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人没有洗发水,却有9种你不知道的方法洗头!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3
转发:0
评论:0
古人没有洗发水,却有9种你不知道的方法洗头!,头当然还是要洗的~洗发水这个必须有。题主不要害怕,即使没有潘婷飘柔海飞丝你也

  头当然还是要洗的~洗发水这个必须有。题主不要害怕,即使没有潘婷飘柔海飞丝你也可以活下去!

  首先,古人洗头一直洗得挺像样的。

  无论何时何地,个人卫生都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中国汉字中,「沐」即为洗头之意,在东汉年间的《说文解字》中已有明确解释:

  沐,濯发也。

  而早在商周时期,定时沐浴已经成为重要的仪式或风俗。公元前约 6 世纪的《诗经·小雅·采绿》中也曾提及: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老娘头发都打卷了,我要回去洗个头!)

  ——所以掐指头算下,老祖宗们洗头都洗这么多年了,没道理不折腾出一些类似洗发水的东西吧。。

  而洗发水的主要作用无非是(1)去除油脂(脂肪酸);(2)去除灰尘;(3)去头屑,防脱发,保持乌黑顺泽。

  这里面(3)属于延伸性功能,一般来说只要满足前两条,就可以被认为是值得发扬光大的洗发用品了。所以英雄不问出处啊,虽说古人对化工成分所知甚少,但自然界本身已经有足够丰富的原料;凭着大胆尝试和努力积累,还是开发出了很多洗发路线的。

  1. 皂荚

  植物里最常用的应该就是它了。

  皂荚亦称皂角,豆科植物,直至如今《中国植物志》里仍记载它「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我觉得头发也是类似了。只不过丝毛织物是动物毛,头发是人的毛)。之所以这么好用,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多种大量皂苷类物质:

  皂苷的化学结构中,由于苷元具有不同程度的亲脂性,糖链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皂苷成为一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振摇后能产生持久性的肥皂样泡沫。一些富含皂苷的植物提取物被用于制造乳化剂、洗洁剂和发泡剂等。(皂苷_百度百科)

  除了洗发,皂荚一个更常见的用途就是洗涤衣物。据说柔顺而不易褪色。另查了一些资料,说秦汉年间即始有皂荚洗发的文字记载;但使劲儿搜了半天没搜到原文献,如果有同学知道的话烦请告诉一声:)

  值得一提的是,皂荚分布有限,这倒是个不小的硬伤。而其他许多豆科、无患子科植物的果实中都含有皂苷类成分,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洗发效果,只是使用体验就不好一概而论了~

  2. 草木灰

  这个恐怕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之一了。

  稻草、秸秆烧成灰,即可用于洗发。一方面其中含有碳酸钾——溶于水后呈碱性,可与油脂类反应;另一方面类似活性炭,也有吸附污物的功效。但草木灰似乎更多被作为辅材,配合皂荚、木槿叶等一起使用;不知道是不是用量大容易呛鼻子。

  (另根据知友@李赛补充:草木灰的使用乃是通过过滤所得的溶液,并不用直接加在水里。)

  3. 土碱类

  说穿了其实就是土法制得的纯碱(碳酸钠),因为溶于水后呈碱性,所以可以起到去除油脂的效果,功能和草木灰有重合之处。

  植物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往往都是因为土壤含碱度过高;这样一来反倒物尽其用,将制得的碱类用以替代动植物材料作为洗发用品。据说如今部分北方、西部地区仍有以土碱洗头的,不知属实否。

  4. 木槿叶

  这个我个人挺喜欢,貌似现在江浙一带还有老人家这么用。

  作为锦葵科植物,木槿和它的姐姐妹妹一样含有丰富的粘液质和皂苷。原理上和皂荚近似。但皂荚为人不喜的一点是其气味刺鼻,而木槿叶却舒爽清香,相比之下更见可爱。

  对了,小时候也被外婆这么洗过一次。如今老人家已逝,我也记不得这么洗头的效果究竟如何了。

  5. 淘米水类

  这个也是很久以前就有人用了。。真心实在又容易获得。包括但不仅限于大米,麸皮、糟糠、豆类之流似乎都是可用之材;亦可发酵、煮沸后再行使用,各自叫法也很多。不知是否种类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也有关?

  《礼记》里就有秦汉时期贵族士大夫洗漱的相关描述:

  日五盥,沐稷而靧梁,栉用椫栉,发晞用象栉。进禨进羞,工乃升歌。

  ——别的且不理他。前面已提到「沐」为洗发,「稷」则被认为是「取稷粱之潘汁用」,即洗涤谷米、高粱后留下的水。据说《史记》中亦有类似的细节记载。

  (另外据说面糊、淀粉类,加以食醋也可用于洗发。但私以为对于古人来说会不会有点太浪费。)

  6. 茶籽类

  油茶、茶树种实榨油后留下的残渣。

  这个古籍中似乎未见太多记载?总之我是没怎么查到,怕是和茶树原生分布的地理限制有关,但民间老人家也多有口碑相传的。

  茶籽油的运作机理也类似皂荚皂苷,但更胜在护发养发。如今有些洗发水还以它们为明星成分宣传。但获取起来便不太容易,毕竟是二次加工产物,恐怕古人也是本着物尽其用的心态拿来使用的吧:)

  7. 芝麻叶

  关于芝麻叶的记载并不多。所能找到的,是来自明朝郭晟的《家塾事亲》:

  脂麻叶,汤浸涎出,妇人用梳头沐发去虱。

  脂麻即芝麻,据称部分中医典籍里也有记载可以使头发乌黑润泽之效。我个人怀疑芝麻叶洗头更偏重于保养而非清洁,因为实在不太能想到其中含有什么去油脂灰尘的有效成分。

  8. 桑白皮

  即桑树的干燥根皮。和芝麻叶类似,多见于中医药记载,保养性甚于清洁性。据称对脱发、头屑有一定功效。总之煎成汤水后搭配着用吧~

  长得略抽象。

  9. 柏叶 / 桃枝

  源自湖南地区的《攸县志》:

  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

  桃树倒罢了,柏叶只知道是当时本土的柏科植物,却并不知道具体物种。柏科植物普遍含芳香油,可作杀菌之用;作为洗发材料,想来也多半是源自这方面的功效。

  ——其他一些类似蛋清、首乌、生姜之类,广为人知,且更像是护发素(养护功能>清洁功能)的,便不赘述了。

  最后,其实肥皂之类的东西我们也挺早就有了。唐朝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已有关于「澡豆」的记载,即是以豆科植物种子研磨粉末,搭配各色香料制成的原始版肥皂。不过用来洗脸洗身体比较多,卖点在于白里透红香气扑鼻什么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没有肥皂洗发水古人一般都用什么东西洗澡洗头的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古人生活。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便十分看重孝道,因此在古代自残和自杀是会被唾弃的,因为古人一直认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伤害自己就是对父母不敬。除此之外人们也不剪头发,古代女子剪头发是不详的事情,包括所有的男子都是长发。古装剧里面所有人都是长发飘飘,看着十分飘逸,但是现实里面肯定不会这么美好,毕竟在古代没有洗发水,人们又多又长的头发肯定没办法彻底洗干净,那么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东西来清洁头发和身体的呢?这个问题虽然不是什么学术性的研究问题,但是在这是人们生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在秦朝的时候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卫生问题,相关书籍也记载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研究出来的方法。根据书中记载,那时人们大多数都选择用淘米水来洗头发,人们洗完米之后都会把水留下来。不只是洗头发,就连洗脸人们也是用洗过米的水。这种在现在看起来有些简陋的方式,在那个时候却不是人人都享受得了的,因为那时大...
· 古代没有洗发液?那古人用什么东西洗头!
在古代社会,人们最常用的“洗发液”,莫过于淘米水了。淘米水不但取材易得,而且还有改善发质的效果。现代的傣族姑娘们还保留着用淘米水洗头发的习惯。洗头用的淘米水以糯米或者香米为佳,将第二遍淘洗的淘米水稍微发酵之后拿来洗头,可以使头发乌黑柔顺富有光泽。淘米水草木灰也是古人常用的天然“洗发液”。别看草木灰看起来灰不溜丢的,其中富含碳酸钾,对油脂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用来洗头发的话,去污效果相当优异。将稻草、麦杆烧成灰之后,加入水中搅拌一下再进行过滤,将过滤之后所得的溶液用来洗头发,可以让油腻腻的头发变得干净清爽,用来对付油性发质再合适不过了。草木灰除了淘米水和草木灰之外,皂荚也是古人们常用的天然洗发液。皂荚又称皂角,富含皂苷物质,古人除了用它来洗头发之外,还拿来当洗衣粉用。直至如今《中国植物志》里仍记载它“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将皂荚捣碎之后,放入清水然后烧开,过滤掉皂荚后用皂荚水洗头,...
· 古人洗护用品:古人用什么洗头?
导读:现在的我们洗护用品种类繁多,功能不同,可以让你挑花眼。可是在古代没有这么多的洗护用品,那么他们那什么洗头发、洗澡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资也不断的丰富,因而现代人有各种各样的洗护用品。也是眼花缭乱。那么古代人的洗护用品种类丰富吗?一起来看看。网络配图刘禹锡是连州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能读出好多种不同的味道。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政治家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宫廷争斗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对文辞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文学家刘禹锡的激扬文采;教育家推崇他奖掖后进;医家记得他的《传信方》;好弈者记得他棋品上乘。诸如此类,说不完道不尽,仿佛刘禹锡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多面人。身在体制内要端稳饭碗,善舞文能弄墨之人,代上司起草文稿,应该是一段逃不过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事,自古已然。比如说刘禹锡为杜佑、韦夏卿、李实和武元衡代笔的文章就有50多篇,大多还是呈奏皇帝的表章。不要以为...
· 古人是怎么在冬天取暖的?有些方法你闻所未闻
古代不像现代有暖气,冬天古人是怎么取暖的?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古代取暖的方法。暖房:《芈月传》中有一个“椒房殿”。说是王后的住所,其实是古代帝王的一个暖房。之所以命名为椒房殿,是因为宫殿的墙壁上使用花椒树的花朵所制成的粉末进行粉刷。不但不呛鼻,气味还挺芳香的,还有防蛀虫的效果!大秦偏居西北,虽不像燕国那样冰天雪地,却也是一年有半年需要取暖。暖阁:古代是指与大屋子隔开而又相通连的小房间,可设炉取暖。刘克庄《冬景》诗:“命仆安排新暖阁,呼童熨贴旧寒衣。”《红楼梦》第三回也写道:“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火盆:盛炭火等的盆子用来取暖或烘干衣物。火盆是用泥做的,一般在秋天制作。在《芈月传》中以及在《琅琊榜》中都能够看到冉冉燃烧的火盆。手炉(汤婆子):就是用来暖手暖脚的小火炉,相当于现在的暖宝宝。炉外加罩,且精巧玲珑、形状多样,甚至还可放在袖子里暖手或者被窝里暖床,又被称为“暖...
· 古人用什么洗头?揭秘古人用的洗护用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物资也不断的丰富,因而现代人有各种各样的洗护用品。也是眼花缭乱。那么古代人的洗护用品种类丰富吗?一起来看看。刘禹锡是连州历史文化的一张金字招牌,读多了刘禹锡的诗文,能读出好多种不同的味道。对政治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政治家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宫廷争斗的非此即彼、你死我活;对文辞感兴趣的人,读出了文学家刘禹锡的激扬文采;教育家推崇他奖掖后进;医家记得他的《传信方》;好弈者记得他棋品上乘。诸如此类,说不完道不尽,仿佛刘禹锡是一位非同一般的多面人。网络配图身在体制内要端稳饭碗,善舞文能弄墨之人,代上司起草文稿,应该是一段逃不过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事,自古已然。比如说刘禹锡为杜佑、韦夏卿、李实和武元衡代笔的文章就有50多篇,大多还是呈奏皇帝的表章。不要以为这些看似重要奏章很难写,其实有的篇目不过是几行字;也不要以为需要别人代笔的人都是不学无术之徒,杜佑、武元衡后来官居宰相,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