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朝的灭亡 揭秘是什么导致了大汉朝走向灭亡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90
转发:0
评论:0
汉朝的灭亡揭秘是什么导致了大汉朝走向灭亡,汉朝的灭亡:汉朝(前206—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

  汉朝的灭亡:汉朝(前206—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亦有以西汉与东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汉朝又是为什么会灭亡呢?

  一、外戚、宦官乱政

  东汉初期,光武帝、明帝、章帝时政治较为清明,对外戚与宦官有所抑制。章帝之后从和帝起,外戚、宦官势力膨胀,各自结成利益集团,互相争斗,攫取权力与财富,致使政治日益黑暗。而这种黑暗政治同封建王朝家天下的一些固有弊端是分不开的。

  第一个原因,是东汉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走向了反面。

  刘秀加强皇权的这种措施,在东汉初年确实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然而,到了东汉中期,却发生了一种微妙的权力转移。尚书台职微权重,既拥有实际权力,又便于皇帝控制。而尚书台既然便利于皇帝自己控制,自然也就便利于外戚的控制,自然也就便利于宦官的控制。不论是外戚,还是宦官,只要加有“平尚书事”、“录尚书事”的头衔,就能指挥、控制尚书台,而一旦控制了尚书台,就等于把国家政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所以说,中央职能部门职微权重的这种安排,给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权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便利。

  第二,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是外戚宦官专权的阶级基础。

  豪强地主的势力到东汉中期更为发展。他们在经济上抢占土地,争夺人口,就必然在政治上争夺权利。

汉朝的灭亡 揭秘是什么导致了大汉朝走向灭亡

  东汉的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他们是豪强地主上层的代表。东汉的外戚,主要有“马、窦、邓、梁”四大家族。东汉明帝的马皇后,是大功臣马援的女儿;章帝的窦皇后,是大功臣窦融的曾孙女;和帝的邓皇后,是功臣邓禹的孙女;顺帝的梁皇后,是功臣梁统的后代。这四大家族,集功臣与外戚于一身,势力非常强大。除了马皇后一门,能够自我谦抑之外,其余的几家,都是专横跋扈,显赫一时。

  宦官一般出身低微,目不识丁,为一般人所不齿。然而一旦掌权之后,宦官也开始兼并土地,上升为地主阶级。我们说,宦官并不一定都是坏人,宦官中也时有出类拔萃者,修《史记》的太史公,发明造纸术的蔡侯,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都在青史上留有好名。宦官虽然不都是坏人,但是,宦官政治却一定是黑暗的。这是因为:第一,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态,对社会、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第二,宦官没有后代,因此也就不受道德观念的丝毫约束;第三,宦官出身低微,目不识丁,没有文化素养;第四,宦官只懂得送往迎来,阿谀奉承,而没有任何政治经验。

  东汉时期,宦官在政治上与外戚争夺,在经济上也疯狂地扩张,他们霸占土地,强取民财,略取民女,胡作非为,民愤极大。宦官上升为豪强地主,但不为上层豪门及清流所看重,乃是豪强地主下层的政治代表。

  二、娃娃皇帝太多

  东汉后期的七八朝皇帝,即位时都是娃娃。和帝即位时年十岁,安帝即位时年十三岁,顺帝即位时十一岁。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时只两岁,到三岁时死了,继位的质帝只八岁,到九岁死了,继位的桓帝也只十五岁。桓帝之后的灵帝,即位时年十二岁,仍是个娃娃。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外戚掌权,作威作福。皇帝长大后,反过来要摆脱外戚控制,于是求助于宦官,通过宦官势力来消灭外戚势力;下一届小皇帝登基,外戚又得势,反过来又要消灭宦官势力。这样循环往复,把整个东汉王朝搅得不见天日。最终宦官、外戚两大势力在灵帝死后的火拼中同归于尽,东汉王朝也在实际上一起完蛋了。

  三、黄巾起义导致地方武装兴起,中央失去控制

  黄巾起义对东汉政权的打击,其实是很有限的,因为中央并未派大规模军队去剿杀,而只是各地大地主、大官僚为了维护本土本乡的利益,建立起了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又很快发展为私人武装,使得原来的国家正规军也逐渐私人化,中央政权就被掏空了。董卓奉命进京,就可以废立皇帝,恰恰说明的这一点。刘协的登基其实就是东汉的灭亡,他后来的25年做的只是象征性的皇帝,实际是高级囚犯。

汉朝的灭亡 揭秘是什么导致了大汉朝走向灭亡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几十万农民组织成三十六“方”。宣传“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和弟子秘密约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时起义。由于叛徒告密,提前于当年二月起义。

  起义迅速攻占河北许多郡县,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人民纷纷起义响应。起义军包围洛阳,屡次打败东汉官军。起义军头包黄色头巾,故称“黄巾军”。

  起义军多次打败敌人进攻,不幸张角病死。在东汉官军和各地豪强地主武装联合下,经过几个月战斗,主力黄巾军失败,但各地起义军仍坚持战斗三十多年。在黄巾起义打击下,东汉政权瓦解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大汉朝为何走向衰亡?党锢之祸加速了汉朝灭亡吗
司马光说:“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东汉的风化之美,尽皆集中在名士的身上。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东汉的名士风采。东汉桓帝延熹年八年(公元165年),发生了“党锢之祸”。祸事的的缘由是:河南有一个名叫张成的方士,素来结交宦官,他从宦官的嘴里那里得知,朝廷不日就要大赦天下犯人,于是装模作样地看风望气,声称自己已占卜出日内就要大赦天下了。为了彰显自己未卜先知的高明和不凡,他鼓动大家去打劫犯罪,说就算杀了人也没事的,皇上大赦天下,很快就会获释的。他甚至直接命令儿子去杀个人来玩。司隶校尉李膺就是个正直的名士,听说了此事,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命人将张成的儿子逮捕归案。可是,还来不及处理,大赦的诏书真的颁布了。按理说,诏书已经颁布,王命不可违,就该放手此事了。可是,李膺一想到张成那无耻狡黠的嘴脸,气就不打一处来,杀人放火,天理难容!他以一己之力向势力挑战,以还世道清白,宣布把张...
· 汉朝末年十常侍之乱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吗
十常侍之乱是对一段历史的描述,包括这些太监狐假虎威,祸乱朝纲的整个过程。他们安插亲朋好友在全国各地为官,也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势力与地位,但是他们本身缺陷,缺乏治理国家的实力与能力。这些人为非作歹,祸害百姓,激起民愤,这是就人民而言的十常侍之乱背景。图片来源于网络在朝廷之中,太监们利用自己的地位与工作优势,在皇上与皇后的耳边说悄悄话,玩弄政权,祸害忠臣。更何况本身就有很多正义的臣子看不惯他们的存在,再加上他们的利益与大臣利益造成了直接的冲突,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愉快。以上,是就朝廷的角度而言的的十常侍之乱背景。汉灵帝去世之后,皇位继承的归属权直接涉及到宦官的利益与今后的自身地位问题,篡改了汉灵帝意愿之后,何太后成了临朝听政的太后,宦官的势力也达到了一种极致的地步。这种局面使得太监们也对自己的地位很满意,直到董卓出现,他深知何进将军的心理,也知道何差点被宦官害死的事情,所以他极力说服何消灭太...
· 秦朝的灭亡,大汉朝吸取了哪些教训才使其昌盛!
新王朝代替旧王朝,往往会对旧王朝的得失进行总结,得出经验教训,并扬长避短,以巩固新王朝的统治。众所周知,大汉王朝建立在秦朝的废墟之上,那么,刘邦从秦朝的灭亡中学到了什么呢?一、经验汉承秦制,沿用秦朝开创的帝制和郡县制。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称帝。这与当初项羽推翻秦朝后封侯十八路诸侯,自称西楚霸王很不一样。项羽的思想意识,仍然希望恢复到战国时期的分封制,而刘邦打败项羽后,不仅采用秦始皇所开创的皇帝制度,还在汉室所控制的地区执行郡县制。刘邦称帝时,虽然也分封了许多异姓诸侯王和宗室诸侯王,但这不过是一种维护政权稳定的过渡措施。刘邦称帝后,便开始着手清除异姓王。到刘邦去世时,当初所分封的异姓王,也就只剩下一个长沙王。可惜天不假年,否则刘邦极有可能连宗室诸侯王也要撤销或清除。显然,在刘邦看来,秦始皇所开创的帝制和郡县制,更加有利于中央集权,更加有利于王朝统治。这或许就是刘邦从秦朝所得到的最宝贵的经...
· 南北党争的影响:导致明朝走向灭亡的因素之一
南北党争是在清朝的时候,发生的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其实,在清朝是叫做南北党争,但南北党争过程的伏笔,在明朝的时候便已经埋下了。那个时候,党派还是叫做东林党人的。南北党争顺治雕像后来的清兵入关,统治者为了安抚民心,于是就大举录用文人。这些文人之间相互争风吃醋,相互牵制,又相互辅佐自己认为不错的继承人,壮大自己党派的势力。就这样,南北党争过程渐渐变得白热化起来。南北党争过程的高潮是出现在康熙时候的,康熙在位的几十年见证了南北党争的兴盛与衰败。南北党争是南北两个党派的明争暗斗,文人之间嘲讽起来可是不留余地。在朝臣里面,很多的人支持势力比较大的八皇子,但也有的人是支持一直都不错的太子的。哪怕后来太子因为行为不端被废黜了,可是他们猜测对了皇上的心思,知道皇上的护犊之情仍然还在,所以他们因为支持太子得到了很大的重用。后来,太子又被废黜,这次的皇帝是下定了决心的,不容更改。在这个时候,再跟皇上说,重立太子...
· 大汉朝为何会走向衰亡?汉朝震惊朝野的党锢之祸
司马光说:“自三代既亡,风化之美,未有若东汉之盛者也。”东汉的风化之美,尽皆集中在名士的身上。下面,我们来说一说东汉的名士风采。东汉桓帝延熹年八年(公元165年),发生了“党锢之祸”。祸事的的缘由是:河南有一个名叫张成的方士,素来结交宦官,他从宦官的嘴里那里得知,朝廷不日就要大赦天下犯人,于是装模作样地看风望气,声称自己已占卜出日内就要大赦天下了。为了彰显自己未卜先知的高明和不凡,他鼓动大家去打劫犯罪,说就算杀了人也没事的,皇上大赦天下,很快就会获释的。他甚至直接命令儿子去杀个人来玩。司隶校尉李膺就是个正直的名士,听说了此事,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命人将张成的儿子逮捕归案。可是,还来不及处理,大赦的诏书真的颁布了。按理说,诏书已经颁布,王命不可违,就该放手此事了。可是,李膺一想到张成那无耻狡黠的嘴脸,气就不打一处来,杀人放火,天理难容!他以一己之力向邪恶势力挑战,以还世道清白,宣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