这个李左车的遭遇人所共知:他曾在赵王驾前辅佐国事,不得重用;他投奔韩信,韩信受封齐王后,骄傲自信,凡有策划皆由自己决断,对帐下谋臣言不听,计不从,逃离者十有八九,自然李左车也难逃这种境遇。项羽对李左车很是看重,立即派人将他引进帐中盘问、考察,李左车恭谦谨慎,一副十分真诚的模样:“大王,我一身无依,四海为家,愿投麾下,如能得到大王信任,就是叫我以命相抵,我也愿意。”项羽对他言谈举止十分满意,然而目前两军正在交战,诈降的奸细太多,不可不防啊!项伯一旁直言相探:“两国交兵,不得不防诈降之人。”

  “我不过是个谋士,又不能带兵上-阵作战,就是有什么计策,也只不过是说出来,由大家商议,听不听最后还在大王。至于您这边力量的虚实布置,韩信早有探报,根本不需要我冒杀头的危险诈降探听。大王倘若见疑,是臣两眼不明,误投其主,实为最大的愚蠢,莫若死在大王面前,以明心迹。”

  李左车是个学识渊博的智者,霸王又见他赤胆忠心,自然也是想从他嘴里探听刘邦大营的虚实,就把他留在身边任用。

  项羽大军坚守阵地,不予出击,以逸待劳。这日探子忽然飞马来报,说韩信大军兵屯垓下,贴出榜文辱骂大王,细作抄来,献与大王细看。榜文写道,人心皆背楚,天意属炎刘,剑光生烈焰,要斩项王头。

  项羽马上就要点兵去捉拿韩信,周兰等众将拼命拦阻项羽转身故意征求李左车意见。

  李左车说服了刚愎自用的项羽主动出击,率领10万大军向垓下进发。

  项羽重臣虞子期是爱妃虞姬的哥哥,对项羽忠心不二,他察言观色,早巳看出李左车心术不正,但项羽很难听取别人的看法,他万般无奈,只有去找妹妹劝说项羽回心转意。虞姬跟随项羽征战多年,不但美貌聪明,因自幼读书习剑,很能理解丈夫的禀性,常为丈夫分忧解难,项羽也能听她劝解。今日听哥哥所谈李左车之事,忧虑万分,暗暗着急:霸王这种独断专行、拒纳忠言的狂傲性格,日久必败于刘邦之手。

  很晚,项羽才回到营帐安歇,虞姬见项羽面色阴沉,越发小心伺候,为他脱盔解甲,轻声细语问他为何气恼。项羽说:“刘邦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会合各路诸侯与我讨战,还四散揭帖毁谤孤王。”

  虞姬乘机劝道:“用兵之道,在于知己知彼,若以一时气愤,草率出兵,恐怕刘邦汉兵势众,韩信用兵多诡诈,终非是大王之福啊!”“妃子之言,句句有理,孤若迟迟不敢出兵,岂不被天下诸侯取笑?”

  “大丈夫能屈能伸,何惧别人耻笑?再说李左车伶牙利齿,底细并未摸清,需要多加小心为是。”

  项羽攻心已定,连虞姬的苦口婆心也觉得烦躁啰嗦虞姬怕惹恼项羽,不再多言

  第二天,楚营准备出战。忽然天上乌云翻滚,虞姬劝:“今日出兵;望大王听从劝谏,方能百战百胜。”

  项羽刘邦交手七十次征战,从无败绩,今日,岂有退回之理?!

  项羽大军驻扎垓下后,心里也不踏实,派人急速去打探刘邦、韩信的退兵战况。探子回报说:韩信大营在九里山东边驻扎,各路军营相连,兵多粮足,声势浩大,并无退兵之意。项羽听后大惊失色,瞪着一双失神的圆眼大叫:“哎呀!我军已陷入重围!”

  项羽急令寻找李左车,早已不见踪影。李左车诱敌深人埋伏的使命已胜利完成,偷偷溜回汉军大营复命。

  韩信眼见鱼儿上钩,他又安排刘邦与项羽亲自对阵,第二天双方交战,项羽一见刘邦,格外动怒,破口大骂:“你这个毫无信义的小人,前者固陵之败,免汝一死,五年之间,未与你交锋,今日活该你撞到我的枪上,定让你必死无疑。”

  刘邦闻言,毫不动怒,仍用言语刺激项羽;“孤与你斗智不斗勇,今日一战,管教你全军覆没。”

  两军将士互相拼杀,刘邦佯败,引诱项羽追杀出数里以外,来封一座山口处,项伯恐怕有诈,提醒道:“大王且住,不要中了刘邦诱敌深入之计。”

  项羽恍然大悟,勒住乌骓,传令退兵,大军忽啦啦转头退走。山头忽然有人高喊项羽的名字,正是奸细李左车:“大王请转来,汉室当兴,楚国当灭,大王已进入牢笼,何不趁此归顺,为臣李左车愿为引荐之人。”

  项羽又见一个仇人,哇呀呀暴跳如雷,岂能罢休,转身呐喊:“众将官,给我追呀!”

  刚转头的楚军又忽啦啦的再转过头来,不知死活的进入九里山口,钻进刘邦、韩信布置的十面埋伏,汉军得手,迅速围拢楚军。

  项羽凭着掌中枪左冲右突,杀退一批又一批,杀退一层又一层,十万人马怎敌得过三十万人马精心布置的包围?万分危急中楚将军钟离昧、周兰冒死杀进重围,护住项羽突围出去,周兰不幸阵亡。

  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获得大胜,可惜项羽逃脱。

  大败而归的项羽,走进营帐,脸色铁青,虞姬从没见过丈夫打败仗,心中十分难受。但她竭力克制情绪,安慰大王,从此他们决定坚决守住营地,不再出击,只待汉军无粮自会退兵。可是他们决没有料到,楚军的粮库早巳被汉军烧毁,连粮道都被截断,三军没有粮草,军心动摇,怨声载道。

  有的说:“大王只会喝酒发火!”

  有的说:“大王忠奸不分,只会上当受骗!”

  有的硬要拼杀出去,总比呆在这儿等死强,

  项羽此刻在帐中,一筹莫展,虞姬忙为大王摆酒解闷散心。几杯喝下肚,帐外一阵阵西风吹起,树枝唰唰作响,似有无数冤魂哭泣,项羽叹道:“此乃天亡我楚,非战之罪!”

  虞姬听此话,预感不祥,见天色不早,伺候丈夫早早脱衣安歇,她心里不踏实,提灯出帐巡视。

  月色正明,更深人静,夜风中隐隐约约传过来一阵极为熟悉的歌声,歌声却是从对面刘邦军营中传出来的,唱的都是楚歌。难道霸王的楚地已被刘邦占领了么?否则汉营中怎么会有人会唱楚歌,该不是刘邦征集楚地的楚国人充实了汉军?真令人忧虑重重。

  汉军中传唱楚歌;正是韩信动摇项羽楚军军心使用的计谋,他使人故意教给汉军唱楚人家乡的歌曲,熟悉的乡音惹起楚军儿郎思念父母,思念妻儿,思念家乡,也使他们误以为刘邦已占领他们的家乡。而自己困守垓下,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坐着等死,听着这些令人牵肠挂肚的乡音,楚军三三两两地开了小差,后来竟是整批溜走。

  今晚,虞姬夜巡,才听见这些扰乱军心的楚歌,忙进帐唤醒大王,一同出帐细听,大王听到了楚歌,不由惊道:“敌军中多是楚人,定是刘邦已得楚地,孤无退路,大势去矣!唉!前者我项羽如何能取胜,因为各路英雄各自为战,孤家可以消灭一处,再占一处。如今各路人马聚集一齐合力来攻我,你我困在垓下,兵少粮尽,万不能守。孤决心再与那贼子交战,此番胜败难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别之日了。”

  虞姬听此言,早已泣不成声。

  帐外乌骓哀鸣,项羽出帐,爱抚着伴随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骑,乌骓眼睛含泪,静静地看着主人。虞姬强做欢颜劝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岗绝岩,易守难攻,只要我们按兵不动,候得机会,再图谋也还不迟。”

  虞姬又把项羽劝进帐中,喝酒解闷,几杯酒下肚,项羽慷慨悲歌:

  咳!想俺项羽呼!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跟随项羽多年,从没见过丈夫如此深切悲凉的歌声,自知与他团聚的时日无多,穿戴起华贵漂亮的衣饰,手持宝剑,边舞边歌:“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宽心饮酒宝帐坐!”

  项羽饮酒消愁,忽然探马飞报:“大军压境,汉军分四路围攻。”

  项羽立即披挂出帐,探马又报:“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尽。”

  项羽情知大势去矣!他催促爱妃穿戴战袍,快快随他杀出重围,这时候虞子期也来保护大王突围,虞姬不愿拖累项羽,镇静地叮嘱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东,再图后举,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

  猛不防,虞姬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死。

  项羽跨上乌骓,像受伤的猛虎,带着最后的八百子弟兵突围而出。天亮以后,汉军发现昨夜突围南逃的竟是项羽,韩信急令大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杀项羽。项羽一路急奔,已过了淮河,跟随左右的已不过百人。他们来到了淮南阴陵,面前有两条岔路,不知何去何从,向路边农夫问路,农夫打量眼前这位军爷,形貌狼狈,目露凶光,随手一指:“向左去便可。”殊不知左面是一片沼泽。等到项羽人马从沼泽中挣扎出来,追兵已到。

  此刻项羽的兵将只有二十八人了,眼见五千人马围追上来,项羽自知不能逃脱,他依然毫无惧色地对部下说:“我起兵至今整整八年,打了大小七十余战,攻必克,战必胜,从未失败过。今天被困,我要三次冲击汉军,斩将夺旗,让你们知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

  说罢,大吼一声,跃马横枪,冲向汉军。汉军马上围拢上来,无人能挡得住项羽的丈八大枪,一员汉将被挑于马下,汉军竟被逼退数里,再次围攻上来,又被项羽斩杀了领兵的都尉及数百军士,项羽部下只损伤两人。

  然而汉军人多势众,待项羽拼杀到乌江边上时,只有他血透征袍,单枪匹马了。浩浩乌江之上,岸边泊着一只小舟,这是韩信事先命人乔装渔夫,备好小船,去江边等候项羽。

  过了江,项羽便能回到自己起事的家乡了,然而他宁死也不回了:“当初我带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去打天下,一直发展到几十万大军,而今天,他们全完了!我有何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乡亲!”

  他跳下马来,这匹乌骓战马载着他出生人死,所向无敌,他请渔夫将马渡过江去,逃一条生路,乌骓哀鸣,拒不登舟,忽然扬蹄跳人江中,被波涛卷走。

  追兵已到,汉兵汉将多得像蚂蚁抬螳螂一样一层一层围拢上来。项羽瞪着一双电光闪烁的眼睛,拔出宝剑,大步迎敌,,汉军竟无一人敢近他身前。项羽忽然看见汉军中有个熟人,正是叛楚降汉的部下吕马童:“吕将军来得正好,听说刘邦为了买我的人头,赏千金,封万户,好,孤将首级割下,赐给你,请功受赏去吧!”

  汉军兵将吓得连连后退,项羽自刎而死,两眼圆睁,死不瞑目。

  刘邦率军赶到,立即传令:“项羽既死,尸首不可损坏,葬以诸侯大礼。”

  项羽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历史上最悲情皇帝:楚霸王项羽
项羽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悲情的皇帝,他的遭遇一直惹人心疼。据传他死后曾被分尸,这位他悲情人生又加重了一笔描述。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四面楚歌,不愿被俘最终选择在乌江边自刎。一代风云人物生命就此结束,令人唏嘘。然,项王自刎后,尸体惨遭分尸,却令人更为心疼。网络配图霸王别姬当时,项王驻扎在垓下,兵力少,粮食尽,汉军及各路诸侯的军队把他们层层围住,四面响起楚歌声,项王大惊,以为楚国已全部被占领,于是起来饮酒浇愁。项王看着眼前心爱的虞姬,回想起自己的过去,不禁悲从中来作诗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声慷慨悲凉,左右将士一个个涕泣嘘唏,他们明白这歌声代表着项王的将在今夜走到生命的尽头。乌江自刎歌毕,项王上马突围,决定在死前再带着将士们痛痛快快打一仗。最后这一仗,项羽带着身边仅有的28个人大战追兵几千人,几个回合下来,追兵死亡近百人,而项王人数仅...
· 嘉定侯家四媳妇的悲情故事
旧时代,女子“但令识字”不过是为了教之“孝行礼节”,并非要赋予她们舞文弄墨或“闻户外事”的本领,岂料播下跳蚤却极可能获龙重,女子之于文学的禀赋之高,往往使得她们只要偶然得到读书识字的机会,便可能成为才女。如果出身于某大家殷实之户,娇柔妩媚、温婉贤惠、琴棋书画、包装得体,那就可能出现两重状况:一是门庭若市,才子可期,成为达官贵人的“抢首货”,男性文人的红颜知己;二是门可罗雀,高枝难攀,成为愁嫁的“剩女”,父亲家族的文化“花边”。因为古代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女子们的文字写作,只好权当“闺阁操练”,或与夫偕行,附和文字游戏;或聊以自娱、畅抒山川秀丽,闲吟表达情感;或悲苦愁肠,痛诉命运之不公,生命之无常;或以泪洗面,叙写孤寂、相思与无尽的等待。明末,三代进士名门望族的嘉定侯家,先后娶进4位美女加才女的媳妇:夏淑吉、章有渭、宁若生、盛蕴贞。4位伊们大家闺秀、诗词歌赋,写得感天恸地。然而命运多舛,因...
· 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的故事
项羽(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楚亡后,他随叔父项梁流亡吴中(今江苏苏州)。年少时曾学习书法不成,又学剑,仍不成。立志要学「万人敌」(就是能抵挡一万人的本领),於是从叔父学兵法。但仅「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羽身高八尺,力能扛鼎,年青时志向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裨将(副将)。为了便于号召,采纳谋士范增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于盱眙,仍称楚怀王。项梁率义军在和秦军战斗中接连取胜,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结果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被秦军章邯指挥的军队打败,项梁战死。定陶之战后...
· 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建议,整顿起义队伍,并把原楚怀王的孙子孙心找来立为楚王,并仍然称作楚怀王。再说项梁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杀得章邯落花流水。项梁于是骄傲了,不把秦军放在眼里。谁知,章邯卷土重来,向项梁发起猛烈反扑。项梁猝不及防,战死了,项羽、刘邦也被迫撤退到彭城。章邯乘胜前进,指挥秦军北上,一口气打下了赵国(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新建立的一个政权)都城邯鄣。赵王歇慌忙逃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连连派人去向楚怀王搬救兵。楚怀王便召见将士,想进攻京城咸阳。他说:“谁先打进咸阳,就封谁为王。”项羽、刘邦都愿意去。楚怀王让刘邦去打咸阳;叫项羽往北方去打章邯,围困巨鹿的三十万秦军。项羽急着要替叔父项梁报仇,正想跟章邯拼个死活。楚怀王怕项羽势力太大,不容易管束,就拜宋义为上将军;拜项羽为副将,封他为鲁公;范增为末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往巨鹿去打章邯。公元前207年,宋义率领楚军,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
· 虞姬身世之谜,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
虞姬身世之谜虞姬,江苏苏州常熟人楚国灭亡后,项羽自幼便随叔父逃亡至会稽郡吴县(今苏州),并后来在苏州一带率领江东子弟起义。项羽结识虞姬,虞姬为今江苏苏州常熟人,常熟有虞山,今是着名的虞山风景区,虞姬即出生于常熟虞山脚下一个村舍——虞溪村里。虞姬,一说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人沭阳县颜集乡为虞姬故乡,境内有虞姬沟蜿蜒半境,此沟因人得名,沟畔有胭脂井、霸王桥、九龙口、点将台、项宅等史迹。沭阳,隶属江苏省宿迁市,因位于沭河之阳而得名。据《江西吉安庐陵项氏家谱》记载:虞后生时五凤鸣于宅,异香闻于庭,生于丁丑(公元前224年)卒己亥(公元前202年),葬彭城。沭阳民间关于虞姬的传说佳话也是颇多。据介绍,清代着名文学家、诗人袁枚曾任沭阳知县,离任43年后重游沭阳时,特地再到颜集乡凭吊虞姬,作有“过虞沟游虞姬庙”诗,并自注“相传,虞故沭人也。”民国期间沭阳当地曾对虞姬庙进行修建,后该庙在抗战期间毁于战火。霸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